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太空求生情節逼真 "火星上的魯賓遜"逗樂觀眾

2021-01-08 人民網娛樂頻道

原標題:「火星上的魯賓遜」逗樂觀眾

幾乎每年11月都有一部好萊塢科幻片登陸內地,前年是《地心引力》,去年是《星際穿越》,今年則是《火星救援》。該片昨天以3D、IMAX3D版本上映,雖然片名給人感覺頗有驚險大片的意味,但它竟是一部笑點頻出的硬科幻片。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馬克·沃特尼飾成了「火星上的魯賓遜」,一個人在火星上生存許多日夜,樂觀得令人動容,讓人看到生命的偉大之處。

影片改編自美國同名暢銷小說,故事發生在不久的未來,一次人類登陸火星的任務中,馬克·沃特尼和太空小組意外遭受強烈風暴襲擊。一群人撤退時,馬克遭遇意外並與隊友失聯,所有人都認為他在任務中喪生。然而馬克幸運地活了下來,孤單受困在火星上,沒有補給也沒人知道他還活著。當他終於想辦法讓美國太空總署知道他還活著後,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開始夜以繼日地合作,不計一切代價要把這「火星人」帶回地球。

作為一部硬科幻作品,電影裡馬克在火星上如何自救的戲份,每一舉動都符合科學原理。影片在約旦的沙漠裡取景,拍出來的畫面極像火星上的地貌,遍地黃沙和荒涼的山丘,呈現火星的壯闊大美。影片最吸引觀眾的是,馬克在火星上建溫室大棚種植土豆,收穫土豆來維繫自己的生命。馬克種土豆的土壤肥料,需要使用自己和隊友留下的大糞,其塞著鼻子幹活的情景令人忍俊不禁。

與《地心引力》和《星際穿越》的風格不同,《火星救援》在科幻背景下引入大量喜劇元素。片中馬克貫穿始終的樂觀精神,讓觀眾在看片中不時爆發出笑聲。影片藉助馬克每天記日記的習慣,讓他對著鏡頭自言自語,臺詞非常可樂。馬克的居住艙、探測車裡,到處都有攝影機,他能對著鏡頭講話、調侃,還可以跟遠在地球上的美國太空總署交流。有觀眾評價道,這次馬特·達蒙將馬克的話癆、自信、堅持和不放棄,詮釋得聲色動人,過目難忘。

在馬克自救戲份開展的同時,美國太空總署工作人員想方設法營救馬克,隊友劉易斯等人也孤注一擲決定營救,成了影片的另一條線。如今的好萊塢大片為了討好中國觀眾,中國元素必不可少,在《火星救援》中,中國航天局也伸出援助之手,貢獻了自己的助推器,加入這場營救行動。看到片中這幾場戲,令觀眾油然而生自豪感。

雖然是一部科幻主題的科幻大片,但《火星救援》的內核其實還是關於生命。敬重生命的命題被詮釋至深,叫人感動、感慨。用一個國家的力量去營救一個生命,而且有諸多不可預知的因素,這種價值觀其實不只體現在《火星救援》中,在《拯救大兵瑞恩》《星際穿越》中均有表現。此外,影評人木易孝敦說,影片所傳達的生活在荒蕪的火星上,與其孤獨地死去,不如快樂地活著,這依舊是敬畏生命的主旨。

不過,有觀眾覺得影片除去開篇的火星沙塵暴、結尾的太空中救援戲份,3D技術與視覺特效還比較震撼外,其他與《地心引力》《星際穿越》相比,並無任何突破。還有觀眾直言,《火星救援》請來中國演員陳數、高雄,戲份實在太少,明顯是來「打醬油的」。

相關焦點

  • 《火星救援》求生的欲望
    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說的《火星救援》,其題材就令人相當著迷:透過受困在火星上的地球人,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求生,宛如《浩劫重生》的劇情,融合《馬蓋先》的機智,加上《2009月球漫遊》的孤獨感,《火星任務》的太空探險場面,讓《火星救援》整體呈現相當多元豐富。
  • 《太空救援》逼真的特效畫面,讓觀眾隨著電影更加的有代入感
    倘若你還有印象,應該不會忘記《地心引力》帶來的震撼,《星際穿越》帶來的感動,《火星救援》帶來的反思,《銀河護衛隊》帶來的刺激。1月9日,以「暢享太空」為主題的《太空救援》首映發布會在京舉行。驚險的劇情令人屏聲斂息,太空獨有的神奇場景更是餵飽了觀眾的獵奇心理,震撼的視效將「太空」超脫自然的瑰麗與「救援」險象環生的緊張刺激展現得淋漓盡致,毫不遜色於好萊塢大片的恢弘場景,現場觀眾大呼過癮,然而返航之際更大的災難卻悄然靠近。太空題材的電影向來熱門,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太空救援》憑藉其極具沉浸感的逼真特效、震撼人心的真實事件以及英雄無畏的使命感突出重圍。
  • 《火星救援》在火星上種土豆:這科學嗎?
    今天,年度太空大片《火星救援》將全國上映,相信很多太空迷已準備去圍觀,揚子觀影圈10名圈友昨天也提前看過IMAX 3D版,大家紛紛表示,在IMAX 3D大屏上火星呈現令人震撼的絢麗景象,最令人稱奇的是,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剛好也是植物學家,被獨自遺留火星後,能靠種土豆吃土豆生存500天。
  • 《火星救援》中文終極海報 馬特·達蒙艱難求生
    《火星救援》中文終極海報 馬特·達蒙艱難求生 共31張         1905
  • 《火星救援》太空人在火星上種土豆:這科學嗎?
    今天,年度太空大片《火星救援》將全國上映,相信很多太空迷已準備去圍觀,揚子觀影圈10名圈友昨天也提前看過IMAX 3D版,大家紛紛表示,在IMAX 3D大屏上火星呈現令人震撼的絢麗景象,最令人稱奇的是,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剛好也是植物學家,被獨自遺留火星後,能靠種土豆吃土豆生存500天。
  • 《火星救援》:致敬生命,生死救援!
    電影《火星救援》是2015年推出的一部極具科幻冒險故事的電影,該片將故事背景設計在遙遠的火星,確實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看點。其根據著名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一經上映就獲得了不錯的高口碑回饋。這部作品講述了由於遭遇意外,植物學家馬克不幸與宇航團隊失聯,隻身一人迷失在火星上,面臨著飛船的損毀和面對生命能源的耗損,其憑藉著勇敢與樂觀引起了地球上航天局的注意,於是一場關於火星的生命救援行動緩緩展開。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典型的科幻與冒險系列的二合一,其不僅是當時很出色的商業片代表,也格外的貼合人們的生活,拉近了人們與科幻之間的距離。
  •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時間:2015.11.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桃桃林林 分享到:
  • 《火星救援》真的完爆《星際穿越》嗎?
    同樣以上映10天計,2014年的《星際穿越》票房為9690萬美元,《火星救援》同比更高。首波票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源於觀眾的高期待,《火星救援》的導演是大師雷德利-斯科特,過去的作品多數大名鼎鼎,比如《異形》、《漢尼拔》、《角鬥士》、《黑鷹墜落》、《美國黑幫》、《普羅米修斯》……這次他甚至為了《火星救援》而推遲拍攝《異形》的續集。
  • 電影火星救援評價如何?
    《火星救援》的評價挺好,太空人馬克獨自被困火星,驚險刺激、有趣,是好科幻片。火星上發生強風暴,美國宇航隊伍匆忙撤離,馬克被誤認為喪生。大難不死的馬克艱難求生。自我療傷,拔出風暴中插進身體的天線,縫合傷口;食物不多,創造條件種土豆;找到多年前的火星探測車,從而和地球取得聯繫。
  • 火星救援票房火爆引熱議 文科生上火星怎麼辦
    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憑藉強勁的口碑和票房成績,成為時下最火爆的電影,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有網友便議論如果文科生上了火星該怎麼辦   李少紅贊《火星救援》情趣橫生品玩CEO贊《火星救援》熱血青春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著名導演李少紅導演表示:為崇拜的雷德利·斯科特去看《火星救援》,78歲的老雷總能把科幻拍的那麼接地氣!把人在絕望中的絕望變得幽默情趣橫生。
  • 《火星救援》的洗腦歌單
    時光網特稿 電影《火星救援》是繼《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後的又一部太空「災難」片。與前兩部不同的是,《火星救援》要輕鬆歡樂得多, 促成這種效果除了靠逗比的劇本與馬特·達蒙演技之外,響徹火星的迪斯科音樂也是「神來之筆」。
  • 《火星救援VR》已登PS VR及Vive 圓你的火星夢
    玩家將扮演電影中的男主角馬可·瓦特尼,在火星營地上生活。並與電影情節一樣,來到Watney身邊,看著他醒來。 VR遊戲下載、新遊推薦、福利,盡在17173VR! 想要感受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在火星上的絕境生存之旅嗎?那就來《火星救援》VR體驗吧,雖然不是遊戲,不過有遊戲互動環節。讓科幻迷們真實感受馬特達蒙火星求生的歷險。
  • 《火星救援》作者:電影有個硬傷
    有一天,安迪·威爾開始在博客上寫太空人馬克·沃特尼在火星上獨自求生的故事。最初他只想寫給自己這樣的「技術控」宅男宅女看,沒想過大眾讀者。可是隨著情節的發展,他的讀者隊伍不斷壯大。完成整部小說後,他給兩千位專業讀者去郵,請大家就科學和技術上的細節給他糾錯。這些專業讀者中,既有化學家、電路工程師,也有美國航母技術人員。
  • 《火星救援》影評:一部前所未見的紀實科幻片
    該片根據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由於一場沙塵暴,馬克與他的團隊失聯,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面臨著飛船損毀,想方設法回地球的故事。  雷德利·斯科特作為科幻電影導演的開山鼻祖,他的大名可以說是不脛而走,聲名遠播。從《異形》到《銀翼殺手》再到《角鬥士》都是觀眾熟知的佳作。嚴蓬曾評論說:「《火星救援》不是哪個導演都能拍的,而雷德利·斯科特拍這部影片確實很適合。」
  • 致敬百年火星電影夢 直播版「火星救援」將在鬥魚上演
    該片講述了年輕的冒險家埃文特船長受父親鼓勵,設計製造太空飛船「精進號」,並率領一眾船員去火星探險的故事。在到達火星後,埃文特船長發現火星人在外觀和生理上同地球人別無二致,所不同的是他們早已脫離了地球人相互傾軋的低級階段。火星人是一群純粹的素食與和平主義者,有一種宗教般的自足與虔誠。
  • 《火星救援》一部可以帶來快樂正能量,套路感很強的災難片
    《火星救援》的意義遠不止能讓20世紀福斯賺的盆滿缽滿,它會重燃人類探索太空的渴望,它將激勵新一代太空人的誕生。觀看達蒙的太空獨角戲是種享受,在他的詮釋下,主人公馬克火星求生的奇蹟很有說服力。
  • 《火星救援》:學好數理化,走遍宇宙都不怕!
    有網友評價:「他是太空人裡最會種土豆的農民,農民裡最會拆解飛船的修理工,修理工裡數理化最好的學霸,學霸裡最懂得求生技能的驢友,驢友中跑得最遠的太空人。」2035年,NASA正在執行第三次「阿瑞斯」火星載人任務,6位太空人搭乘著阿瑞斯三號飛船來到火星,按照計劃,他們將在火星表面進行為期30天的工作和生活。
  • 《火星救援》:人類在宇宙,災難面前只有精誠合作才能成功
    《火星救援》《火星救援》於2015年11月中國大陸上映,影片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科幻小說。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德魯.高達/安迪.威爾編劇,馬特.達蒙等主演,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豆瓣評分8.4分。
  • 豆瓣高分經典電影之火星救援丨附資源
    載人航天宇宙飛船阿瑞斯3號成功抵達火星,誰知一場破壞力極其巨大的風暴向太空人們襲來,阿瑞斯3號被迫中斷任務,緊急返航。撤離途中,太空人馬克·沃特尼被飛船上吹落的零件擊中,由於生還希望渺茫,隊友們只得匆匆返航,並向世人宣告他已犧牲的事實。出乎意料的是,馬克以極低的概率活了下來。他躲進駐火星的航天基地療傷。下一次火星任務要等到四年後,而基地內的補給僅夠他維持31天。
  • 俄羅斯最火的太空大片來了:《太空救援》逼真再現航天奇蹟
    《太空救援》通過戲劇化的改編,集中表現了救援行動過程的驚心動魄,兩位太空人不僅需要手動操縱聯盟號與禮炮七號對接,還將經歷太空艙寒流、空間站起火、太陽能充電系統失靈、氧氣不足等一系列危機,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