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火星 首部火星題材豎屏互動短劇《飛往火星》發布

2020-07-24 光明網

7月23日,在文昌市龍樓鎮淇水灣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首次進行了火星探測任務。探索火星,對很多人來說是神秘和充滿想像力的,在任務開啟之際,騰訊微視與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聯合推出首部火星題材豎屏互動短劇《飛往火星》,讓用戶在互動視頻中,可以與歌手毛不易和演員榮梓杉一起,解鎖不同的故事支線,踏上探秘火星之旅。

7月23日中午,我國通過「長徵五號」大型運載火箭發射首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後,「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半年時間,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

這也是我國首次探索火星之旅,「天問一號」是中國的首次完全自主,並有多個國際組織參與的火星探測任務,此外也是中國首次同時擁有軌道器和漫遊車的火星探測任務。

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環境最為相似的行星,探測火星、了解火星的起源和演化,對於人類認識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天問一號」的發射,對人類有著重大的意義。

在本次探索火星之旅開啟之時,大眾也渴望著獲取相關的科普內容。為此,在「天問一號」發射之際,騰訊微視與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聯合出品首部火星題材豎屏互動短劇《飛往火星》,讓大家更充分、更容易地了解火星知識,讀懂探秘火星的意義。

在視頻中,用戶將與歌手毛不易、演員榮梓杉一同體驗探索火星之旅。在深度沉浸的劇情中,用戶能夠自己決定劇情走向,互動式跟隨劇情體驗探索的神秘和樂趣,其中伴隨的科普知識也能在體驗中潛移默化的被理解,以此達成科普通俗化的目的。

作為首部火星題材科普互動短劇,《飛往火星》可互動的內容體驗,無疑讓科普更趨向大眾化。此次《飛往火星》的推出,也為互動視頻領域開拓了更多內容探索可能。(李冉)

相關焦點

  • 愛奇藝首部專業豎屏短劇《生活對我下手了》「5秒一個笑點」是怎樣...
    愛奇藝出品的首款豎屏短劇《生活對我下手了》自播出以來,熱度不斷攀升,截止日前微博熱門話題「2018生活對我下手了」的閱讀量與討論量分別達到了1.2億與4962。辣目洋子、劉背實、朱莉、包貝爾、馬麗、王天辰、許君聰等演員藉機圈粉無數,並使該劇頻繁登錄微博熱搜榜,同時引發豎屏視頻熱度的長尾效應。
  • 用科學點亮童心,我國首部火星題材科普教育漫畫《火星媽媽的日常...
    10月1日下午,我國首部火星題材科普教育漫畫《火星媽媽的日常》於甘肅金昌"2020未來火星生活周"正式發布。在發布會上,來自各行業的專家全方位闡述了航天科普教育對親子關係、未來生活的影響。以科普理念分享的方式讓普通人更好的了解航天、了解太空,從而引發大家對未來親子教育方式的思考和探索,去引導激發我們下一代對航天科學的好奇心。
  • 飛往火星
    飛往火星是一款模擬火箭飛行的小遊戲,遊戲中為玩家準備了很多工具和材料,玩家可以自己選擇製造火箭,火箭製造好之後,玩家就要試著將火箭發射飛往太空,奔向火星,在奔向火星的過程中,玩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物和危險陷阱,玩家需要操控火箭不斷的躲避障礙物,避免危險順利到達指定的位置,獲得勝利。
  • 青少年參與「火星探秘之旅」科普專家談火星探測「七難」
    「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面向青少年設計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右)在活動上作了《火星探測的前世今生》科普講座。「科普中國·科學答人」供圖「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面向青少年設計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右)在活動上作了《火星探測的前世今生》科普講座。
  • 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圍觀青少年選手的互動競答和科普演講
    2020年7月至8月,人類迎來約兩年一次的探測火星窗口期,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於7月23日成功發射。值此火星之年,為了滿足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火星的好奇心,「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推出尋找未來之星特別行動——火星探秘之旅,通過火星探測專題科普講座、青少年選手互動競答、科普文章創作及主題演講等多個環節,增強青少年對火星相關知識的了解,激發他們對於宇宙探索的興趣。
  • 探秘火星 | 發現火星衛星的故事
    2020年,人類探測火星,太空探索的徵程又向前邁進。火星有兩個奇特的小衛星,你知道它們是怎麼被發現的嗎?本期 「探秘火星」系列科普內容,咱們跟著北京天文館李冰老師一起了解火星衛星的發現故事。霍爾發現了他們沒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沒有仔細搜索最靠近火星的地方。若存在火星衛星,一定會距離火星非常近。臨近火星大衝,霍爾就滿懷信心地開始觀測火星,但是一直到8月10日晚上,都沒發現什麼,他想:該嘗試的都嘗試了,不可能再發現什麼了,決定不再觀測。
  •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火星探秘之旅」,圍觀青少年選手的互動競答和科普演講
    2020年7月至8月,人類迎來約兩年一次的探測火星窗口期,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於7月23日成功發射。值此火星之年,為了滿足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火星的好奇心,「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推出尋找未來之星特別行動——火星探秘之旅,通過火星探測專題科普講座、青少年選手互動競答、科普文章創作及主題演講等多個環節,增強青少年對火星相關知識的了解,激發他們對於宇宙探索的興趣。
  • 探秘火星|發現火星衛星的故事
    火星有兩顆奇特的小衛星,它們是怎樣被發現的呢?2020年,人類探測火星,太空探索的徵程又向前邁進。火星有兩個奇特的小衛星,你知道它們是怎麼被發現的嗎?本期 「探秘火星」系列科普內容,咱們跟著北京天文館李冰老師一起了解火星衛星的發現故事。火星衛星的發現1877年9月5日發生火星大衝,當時在美國海軍天文臺的工作的霍爾早早就計劃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嘗試發現火星衛星。
  • 《火星時代》第二季回歸 探秘火星計劃啟動
    從2016年的《火星時代》第一季播出到現在,這場徵服計劃已經到達了一個關鍵的節點——在火星安家!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近期,國家地理與威爾·史密斯一起在國際空間站上發布了第一張Instagram直播照片。(想不到吧,連電影明星都被滲透了!)
  • 探秘火星|什麼是火星衝日,為何難得一見?
    2020年10月14日將發生火星衝日,你知道什麼是火星衝日嗎?2020年,人類探測火星,太空探索的徵程又向前邁進。本期由北京天文館李冰老師主講的「探秘火星」系列科普內容將和大家聊聊火星衝日。2020年10月14日,火星衝日。
  • 熒惑火星,傳奇無限——《中國火星紀事:中國火星題材科幻小說佳作選》隆重上市!
    這本《中國火星紀事》,搜集了近三十年來中國科幻史上最繁榮時期所創作的最優秀的火星敘事佳作,閱之可感中國人在火星上的精神歷險,以及我們對這顆紅色行星的熱切嚮往。(點擊封面購買)中國火星題材科幻小說佳作選《中國火星紀事》八光分文化&新星出版社聯合出品現已登陸各大電商平臺這本選集中,有的小說秉承我國科幻先驅鄭文光的精神氣質,生動展現中國人艱苦開拓、改造火星的宏偉歷程。
  • 不用等2020年,榮耀20 PRO提前探秘「火星」,首張高清「火星營地...
    最近中國火星探測又一次引發關注,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表示,中國將於2020年探測火星,通過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聯合探測火星。據了解,火星距離地球遙遠,探測器要飛4億千公裡能到達,對發射、控制、通信等技術要求很高,著陸火星的難度非常大。而且,這次火星探測機會難得,如果錯過了還要再等上2年零兩個月。
  • 人類載人飛往火星的勇士是夢想還是瘋狂?
    而自從美蘇的太空競賽開始 ,人類探測登陸火星就一直沒有間斷過。因為火星是八大行星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這也讓人類對火星給予了無限幻想與好奇。這些年來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很多探測器。而最早公布載人登陸火星計劃的是荷蘭Mars One研究所,他們計劃將在2023年送第一批志願者登陸火星,建立人類永久聚居地。而第一批志願者已經在2013年通過電視真人秀的方式篩選出了4名志願者。
  • 科普中國科學答人推出「尋找未來之星 火星探秘之旅」活動
    值此火星之年,為了滿足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火星的好奇心,「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推出尋找未來之星特別行動——火星探秘之旅,通過火星探測專題科普講座、青少年選手互動競答、科普文章創作及主題演講等多個環節,增強青少年對火星相關知識的了解,激發他們對於宇宙探索的興趣。「科普中國·科學答人」是面向全國的大型網絡科普知識互動競答活動,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北京科技報社承辦。
  • 圍觀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一起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吧
    進入7月下旬,火星探測窗口期已來,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成功發射除此之外,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也是此次」來臨,多國上演「探火」競賽,「火星」成為熱點名詞,那麼你對火星的了解有多少?
  • 中國火星題材科幻小說選集《中國火星紀事》正式出版
    人類終於又一次對火星發起了全面衝擊。二是從2002年就創辦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為登陸火星已經奮鬥了十八年的「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今年索性豁出去了,一舉賣掉了自己的全部七所豪宅。「我不需要錢。但我要獻身於火星和地球。」馬斯克在Twitter上這樣寫道。這種壯舉頓時引得無數網友紛紛感嘆:「這是要移民火星啊!地球已經留不住馬斯克了,火星才是他的最終歸宿!」
  • 探秘火星,這些天氣冷知識你知道嗎?
    你且聽我慢慢道(bian)來~1.天氣探測是火星探秘的重要任務我國這次的火星探測,有五大任務:1.照相;2.測物質和元素;3.測環境;4.探測火星內部結構;5.觀測火星氣象。季節溫度變化就更大了:夏季的火星赤道溫度最高可達35℃,而冬天的火星兩極溫度可低至-143℃。同樣因為大氣稀薄,火星平均地表氣壓只有600帕斯卡左右,不到地球的1%。如果不能高效、安全地解決氣壓問題,人類移民火星終究是空談。
  • 《火星救援》在火星上種土豆:這科學嗎?
    今天,年度太空大片《火星救援》將全國上映,相信很多太空迷已準備去圍觀,揚子觀影圈10名圈友昨天也提前看過IMAX 3D版,大家紛紛表示,在IMAX 3D大屏上火星呈現令人震撼的絢麗景象,最令人稱奇的是,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剛好也是植物學家,被獨自遺留火星後,能靠種土豆吃土豆生存500天。
  • 火星殖民題材科幻沙盒遊戲《佔領火星致命遊戲》專題上線_遊俠網...
    中文名稱:佔領火星:致命遊戲英文名稱:Occupy Mars: The Game製作公司:▲ Pyramid Games發行公司:PlayWay S.A.
  •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天問並非中國火星任務的專屬命名,其他的行星任務將也會以此為命名方向,只是編號不同。在此計劃前,2011年國家航天局與歐洲、俄羅斯合作發射的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曾遭遇失敗。螢火一號失敗後,中國火星探測改為選用自主研製的運載火箭完成,並改為一次性完成&34;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