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主創們亮相。
在北美上映後連續四周佔據票房榜首,還未上映就被公認為是今年年度最佳影片的有力衝擊者,繼《地心引力》、《星際穿越》之後,又一部把鏡頭對準太空的科幻大片來了。
25日,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塞巴斯蒂安·斯坦等聯袂出演的科幻片《火星救援》將在中國內地上映。20日,《火星救援》中國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上遊新聞作為重慶唯一受邀媒體參加,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以及好萊塢著名演員馬特·達蒙、塞巴斯蒂安·斯坦、中國女演員陳數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電影揭秘NASA火星計劃
導演延期《普羅米修斯2》拍攝
其實電影《火星救援》的故事很簡單,2029年人類首次登陸火星,但不幸的是,因為遭遇風暴,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馬克·沃特尼被認為已經死去而被留在了火星上,而醒來後的沃特尼只能靠自己獨自在火星上生活下去,等待救援。
影片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暢銷小說。78歲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被譽為「科幻之父」,曾執導過《異形》、《銀翼殺手》、《普羅米修斯》等多部大片。而為了拍攝《火星救援》,斯科特甚至推遲了《普羅米修斯2》的拍攝。
《火星救援》還原了科學真實。《火星救援》原著就來源於美國宇航局NASA火星計劃,劇本中有50頁都是關於NASA細節的內容,如何在火星上生成氧氣,如何在火星上種土豆,這些技術據稱NASA都有科學實驗原型。為了儘可能接近真實,在拍攝過程中有任何疑問,都會直接給NASA打電話詢問。
《火星救援》中國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影迷排著長隊等候。
不在沉悶
呆萌理工宅幽默秀生存才藝
與《地心引力》的「孤單」不同,馬特·達蒙一個人被滯留在火星上時,他顯然更加的樂觀,像個話嘮一樣不斷的在火星上展示著一個中青年理工宅的個人才藝,作為植物學家的他,一個人在火星上造水、造空氣,發電,甚至還用自己的便便種土豆。幽默是《火星救援》與其他科幻片最大的不同,馬特·達蒙的「呆萌」再一次得到展現。
而來到中國的馬特·達蒙,在記者面前也非常幽默,一些回答經常引來陣陣笑聲。當有記者問他火星上的景色如何時,馬特·達蒙風趣的回答到:「我也沒看過火星的景色,那是我們在匈牙利和約旦拍攝的,當然那裡的風景非常美,讓我們感覺到了就像是在火星上。」
而當記者問導演會不會拍續集時,馬特·達蒙甚至搶過話筒說到:「你們又想把我一個人扔到哪個星球上啊!」
中國演員陳數。
中國元素不打醬油
陳數想同馬特·達蒙在火星上聊劇本
近年來,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元素越來越多。在《地心引力》裡,中國天宮空間站成為了喬治·克魯尼與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男女主角最後的救命稻草,而在《火星救援》裡,更是因為有了中國的無私奉獻和高科技技術,馬特·達蒙才最終回到地球。
中國演員陳數在戲中演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陳數告訴記者,她扮演的角色叫「Zhu Tao」,「在救回馬特·達蒙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說是我救回馬特·達蒙的。」原來在救援計劃中,美國的補給船發射失敗,導致載人火星飛行器不能堅持作業,這會讓馬特·達蒙只能在火星上等死。就在這關鍵時候,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香港演員高雄飾演)和副局長陳數的一段對話,決定放棄太陽神計劃,營救馬特·達蒙。不過這不是為了討好中國觀眾才專門加的橋段,在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裡,中國國家航天局就已經是救援能夠成立的關鍵因素。
而這次能與好萊塢電影團隊合作,陳數謙虛的表示,「我是去偷師的。」
陳數更是透露:「我是導演斯科特的影迷,他的電影甚至給我留下了傷害性的記憶——看完他的《異形》後,我就不敢吃龍蝦了。」而當記者問陳數如果要被留在火星上,她更願意選擇馬特·達蒙還是塞巴斯蒂安·斯坦時,陳數笑著說到:「我還是選馬特·達蒙吧,因為馬特·達蒙同時還是一位非常好的編劇,我想我們可以在火星上聊聊劇本。」
(上遊新聞 記者:孔令強 編輯:唐文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