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惑火星,傳奇無限——《中國火星紀事:中國火星題材科幻小說佳作選》隆重上市!

2021-01-16 八光分文化

話說十八年前,當「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賣掉「貝寶」之後(今年貝寶市值已經超過2300億美元,不知道馬斯克後悔了沒有),手握兩億美元現金的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最愛讀的科幻小說中的星際旅行,於是希望訂一張去火星的船票。結果他在NASA官網上發現,NASA已經取消了登陸火星的計劃(馬斯克此時的心情大概和劉慈欣差不多,大劉近年多次感嘆人類對於太空探索的熱情寥寥,自己身為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特聘的「火星大使」,卻不知何年才能前往火星辦公……)。


火星夢是兒時種在埃隆·馬斯克心中的種子


幾番波折之後,馬斯克下決心自己投資開發前往火星旅遊的火箭,全力嘗試將科幻變成現實。2002年6月,馬斯克成立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開始研究如何降低火箭發射成本,並計劃在未來實現火星移民。為了實現科幻小說裡的火星夢,馬斯克豁出去了,這十八年來他奮鬥不息,多次差點破產,今年他更是一舉賣掉了自己的全部七所豪宅。「我不需要錢。但我要獻身於火星和地球。」他在Twitter上這樣寫道。中國網友紛紛感嘆:「這是要移民火星啊!地球已經留不住馬斯克了,火星才是他的最終歸宿!」


Space X星際運輸系統


鐵桿科幻迷基本都有一個火星夢。眾所周知,埃隆·馬斯克可是鐵桿科幻迷,但在他開公司造火箭之前,誰也沒想到這個發了大財的年輕科幻迷,居然當真想要砸鍋賣鐵實現自己的火星夢。而我對此最感驚訝的是,本以為1965年便已經被「水手4號」無人飛船擊毀的那個科幻火星,至今居然魅力猶存,竟能誘惑本可安富尊榮的世界排名第三的頂級大富豪為它豁出身家性命。


隨著科學革命之後科幻小說的興起,火星成為了太陽系中上演傳奇故事數量僅次於地球的偉大行星。這顆紅色的奇妙行星,可以說是全世界科幻迷的頭號夢想,更是美國科幻的襁褓,難以想像,沒有火星的美國科幻,能成就今日之氣象。二戰前的美國,文藝作品裡的外星人基本就等於火星人。1938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炮製的廣播劇《火星人入侵地球》,當天就引發全國大譁,雄踞新聞頭條數日,連希特勒的風頭都被「火星人」搶去了。堪稱美國科幻文學藝術價值標杆的《火星紀事》一書,大文豪博爾赫斯一直讚不絕口。形形色色的或高端或通俗的美國火星科幻故事,車載鬥量,不可勝數。而關於火星的科幻影視,在美國也多如牛毛,我小時候看過的第二個科幻美劇,就是《火星叔叔馬丁》(第一個是《大西洋海底來的人》)。


《火星叔叔馬丁》劇照


中國科幻命運多舛,而且火星敘事熱潮早在1965年就被「水手4號」發回地球的那21幅照片所重創,因而確實沒有創作出美國那麼多的火星科幻故事,這次編選出版的《中國火星紀事》,就基本把中國科幻成就最大的第二次科幻熱潮中的優秀火星科幻一網打盡。


這本《中國火星紀事》,搜集了近三十年來中國科幻史上最繁榮時期所創作的最優秀的火星敘事佳作,閱之可感中國人在火星上的精神歷險,以及我們對這顆紅色行星的熱切嚮往。


(點擊封面購買)

中國火星題材科幻小說佳作選《中國火星紀事》

八光分文化&新星出版社聯合出品

現已登陸各大電商平臺


這本選集中,有的小說秉承我國科幻先驅鄭文光的精神氣質,生動展現中國人艱苦開拓、改造火星的宏偉歷程。這類寫實的、科學英雄主義的火星敘事,飽含中國獨有的「人定勝天,銳意進取」的豪邁情懷,是整本選集的精神脊骨。另一些小說則師承美國早期浪漫主義火星敘事潮流,以獨特美感映現火星的神秘魅力。選集後半部分的七篇作品,則努力進行多元化的火星敘事,極力拓展科幻火星的疆域。


其中,吳巖老師的《滄桑》和蘇學軍的《火星塵暴》曾獲中國科幻銀河獎。


就在《中國火星紀事》印刷的當口,由阿聯的「希望號」、中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三艘無人飛船所組成的科考探測星際艦隊,正風馳電掣地飛往火星。世界各國終於再次對火星探測事業發起了全面衝擊!或許馬斯克在他的有生之年,真的能夠踏上火星的紅色土壤……


「天問一號」帶著中國人千百年來的「問天」夢飛向火星


面對無限壯闊的未來,我們把這本《中國火星紀事》獻給中國火星探測開發大時代!




 這些科幻小說以豐富的想像力描述了火星探索和開拓的未來史,或波瀾壯闊,或曲折幽深,令人回味無窮。火星是近未來科幻與現實的交接點,它將是人類踏上的第一個地外行星,這本書中豐富的想像,有可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變為現實,這也讓這些小說具有了獨特的魅力。


                —— 中國火星大使、著名科幻作家 劉慈欣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其豐富的想像力,它為人類的未來發展樹立了遙遠燈塔。古有嫦娥奔月,而如今火星探測和移民的夢想也在逐步實現。《中國火星紀事》集結了不同年齡段的中國優秀火星科幻小說,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豐富而多彩的火星未來。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苟利軍


中國人視角下的火星,孕育出獨特的故事和文明,讓人回味無窮。時值新一輪火星探測熱潮湧起,確實應該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在火星上的精彩壯舉,現在出版這本選集,實在太有必要。  

                                 

—— 著名科幻作家 韓松




劉維佳,中國當代十大傑出科幻編輯之一,自幼喜愛科幻文學,1995年開始科幻小說創作,1996年處女作《我要活下去》發表即獲當年度科幻銀河獎,其後數年間先後發表科幻小說近二十篇,出版科幻小說集兩部,另有《高塔下的小鎮》( 1998)、《來看天堂》( 2001 )獲科幻銀河獎。自2000年進入科幻行業從事文學編輯工作以來,近二十年間為中國發掘了一大批實力強勁的科幻新秀,因成就斐然,2007年獲科幻銀河獎最佳科幻編輯獎,2014年獲第五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編輯金獎。     



本周五(今天)下午15:00《中國火星紀事》的主編劉維佳老師將在星書坊,和大家一起聊聊「火星、人工智慧與中國科幻」。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報名參加線下沙龍~


也可以通過直播收看,打開bilibili,搜索10499812進入新星出版社直播間!今天下午15:00見哦!


 



相關焦點

  • 中國火星題材科幻小說選集《中國火星紀事》正式出版
    馬斯克是鐵桿科幻迷。火星與科幻文化密不可分的聯繫,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自從有了科幻小說,火星很快就成為太陽系中上演傳奇故事數量僅次於地球的偉大行星。本書是光分科幻文庫旗下「八光分佳選原創圖書」系列的第二部,收錄了十四位中國科幻名家和實力派科幻作家的中短篇力作。其中,《滄桑》和《火星塵暴》曾獲科幻銀河獎。
  • 《中國火星紀事》: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的火星探索和科幻能力
    自從有了科幻小說,火星就成為太陽系中上演傳奇故事數量僅次於地球的行星。因為在現實中,很多國家都在積極探索發射無人科考飛船前往火星。最終,阿聯的「希望號」、中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這三艘無人飛船成功升空,組成星際艦隊駛向火星。
  • 專訪劉維佳:中國科幻作家群講述「火星上的中國故事」
    中新網福州10月24日電 (記者 林春茵)今年正值火星衝日,火星這顆紅色的鄰居行星,備受關注。《中國火星紀事》主編劉維佳24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講述中國科幻作家們筆下的「火星上的中國故事」。  「火星衝日,人類終於又一次對火星發起了全面衝擊。」
  • 專訪劉維佳:中國科幻作家群講述「火星上的中國故事」
    今年正值火星衝日,火星這顆紅色的鄰居行星,備受關注。《中國火星紀事》主編劉維佳24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講述中國科幻作家們筆下的「火星上的中國故事」。但我要獻身於火星和地球。」引得無數網友紛紛感嘆:「這是要移民火星啊!地球已經留不住馬斯克了,火星才是他的最終歸宿!」「馬斯克是鐵桿科幻迷。」劉維佳說,自從有了科幻小說,火星很快就成為太陽系中上演傳奇故事數量僅次於地球的偉大行星。而從科幻史上看,美國和新中國的科幻事業,都是從火星起步的。
  • 《中國火星紀事》:記錄中國人三十年的火星夢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夢琳今年7月,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中國人的真實的火星夢又更近了一步。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在科幻世界裡,不論是科幻小說還是科幻電影,對火星的想像早已十分豐富和璀璨,而火星也幾乎成為太陽系中上演傳奇故事數量僅次於地球的偉大行星。此前,由成都科幻文化機構八光分文化和新星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火星紀事》一書正式發售。
  • 《中國火星紀事》:記錄中國人三十年的火星夢
    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在科幻世界裡,不論是科幻小說還是科幻電影,對火星的想像早已十分豐富和璀璨,而火星也幾乎成為太陽系中上演傳奇故事數量僅次於地球的偉大行星。此前,由成都科幻文化機構八光分文化和新星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火星紀事》一書正式發售。
  • 火星今年為何這麼火?
    馬斯克是鐵桿科幻迷。火星與科幻文化密不可分的聯繫,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自從有了科幻小說,火星很快就成為太陽系中上演傳奇故事數量僅次於地球的偉大行星。而從科幻史上看,美國和新中國的科幻事業,都是從火星起步的。美國歷史上被譽為「第一篇真正具有文學性的科幻小說」,就是1934年發表的《火星奧德賽》。而新中國第一篇完整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就是鄭文光的《從地球到火星》。
  • 陪伴這個時代,我選擇閱讀科幻
    小編說:今年八月初,八光分在成都無料書鋪舉辦了一場《中國火星紀事》的新書分享會,講座上劉維佳老師為大家科普火星知識,暢談中外火星題材的科幻小說。那時這本選集尚未出版,在現場送書環節,一枚幻迷勇敢提問並獲贈書一本。此幻迷加小編為好友後,常來催問小編《中國火星紀事》什麼時候出版?終於,一個多月前小編將贈書寄了過去,前幾天還喜獲書評一篇,現在就把話筒交給這名幻迷吧!
  • 科幻何時照進現實?火星,曾多少次出現在我們的科幻世界
    其實人類對火星的渴望由來已久,在古羅馬神話中,火星是戰神瑪爾斯的化身。在中國古代,人們稱火星為「熒惑」,有「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之意。而在美國天文學家珀西瓦爾·勞倫斯·洛厄爾的眼中他從天文望遠鏡中看到了火星的「運河」。
  • 目標:火星。中國即將探測火星,這份火星題材科幻電影片單請收好
    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繼成功完成探月任務之後,我國即將對火星進行探測。這又將是我國航天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 「中國科幻元年」已到《死在火星上》引爆科幻網文市場
    在前幾天舉辦的主題為「科有疆,幻無界——中國電影的科幻美學」北影節主題特約活動上,公布了「金河豚·科幻IP價值榜」。在評選榜單的過程中,大家意外發現,除了傳統的期刊文學和圖書作品,科幻網文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IP富礦。隨著日益擴大的閱讀規模和年輕消費者群體,越來越多的小眾題材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 「中國科幻元年」已到,《死在火星上》引爆科幻網文市場
    在前幾天娛樂資本論舉辦的「科有疆,幻無界——中國電影的科幻美學」北影節主題特約活動上,我們公布了「金河豚·科幻IP價值榜」。在評選榜單的過程中,我們意外的發現,除了傳統的期刊文學和圖書作品,科幻網文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IP富礦。在大眾的印象裡,玄幻、言情才是網文熱門題材。
  • 讀了那麼多科幻小說,終於我們要去火星看看了
    火星特別特別特別「搶手」!2020年7月,全球進入「探火」時間,三位選手:阿聯、中國、美國,將悉數登場。與其他行星相比,火星更容易登陸,這讓火星格外受到科幻作家的青睞。美國科幻小說作家埃德加·賴斯·伯勒斯展開了他對火星人的幻想,創作了《火星公主》,他在作品中製造了一場浪漫的冒險,想像認為火星上有許多有趣的人物。伯勒斯的故事加深了人們對火星宜居的印象,儘管火星上的生活方式,可能跟書中所講的大相逕庭。
  • 火星救援:我在火星種土豆的那兩年
    話說從天問一號成功升空算起,幾個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原定的計劃是小可愛它大概會在飛行約7個月後抵達火星,開啟自己的火星傳奇。火星對人類似乎有著永恆的吸引力,這顆軌道半長軸1.524天文單位、 平均半徑3389千米、自轉周期1.026地球日、表面溫度最低零下143攝氏度、最高35攝氏度、大氣壓強約為地球1%的橘紅色星球,是地球質量相當的兄弟,也是無數太空迷夢中的人類第二行星,圍繞著它的故事,一直以來都是科幻題材作品的重要主題之一。
  • 地球人有多愛火星——從《火星救援》揭秘火星銀幕變遷史
    要知道,金星可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沒有之一,且金星在古代也要比火星更受歡迎,最起碼「太白金星」要比「熒惑」更加出名。但是什麼原因讓金星沒有像火星那樣進入主流文化呢?而真正令火星進入主流文化的,還要感謝一位叫做H·G·威爾斯的科幻作家,這位在1898年發表的著名科幻小說《世界大戰》將火星人這個科幻物種介紹給全人類,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在那個人們認知度相對狹隘、對外星人充滿想像的年代,火星人幾乎成為了外星人的代名詞。
  • 著有《華氏451》、《火星紀事》和其他代表作的科幻小說大師雷...
    據美聯社報導,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的孫子證實了這位科幻小說大師去逝的消息,他說,布萊伯利留給世人的不僅僅是那些書籍、電影等,更重要的是他將駐留在每一個理解他的人的腦海和心中。
  • 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中國元素亮了
    《火星救援》主創們亮相。在北美上映後連續四周佔據票房榜首,還未上映就被公認為是今年年度最佳影片的有力衝擊者,繼《地心引力》、《星際穿越》之後,又一部把鏡頭對準太空的科幻大片來了。25日,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塞巴斯蒂安·斯坦等聯袂出演的科幻片《火星救援》將在中國內地上映。20日,《火星救援》中國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上遊新聞作為重慶唯一受邀媒體參加,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以及好萊塢著名演員馬特·達蒙、塞巴斯蒂安·斯坦、中國女演員陳數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劉洋新作《火星孤兒》:一本寫給少年人的科幻小說
    2012年開始發表科幻作品,目前已在《科幻世界》《文藝風賞》等雜誌發表中、短篇科幻小說60餘萬字,連續五年入選《中國科幻小說年選》,已出版科幻小說選集《完美末日》《蜂巢》,部分作品翻譯後在Clarkesworld、Pathlight等國外雜誌發表。
  • 科幻IP《火星孤兒》將改編電視劇 2021或成國內科幻劇集元年
    在2019年春節檔,《流浪地球》以絕塵之姿斬獲46億票房,成為影視作品商業化以來,中國科幻電影首部現象級本土「破圈」之作,也由此揭開中國科幻文學影視化高歌猛進的序幕。近日,另一部國內科幻小說翹楚之作《火星孤兒》又傳出影視化消息。
  • 火星到底是什麼樣子?真的有「火星人」存在嗎?
    火星,一個被科幻迷們喜愛的星球。因為它的表面被證實存在過水流侵蝕後的河流遺址。但是現在的火星是一片沙土的星球,沒有任何生機。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和地球算是老鄰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