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送「天問一號」飛往火星

2020-07-24 光明網

本報訊 宋星光、記者安普忠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實時數據和監視判斷,「天問一號」已進入預定軌道。這標誌著「天問一號」火星之旅正式開啟,該中心將全力以赴護送「天問一號」抵達火星。

「天問一號」發射入軌後,將經歷漫長的地火轉移階段,才能到達火星的引力影響球。在這一過程中,該中心要對探測器進行不間斷測控,牽引其按照預定軌道運行,在多個關鍵時間節點進行軌道控制,保證「天問一號」能夠在正確的時間順利被火星捕獲。

中國深空測控網——

為探火之旅提供全程測控

本報訊 呂炳宏、記者安普忠報導: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由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等組成的中國深空測控網,順利實施探測器地火轉移段首個圈次測控工作。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工作情況正常。

據了解,在實施長達近7個月的地火轉移段任務後,「天問一號」還將陸續經歷火星捕獲段、火星停泊段、離軌著陸段、科學探測段等4個階段,中國深空測控網將持續接收、記錄探測器遙測/數傳數據,實施測軌和上行遙控及幹涉測量原始數據的採集記錄與傳輸,為「天問一號」提供支持。

天基測控系統團隊——

搭建「天路」順利「問天」

本報訊 特約記者高超、記者安普忠報導:我國於23日成功開啟火星探測旅程,3艘遠望號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和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

長徵火箭起飛約6分鐘後,遠望6號船及時發現並捕獲目標,完成火箭一級工作段末段及二級一次工作段的火箭測量和環繞器測控任務。隨後,遠望5號、7號船依次完成測控任務。

任務中,3艘測量船發現目標及時,圓滿完成火箭、探測器海上測控任務。

遠望號船隊——

三船布陣大洋接力護送

本報訊 王然、記者安普忠報導: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後,天基測控系統團隊採用「天鏈一號02星」與「天鏈二號01星」接力跟蹤方式,對火箭提供數據中繼傳輸服務,保障「天問一號」順利「問天」。

火箭點火後,「天鏈二號01星」立刻成功捕獲目標,隨即全程跟蹤,歷經「天鏈一號02星」接力跟蹤切換點後,至探測器組合體與箭體分離70秒後結束。整個環節各系統協調配合,持續進行天基測控約37分鐘。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有哪些感官?
    一詞取材於《楚辭》裡,由屈原所創作的長詩《天問》,以此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表達了對真理執著的追求。這是天問1號組合體,它在從地球飛往火星時,會一直保持這樣一種組合狀態。它由軌道器,著落器,巡視器3部分構成。巡視器也叫火星車,在降落前,他被保護在著陸器中先看看軌道器,軌道器也叫環繞器,到達火星後,會環繞火星,成為火星的一顆人造衛星。
  • 三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 護送天問一號升空
    飛向火星【三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 護送天問一號升空】7月23日,我國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我國遠望號船隊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於5月底由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遠望21號、22號船,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
  • 三艘遠望號測量船布陣大洋,護送天問一號升空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三艘遠望號測量船布陣大洋,護送天問一號升空!】7月23日,我國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遠望號船隊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據悉,遠望5號、7號船將返回祖國,遠望6號船將繼續奔赴其他海域執行後續測控任務。
  • 天問一號 火星見
    天問一號,等你抵達!成功十年磨一劍 起步雖晚起點高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難度係數非常高。
  • 天問一號4個月後有望到達火星
    ,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 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軌道示意圖   國家航天局的專家介紹:天問一號的軌道設計   據了解,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與火星交會,期間還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 火星探測有多難?揭秘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
    接下來,天問一號探測器將開啟7個月的漫漫徵途。目前,人類火星探測的成功率只有50%左右。在飛往火星的路上,無數挑戰正在等著我們。天問一號是否能順利抵達火星?我們期待,我們等待。7個月,這是一趟漫長又艱難的旅程。人類對火星的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目前已實施40餘次探測任務,但只成功20餘次,成功率只有50%左右。
  • 「胖五」再出徵「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託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未來經過約7個月的在軌運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著陸火星,一次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總部位於西安航天基地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為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和「天問一號」探測器,研製交付了78臺各型發動機。可以說,始於地面發射,終於精準著陸,液體動力的貢獻將貫穿全程。
  • 揭秘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
    是的,正如這個名字一樣,去往火星的漫漫長途也充滿不確定性。在接下來的7個月裡,天問一號需要迎難而上。「發射成功只是第一步,後面的路還很漫長。」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測工程總體部部長耿言說。這一年,蘇聯發射「火星1A號」探測器,但在飛往火星的途中與地面失去聯繫,最終失敗。此後,蘇聯的「火星1號」與美國的「水手3號」等火星探測器探測任務也宣告失敗。直到三年後,美國的「水手4號」首次完成火星飛越,成為首例成功探測火星的人造衛星。此後,包括「水手6號」在內的多顆探測器順利完成任務。尤其是1971年發射的蘇聯「火星3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
  • 天問一號:火星烏託邦平原之旅
    火星烏託邦平原之旅探索未知,追尋未來求知慾滿滿一直是人類獨有的特質距離我們5500萬公裡~4億公裡的火星上,到底存在著什麼?好奇、驚訝充斥著全人類的內心。今年,是火星發射窗口期的好時機。我們把握住機會,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 探秘火星 首部火星題材豎屏互動短劇《飛往火星》發布
    7月23日,在文昌市龍樓鎮淇水灣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首次進行了火星探測任務。探索火星,對很多人來說是神秘和充滿想像力的,在任務開啟之際,騰訊微視與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聯合推出首部火星題材豎屏互動短劇《飛往火星》,讓用戶在互動視頻中,可以與歌手毛不易和演員榮梓杉一起,解鎖不同的故事支線,踏上探秘火星之旅。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
    10月28日,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向火星進發。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 天問一號後續還將有1-2次中途修正 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超過一億公裡
    從地球飛往火星,截止到8月28日10時08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與地球距離已經飛行大約一億多公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正常。,飛行期間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及二次軌道修正、搭載載荷自檢等工作全部完成。
  • 外媒熱議:「天問一號」奔向火星吸引全球目光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外媒熱議。據《俄羅斯報》網站7月24日報導,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的「天問一號」,預計將圍繞火星進行軌道飛行並利用安裝太陽能板的火星車研究火星表面。該探測器預計將在2021年2月11日至24日進入火星軌道。
  • 中國「天問一號」即將飛往火星,這對我國航天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接下來更加值得我們期待的是今年的7月份,包括我國在內的「天問一號」、美國的「毅力號」和阿聯的「希望號」都要在這個時間段飛往火星,這也是人類首次在同一時間段對火星進行的比較密集的探測計劃。
  • 天問一號!我國火星探測任務定名,下半年將飛往火星驗證三項技術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為「天問一號」,今後我國關於行星探測方面的任務都將定名為「天問系列」。,已有的火星探測器中,美國發射的探測器佔了一半以上,而且也最為先進,獲取的研究成果也最多,我們所看到的火星照片乃至火星表面的情況,以及對火星的科學研究等基本上都來自於美國方面的探索工作,不過隨著今年我國對火星的探測,今後我國也一定會在火星研究方面有所建樹。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擬於9月進行第二次軌道修正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1日消息,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9月進行第二次軌道修正,確保探測器在預定軌道準確飛行。自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始,研製團隊就在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飛控工作。隨著探測器的距離越來越遠,通信時延(時間延遲)也越來越長。目前的時延約為30秒,到接近火星時,單向時延可達十幾分鐘、二十分鐘的量級,這對探測器的自主功能要求很高。
  • 「天問一號」飛向太空,開啟中國人民探索火星的歷程
    未來經過7個多月的在軌運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著陸火星,一次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總部位於西安航天基地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為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和「天問一號」探測器,研製交付了78臺各型發動機。可以說,始於地面發射,終於精準著陸,液體動力的貢獻將貫穿全程。飛往火星,並非像奔月那麼「簡單」。月球離地球為38萬公裡。而奔向火星,「天問一號」探測器的航行時間為7個多月,飛行距離約4億公裡,約是地月距離的1萬餘倍。
  • 「天問一號」今年將向火星進發
    「天問系列」任務標識。火星車與著陸巡視器外觀設計構型圖。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現場。火星探測器飛行效果圖。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已將行星探測計劃進行整體規劃昨日,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正式發布。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