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分帳片搶走110億 科幻片受寵好萊塢6大稱霸

2021-01-09 1905電影網

2014分帳片搶走110億 科幻片受寵好萊塢六大稱霸 時長:03:00 來源:電影網

2014分帳片搶走110億 科幻片受寵好萊塢六大稱霸收起

《變4》、《星際穿越》成2014年分帳片大贏家



              2013年上映分帳片票房前十名

排名

片名

上映日期

類型

公司

總票房
 
(萬元)

1

《環太平洋》

7月31日

科幻

華納

69583

2

《地心引力》

11月19日

劇情

華納

43633

3

《速度與激情6》

7月26日

動作

環球

41385

4

《瘋狂原始人》

4月20日

動畫

福斯

39488

5

《超人:鋼鐵之軀》

6月20日

科幻

華納

39464

6

《007大破天幕殺機》

1月21日

動作

索尼哥倫比亞

37678

7

《星際迷航:暗黑無界》

5月28日

科幻

派拉蒙

35390

8

《侏羅紀公園》

8月20日

科幻

環球

34896

9

《雷神2:黑暗世界》

11月8日

科幻

迪士尼

34350

10

《特種部隊2:全面反擊》

4月15日

動作

派拉蒙

33772


    1905電影網專稿  2014年的34部分帳大片並沒有全部上映,《飢餓遊戲3:嘲笑鳥(上)》(以下簡稱《飢餓遊戲3》)就佔用了今年名額,但卻挪到了明年2月份,所以,準確來講,今年只有33部分帳片。這些電影累計票房約為112億,約佔全年票房的三分之一,與去年的68.5億相比,上漲幅度超過60%。分帳片中的票房冠軍非《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以下簡稱《變形金剛4》)莫屬,單片收入高達19.78億,而票房最少的一部電影名為《曼德拉》,最終只有70萬的票房,二者之間的差距非常之大。


2014分帳大片吸金超110億同比增60%

 

    「分帳大片」的概念由來已久,但引起業內如此重視還要從2012年2月開始,那時,「中美電影新政」出臺,內地電影市場在原來每年引進20部海外分帳片的基礎上,增加14部分帳片,這14部電影必須是特種影片,也就是擁有3D或者IMAX格式的電影。

 

    一石激起千層浪,2012年,圍繞著「好萊虎」的爭論不絕於耳。確實,這頭來勢洶洶的猛獸一下子就將國產片擊敗,當年內地全年票房為170.73億,進口片收入約為88億,佔比超過半數,是這十年以來,進口片首次高於國產片。分帳片貢獻了大約77億,佔全年票房的45%。

 

    到了2013年,國產片展開了反擊戰,一年收得127億票房,佔全年總票房的58.6%,高於進口片;而34部分帳大片的總票房約為68.5億,佔全年票房的31.4%,這個數字與2012年相比還下降了8.6%。

 

    2014年,分帳大片依舊佔據重要地位。截至12月16日,已經上映的33部影片累計票房收入超過110億。與2013年相比,今年上映的33部分帳片的票房總和上漲了60%。


檔期保護依然存在《飢餓遊戲3》被擠出今年

 

    從這33部影片的上映日期中不難發現,檔期保護依然存在。33部分帳片如果平均分配在一年12個月的話,每個月大約有兩至三部影片上映,但是,6月份卻有4部分帳片,10月份更是擠進了5部分帳片,而吸金大戶暑期檔7月和賀歲檔12月,卻都只有1部分帳片,為何要這樣安排?答案再明顯不過:保護國產片。

 

    與2013年「化整為零」的檔期保護不同的是,2014年的檔期保護更加簡單明了。以暑期檔為例,6月份的4部分帳電影幾乎是一周上一部,霸佔整個月份,但6月27日《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上映之後,暑期檔就難覓進口片蹤跡了,7月份只有一部知名度低到谷底的《曼德拉》,之後便是8月中旬的動畫電影《馴龍高手2》。這樣一來,留給國產片的空檔幾乎長達兩個月,也就使得《京城81號》、《小時代3:刺金時代》、《後會無期》等片瘋狂吸金。

 

    而每年的12月都是傳統的賀歲檔保護月,31天內幾乎都找不到進口片的身影,又何來分帳片呢?今年,竟然出現了一部韓國分帳電影——《鳴梁海戰》,原以為市場日漸開放,可竊喜還不過兩秒鐘就發現,這部戲早已於5個月就在韓國上映過了,而且該片各方面對於內地觀眾的吸引力都不大,上映4天,票房不過1800萬。

 

    最後,不得不提一下佔用今年分帳片名額、卻被「擠到」明年2月上映的《飢餓遊戲3》。該片於今年11月21日在北美上映,截至12月8日,全球票房已達5.4億美元,市場號召力非同小可。試想一下,如果這部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好萊塢大片在內地與北美同步上映,那麼留給《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等同檔期影片的排映場次還能有多少呢?甚至一周後開畫的《撒嬌女人最好命》都會受到影響,所以,《飢餓遊戲3》才會延遲兩個月與內地觀眾見面,為國產片讓路。

 

科幻片數量多佔統治地位進口片類型單一

 

    在這34部分帳大片中,科幻片佔了15席,接近一半,除了還未上映的《飢餓遊戲3》,其餘14部電影的票房相加超過了83億,佔據全年分帳片票房總數的四分之三。而票房前十名的分帳片中,前九部均以科幻為題。這些數字說明了什麼?科幻片依然是主流,依然是吸金王。

 

        1994年,第一部分帳片《亡命天涯》引進時,就已經奠定了這一類影片將統治影市。畢竟,外國片方想要將電影送進來、拿到高票房,就要考慮到審查、市場等諸多因素,綜合來看,科幻片最為保險,既不會碰觸敏感內容,又足夠商業化。多年來,分帳片中絕大部分都是科幻動作片,觀眾也養成了習慣,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

 

    除了科幻片,這一年中看到次數最多的就是動畫片了,34部戲中動畫片就佔了7個名額。票房最高的一部是《馴龍高手2》,最終突破了4億大關,口碑也十分好。而傳記片《曼德拉》最終的票房還不到100萬,可見觀眾對於這種類型影片絲毫沒有興趣。

 

《變4》票房近20億破紀錄單片差距過大

 

    今年6月27日上片的《變形金剛4》以19.78億的超高票房高居分帳大片榜首,當然,也是今年最賣座的電影。該片由派拉蒙出品,1905電影網參與拍攝,麥可·貝執導,馬克·沃爾伯格、妮可拉·佩爾茨等人主演。零點場就以2100萬的成績奪走單日票房冠軍,首日1.9億,單日最高2.2億,首周三天狂攬6.3億,幾乎能夠想到的票房紀錄,都被它刷新了。而且,就目前賀歲檔這幾部影片的口碑來看,《變形金剛4》保持的票房紀錄在2014年已經無法被超過了。

 

    今年這33部上映分帳片中,有25部票房過億。在《變形金剛4》之後,還有三部7億級別的影片,分別是《星際穿越》、《X戰警:逆轉未來》和《美國隊長2》。而票房在4億至6億這個區間的共有8部。回顧2013年,34部分帳片中沒有一部票房碰到7億大關,最高的一部《環太平洋》,僅僅報收於6.9億,票房過億的有21部。這樣對比來看,2014年的分帳片在票房方面整體都提高了不少。

 

    今年票房最低的分帳片則是今年7月上映的傳記片《曼德拉》,只有70萬的票房。也就是說,《曼德拉》的最終票房還不如《變形金剛4》熱映時一個小時的收入高,分帳電影之間的票房差距十分之大。

 

好萊塢六大公司包攬賣座片派拉蒙奪魁環球慘敗

 

    縱觀這34部電影,有25部都出自好萊塢六大公司之手。所謂「好萊塢六大公司」是指華納、派拉蒙、迪士尼、福斯、環球和索尼哥倫比亞這六家大型電影公司,它們出品的電影今年在內地的票房總和高達90億,佔據全部分帳片票房的八成。

 

    今年,派拉蒙一家獨大,該公司出產電影的票房超過了26億,其中有19.78億都是由《變形金剛4》這一部戲貢獻的,而且,《變形金剛4》的單片票房比福斯、迪士尼、索尼哥倫比亞、環球這四家公司各自所產電影票房總和都要高。在派拉蒙之後,華納以23億的累計票房排在第二,華納今年有四部影片的票房都超過4億,分別是《星際穿越》、《哥斯拉》、《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戰》和《明日邊緣》,相比派拉蒙依靠單片拉高整體,華納的走勢更為穩健。接下來,福斯、迪士尼、索尼哥倫比亞、環球分列公司票房榜第三至六位。

相關焦點

  • 內地市場成好萊塢「爛片回收站」?
    《環太平洋》、《速度與激情6》、《驚天危機》等好萊塢大片在北美市場遭遇票房滑鐵盧,在中國卻賺了個盆滿缽滿。中國有望在2020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電影市場。照好萊塢近年經驗,保住中國票房,電影就不會差,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都在想方設法打入中國市場。
  • 北美狂轟27.3億,內地大賣14億,香港破8539萬,蜘蛛俠最賣座一次
    這十年間漫威大片崛起並一統科幻片領域,《復仇者聯盟4》還是成功打破了《阿凡達》歷史紀錄,個人獨立電影也是部部都大賣了。雖然這些年漫威各大片不斷創下佳績,但一哥永遠都是「蜘蛛俠」,而且他的票房成績也是最穩的。粉絲經常說索尼不會拍超級英雄電影,但之前該系列的平均票房都超過8億美元以上,足見「蜘蛛俠」的全球人氣和影響力。
  • 《登月第一人》被槍斃,2018我們錯過了哪些好萊塢分帳大片?
    由於目前對於引進片的審查愈發趨近於保守,本片的被斃也在情理之中。涉及蘇聯情節的影片《X戰警:第一戰》《紅雀》等片,都沒能在內地上映。 翻看近年遺憾錯過內地的好萊塢分帳片片單,可以說,失去引進機會的電影主要分兩類,一類以R級片為主,或是以《死侍2》《紅雀》《制裁特攻》這種血腥、暴力、情色元素突出的電影;另一種是以《摘金奇緣》以及《美人計
  • 好萊塢薪酬大起底:從超級巨星到猴子演員-虎嗅網
    儘管一些超級明星仍然能夠收穫巨額收入,譬如小羅伯特·唐尼(他可以從《鋼鐵俠3》(Iron Man 3)票房收入的第一分錢(first-dollar)就開始分享7%的分帳,一共獲得了7500萬美元,此外還有HTC價值1200萬美元的代言合同),譬如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她可以從《地心引力》(Gravity)票房收入的第一分錢開始分享15%的分帳,以及在2013年暑期檔賣座片《
  • 票房狂轟22.63億,連續4周蟬聯冠軍,又一部恐怖片轟動整個好萊塢
    這兩個月來華納電影稱霸了全球票房市場,從《巨齒鯊》到《摘金奇緣》再到《修女》票房部部豐收。最新出爐的全球周末票房榜《雪怪大冒險》又以3862萬美元力壓環球影業《夜校》奪冠,海外榜《修女》連續4周蟬聯冠軍創下偉大壯舉。
  • 7億製作費打了水漂,這部被「冤」死的科幻片,20年後口碑翻案
    近期世界航天領域發生了一起大事件——NASA首次公開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一經發布瞬間引發全球熱議。在製作成本上同樣也高達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億),此外還聘請了NASA專家擔任技術顧問把控細節,全力打造一部史詩級別的太空科幻電影。
  • 2015進口分帳大片慘敗國產片 《火星救援》或成救命稻草
    值得一提的是,《火星救援》也是今年進口分帳大片的倒數第二部。  11月25號上映的《火星救援》首映午夜場獲得410萬的成績,雖然跟《速度與激情7》等大片還有一定差距,但這個成績已經是今年下半年進口分帳大片最好的成績。目前,電影上映還不到2天,票房達5800多萬。今天影片還獲得35%的排片佔比,業內預計影片有望衝擊單周5億元的成績。
  • 與其罵漫威拍尚氣的爭議,不如談談中國電影如何反攻好萊塢
    直到看到《大聖歸來》突破天花板大賣9.56億後,才意識到: 只有「不惜一切代價」做高質量動畫才能拯救這個行業。 作為一名85後, 口袋君經歷了好萊塢大片從中國籍籍無名,到如今家大業大的所有過程。
  • 《超自然事件之墜龍事件》點擊破四千萬、分帳1761萬元,價值高!
    2017年接近尾聲,回顧今年網絡電影的整體概況,在經歷量變等待質變的這一年,「網大不掙錢、這個行業不行了」等各種負面言論此起彼伏。而就在昨日,愛奇藝公布的網大11月票房榜TOP10中,娛影君發現第一名《超自然事件之墜龍事件》的分帳金額高達1761萬。
  • 全球票房狂轟16億,仍怒虧8個億,這部好萊塢巨製輸在了哪裡?
    這裡邊,最大牌的電影,恐怕非《信條》不可。上映20天,全球票房僅2.39億美元,折算成人民幣約16億。  其中,中國內地票房4億出頭,成績一般,但貢獻已算最大,而大本營北美票房僅2億多(3千多萬美元),慘到撲街。
  • 俄羅斯太空片衝擊好萊塢「霸權」 場面不輸大片
    大場面不輸好萊塢大片  1985年2月11日,前蘇聯「禮炮系列空間站」收官之作「禮炮七號」與地面控制中心失聯,後果無法預計,工程師維克託·阿約金和退役太空人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臨危受命,肩負起這項驚心動魄的太空維修任務。
  • 2019年內地票房642.66億,一京一吒組團50億出道
    一、概況根據已錄得數據的6.8萬餘張銀幕,1.27億放映場次計,2019全國票房收入642.66億(其中分帳票房595.5億),同比上年的609.8億(分帳票房568.2億億)增長5.4%;全年觀影人次17.27億,同比上年17.18億增長不到千萬;年平均票價37.2元,同比漲1.7元;全年場均人次
  • 《上海堡壘》虧損3億後,這部耗資4億的科幻片來了,古天樂主演
    2019年2月15日,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上映,憑藉過硬的影片質量拿下46.86億的票房,位居影史第三,單日最高票房高達3.9億,被國內觀眾力捧,它的成功意味著國產科幻片的崛起。科幻片長久以來被好萊塢壟斷,《流浪地球》證明了國內也能拍出像樣的科幻大片,國內觀眾引以為傲,同時都做著一個更大的科幻夢,因為我們都知道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然而好景並不長。
  • 好萊塢古裝史詩片最後的高峰
    時光如梭,史詩片經典《角鬥士》已經上映整整20周年。  然而綜合來看,這些作品無一能再超越《角鬥士》,而且有越拍越爛的趨勢。古裝史詩片這一類型在好萊塢已漸漸走向沒落,它的敘事母題、情懷和大場面奇觀,都被如今最流行的超級英雄電影吸納替代。
  • 《碟中諜Ⅱ》全球稱霸《珍珠港》虛擬暑期冠軍
    Ⅱ》全球票房稱霸《珍珠港》虛擬暑期冠軍 新千年全球電影賣座統計,日前於坎城電影節市場會報《焦點》中公布,結果由吳宇森執導、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碟中諜Ⅱ》以5·45億美元的超高賣座成績,勇奪去年全球電影票房第一名,領先第二名的《角鬥士》近1億美元。  根據「歐洲視聽瞭望」的調查,好萊塢在世界電影市場的佔有率已經到達無與倫比的地步,去年全球賣座前20名的影片中,除了排名第19的《小雞快跑》是英美合資之外,其餘19部都是美國電影。
  • 騰訊視頻:紀錄片分帳再定義
    在12月15日的騰訊視頻私享匯上,騰訊視頻公布了紀錄片分帳新策略,意欲推動紀錄片向更產業化、更細分化的方向發展。從平臺的角度來說,會員分帳是從用戶需求角度出發的一種合作方式,且通常能給內容方帶來高於版權金的收入。而於總受眾群體較小的紀錄片而言,在體量無法與網劇、電影並論之時,平臺的加持讓紀錄片成為了分帳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喜劇人入侵科幻片,誰拯救了誰?
    喜劇和科幻,國產片兩大飽受詬病的題材合流,讓人著實分不清:到底喜劇人拍科幻是喜劇,還是科幻片被喜劇人包辦很科幻?而當《三體》《749局》《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明日戰記》等大製作科幻還在準備一鳴驚人,喜劇科幻片已在網大領域小有所成。或許在嬉笑怒罵之後,這一波喜劇科幻潮的「自救價值」不應被輕視。
  • 《流浪地球》:6天破20億,吳京是拯救中國電影的希望(專欄)
    11.5%的排片量,位居第四位。此後,從初五開始,《地球》以30%的排片奪下當天50%以上的票房,按這個速度,打破《戰狼2》56億票房記錄指日可待。說說意義近幾年好萊塢大片進軍中國市場,票房屢屢被刷新,內容較好加上特效甚佳,觀影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 「三分之二不賺錢」,怪獸「網大」還有戲嗎?
    向毒眸拋出這個觀點的人是眾樂樂影視創始人林珍釗,他導演的《大蛇》以5078萬的票房成績位列網絡電影單平臺分帳榜首,也帶動了怪獸題材網絡電影的創作熱潮。 在《大蛇》上線的2018年,網絡電影還被稱作「網大」,深陷題材同質化,作為國內第一部怪獸題材的網絡電影,《大蛇》給了怪獸「網大」充分的想像空間。
  • 穿越片鼻祖,科幻片裡程碑!它上映35年了,我們還是沒造出時光機
    從《 誰陷害了兔子羅傑》到《超時空接觸》,他一直是科幻類型片的重度痴迷者,好萊塢不少科幻片導演都曾受到過他的啟發。多年之後,好友史匹柏還在他的新片《頭號玩家》裡致敬了 澤米吉斯的作品,那輛炫酷的汽車出自澤米吉斯的科幻神作《回到未來》。這輛可以穿越時空的機車,早已成為美國流行文化的符號級代表。《回到未來》於1985年7月3日上映,至今已整整35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