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第一人》被槍斃,2018我們錯過了哪些好萊塢分帳大片?

2021-01-16 電影情報處


作者 / 坦克


近日,航天研究員張小平離職導致中國登月計劃造成巨大影響的新聞在網絡引發了熱議。碰巧的是,環球影業的傳記題材電影《登月第一人》也即將在10月12日北美上映。然而在送審過程中,卻傳出了因特殊原因被電影局斃掉的消息。

 


《登月第一人》的電影故事發生在1960年代,講述阿波羅11號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實現人類登月的經歷。


作為此次威尼斯電影節的開幕影片,《登月第一人》可謂十分亮眼。本片是《爆裂鼓手》《愛樂之城》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和文藝男神瑞恩·高斯林的再度合作。

 


在威尼斯電影節和多倫多電影節公開放映後的本片,媒體口碑也在隨後解禁。


爛番茄新鮮度87%,MTC綜合評分83,雖然沒有音樂類型片《爆裂鼓手》和《愛樂之城》的評論那麼驚豔,但是作為一部全球都熟知的航天英雄的真人傳記片,已經屬於頂級評價。

 

早在今年7月,環球便已經製作了本片的中文預告,開始準備本片的引進事宜。同時製作漢化了本片的中文海報。

 


然而,還有2周就即將在北美上映的本片,近期卻傳出了送審時被電影局槍斃的消息。具體原因我們仍不得而知,但是從小道消息傳出,與片中涉及的美蘇冷戰元素有關,畢竟由甘迺迪開啟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其目的是要使美國在太空探索和飛彈防禦上全面超越當時的蘇聯。


由於目前對於引進片的審查愈發趨近於保守,本片的被斃也在情理之中。涉及蘇聯情節的影片《X戰警:第一戰》《紅雀》等片,都沒能在內地上映。

 


翻看近年遺憾錯過內地的好萊塢分帳片片單,可以說,失去引進機會的電影主要分兩類,一類以R級片為主,或是以《死侍2》《紅雀》《制裁特攻》這種血腥、暴力、情色元素突出的電影;另一種是以《摘金奇緣》以及《美人計》此類的電影,雖然分級符合內地的引進標準,但是因為中美的文化隔閡,對於大多數內地觀眾來說並不感冒,出品方認為,引進後如果只有幾千萬的票房,票房分成都無法彌補宣發支出,最終反而影響年終業績,得不償失。

 

雖然除了《死侍2》之外,都無法在內地獲得5億+的票房成績,然而對於好萊塢電影受眾的影迷來說,不可不說是遺憾。


而隨著《登月第一人》的錯過內地,十月份的分帳片名單又少了一部,對於影迷、對於影院、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都屬於寒冬內又一個不小的打擊。




9月29日單日預測:6400萬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群 / 約稿

請聯繫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


相關焦點

  • 《登月第一人》:勇於突破自己便是大英雄!
    2018年在北美上映後就獲得高票房的《登月第一人》,並沒有沒有如同其他好萊塢大片一樣,過於運用科技特效來渲染。它將鏡頭聚焦在了阿姆斯特朗登月的過程,演員通過面部表情、肢體語言來表現,真實而細膩的刻畫了緊張感。
  • 《登月第一人》好萊塢科幻大電影
    現在,好萊塢的樂觀情緒處於低迷狀態,登月第一人提出了從雙子座試飛到阿波羅企業的太空探索歷史,這只是另一種帝國主義風險,其中美國例外主義被證明是可悲和神經質的。沒有任何領導演員,瑞恩·高斯林飾演阿姆斯特朗,克萊爾·福伊飾演他的妻子,珍妮特,傑森克拉克擔任太空人艾德·懷特,以及西班恩海因茲擔任美國宇航局載人太空飛行器中心主任羅伯特吉爾魯斯,都是美國公民。
  • 《登月第一人》票房逆襲 韓國網友:仿佛跟著主人公登上月球了
    美國好萊塢影片《登月第一人》,已經連續3天在韓國日票房排行榜上高居榜首。 10月21日上午,根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綜合電算網的最新統計結果,本月20日星期六當天,好萊塢大片《登月第一人》在韓國全國範圍內動員了14萬5698名觀眾,日票房成績排在第一位。
  • 《登月第一人》:成功的登月行動,失敗的登月電影
    《阿波羅13號》劇照而從美蘇太空競賽講起,一直講到「阿波羅11號」登月行動的電影《登月第一人》反而有些不討巧,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阿姆斯特朗去了月球又回來了,它沒有懸念感。《登月第一人》劇照雖說剛剛過世的好萊塢著名編劇威廉·高德曼曾在《銀幕產業大冒險》一書裡開篇的第一句話就寫道,「誰都說不出個所以然」(Nobody knows anything),但架不住每個人都有當事後諸葛亮的衝動,對於2018年新片《登陸第一人》票房慘敗的原因,各種分析層出不窮。
  • 2018絕不可錯過的好萊塢大片,有你的菜嗎?
    1月5號上映的《星球大戰8》開畫失利,首周末票房還不過2億,未能打響2018好萊塢大片頭炮。撞上讓中國觀眾哭天喊地的《前任3》,也是時也命也。其實,據粉絲說,這部星戰還是挺不錯的,值得一看。除了《星球大戰8》,2018年還有不少好萊塢大片上映。
  • 《登月第一人》全網上映,第一視角感受阿姆斯特朗登月傳奇故事
    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成為登月第一人。以此為開端,世界各國航空航天技術突飛猛進,月球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摘下,露出它姣好的面容。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對上世紀首次登月壯舉產生了質疑。
  • 2014分帳片搶走110億 科幻片受寵好萊塢6大稱霸
    2014分帳大片吸金超110億同比增60%     「分帳大片」的概念由來已久,但引起業內如此重視還要從2012年2月開始,那時,「中美電影新政」出臺,內地電影市場在原來每年引進20部海外分帳片的基礎上,增加14部分帳片,這14部電影必須是特種影片
  • 高人碟報(UHD-046):地球娛樂UHD+BD雙碟版《登月第一人》
    中文譯名:登月第一人其它譯名:登月先鋒(臺灣)上映時間:2018-10-12其中,不符合國情的未公映電影肯定也不允許發行,剩下能發行又沒公映的電影,我覺得很大一部分成因是該片被認定為「不上座」的電影……也許《登月第一人》就是這樣一部片子。
  • 《登月第一人》:浩瀚星空,從此留下了人類的足跡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部登月但非科幻電影《登月第一人》。看到電影名,估計小夥伴們就想到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誰了。沒錯,他就是阿姆斯特朗。《登月第一人》故事描述的是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的過程。那習慣看商業大片的人可能會覺得這部電影有些沉悶悶,所以就比較推薦給喜歡看劇情片的小夥伴們。對於幕後製作部分,電影穿插引用了1969年登月小艇降落月球的錄音對話,真實記錄了當時阿姆斯特朗與地球另一端通話的過程,並且以採石場為背景模擬月球表面的環境。在道具上的製作不依賴特效。
  • 《登月第一人》:這是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如果要問2018年最值得一看的科幻電影是什麼,可能大家都會有不同的意見,然而從2018年8月29日威尼斯電影節展映到10月12日在北美上映,毫無疑問電影《登月第一人》成為了2018年迄今為止最值得一看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 《登月第一人》:高度還原美國登月全程,高燃
    《登月第一人》作為一部2018年上映的電影,完美的運用現代科技加復古模型給觀眾還原了1969年美國登月的壯舉。故事從主角尼爾·阿姆斯特朗登月前的前十年開始。 那時候的尼爾還是美國空軍基地的一名飛行員,只要美國空軍研發了新型的航空裝備,尼爾總是擔任試飛員的工作。
  • 北美票房:《登月第一人》亮相贏好評
    12日上映的三部新片《登月第一人》(First Man)、《雞皮疙瘩2:魔書歷險》(Goosebumps 2: Haunted Halloween)和《皇家酒店謀殺案》(Bad Times at the El Royale),雖未能撼動《毒液:致命守護者》和《一個明星的誕生》的優勢地位,但表現不俗,均衝入最新一期北美票房排行榜十強。
  • 2015進口分帳大片慘敗國產片 《火星救援》或成救命稻草
    值得一提的是,《火星救援》也是今年進口分帳大片的倒數第二部。  11月25號上映的《火星救援》首映午夜場獲得410萬的成績,雖然跟《速度與激情7》等大片還有一定差距,但這個成績已經是今年下半年進口分帳大片最好的成績。目前,電影上映還不到2天,票房達5800多萬。今天影片還獲得35%的排片佔比,業內預計影片有望衝擊單周5億元的成績。
  • 好萊塢電影獎公布獲獎名單 登月第一人成最大贏家
    好萊塢電影獎公布獲獎名單 登月第一人成最大贏家 時間:2018.11.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蜘蛛女
  • 《登月第一人》| 這部高分片的慘敗,只因婚戒鏡頭比美國國旗還多?
    它致敬了一個家庭所作出的巨大犧牲,這早已超越了所謂的國家主義,還有那種好萊塢的俗套劇情。這部電影就是《登月第一人》。這面國旗,登月第一人的腳印,加上甘迺迪總統的演講,都成了全人類的集體記憶。以前曾有數部電影表現過這一事件,它們無一例外地強調了美國國旗招展的畫面。儘管「月球上沒有空氣,國旗怎麼能招展?」的問題,曾引起過蘇聯科學界的強烈質疑。但是,那面國旗——一個民族身份的象徵,插在人類首次涉足的太空土地上,早已美國人引以為傲的畫面。而電影《登月第一人》中,竟然沒有強調這個畫面!
  • 豆瓣日曆 2020年7月20 日《登月第一人》
    今日主題影片:《登月第一人》。 《登月第一人》(英語:First Man,中國香港譯《登月第一人》,新加坡、中國臺灣譯《登月先鋒》)是一部於2018年上映的美國傳記歷史片,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妮可·佩爾曼和喬許·辛格編劇。
  •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登月後曾失聯3分鐘!
    比方說楊利偉,比方說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邁出飛船,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踩上月球土壤的太空人,同時,他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飛出地球在除了地球以外天體上,成功留下人類足跡的太空人。他和他的搭檔在月球成功停留了2.5個小時後,安全返回了地球,不過關於他,卻有著一些大家不知道的故事。
  • 《登月第一人》是怎麼拍出來的?
    作者/Bill Desowitz(IndieWire)譯者/戴丁丁 譯者按:對影迷來說,《登月第一人《登月第一人》面世之後,人們津津樂道,大談它特殊的切入角度,和獨特的影像質感,尤其是它不可忽視的主觀視點。我想大家都很好奇,這一系列奇妙的觀感,是如何通過技術手段達成的呢?
  • 《登月第一人》不插旗惹爭議 美國網民稱篡改歷史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已過去差不多一半時間,爆出的最大新聞,仍屬於開幕當日放映的《登月第一人》(First Man)。在第一輪媒體熱評過後,隨著更多現場觀眾的爆料,外界終於得知該片劇情中的一個關鍵缺失:主人公尼爾·阿姆斯特朗並未在月球上插下美國國旗!
  • 《登月第一人》暗示了阿姆斯特朗生命中悲慘的一面
    《登月第一人》達米恩·查澤雷以其迷人的視覺效果、相當保守的劇情正中尼爾·阿姆斯特朗的故事的要害。這部影片由瑞恩·高斯林擔綱主演,劇本則是編劇喬希·辛格根據詹姆斯·漢森的傳記作品改編。登上月球的第一人,也是美國在那個世紀的活生生的化身,阿姆斯特朗是沒有夏娃、不會墮落的美國亞當。他是找到自己伊甸園的探險家,回來之後神秘地退出公共生活,並看到美國人民以及全世界都對太空旅行失去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