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導演:中國導演也拍得出科幻大片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地心引力》導演:中國導演也拍得出科幻大片

阿方索·卡隆介紹「天壇獎」入圍影片。

  「中國導演完全可以拍出像《地心引力》一樣的科幻大片。『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等中國元素的出現源於中國強大的航天航空科技實力。」17日,正在參加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太空科幻大片《地心引力》導演阿方索·卡隆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應邀出席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曾因在2004年執導《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而聲名鵲起。今年,他憑藉《地心引力》獲得了第86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影片中關於「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的情節讓中國觀眾驚喜不已,也讓人們記住了這位擅長拍攝科幻影片的導演。

  「《地心引力》的前期準備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卡隆說,「電影裡那些飄浮在空中的鏡頭,還有在太空中的其他運動鏡頭,都依賴技術條件成熟,也需要一定的拍攝時間。我們要拍的是一部看上去真實的科幻電影。」

  「在我看來,關於太空的想像是多元的。一方面,它很有魅力,很吸引人;另一方面,它也會讓你直面孤獨。太空讓人類意識到了生命的有限以及生命的孤獨。如果打分的話,我給《地心引力》打8分。」卡隆說。

  「影片中的中國元素來自於劇本和客觀現實。」對於片中出現的有關中國航天航空技術的情節,卡隆表示,「這部影片是關於太空的,當前航天航空領域,除了少部分來自歐洲的技術,當屬美國、俄羅斯、中國的技術。『神舟飛船』的情節自然會從現實走進劇本,再從劇本走上銀幕。」

  當談到中國導演時,卡隆表示:「中國導演完全可以拍出精彩的電影,我是一名墨西哥的導演,國籍不是問題。一個好的導演需要有足夠的好奇心才有把這個故事講出來並搬上銀幕的動力。我的好奇心催生了《地心引力》這部電影。中國導演中有很多充滿好奇心的人。關鍵的問題是,必須具備相應的技術以及必要的媒介製作出好的電影。」

  「中國影片和導演具有獲得奧斯卡獎的潛質。」卡隆說,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對任何一個導演來說,唯一能證明他們的就是作品。如果一名導演在拍片時一直想著奧斯卡獎,實際上是進入了被誤導的方向。衡量一個電影作品的優劣,不僅僅是票房、口碑,還要是忠於導演內心世界的故事。

  對於中國電影的發展,卡隆表示,中國有著巨大的市場容量,有足夠多的電影受眾,有許多投資者、觀影的場所。這些因素都是非常棒的。但最重要的是,電影製作者要拍攝出讓觀眾產生共鳴的電影。

  「如今的電影行業已經如此多元,任何國家和地區都能發展出自己的模式,而不是跟隨既有的模式。當前,中國可以和好萊塢等成熟的電影模式多合作,儘快走向國際化。」卡隆說。(記者 趙琬微 施洋 孔祥鑫)

相關焦點

  • 《地心引力》中文版海報引爭議 卡梅隆"被導演"
    (記者何婭)發布電影的中文版預告片和中文版海報,已經是時下不少進口大片的常規宣傳模式。即將於20日上映的電影《地心引力》昨天發布的四款中文版海報卻引發了爭議。這些在顯著位置表現《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神口碑「加持」的海報,讓不少影迷為該片真正的導演阿方索·卡隆叫屈,認為這樣的做法誤導觀眾並且很不尊重導演。
  • "地心引力"現天宮神舟 導演:不是討好中國觀眾
    五年前,中國「天宮一號」還沒上天,導演就確定將它納入故事背景中。   1969年8月,8歲的卡隆在墨西哥目睹人類登月的電視直播,從此夢想成為太空人,多年後他卻成了一名電影導演。   就像《阿凡達》那樣,想拍神片必須得投入大把時間。2006年結束《人類之子》的拍攝後,阿方索·卡隆便開始忙活《地心引力》,調試設備、修改劇本,一直到2013年上映,七年磨一劍。
  • 《地心引力》現天宮神舟 導演:不是討好中國觀眾
    五年前,中國「天宮一號」還沒上天,導演就確定將它納入故事背景中。   1969年8月,8歲的卡隆在墨西哥目睹人類登月的電視直播,從此夢想成為太空人,多年後他卻成了一名電影導演。   就像《阿凡達》那樣,想拍神片必須得投入大把時間。2006年結束《人類之子》的拍攝後,阿方索·卡隆便開始忙活《地心引力》,調試設備、修改劇本,一直到2013年上映,七年磨一劍。
  • 導演談《地心引力》:是關注人物內心世界的電影
    被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昨天登陸內地各大院線,並一舉奪得排片冠軍。這部影片由桑德拉·布洛克和喬治·克魯尼兩大影星主演,截至目前全球票房已達5億美元,口碑更是爆棚。雖然該片片長僅為91分鐘,卻被視為爭奪明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種子選手,中國影評人也紛紛褒獎,稱這部影片是「科技和藝術的完美融合」。
  • 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中國元素亮了
    在北美上映後連續四周佔據票房榜首,還未上映就被公認為是今年年度最佳影片的有力衝擊者,繼《地心引力》、《星際穿越》之後,又一部把鏡頭對準太空的科幻大片來了。25日,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塞巴斯蒂安·斯坦等聯袂出演的科幻片《火星救援》將在中國內地上映。
  • 《地心引力》導演:加入中國元素不是刻意的
    號稱「年度巨製」「奧斯卡大熱」的《地心引力》在開拍時根本不被看好,導演阿方索·卡隆周圍的人都說他不可能拍出來,只有另一個3D大師卡梅隆告訴他沒問題。  全片幾乎只有兩個角色,時間只有90分鐘,情節簡單到近似沒有情節,這一切似乎都在和當下的電影工業對著幹。但卡隆成功了,他用極其複雜和耗盡心思的方法拍出了一部簡單至極卻唯美至極的電影,和所有的科幻片都不一樣。
  • 《地心引力》導演:我想乘中國飛船到太空去(圖)
    阿方索·卡隆和他的團隊細心地建造了這個很多中國人都不太熟悉的太空艙,桌球、彌勒佛像、水稻、漢字……就因為這些,《地心引力》迅即和中國影迷拉近了距離。  影片與中國元素甚有淵源,今天又正式要在中國上映。趕著近期好萊塢電影明星頻頻訪華的熱潮,阿方索·卡隆導演也來到中國做宣傳。11月17日,他踏足這片神舟大地。在開始車輪戰的工作通告之前,阿方索·卡隆到訪了哪些地方?
  • "地心引力"提檔19日發IMAX特輯 導演將來華宣傳
    Trailer Time稿件直供時光網 轉載請註明出處       時光網訊 由《人類之子》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執導,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聯袂喬治·克魯尼主演的科幻巨製《地心引力》今日發布了中文版IMAX製作特輯,據最新消息,華納官方宣布本片臨時提檔一天
  • 《地心引力》一周吸金2.7億元 本土科幻片蹤跡難覓
    好萊塢太空科幻片《地心引力》最近在國內熱映,贏得一片叫好聲,目前票房也已達到2.7億元,市場勢頭依然強勁。《地心引力》令人震撼之餘,也讓人發現,中國電影今年數量雖多,卻看不到一部科幻片,這塊市場全部被好萊塢佔領。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迅猛,在科幻類型片領域卻為何集體缺位?
  • 繼《三體》後,又一科幻電影即將開機,看到熟悉的導演後就放心了
    01《三體》已經開拍電影 02網傳《球狀閃電》也要開拍 03導演花落陳思城在接科幻 在中國影視市場上,科幻電影的未來發展前途岌岌可危啊。鹿晗擔任《上海堡壘》主角,口碑一度下滑。
  • 《地心引力》將映 導演偷師IMAX哈勃望遠鏡
    搜狐娛樂訊 (駱俊澎/圖文)由華納兄弟出品, 被詹姆斯-卡梅隆稱為「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片」的IMAX3D版《地心引力》將於11月19日在中國IMAX影院上映。本片經由IMAX專利的IMAX DMR® (數字原底翻版技術)轉製成IMAX 格式並以3D形式呈現。
  • 《地心引力》導演:電影可能是向劉洋致敬
    《地心引力》導演:電影可能是向劉洋致敬   19日,《地心引力》在中國上映。
  • 有哪些香港導演能把主旋律拍成商業大片?
    一方面產量高得嚇人,一方面卻好片欠奉,這就是目前中國電影市場的怪象。而《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等片的叫好叫座又說明,能把主旋律拍成商業大片的,還得靠香港導演。那麼除了徐克之外,還有哪些呢?陳嘉上絕對算得上一個。
  • 中國導演拍不了科幻片?寧浩《瘋狂的外星人》開機
    中國導演拍不了科幻片?  劉慈欣將作為策劃,為該片科幻上的設定與細節貢獻力量。他表示,寧浩屬於風格性很強的導演,「他的作品很中國,接地氣,故事質量很高,都是從一個很獨特的角度反映現實。」在他看來,科幻作品需要有宏大的想像力,但想像力起飛的平臺是現實生活,「科幻就像是風箏,連著大地才能飛起來。」
  • 《移動迷宮》導演拍科幻 概念近似《土撥鼠之日》
    導演韋斯·鮑爾 1905電影網訊《移動迷宮》導演韋斯·鮑爾將執導科幻新片《哈利的十五次人生》(The First Fifteen Lives ofHarry August,暫譯),該片版權在史匹柏的安培林影業,改編自克萊爾·諾絲的同名小說,該小說曾獲得阿瑟·C·克拉克最佳科幻小說獎提名。
  • 《大聖歸來》導演將拍《三體》,國產科幻片為什麼就敢不認命?
    那麼假如咱們拍出了自己的科幻大片呢?2019年1月20日,《流浪地球》第一次全國點映,現場邀請了近300名深度科幻迷。電影放映結束,掌聲雷動。劉慈欣上臺,激動無比,「《流浪地球》票房即便只要十塊錢,也是巨大的成功。」《流浪地球》終究國內票房,46億。
  • 導演郭帆早說過:我管他們接不接受呢
    在好萊塢大片逐漸加入內地電影市場後,《流浪地球》的票房逐漸減弱,就算周末單日票房也很難過億。不過最近的好消息大家也聽說了,美國流媒體視頻巨頭網飛(Netflix)買下《流浪地球》海外版權,並表示會將該片譯為28種語言,面向全球190個國家地區的觀眾播放,不過播放時間未定。這對於中國科幻電影邁向全球是重要的一步。
  • 《地心引力》大鬧天宮 中國元素大顯神威
    據悉,該片在3D視效方面的成就被認為會跟《阿凡達》一樣載入電影史冊,而影片中「亮瞎」雙眼的中國元素,則引起了中國觀眾的極大興趣,成為引爆全民熱議的又一話題。而熱議之中,中國觀眾逐漸形成了感性派、理性派兩大陣營,激起一番熱烈探討。對於中國元素,導演阿方索·卡隆日前則回應「非刻意討好中國觀眾」。
  • 戲敗人不敗 《刑房》導演接拍《摩登飛船族》
    和塔倫蒂諾合拍《刑房》的羅伯特·羅德裡格斯雖然票房號召力有限,但是他本人仍然不愁工作,他可能接手的兩部電影都是和「正經」的電影公司拍的大片。  一方面,羅德裡格斯可能執導上世紀60年代的卡通片《摩登飛船族》(The Jetsons)改編的真人電影,他正在就此事和華納公司談判。
  • 《地心引力》靠"神舟"救女主?導演:請中國帶我上太空
    《地心引力》導演:請中國帶我上太空   阿方索·卡隆。   年度太空神片來了!今日,在全球拿下5個億美元票房,詹姆斯·卡梅隆贊為「有史最佳太空片」,以及在爛番茄的好評率為98%的好萊塢年度神片《地心引力》正式以2D/3D、IMAX版登陸全國院線。昨日下午,影片導演阿方索·卡隆亮相北京首映禮。現場直言,片中涉及的「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並非討好中國市場,因為中國航天科技本來就很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