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一周吸金2.7億元 本土科幻片蹤跡難覓

2020-12-05 中國文明網

    好萊塢太空科幻片《地心引力》最近在國內熱映,贏得一片叫好聲,目前票房也已達到2.7億元,市場勢頭依然強勁。《地心引力》令人震撼之餘,也讓人發現,中國電影今年數量雖多,卻看不到一部科幻片,這塊市場全部被好萊塢佔領。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迅猛,在科幻類型片領域卻為何集體缺位?

  人才

  懂科幻的不懂電影, 懂電影的不懂科幻

  好萊塢早有拍科幻片的傳統,如上世紀60年代庫布裡克導演的《2001太空漫遊》就達到了經典的高度。同為太空題材的《地心引力》探索了人面對宇宙的孤獨與恐懼,把科幻片的精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了。在科幻作家韓松看來,好萊塢導演對科學技術的熟知和敏感令人感嘆,但中國人現在還拍不出《地心引力》,因為沒有那種思維和感悟。

  國內電影圈裡,一個有代表性的觀點是,科幻片只不過是現代版《封神演義》。「科幻片不是魔法式的電影,要有科學原理、時代感覺和藝術想像。」著名科幻作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吳巖說,自己跟國內導演聊天,發現他們大多不懂科幻片。

  「懂科幻的不懂電影,懂電影的不懂科幻。」製片人關雅荻說,中國編劇和導演理科知識相對貧乏,對科幻題材心有餘而力不足。《阿凡達》導演卡梅隆在大學時是物理系高材生,而中國導演大多是藝術學院出來的,想要創作充滿科學術語的「硬科幻故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其實,中國人並不缺乏想像力,近年還出版了很多科幻作品。「像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影響就比較大,也帶動了更多年輕人願意寫作科幻小說。」吳巖介紹,類似《地心引力》這樣簡單的故事,或者像《三體》這樣複雜的故事,國內的科幻小說越來越多,具備改編成電影的題材基礎。他透露,現在跟科幻作家談改編版權的影視公司很多,但由於缺乏懂科幻的電影人,拍攝成功的幾乎沒有。

  技術

  設備不難引進, 難的是沒人會用

  中國也並非沒有科幻片,上世紀80年代,先後拍出過《珊瑚島上的死光》《霹靂貝貝》《大氣層消失》等科幻片。尤其是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以47萬元成本拍出的《霹靂貝貝》,當年公映時影院裡的孩子們叫聲一片,幾乎站著看完整部影片。不過,吳巖坦陳,跟好萊塢科幻片相比,那時候拍科幻片使用的技術手段顯得太過簡陋了。

  之後二十多年,國內僅有《長江七號》《未來警察》等影片勉強可歸入科幻電影,但這兩部影片都沒能獲得成功,票房慘澹。科幻片投資成本大、風險高,讓業界不敢再趟渾水。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科幻片是很高端的類型片,對電腦特技、資金的要求很高,必須具有電影工業實力才能做。「中國電影人擅長武俠動作片,但電腦特技不行,產業上也不成熟。」他舉例,好萊塢科幻片《黑客帝國》有對宇宙以及高科技很深邃的前沿思考,但國內電影人沒有這種積澱。而《地心引力》在攝影棚裡模擬男女主角太空失重的場景,又用電腦特效製作出人物所處的宇宙背景,中國電影工業目前尚不具備這種高新技術能力。

  好萊塢技術設備並不難引進,但國內沒有幾個電影人會使用。科幻小說《三體》今年已在電影主管部門立項,小說的故事格局很宏大,改編的資金、技術要求很高。關雅荻預測,以目前國內影視公司的技術水準,什麼時候拍出來還是個問號。「如果技術不行,科幻片拍出來的畫面不逼真,很容易讓人倒胃口。」在影評人韓浩月看來,國產科幻片目前想模仿《地心引力》是不現實的,拍出來只會是山寨貨。

  出路

  利用好萊塢團隊, 「借船出海」

  科幻片是好萊塢在全球攻城略地的利器,中國電影不能跟好萊塢拼技術,但仍然可以拍科幻片。「可以先借科幻片的皮囊,拍有意思的感人故事,不一定非要有大場面,不一定非要有外星人、外太空。」韓浩月認為,可以借用科幻手段來表現人物的生活情感。在技術要求上別太高,用儘量少的成本拍出好的科幻故事。

  「《三體》其實可以『借船出海』,利用好萊塢的技術、創作團隊來做。」電影局相關負責人主張,盲目做科幻片不太實際,但只要資金允許,不妨與國外團隊合作。這一點也得到業內人士的贊同。如今,中國電影市場崛起,好萊塢技術團隊紛紛來華淘金,國內影視公司正好可以抓住機會,利用他們先進的電影拍攝、製作技術,來講好本土化的科幻故事。

  為了國產科幻片的發展,業內呼籲應該出臺相關扶持政策,並在科幻題材的審批上更寬鬆一點。關雅荻說,自己曾買下劉慈欣科幻小說《球狀閃電》的改編權,壓在手裡好幾年也沒做成,因為題材涉及軍事工業,立項審查無法通過。「科幻片難免有超現實的內容,有一些誇張的情節。」吳巖也說,自己身邊朋友最近拿一些科幻劇本去立項,發現很難過審,這也限制了科幻片的發展。

  對國產科幻片的未來,吳巖一方面有些悲觀,全世界除美國外,其他國家很少能拍出像樣的科幻片;另一方面他也感到很樂觀,畢竟80後和90後已經成長起來,這代年輕人擁有新的科幻思維和知識儲備,未來有可能拍出科幻片。關雅荻則認為,短期內國內科幻片不會有多大進展,只有電影產業這塊蛋糕越來越大,吸引不同行業的人才進來,才可能製作出本土科幻大片。(記者 周南焱) 

相關焦點

  • 《地心引力》內地吸金逾2億元
    原標題:《地心引力》內地吸金逾2億元  《地心引力》《飢餓遊戲2》兩部好萊塢大片上周接連在內地上映,引發了一場票房混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地心引力》首映6天累計票房已達2.2億元,《飢餓遊戲2》首映4天也累積8000萬元票房,和在北美市場的成績相比,兩部影片都顯得有些火力不足。
  • 北美票房:《地心引力》吸金稱王 《王牌》第三
    北美票房:《地心引力》吸金稱王 《王牌》第三 時間:2013.10.0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阿moon
  • 2014分帳片搶走110億 科幻片受寵好萊塢6大稱霸
    31日科幻華納695832《地心引力》11月19日劇情華納436333《速度與激情6》7月26日動作環球413854《瘋狂原始人》4月20日以暑期檔為例,6月份的4部分帳電影幾乎是一周上一部,霸佔整個月份,但6月27日《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上映之後,暑期檔就難覓進口片蹤跡了,7月份只有一部知名度低到谷底的《曼德拉》,之後便是8月中旬的動畫電影《馴龍高手2》。這樣一來,留給國產片的空檔幾乎長達兩個月,也就使得《京城81號》、《小時代3:刺金時代》、《後會無期》等片瘋狂吸金。
  • 《地心引力》破兩億 太空片成票房保證
    (記者 田婉婷) 在強大的《地心引力》作用下,今年國內影市的年度票房在上周超過了190億。  截至今天零時的數據顯示,上周周票房重上4億大關,其中23日(周六)實現單日破億元,而《地心引力》獲得了半數以上的票房。
  • 中國觀眾對太空科幻電影《地心引力》持續關注
    原標題:中國觀眾對太空科幻電影《地心引力》持續關注  新華網北京12月3日電(陶一萍 劉陸)好萊塢科幻大片《地心引力》自11月19日在中國上映以來,中國觀眾觀影熱度持續升溫。截至目前,這部太空題材的科幻片在華累計入帳約3.7億元人民幣。  該片由阿方索·卡隆執導,好萊塢影星喬治·克魯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主演。
  • 奧斯卡獎出爐:《地心引力》狂攬7座金人
    據時光網整理的本屆奧斯卡獲獎名單顯示,由阿方索卡隆執導、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科幻片《地心引力》橫掃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7項大獎,提10中7,可謂是本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而巧合的是,NASA也正好於近日公布了一組難得一見的精彩太空圖,其中所展現的正式在空間中工作的太空人和艙外美麗的藍色地球,與《地心引力》電影場景如出一轍。
  • 韓國票房:《雷神2》、《地心引力》力壓韓國片
    韓國票房:《雷神2》、《地心引力》力壓韓國片 時間:2013.11.1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橙小櫻
  • 《原神》全球吸金勢不可擋
    《原神》全球吸金勢不可擋 隨著《原神》在全球市場的火爆增長,吸金能力也是居高不下。
  • 鄭州「西引力」凸顯 中原新區吸金360億元
    鄭州「西引力」凸顯 中原新區吸金360億元 2015-07-13 10:47: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鄭州7月
  • 科學網—《地心引力》玩的是技術
    影片上映後,卡隆開始用心籌備《地心引力》的拍攝。《地心引力》在2011年拍攝,2013年上映,並在2014年斬獲了第86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等七個獎項。 評論界往往把《地心引力》用3D和電腦動畫特技展現出來的絢麗的太空場景與英國導演庫布裡克在1968年執導的經典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相提並論,同時又指責影片的情節過於單薄,講述的基本上就是由桑德拉·布洛克扮演的太空人瑞安在太空站爆炸後如何返回地球的歷程,欠缺《2001:天空漫遊》的思想深度。可是卡隆這次在《地心引力》中「玩」的是技術,不是思想。
  • 福布斯2013好萊塢女星收入榜 誰是吸金女王
    日前,福布斯出爐最新的女星收入排行榜,桑德拉·布洛克以5100萬美元的收入位列第一,這基本上都歸功於《地心引力》的成功,同時也讓她成為片酬最高的女演員。詹妮弗·勞倫斯以3400萬位列第二,詹妮弗·安妮斯頓排在第三。除了女明星的演電影收入《福布斯》的統計還包括她們的時裝、美容代言收入。
  • 3個理由告訴你俄羅斯科幻片《太空救援》為何值得看?普京都點讚
    如果你不是星戰粉,那麼你肯定不會花2.5個小時做在電影院裡一臉懵逼地看《星球大戰8》;如果你不是腦殘粉,你肯定不會傻到去看狗血《前任3》……那麼,你還有的選嗎?有!還有一部電影絕對值得一看,那就是1月12號即將上映的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電影簡介:位於外太空的「禮炮7號」空間站意外與地球失去聯繫,工程師維克託·阿約金和退役太空人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臨危受命,搭乘聯盟號T-13尋找「禮炮7號」的蹤跡,當經歷宇宙空間對接
  • 「巨獸」內地瘋狂吸金《湮滅》全球票房失利
    3.49億元,截至昨日累計票房已經突破4億元。但在北美,該片的票房成績不如預期,這部成本達1.2億美元的電影,要想盈利還得依靠中國這一最大票倉。同檔期在內地上映的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科幻片《湮滅》,延續了此前在北美的不佳票房,在內地表現仍然不理想,截至昨日累計票房剛過4500萬元。
  • 全球6部「頂級星際科幻片」《火星救援》第三,全看過都是死忠謎
    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科幻片,現在小編就給大家介紹近幾年的6部十分精彩的宇宙星際類科幻片吧。太空救援電影某些情節其實與地心引力相似,但是卻又不相同。TOP4 《地心引力》豆瓣:7.8分地心引力看到這麼低的評分差點錯過了一部好片,我覺得電影是非常不錯的,整個觀影過程都很緊張。
  • 《地心引力》熱映 3D太空景觀給力(圖)
    故事一條筋  90%都是一個演員在獨白  《地心引力》是一部科幻片,如果沒有看過很多關於該片的介紹,肯定會認為它一定是個科幻冒險大戲。但事實上,《地心引力》並非大家「以為」的那樣:沒有外星人、沒有超越常識的高科技、沒有雷射武器,更沒有複雜的劇情。
  • 吸睛又吸金!日本專家:大熊貓香香經濟效應超34億元
    來源:央視財經【[熊貓]吸睛又吸金!日本專家:#大熊貓香香經濟效應超34億元#】據日本NHK網站報導,3年前誕生於東京上野動物園的大熊貓「香香」的租借期將於今年12月底到期,到時,「香香」將被歸還給中國。
  • 地心引力:有硬傷,可是還是很好看
    再對比《2001太空漫遊》,這部被譽為不可超越的太空電影因為大規模的飛船展示鏡頭再加上清晰的科幻片定位,特效本身也變得很「明顯」。本片中,虛構的「Explorer」號太空梭執行的是編號STS-157的哈勃空間望遠鏡維修任務。真實世界中,美國最後一艘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已經退役,執行的最後一次任務國際空間站建設任務STS-135。
  • 《狂暴巨獸》2天2億登頂單日票房冠軍
    時光網訊  據Mtime Pro顯示,昨日周六內地大盤報收2.12億元,其中強森的《狂暴巨獸》終結了《頭號玩家》的單日票房冠軍位置,繼首日吸金9800萬後,昨天又以1.33億的票房成績蟬聯單日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