火星、「胖五」、三個目標:「天問一號」升空背後的故事

2020-07-24 第一財經

人類與火星的距離又近一步。

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此次火星探測是我國行星探測階段的首次任務,根據計劃,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如果完成任務,這將是全世界首次在一次任務中完成三個目標。

在「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以後,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火星、「胖五」、三個目標:「天問一號」升空背後的故事

意義為何?

呈現橙紅色的火星在中文中又有「熒惑」的名稱。火星上雖然大氣稀薄,不過作為離地球較近且環境最相似的星球,是人類走出地月系統開展深空探測的首選目標。如今,國際火星探測已取得了豐富成果,發現了曾經有水、甚至現在還存在水的若干證據。

人類對於火星的探測活動其實早在1961年就開始了。截至目前,人類已對火星實施了40多次探測任務,成功率不到50%。相比月球探測,火星探測任務的難度更大。

根據國家航天局官網介紹的信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1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立項,由國家航天局組織實施,具體由工程總體和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組成。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是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研究。

火星、「胖五」、三個目標:「天問一號」升空背後的故事

火星車長啥樣?

就在昨天(22日),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正式對外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和火星車」。火星車將承載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等重要使命。

根據22日公布的信息,火星車1:1的實物高度是1米85,重量達到240公斤左右。火星車上搭載了6種有效載荷,包括地形相機、多光譜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表面成分探測儀、表面磁場探測儀、氣象測量儀,為完成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科學任務提供了保證。同時,為了適應火星地表的特殊環境,火星車還具備環境感知、障礙識別、局部路徑規劃及多輪運動協調控制等功能。

火星、「胖五」、三個目標:「天問一號」升空背後的故事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副總指揮、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對央視記者表示,火星車在火星上依靠太陽能來獲得能源,它的設計壽命為3個火星月,相當於約92個地球日。期間,火星車將對火星的地質、環境、氣象等進行探測,人們可直觀地了解火星和地球環境的異同。

由於本次探測任務將一次發射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項任務,所以,我國的火星探測器是由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火星車)組成,重量達到5噸左右。要將這種「重量級」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離不開 「胖五」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胖五」也是目前我國研製的起飛重量和運載能力最大的大型運載火箭。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也是我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

為啥扎堆在7月前後?

不只是我國,今年夏天,多個國家都選擇「去火星」。

7月20日,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升空。美國航天局的「毅力」號火星車計最新計劃將於7月30日發射升空,並帶上首架火星直升機「機智」號一同前往火星,尋找可能在火星上存在過的生命跡象,為「人類登陸和探索火星」探路等。

扎堆在7月,也是由於恰逢「火星發射窗口期」。

由於地球和火星的運行規律,火星距離地球的最遠距離為4億公裡,最近距離為5500萬公裡,兩個行星大約每兩年「相遇」一次。在這個窗口期,從地球上發射火星探測器可以縮短耗時,節省燃料,降低「探火」成本。1996年以來,幾乎每個發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測器發射。今年的7月至8月恰逢兩年一次的「火星發射窗口期」,錯過之後就只能再等2年。

相關焦點

  • 火星、「胖五」、三個目標:「天問一號」升空背後的故事
    人類與火星的距離又近一步。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此次火星探測是我國行星探測階段的首次任務,根據計劃,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如果完成任務,這將是全世界首次在一次任務中完成三個目標。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背後,中國釋放了三個強烈信號
    幾天前,我就已經開始關注天問一號,本來想寫一篇文章,怎奈肚子裡關於宇宙科技的墨水實在太少,只能望洋興嘆。昨天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視頻,當聽到視頻中傳出「一路順風」時,我的眼睛瞬間溼潤了。幾千年前屈原寫「天問」,現在天問要帶著全人類的疑惑去問天,浩瀚的宇宙裡一段不回頭的孤獨旅程,這是何其的偉大,何其的壯闊和浪漫,這一刻,我終於明白了天問一號發射背後的意義和價值。
  • 天問一號發射背後:至少向外界釋放了三個信號
    幾天前,我就已經開始關注天問一號,本來想寫一篇文章,怎奈肚子裡關於宇宙科技的墨水實在太少,只能望洋興嘆。昨天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視頻,當聽到視頻中傳出「一路順風」時,我的眼睛瞬間溼潤了。幾千年前屈原寫「天問」,現在天問要帶著全人類的疑惑去問天,浩瀚的宇宙裡一段不回頭的孤獨旅程,這是何其的偉大,何其的壯闊和浪漫,這一刻,我終於明白了天問一號發射背後的意義和價值。
  • 「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作者 郭超凱7月23日,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成功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亮點頗多。
  • 《Hi,火星》:「天問一號」,這一路你是怎麼「火」的?
    兩千年前,屈原在長詩《天問》中發出了這樣的曠世之問。兩千年後,中國航天人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解答。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
    央視網消息:關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今天(23日)中午12時41分左右,「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星:人類走出地月系統的首選目標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我們希望它一切順利。
  • 「天問一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是我國完全自主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標誌著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正式拉開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升空 由長徵五號發射升空
    雷帝網 樂天 7月23日報導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剛剛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又稱「胖五」)發射升空。,阿聯的「希望」最先啟程,當前是中國的「天問一號」,7月底是美國的「毅力」發射,歐空局和俄羅斯合作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因為疫情被耽擱了。
  • 火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意味著什麼?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落和巡視探測,可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中國國家航天局在4月24日「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公開了此次行星探測任務「天問」這個名稱以及標識,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而後續行星任務也將會依次編號。
  • 天問一號 火星見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科普三大問題了解「探火」之旅「三套餐」組合是什麼?不同於之前與俄羅斯合作最後遺憾失敗的「螢火一號」,此次天問一號是我國自主發射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為了一步到位,「少花錢,多辦事」。我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繞、落、巡」三大探測任務,這是世界航天史上從未有過的。
  • 「天問一號」背後的那抹「藍」
    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7月23日,全中國都在為「天問一號」喝彩。但作為酒業人,我們希望將掌聲送給「天問一號」背後的那抹「藍」——夢之藍。火星,中國來了!「發射!」12時41分,隨著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根據發射任務要求,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託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奔向火星的旅程。
  • 天問一號升空!我國火星探測,西安2所「神仙」高校,居功至偉
    這是2000多年前,屈原仰望星空發出的《天問》,他好奇日月變換,星辰明暗之間的運行規律。2000多年後的2020年,我國將火星探測系列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這是對屈原「天問」的延續,表達了中華民族對追求真理的堅韌和執著,對宇宙深空探索的文化傳承。
  • 一分鐘帶你看懂,天問一號的遠徵火星全過程
    從這個角度來說,「天問」系列的目標是建立起我國自己的「行星艦隊」,目標不可謂之不大。而中國的天問一號也會包含1個環繞器,完成至少1年的環火星探測。>江湖人稱「胖五」的長徵五號火箭,經歷過真正的至暗時刻。
  • 《Hi,火星》:「天問一號」,這一路你是怎麼「火」的?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
    兩千年前,屈原在長詩《天問》中發出了這樣的曠世之問。兩千年後,中國航天人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解答。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發射為何非「胖五」莫屬?與上海又有怎樣的關係?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也是我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 探火為何非長五莫屬?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
    央視網消息:關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今天(23日)中午12時41分左右,「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星:人類走出地月系統的首選目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我們希望它一切順利。
  • 「天問一號」出徵火星,「天津元素」閃耀星空!
    今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此次火星探測是我國行星探測階段的首次任務,也是我國深空探測領域全新的裡程碑,有望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3個目標。
  • 王永利: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揭秘「天問一號」太空之旅背後的故事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深空探測時代。7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隆重推出十集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生動及時地揭秘「天問一號」 太空之旅背後的故事,強烈吸引了廣大觀眾的關注,並引發熱議和好評。
  • 「天問」升空 七個月後,火星見
    「天問一號」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北晚 新華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一步完成火星是離地球較近且環境最相似的星球,一直是人類走出地月系統開展深空探測的首選目標。通過以往對火星的探測,人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存在水的證據。火星上是否存在孕育生命的條件以及火星是地球的過去還是未來?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目標宏大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此次發射任務也成為中國航天走向深空的重要裡程碑。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於2021年2月11日至24日環繞火星運行,並於2021年4月23日降落一臺火星車到火星表面,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目標,進行時長90天的火星探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