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彭侃 李麗薇
編輯 | 都欣
提到俄羅斯電影,很多中國觀眾的印象恐怕還停留在《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雁南飛》、《戰爭與和平》等經典作品。不過,這種印象可能很快便要被一部媲美好萊塢的太空災難大片刷新了。
這部名為《太空救援》的影片1月12日在國內院線上映,迅速收穫了諸多好評,豆瓣評分7.6,貓眼評分8.3。憑藉強勁的口碑、故事本身的真實力量以及震撼的視聽特效,該片有望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電影市場實現突圍,重寫俄羅斯電影在中國的戰績。
基於史實改編,讓這部科幻太空大片更震撼
《太空救援》最獨特的力量來自於真實感。區別於其它太空題材的影片以虛構為主,這部影片是根據人類史上公認的太空救援奇蹟改編而成的,片尾彩蛋甚至還有真實的歷史影像資料,進一步強化了影片的寫實色彩。
1985年2月11日,蘇聯空間站「禮炮七號」與地面控制中心失聯,後果無法預計,工程師維克託阿約金和退役太空人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臨危受命,帶著無畏的使命進入太空,最終憑藉精湛的技藝完成了這項艱難的太空維修任務,挽救了「禮炮七號」。
《太空救援》通過戲劇化的改編,集中表現了救援行動過程的驚心動魄,兩位太空人不僅需要手動操縱聯盟號與禮炮七號對接,還將經歷太空艙寒流、空間站起火、太陽能充電系統失靈、氧氣不足等一系列危機,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值得玩味的是,《太空救援》並沒有割裂故事與時代的關係,而是首次從俄羅斯視角解讀上個世紀70至90年代發生在蘇美兩個大國之間的太空競賽。1971年到1991年,蘇聯開始實施太空空間站「禮炮計劃」,「禮炮七號」便是這一計劃的最後一個空間站。
影片中,美國人一直作為蘇聯的頭號敵人,在客觀上推動劇情發展。這次救援行動之所以緊迫,就源於蘇聯官方擔心空間站落入美國人手裡。不過影片結尾處,雙方似乎達成了某種和解。在生死未卜的太空中,處於冷戰對立國的雙方太空人,遙遙相望彼此敬禮,宇航人之間的惺惺相惜在那一剎那跳脫出了政治的隔閡,令人動容。
這部影片從獨特的視角回望冷戰時代,對於不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來說,猶如一堂生動的歷史課。救援行動本身的驚險刺激、微妙的歷史背景植入、人類戰勝太空災難的榮譽感,這些都賦予《太空救援》比一般太空災難片更震撼人心的力量。
挑戰被好萊塢壟斷的類型,彰顯俄羅斯民族特性
《太空救援》上映之前就已吊足了中國觀眾的胃口,它首先憑藉在俄羅斯本土的熱度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據了解,《太空救援》曾一度被譽為「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太空片」,10月5日在俄羅斯一經上映便收穫讚譽無數,成為俄羅斯近20年來電影史上最受歡迎的口碑佳作,它的票房表現同樣亮眼,首周末票房成績突破700萬美金,打破了當地電影首周票房記錄,實現口碑票房雙豐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還獲得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點讚,他專門找時間在克裡姆林宮觀賞了該片,並和片中兩位太空人的原型以及電影主創人員進行深入交流,對這部影片給予了充分肯定。
《太空救援》以太空題材挑戰好萊塢大片,也進一步激發了觀眾的觀影欲望。好萊塢長期以來幾乎壟斷這一題材,近些年《地心引力》、《星際穿越》、《火星救援》先後在國內上映,並收割了可觀的票房。與之相比,俄羅斯電影在國內主流院線一度處於缺席狀態。
《太空救援》作為2018年的開年巨製,喚醒了人們對俄羅斯文化的記憶。俄羅斯導演會如何詮釋太空題材?很多觀眾帶著這樣的好奇心走進影院。
與好萊塢的科幻大片相比,《太空救援》具有清晰的辨識度。這種辨識度集中體現在角色的塑造上。人物動作、臺詞設計、表情細節,方方面面都真實地反應出戰鬥民族的特性:豪放又內斂。太空人弗拉基米爾就集中體現了這種個性。他在執行手動對接任務時,不聽地面控制中心的指揮;他還違反紀律,把烈酒與香菸帶上飛船。然而,這個人物並不是一味地魯莽驍勇,他的勇敢來自於嫻熟的操作技術。他內心深處也包裹著對親人的脈脈溫情,當得知只有一個人可以返航時,弗拉基米爾毅然決定執行命令犧牲自己,默默地點燃了一顆香菸,那一刻的冷靜內斂令人心生敬意。
另外,影片也可以看到俄羅斯人對神性的敬畏。開篇,一位女太空人的太空衣被尖刺戳穿,弗拉基米爾成功實施救助之後,「天使之光」第一次照在他臉上。影片結尾處,弗拉基米爾和維克託死裡逃生,「天使之光」再次出現。導演沒有正面呈現天使的畫面,而是以人物感受到的光芒來側面呈現,既流露出對自然的敬畏,又不過分渲染神秘色彩,可謂恰到好處。
集寫實與詩意於一體, 「以小博大」打造視覺奇觀
在感官層面,《太空救援》集寫實與詩意於一身,創造了獨特的視聽體驗。據悉,這部影片的拍攝受到了俄羅斯太空總署的鼎力相助,影片中出現的很多實拍素材,例如掛鈎、絞盤、太空衣、飛船、空間站、地面控制中心等等,多數是真正在航天事業中服役過的設備,這種超高規格的待遇在同類型的影片中難得一見。
另外,影片還高度還原了時代氛圍。人物著裝、交通工具、通訊工具都符合時代特點,片中甚至還有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的吉祥物「Misha」熊出現,這也是女兒送給弗拉基米爾的禮物。通過真實的道具和逼真的再現手法,影片將一個時代完整地投射在大銀幕上。
最值得稱道的是,電影特效的運用為觀眾奉上了一道視覺盛宴。在太空場景的構建上,絢爛的極光、浩瀚的星空、蔚藍的地球、高速旋轉的太空艙等畫面唯美浪漫、充滿詩意。在細節處理上,漂浮在太空艙內的水滴群、兩位太空人飲用酒滴的場面、以及一隻蟑螂的「飛翔」,通過精良的3D呈現,給觀眾製造出強烈的失重感,讓人感受到獨特的太空奇觀。對於這部電影的特效,很多影迷都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絕美」、「震撼」、「驚豔」成為人們誇讚這部影片的高頻詞彙。
在剪輯上,影片顯得很克制,沒有使用大量花哨的組接方式來渲染氣氛,而是沉穩凝練,於質樸中彰顯出一種獨特的力道。整體上,這部影片把神奇的太空景象與險象環生的冒險經歷交織在一起,帶來極具沉浸感的觀影體驗,而3D效果更是放大了這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讓人不禁感慨其精良製作不輸好萊塢電影工業。
總體來說,《太空救援》拍出了有別於好萊塢的特質,為太空題材影片賦予了獨特的俄羅斯風格,這對中國觀眾來說具有十足的新鮮感。無論是歷史的厚重、故事的真實,還是角色的民族性、場景的逼真與詩意,這些元素都造就了影片上乘的品質。相信這部來自俄羅斯的太空大片在優良品質的加持下,有望在中國市場創造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