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星題材科幻小說選集《中國火星紀事》正式出版

2020-12-06 工人日報

火星這顆紅色的鄰居行星,今年備受關注。

原因有二:一是今年正值火星衝日,很多國家地區都想趁著火地距離變近發射無人科考飛船前往火星,最終,阿聯的「希望號」、中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這三艘無人飛船成功升空,組成星際艦隊駛向火星。人類終於又一次對火星發起了全面衝擊。二是從2002年就創辦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為登陸火星已經奮鬥了十八年的「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今年索性豁出去了,一舉賣掉了自己的全部七所豪宅。「我不需要錢。但我要獻身於火星和地球。」馬斯克在Twitter上這樣寫道。這種壯舉頓時引得無數網友紛紛感嘆:「這是要移民火星啊!地球已經留不住馬斯克了,火星才是他的最終歸宿!」

馬斯克是鐵桿科幻迷。火星與科幻文化密不可分的聯繫,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自從有了科幻小說,火星很快就成為太陽系中上演傳奇故事數量僅次於地球的偉大行星。本書是光分科幻文庫旗下「八光分佳選原創圖書」系列的第二部,收錄了十四位中國科幻名家和實力派科幻作家的中短篇力作。其中,《滄桑》和《火星塵暴》曾獲科幻銀河獎。閱讀這本中國原創的火星題材科幻小說集,可以感受到中國人在火星上的精神歷險,以及中國人民對於這顆紅色行星的熱切嚮往。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苟利軍教授就認為:「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其豐富的想像力,它為人類的未來發展樹立了遙遠燈塔。古有嫦娥奔月,而如今火星探測和移民的夢想也在逐步實現。《中國火星紀事》集結了不同年齡段的中國優秀火星科幻小說,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豐富而多彩的火星未來。」

這本選集中,有的小說秉承我國科幻先驅鄭文光的精神氣質,生動展現中國人艱苦開拓、改造火星的宏偉歷程。這類寫實的、科學英雄主義的火星敘事,富含中國獨有的「人定勝天,銳意進取」的豪邁情懷,是整本選集的精神脊骨。

另一些小說則師承美國早期浪漫主義火星敘事潮流,以獨特美感映現火星的神秘魅力。選集後半部分的七篇作品,則努力進行多元化的火星敘事,極力拓展科幻火星的疆域。劉慈欣看了之後稱讚道:「這些科幻小說以豐富的想像力描述了火星探索和開拓的未來史,或波瀾壯闊,或曲折幽深,令人回味無窮。火星是近未來科幻與現實的交接點,它將是人類踏上的第一個地外行星,這本書中豐富的想像,有可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變為現實,這也讓這些小說具有了獨特的魅力。」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劉慈欣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特聘的「火星大使」。劉慈欣一直期盼著,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前往火星辦公呢……希望這本《中國火星紀事》,能夠化為人類前往火星的星際航班的一捧推進劑,助力大劉和馬斯克早日踏上火星的紅色土壤!(劉維佳)

相關焦點

  • 熒惑火星,傳奇無限——《中國火星紀事:中國火星題材科幻小說佳作選》隆重上市!
    《火星叔叔馬丁》劇照中國科幻命運多舛,而且火星敘事熱潮早在1965年就被「水手4號」發回地球的那21幅照片所重創,因而確實沒有創作出美國那麼多的火星科幻故事,這次編選出版的《中國火星紀事》(點擊封面購買)中國火星題材科幻小說佳作選《中國火星紀事》八光分文化&新星出版社聯合出品現已登陸各大電商平臺這本選集中,有的小說秉承我國科幻先驅鄭文光的精神氣質,生動展現中國人艱苦開拓、改造火星的宏偉歷程。
  • 《中國火星紀事》: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的火星探索和科幻能力
    自從有了科幻小說,火星就成為太陽系中上演傳奇故事數量僅次於地球的行星。因為在現實中,很多國家都在積極探索發射無人科考飛船前往火星。最終,阿聯的「希望號」、中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這三艘無人飛船成功升空,組成星際艦隊駛向火星。
  • 專訪劉維佳:中國科幻作家群講述「火星上的中國故事」
    今年正值火星衝日,火星這顆紅色的鄰居行星,備受關注。《中國火星紀事》主編劉維佳24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講述中國科幻作家們筆下的「火星上的中國故事」。在中國的「天問一號」風馳電掣地飛向火星的時候,由八光分文化和新星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火星紀事》一書於今年面市。該書是光分科幻文庫旗下「八光分佳選原創圖書」系列的第二部。劉維佳在其間收錄了十四位中國科幻名家和實力派科幻作家的中短篇力作。
  • 專訪劉維佳:中國科幻作家群講述「火星上的中國故事」
    中新網福州10月24日電 (記者 林春茵)今年正值火星衝日,火星這顆紅色的鄰居行星,備受關注。《中國火星紀事》主編劉維佳24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講述中國科幻作家們筆下的「火星上的中國故事」。  「火星衝日,人類終於又一次對火星發起了全面衝擊。」
  • 《中國火星紀事》:記錄中國人三十年的火星夢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夢琳今年7月,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中國人的真實的火星夢又更近了一步。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在科幻世界裡,不論是科幻小說還是科幻電影,對火星的想像早已十分豐富和璀璨,而火星也幾乎成為太陽系中上演傳奇故事數量僅次於地球的偉大行星。此前,由成都科幻文化機構八光分文化和新星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火星紀事》一書正式發售。
  • 《中國火星紀事》:記錄中國人三十年的火星夢
    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在科幻世界裡,不論是科幻小說還是科幻電影,對火星的想像早已十分豐富和璀璨,而火星也幾乎成為太陽系中上演傳奇故事數量僅次於地球的偉大行星。此前,由成都科幻文化機構八光分文化和新星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火星紀事》一書正式發售。
  • 火星今年為何這麼火?
    馬斯克是鐵桿科幻迷。火星與科幻文化密不可分的聯繫,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自從有了科幻小說,火星很快就成為太陽系中上演傳奇故事數量僅次於地球的偉大行星。而從科幻史上看,美國和新中國的科幻事業,都是從火星起步的。美國歷史上被譽為「第一篇真正具有文學性的科幻小說」,就是1934年發表的《火星奧德賽》。而新中國第一篇完整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就是鄭文光的《從地球到火星》。
  • 陪伴這個時代,我選擇閱讀科幻
    小編說:今年八月初,八光分在成都無料書鋪舉辦了一場《中國火星紀事》的新書分享會,講座上劉維佳老師為大家科普火星知識,暢談中外火星題材的科幻小說。那時這本選集尚未出版,在現場送書環節,一枚幻迷勇敢提問並獲贈書一本。此幻迷加小編為好友後,常來催問小編《中國火星紀事》什麼時候出版?終於,一個多月前小編將贈書寄了過去,前幾天還喜獲書評一篇,現在就把話筒交給這名幻迷吧!
  • 劉洋新作《火星孤兒》:一本寫給少年人的科幻小說
    》    ISBN 9787020146734    作者:劉洋    出版時間:2018年12月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劉洋,科幻作家,物理學博士,現任教於南方科技大學。
  • 讀了那麼多科幻小說,終於我們要去火星看看了
    火星特別特別特別「搶手」!2020年7月,全球進入「探火」時間,三位選手:阿聯、中國、美國,將悉數登場。與其他行星相比,火星更容易登陸,這讓火星格外受到科幻作家的青睞。美國科幻小說家雷·布拉德伯裡寫了很多短篇小說,1950年將這些小說集結成《火星紀事》,他將火星塑造成一個乾旱的世界,靠運河灌溉,上面生活著一個善良的種族,而人類主動穿越太空來到火星。陌生的紅色土地上,人類帶來的喧囂,最終能否復歸平靜?或許會有那麼一天,我們也都變成了火星人。
  • 著有《華氏451》、《火星紀事》和其他代表作的科幻小說大師雷...
    據美聯社報導,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的孫子證實了這位科幻小說大師去逝的消息,他說,布萊伯利留給世人的不僅僅是那些書籍、電影等,更重要的是他將駐留在每一個理解他的人的腦海和心中。
  • 科幻何時照進現實?火星,曾多少次出現在我們的科幻世界
    正是因為洛厄爾拍下的大量的形似火星運河的照片以及他對火星居民的科學性推斷,英國科幻作家喬治·威爾斯1898年創作出版了《世界大戰》,這部科幻小說講述了形似章魚的火星人入侵地球,他們操作著巨大的三腳金屬怪物,發射出可怕的死光來殘殺人類,以便佔領地球。這也許是最早的關於火星人的科幻小說。1953年,這部科幻小說首次改編成科幻電影上映。
  • 目標:火星。中國即將探測火星,這份火星題材科幻電影片單請收好
    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繼成功完成探月任務之後,我國即將對火星進行探測。這又將是我國航天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 科幻IP《火星孤兒》將改編電視劇 2021或成國內科幻劇集元年
    在2019年春節檔,《流浪地球》以絕塵之姿斬獲46億票房,成為影視作品商業化以來,中國科幻電影首部現象級本土「破圈」之作,也由此揭開中國科幻文學影視化高歌猛進的序幕。近日,另一部國內科幻小說翹楚之作《火星孤兒》又傳出影視化消息。
  • 「中國科幻元年」已到《死在火星上》引爆科幻網文市場
    在前幾天舉辦的主題為「科有疆,幻無界——中國電影的科幻美學」北影節主題特約活動上,公布了「金河豚·科幻IP價值榜」。在評選榜單的過程中,大家意外發現,除了傳統的期刊文學和圖書作品,科幻網文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IP富礦。隨著日益擴大的閱讀規模和年輕消費者群體,越來越多的小眾題材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 「中國科幻元年」已到,《死在火星上》引爆科幻網文市場
    在前幾天娛樂資本論舉辦的「科有疆,幻無界——中國電影的科幻美學」北影節主題特約活動上,我們公布了「金河豚·科幻IP價值榜」。在評選榜單的過程中,我們意外的發現,除了傳統的期刊文學和圖書作品,科幻網文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IP富礦。在大眾的印象裡,玄幻、言情才是網文熱門題材。
  • 中國科幻小說極簡史
    老舍於1932 年撰寫的小說《貓城記》,是一篇具有獨特風格的惡託邦小說。主人公因為厭惡國內政治毅然來到火星,但在以貓人為主體的火星城市中,他看到的仍然是頹廢、保守、衝突和不求進取。在小說的結尾,主人公忍無可忍再度出逃,回到了他曾經認為是腐敗叢生的地球。《貓城記》,老舍 著。
  • 《火星孤兒》入選北京國際電影節「金河豚·科幻IP價值榜」
    4月16日下午,2019年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科有疆,幻無界——中國電影的科幻美學」主題活動上,由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輯姚海軍、火星小說&中匯影視創始人侯小強、微像文化CEO張譯文、八光分文化影視總監夏彤等行業領頭人組成的評審團聯合發布了「金河豚·科幻IP價值榜」,諸神聯盟影業合作項目
  • 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中國元素亮了
    《火星救援》主創們亮相。在北美上映後連續四周佔據票房榜首,還未上映就被公認為是今年年度最佳影片的有力衝擊者,繼《地心引力》、《星際穿越》之後,又一部把鏡頭對準太空的科幻大片來了。25日,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塞巴斯蒂安·斯坦等聯袂出演的科幻片《火星救援》將在中國內地上映。20日,《火星救援》中國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上遊新聞作為重慶唯一受邀媒體參加,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以及好萊塢著名演員馬特·達蒙、塞巴斯蒂安·斯坦、中國女演員陳數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人物專欄》中國科幻人物博覽
    1954年,鄭文光在 《中國少年報》上發表了新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成為中國科幻小說史上第一次高潮到來的標誌。1957年,鄭文光發表《火星建設者》,獲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大獎,是中國第一篇獲國際大獎的科幻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