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將這樣「跳」上火星

2021-01-15 荔枝新聞

荔枝科技專稿 記者/王晟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整裝待發。它即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開展中國首次「探火」之旅。

由於地球和火星距離遙遠,信號往返的要數十分鐘,所以難度極大的火星著陸,需要設計精妙的著陸方式。

「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整流罩內,就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圖源:國家航天局

探測器安全「跳」到火星表面,都有哪些方式?將在本次任務中實施「繞、落、巡」的「天問一號」,又會採用哪種方式,安全降落在火星上呢?

目前,火星探測器軟著陸主要有三種方式:

「彈彈彈」的氣囊式:

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層後,氣囊自動充氣,像桌球那樣在地面上彈……彈……彈……把墜落的衝擊力消耗吸收。

最後,氣囊洩氣,完好無損的探測器露出真身,開展工作。

氣囊洩氣後打開保護罩,「勇氣號」火星車自行開出 圖源:NASA

2004年,美國「勇氣號」火星車就是用這種方式,像個球一樣被「扔」上了火星。

但是,氣囊彈來彈去,很難實現精準著陸,氣囊也有被刺破的風險。

「用完就滾一邊兒去」的空中吊車式

探測器進入大氣層後,藉助反推火箭緩緩下降,把一臺火星車慢慢吊運到地面。

然後上面的「吊車」部分飛到一邊墜毀,結束自己的使命。  

2012年,美國的「好奇號」火星車就是這樣被吊運到火星上的。

空中吊運著陸速度慢,衝擊小,但是太過複雜,風險比較大。

「小心謹慎」伸腿式著陸

帶有緩衝裝置的著陸腿,可以吸收探測器著陸時的衝擊力,降低那一瞬間的「峰值載荷」。

就好像體操運動員落地時的「卸力」動作。

配有著陸腿的探測器,一般還帶有反推發動機——通俗地講,就是一邊朝地面噴氣,一邊小心地探腿落地。

美國「鳳凰號」探測器登陸火星模擬動畫 圖源:NASA

這種著陸方式精度最高,可以精確地在預定地點軟著陸,在航天探測器中應用最廣泛。

尤其是大型探測器在月球、火星上著陸,需要釋放月球車、火星車,多數都用這樣的方式。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圖源:國家航天局

此前中國的「嫦娥」系列月球探測器,美國阿波羅系列登月飛船,「鳳凰號」火星探測器等等,都是用這樣的方式著陸。

在2019年11月14日,中國國家航天局邀請部分外國駐華使館及國際組織人員,觀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

位於河北的試驗場 圖源:央視新聞

「天問一號」的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在亞洲最大的地外天體著陸綜合試驗場進行。通過模擬火星重力環境(火星重力加速度約為地球的1/3)下,「懸停、避障、緩速下降」的過程,綜合驗證了著陸器的設計正確性和可靠性。

這是中國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首度公開。

紅色吊盤下方掛著的就是中國火星登陸器(驗證中) 圖源:央視新聞

這些畫面中,以及2020年7月22日公布的中國首個火星車畫面中,都可以看到,「天問一號」探測器主體部分,就配有幾條著陸腿。

一個字,穩!

荔枝科技了解到,國際航天界還在探索更前沿的火星探測著陸方式:

「低密度超聲速減速器」

當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後,減速器會像河豚魚一樣迅速鼓氣,增加空氣阻力,進行減速,然後藉助巨型降落傘安全著陸。

「地形自動匹配」

探測器下降的過程中,拍攝下方著陸區畫面,與事先輸入的降落地點照片智能比對,如果發現有偏差,會自動啟動發動機調整姿態和方向,儘可能接近預定目標區域,然後安全著陸。

 (本文除採訪收集的資料外,其它資料來源:《航空航天概論(第4版)》北航出版社、央視新聞、NASA、sky news。本文系荔枝新聞專稿,拒絕一切刪改。)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將這樣「跳」上火星
    荔枝科技專稿 記者/王晟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整裝待發。它即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開展中國首次「探火」之旅。  探測器安全「跳」到火星表面,都有哪些方式?將在本次任務中實施「繞、落、巡」的「天問一號」,又會採用哪種方式,安全降落在火星上呢?
  • 揭秘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
    天問一號任務是我國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將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以前我們探月,最遠是到地月軌道,處於地球的引力圈。現在要到火星,不僅有地球,還有太陽和火星的引力影響,因此這次火箭系統有很大的變化。」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副總指揮、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解釋。
  • 火星探測有多難?揭秘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
    接下來,天問一號探測器將開啟7個月的漫漫徵途。目前,人類火星探測的成功率只有50%左右。在飛往火星的路上,無數挑戰正在等著我們。天問一號是否能順利抵達火星?我們期待,我們等待。7個月,這是一趟漫長又艱難的旅程。人類對火星的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目前已實施40餘次探測任務,但只成功20餘次,成功率只有50%左右。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太空。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太空。進入太空後「天問一號」將會用霍曼轉移軌道從地球到達火星。霍曼轉移軌道是探測器在從一個天體的公轉軌道轉移到另一個天體的公轉軌道時,消耗最少的能量。
  • 「天問一號」今年將向火星進發
    「天問系列」任務標識。火星車與著陸巡視器外觀設計構型圖。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現場。火星探測器飛行效果圖。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已將行星探測計劃進行整體規劃昨日,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正式發布。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點點滴滴
    根據目前的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7月23日於海南文昌發射。這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旦成功,中國將是人類歷史是第二個成功將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國家。1976年美國的「海盜號」火星探測器是人類第一次將探測器登陸火星表面。當然了,蘇聯也在1971年聲稱成功把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不過除了蘇聯以外,別的國家一般公認此次著陸是失敗的。
  • 我們要上火星,中國天問一號,加油
    文/M叔圖侵刪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3日發射,預計明年2月會到達火星軌道。7月15日,天問一號經過各方調試完畢,已按計劃到達海南文昌發射場就緒。天問一號史無前例的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將由中國的長徵五號火箭裝載,進行發射。探測器上將裝載13個有效載荷(直接執行特定任務的儀器)。
  • 以天問一號為契機,這些行業或將走向火星
    7月23日,長五遙四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前往火星的軌道,預計在7個月後抵達火星,開啟了我國第一次火星探測之旅。天問一號進入環火星軌道的過程中,將由歐洲空間局的火星快車提供中繼通信,在著陸器與軌道器分離並成功降落火星之後,軌道器將承擔中繼通信的角色,幫助火星表面的巡視器與地球建立聯繫,並且承擔對火星表面的觀測任務。
  • 從「天問一號」飛向火星說起
    據國家航天局官網消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接下來,「天問一號」將經過近七個月的長途跋涉,預計在2021年的2月中旬至2月下旬進行繞火星運行的探測工作,然後擇機進行登陸火星,然後在2021年4月23日左右著陸火星。著陸後將釋放一臺火星車,進行為期3個月的火星表面探索工作。
  • 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能在火星上做什麼
    在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前幾天,一篇新的論文稱,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可能會嘗試在火星東北部的某個地點著陸。這篇論文於上周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由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小組成員撰寫。「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計劃的目標是將一個軌道飛行器和一架著陸器/火星車送往火星。
  •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剛剛,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明年將登上火星
    剛剛,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正式踏上探索火星之旅。就在昨天下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對外發布了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火星車模型。「天問一號」將承載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在火星表面完成巡視探測,獲取火星科學數據,一次性實現對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由於我國之前並未發射過環繞火星的探測設備,這次任務將完成多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之前都沒有嘗試過的,面臨的挑戰也是空前的。
  • 護送「天問一號」飛往火星
    本報訊 宋星光、記者安普忠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實時數據和監視判斷,「天問一號」已進入預定軌道。這標誌著「天問一號」火星之旅正式開啟,該中心將全力以赴護送「天問一號」抵達火星。
  • 天問一號將使中國坐上火星探測第二把交椅,但相比老美仍落後15年
    「天問一號」就要發射了,這個承載著14億人火星夢想的探測器,將一次實現「繞、落、巡」,如果成功的話,將使中國在火星探測領域一舉甩開其它競爭者,達到僅次於美國的水平,相當給力。但美國的水平畢竟還是相當高的,目前在火星表面還在運作的探測器就有兩個,而最新的「毅力號」也將在這個時間段發射,人馬君估計領先我國至少15年。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月10日左右將被火星捕獲
    打開APP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月10日左右將被火星捕獲 上方文Q 發表於 2021-01-07 10:16:05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稱
  •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
    (今天)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多圖來啦!↑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 天問一號,火星見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 託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我國首次自主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 正式啟航 開啟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 此次探測目的是 一次實現「繞、著、巡」三步走 即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
  • 天問一號 火星見
    天問一號,等你抵達!成功十年磨一劍 起步雖晚起點高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探測火星的歷史原來是這樣!中國的「天問一號」能不能續寫篇章?
    2004-2012年,美國先後發射的「機遇號」、「鳳凰號」、「好奇號」和「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先後登錄火星,並發現了火星上有水的證據。2020年,阿聯「希望號」,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將同臺競技,飛向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