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太空大片堪比好萊塢的《地心引力》

2020-11-29 疾速娛樂

2013年一部《地心引力》驚豔四座,一面展現太空的美麗,一面則是孤立無緣的絕地逃生。

當我們感嘆這部電影可能再無對手的時候,《太空救援》來了!

這部來自俄羅斯的《太空救援》便是要向山姆大叔秀秀自己的不服氣。

《地心引力》塑造了極為逼真的太空視覺,因此榮獲了奧斯卡的最佳視覺效果獎。

《太空救援》的視覺特效也一點不會差。

美麗的地球、逼真的外太空景色。

比起《守護者:世紀戰元》、《莫斯科陷落》這樣的六塊錢特效,簡直是好得不是一點半點啊!

據說人家導演僅花了4000萬盧布、約460萬人民幣拍攝出來的,這簡直吊打一眾國產所謂的「特效大片」啊!

這種真實感得益於俄羅斯太空總署的幫助,全片有40多分鐘的零重力拍攝,還有20多分鐘真實的太空影像素材。

雖然《地心引力》和《太空救援》都是以太空求生為背景的故事,建立在一個空間和時間的限定之中。

但是後者主動性不同於前者,也就是說《地心引力》的重點是「逃」,而《太空救援》的重點是「救」。

為了「救」空間站「禮炮七號」,男一退役太空人和男二工程師臨危受命上天拯救「禮炮7號」。

他們不僅經歷了宇宙空間對接、太空艙寒流、空間站失火、太陽能充電系統失靈等等狀況。

尤其是沒有計算機輔助下,要手動操縱飛船和失控的空間站對接那一幕,與諾蘭的《星際穿越》裡尤為相似。

與《地心引力》大部分時間用在太空場景不同的是,《太空救援》從地面上的人員去側面描繪出「太空救援」的難度。

當然這也就造就了太空戲份刻畫不過深入的結果,難免對整個電影的節奏產生一定的影響。

恰如剛才提到《太空救援》的主動性不同於《地心引力》,因此刻畫的重點也不同。

《地心引力》的「逃」是被動的,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定都是「天註定」的。但《太空救援》的時間和空間則是「人為」的。

故事是以美蘇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為背景,而空間站「禮炮七號」的重要性無異於「核原料」。

因此,無論是截獲還是墜落,擔心「禮炮七號」落入敵手的蘇聯只能倉促升空,並且限定時間維修空間站。

這種人為的限定更考驗的不是人的智慧,而是人性與政治的博弈。

當地面上的國家高層決定在美國人截獲「禮炮七號」前擊落它,而儲備物料卻僅供一個人返回。

這樣明知生死、二選一的情況下,沒有心機、沒有猶豫,退休太空人男一號毅然決定要將名額讓給已受傷、女兒即將出生的工程師男二號。

特別是在男一號與地球上的母女通話時,那種字裡行間都透露著告別的心酸,令人揪心不已。

在電話結束後,男一號仰面漂浮在空中,迎面照射進來的陽光灑在他臉上。那一刻,他的身軀變得如此偉大。

但工程師卻沒有選擇獨立返回,而是決定留下來和男一號共同做最後的努力——砸鐵管。

在這裡就充滿了濃濃的戰鬥民族特色了,太空維修如此精細的工作,戰鬥民族竟然說論起錘子幹,就掄起來幹了。

還別說,人家就是砸著砸著給修好了!這真的很戰鬥民族……

其實,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

雖然故事本身沒有好萊塢科幻那麼的酷炫,卻多了幾分大氣磅礴的厚重感。

無論是人物本身的使命感與榮譽感,還是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輝,都讓人在震驚之餘不由得感嘆。

雖然本片在內地上映5天也僅有千萬元票房,但豆瓣網友卻給出了7.7的分數,證明其實力的確不俗。海外IMDb也有7.3的分數,可見本片連老美都認同啊!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太空片衝擊好萊塢「霸權」 場面不輸大片
    大場面不輸好萊塢大片  1985年2月11日,前蘇聯「禮炮系列空間站」收官之作「禮炮七號」與地面控制中心失聯,後果無法預計,工程師維克託·阿約金和退役太空人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臨危受命,肩負起這項驚心動魄的太空維修任務。
  • 太空救援豆瓣評分是多少 超低成本卻堪比好萊塢大片
    俄羅斯製作的泰隆題材電影《太空救援》即將就要在國內正式上映了,該電影也是引起了不少網友們的關注,因為該片是根據真實事例所改編,那麼太空救援豆瓣評分是多少?《太空救援》在俄羅斯上映時打破了俄羅斯本土首周票房紀錄。太空題材是電影的熱門,而本片以極具沉浸感的逼真特效、震撼人心的事件以及英雄無畏的使命感突出重圍。    如果以好萊塢的標準來判斷,這部太空電影所展現的技術水平並沒有那麼『炫目』,相反,電影裡的技術因為過於真實反而有些『簡陋』的意味。
  • 看膩了好萊塢太空片 俄羅斯電影再現真實航天傳奇
    給你4000萬元人民幣,要求拍成一部太空大片———這個命題大概許多人會拒絕。但俄羅斯電影做到了。日前,《太空救援》 在國內公映,為看膩了好萊塢太空片的中國觀眾,展示了人類宇航史上另一脈真傳。觀眾很容易將 《太空救援》 與《地心引力》 作比,因為兩部不約而同講述了「太空失聯」的困境。
  • 俄羅斯最火的太空大片來了:《太空救援》逼真再現航天奇蹟
    作者 | 彭侃 李麗薇編輯 | 都欣提到俄羅斯電影,很多中國觀眾的印象恐怕還停留在《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雁南飛》、《戰爭與和平》等經典作品。不過,這種印象可能很快便要被一部媲美好萊塢的太空災難大片刷新了。
  • 《地心引力》導演:中國導演也拍得出科幻大片
    「中國導演完全可以拍出像《地心引力》一樣的科幻大片。『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等中國元素的出現源於中國強大的航天航空科技實力。」17日,正在參加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太空科幻大片《地心引力》導演阿方索·卡隆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應邀出席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曾因在2004年執導《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而聲名鵲起。
  • 媲美《地心引力》的《太空救援》給人什麼啟示?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好萊塢前幾年的《地心引力》,但那是科幻片。要知道前蘇聯當時是禁酒的,但他們的太空人把酒偷偷帶上太空,卻是出了名的。2015年的《地心引力》中,桑德拉·布洛克和喬治·魯尼在國際空間站喝的小酒,就是俄羅斯人的私藏。
  • 評《地心引力》:亦小亦輕的好萊塢商業片
    評《地心引力》:亦小亦輕的好萊塢商業片   導演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為「影史上最好的太空影片」,此番評價被中國內地宣發斷章取義地演繹成「史上最強太空科幻電影——《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這樣頗具誤導性的宣傳語。
  • 評電影《地心引力》:亦小亦輕的好萊塢商業片,很贊!
    導演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為「影史上最好的太空影片」,此番評價被中國內地宣發斷章取義地演繹成「史上最強太空科幻電影——《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這樣頗具誤導性的宣傳語。不過,最好、最強的評價確有它的道理,從運鏡、特技、視聽體驗上講,《地心引力》堪稱優秀。
  • 《地心引力》上映 中國「天宮一號」成救命稻草
    年底,電影院裡最流行的活動也許是「漂流」——去年年底,李安的一部《少年派》講述了印度少年孤筏渡重洋的故事;今年年底,太空驚悚科幻大片《地心引力》將上演「太空漂流」  《地心引力》由《人類之子》導演阿方索·卡隆執導,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攜手好萊塢巨星喬治·克魯尼主演,今起將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全格式登陸江城各大影院。
  • 《地心引力》破兩億 太空片成票房保證
    這部被《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電影於上周二上映,不到一周時間票房已達到2.2億,而其全球累積票房更高達5.77億美元。  據《法制晚報》記者統計發現,近年來,太空題材的好萊塢電影越來越多地被引進國內市場,今年已上映的就多達5部。而太空題材影片無論質量好壞都能獲得喜人的票房。
  • 俄羅斯都拍出了《太空救援》,中國為什麼還沒有太空電影?
    還記得俄羅斯的超級英「熊」嗎你們肯定注意到了,都是商業類型片,有模板,很賺錢的。這兩年俄羅斯電影的「復興」,不是熱愛文藝的俄國人想再現《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戰爭與和平》《辦公室的故事》這樣的經典影片,是奔著好萊塢商業大片的賺錢路子去的。
  • 神舟天宮成"地心引力"驚喜 91分鐘來把太空歷險
    視效 失重效果是亮點   《地心引力》得以呈現太空奇觀,跟影片逼真的視覺特效分不開。影片開場,太空人遇險脫離飛船,在太空中360度旋轉的影像令人暈眩,無懈可擊的失重視效讓人大開眼界,航天飛行器在太空中爆炸的場面也格外具有視覺衝擊力。
  • 影評:《地心引力》除了故事都無可挑剔
    由好萊塢大導阿方索·卡隆執導,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和金球獎影帝喬治·克魯尼主演,被譽為「年度逆天神片」的好萊塢年度科幻大作《地心引力》昨天登陸奧斯卡院線,引發影迷狂歡。  昨天下午,東方今報電影評審團聯手奧斯卡大上海影城,邀請10名讀者觀看了3D杜比全景聲版的《地心引力》。
  • 《地心引力》:「天宮」真是太空拯救者嗎?
    》中中國空間站「天宮」內外景    迷失太空的女英雄終於發動了救生艙,飛向天空中的小白點。因為這是中國的空間站「天宮」,裡面還有著名的「神舟」救生艙——這是最近熱映的電影《地心引力》中的情節。  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影院中,當好萊塢老牌美女桑德拉·布洛克用洋腔洋調發出類似「天宮」、「神舟」的聲音時,手拿可樂和爆米花的觀眾總會會心地笑出聲來。對於他們,這是電影中的「中國彩蛋」。  埋下「中國彩蛋」的好萊塢電影,並不在少數。
  • 評《地心引力》:瑰麗的太空場景,讓你身臨其境
    儘管故事情節略顯單一,但片中壯美的太空場景令人震撼,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一人挑大梁的表現可圈可點,加上導演阿方索·卡隆日前來華賣力宣傳,《地心引力》或將成為本年度票房口碑獎盃皆收的神作。「不是這樣的,拍攝前我和很多太空人、太空專家有過討論,當時我們也為影片畫好了地圖。這個設置可是五年前,那時候中國票房還沒爆發,好萊塢對中國也沒這麼瘋狂。更為重要的是,和美國、俄羅斯一樣,中國的航天科技一直是比較先進的。」  阿方索說,他希望描述的是,人們曾經生活在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上。「我想展現的是當今世界的『三足鼎立』。
  • 中國觀眾對太空科幻電影《地心引力》持續關注
    原標題:中國觀眾對太空科幻電影《地心引力》持續關注  新華網北京12月3日電(陶一萍 劉陸)好萊塢科幻大片《地心引力》自11月19日在中國上映以來,中國觀眾觀影熱度持續升溫。截至目前,這部太空題材的科幻片在華累計入帳約3.7億元人民幣。  該片由阿方索·卡隆執導,好萊塢影星喬治·克魯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主演。
  • 《地心引力》現最牛中國元素 天宮一號拯救女主角
    要說本月最令人矚目的影片,當然少不了已在海外收穫壓倒性好評的好萊塢科幻大片 《地心引力》,該片由阿方索·卡隆執導,桑德拉·布洛克、喬治·克魯尼聯袂主演。作為阿方索導演「七年磨一劍」的太空科幻力作,《地心引力》被贊是「年度神作」,《阿凡達》導演卡梅隆更親自背書「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片」。昨日,該片正式登陸中國。
  • 《地心引力》遭理科生挑刺:男主角之死有違常識
    最讓中國觀眾感興趣的是片中美太空人靠中國空間站天宮一號和神州飛船才重返地球,被稱為好萊塢影史上「最牛的中國元素」。影片讓觀眾最震撼的是用3D技術呈現出來的令人畏懼卻又絕美驚豔的浩瀚太空,無論是遙望中的蔚藍色地球還是太空中看到的日出,抑或是桑德拉·布洛克在黑暗無盡的太空中旋轉,都有震撼人心之感。  一個人的大片:劇情單薄還是化繁為簡   在地球上,地心引力讓人類的雙腳能夠立於大地之上,而在太空中,地心引力則隱喻著一種不斷帶人回家的力量。
  • 《地心引力》:「神舟」成主角救命稻草
    失重、缺氧,還要獨自面對浩瀚太空中的孤獨和無助。我們或許一輩子都無法進入太空體驗到這些,電影卻可以幫我們實現。被稱為「年度神作」「特效難度堪比《阿凡達》」的好萊塢太空科幻片《地心引力》11月19日起以2D、3D、IMAX3D、中國巨幕全格式登陸內地各大院線。昨天,「燕都觀影團」50名網友在石家莊UME影城巨幕影廳觀看了這部影片。
  • 俄羅斯航天電影正確排序《天際行者》《太空救援》《搏擊太空》!
    如今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的支出依舊以每年5—10%的幅度上升。然而,俄羅斯最新一次的火箭發射失敗,被各國媒體評為暴露了其航天工業接近「崩潰」的狀況,不過對於影迷來說,俄羅斯近幾年太空航天題材的電影確是急速的崛起,上周末的《太空救援》,還被不少影評人讚譽為「真實的歷史,震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