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第一人》:這是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2020-12-05 小江看影視

大家好,我是小編阿影,阿影致力於為大家推送最新最熱的電影電視劇信息,還會不定時為大家推薦國內外的各種影視劇作品,感興趣的朋友請關注小編。

如果要問2018年最值得一看的科幻電影是什麼,可能大家都會有不同的意見,然而從2018年8月29日威尼斯電影節展映到10月12日在北美上映,毫無疑問電影《登月第一人》成為了2018年迄今為止最值得一看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這部《登月第一人》用偏向於第三人稱視角的鏡頭為觀眾展現了人類中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傳奇故事,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部電影。

想必大家應該都聽過這句「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這句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的一句話,這一句話成為了人類徵服宇宙的最重要的裡程碑之一。北美上映於10月12日的電影《登月第一人》改編自詹姆斯·漢森的傳記作品《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人生》,作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類,大家對於阿姆斯特朗還是很好奇的,他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了登月究竟付出了什麼?登月的過程究竟是怎樣的?可能很多人僅僅只看過當年的一段錄像,但是對於事情的經過沒有任何了解,《登月第一人》為大家從生活到工作詳細展現了阿姆斯特朗的傳奇人生。

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出生於1930年,於2012年逝世,1969年7月21日,通過阿波羅十一號計劃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太空人,也是第一個在地球外星體上留下腳印的人類成員。 當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成為了全球直播的節目,對於星辰大海人類總有無窮的好奇心和徵服欲,而阿姆斯特朗的這一小步集合了人類經過幾千年發展的最高科技與最新技術,以及進行了最嚴格的訓練,終於邁出了全人類的這一大步,而阿姆斯特朗登月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由於篇幅原因,這部電影並沒事無巨細的講述阿姆斯特朗的故事,而是選取了1961年至1969年之間阿姆斯特朗的故事作為電影主線,電影一開場就來了個先聲奪人,阿姆斯特朗在宇宙空間站的彈跳測試被拍出了一種波瀾壯闊的史詩感,在微微抖動的鏡頭下,隨著轟鳴聲以及脫離重力環境的高速旋轉令觀眾感到身臨其境,在停留的一瞬間又讓觀眾感受到了宇宙中的寧靜以及悠遠。張弛有度的鏡頭語言令觀眾在捏了一把冷汗中又獲得了一種平靜,令觀眾有一種真實的代入感,不愧是曾經執導過《愛樂之城》的導演。

這部《登月第一人》並沒有塑造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英雄形象,而是將阿姆斯特朗儘量的生活化了,通過更加細緻的生活描述為觀眾展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太空人的故事。電影中的阿姆斯特朗有些過於冷靜,甚至算得上是感情淡漠,在自己的小女兒因為腦癱而早夭後,阿姆斯特朗的心靈變得更加封閉了,而在登月前與家人的告別中才稍微顯得有些溫暖,可能是阿姆斯特朗也覺得前途難料吧。電影中展示了幾次航天中心的試飛事故,壓抑的葬禮令觀眾開始有些理解這個相對於沉默寡言的男人了,這令阿姆斯特朗的英雄形象更加立體,也更加貼近生活了。

電影後半段的登月當然是電影的重點,儘管不少人可能曾經看到過當年的登月鏡頭,但是在電影利用最新的電腦特技進行加工後,這一過程則顯得更加詳細而又吸引人了。隨著火箭的升空,觀眾的心也隨著火箭飛向月球,這時候觀眾仿佛成為了阿姆斯特朗,和這位英雄一起登上了月球。電影中詳細地用鏡頭為觀眾展示了登陸月球的失重和驚險,將月球上的環形山十分直觀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空曠的月球,巨大的環形山以及巨大的孤獨感迎面而來,然而在看到阿姆斯特朗踏在月球上的那一步時,作為人類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電影中的阿姆斯特朗由好萊塢知名影星瑞恩高斯林飾演,曾經出演過《愛樂之城》的高斯林在這部電影中將阿姆斯特朗飾演的十分到位,女兒離世的悲傷、自我心靈的封閉以及偶爾的感情流露都令觀眾感同身受。但是電影也存在一些問題,那就是太過於平淡了,很少有令觀眾感到激烈的地方,電影也並未有很激烈的感情變化。儘管如此,這部電影依舊很值得一看,電影中展現的英雄的生活以及登月的鏡頭無不給人一種巨大的參與感,對於人類的第一次登月,如果你感到好奇的話不妨就看一看這部電影吧。

好啦,今天就說到這裡,想知道更多關於影視劇的信息請關注小編哦。

相關焦點

  • 阿姆斯特朗: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指揮「阿波羅11號」飛船登陸月球,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並在月球上行走的人。[責任編輯:張亞如]
  • 致敬人類登月50年: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就是在這一天,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成為人類登陸月球的第一人。就是從這一天開始,阿姆斯特朗"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的名言,就像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一樣變得家喻戶曉。當然,與仰望月亮相比,更多的人是守候在電視機旁,親眼見證登月的輝煌時刻。據估計,當時觀看登月的電視觀眾約有6億人,佔地球上人口總數的1/5。
  • 《登月第一人》:成功的登月行動,失敗的登月電影
    歷史上,「阿波羅11號」是成功的,人類首次實現登月,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說出了名言——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 《登月第一人》暗示了阿姆斯特朗生命中悲慘的一面
    《登月第一人》達米恩·查澤雷以其迷人的視覺效果、相當保守的劇情正中尼爾·阿姆斯特朗的故事的要害。這部影片由瑞恩·高斯林擔綱主演,劇本則是編劇喬希·辛格根據詹姆斯·漢森的傳記作品改編。一部更具質疑精神或細緻入微的影片大概會把著陸月球放在影片的中間部分,接著專注於阿姆斯特朗漫長、充滿神秘色彩,且具有反高潮本質的地球生活。查澤雷將登月這一事件作為影片的高潮,而且是極光輝的主要事件,這種做法也能理解。
  •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悼念儀式舉行 或秘密海葬
    中新網9月14日電 美國宇航局當地時間13日在首都華盛頓國家大教堂,為「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舉行公眾悼念儀式。按照阿姆斯特朗生前遺願,公眾悼念儀式結束之後,他有可能將被秘密海葬。  阿姆斯特朗曾是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試飛員、海軍飛行員。1969年,阿姆斯特朗指揮「阿波羅號」登月,並在踏上月球表面時說出那句著名的話:「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在這次「人類的一大步」中,阿姆斯特朗和巴茲攠爾德林在月球表面進行了兩個半小時的行走,雖然這只是一次短暫而緊張的嘗試,但阿姆斯特朗卻以「登月第一人」的形象永載史冊。
  • 《登月第一人》: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近期一部講述人類第一次登月的電影備受關注,它就是——《登月第一人》,導演是大名鼎鼎的米安·查澤雷。
  • 《登月第一人》不插旗惹爭議 美國網民稱篡改歷史
    甚至,圍繞那面旗幟為何會微微飄動,還衍生出了關於那次登月是否偽造的各種陰謀論。如今在這部關於阿姆斯特朗的傳記電影裡,卻根本就未出現這麼一個「插旗」的畫面,肯定會讓美國民眾無比失望,甚至是憤怒。影片上映當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主演瑞恩·高斯林第一個回復了這一疑問,他表示自己支持導演這一拍法。
  • 《登月第一人》全網上映,第一視角感受阿姆斯特朗登月傳奇故事
    終於在1969年,阿姆斯特朗駕駛的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通過無線電視,美國還對這場國際盛事進行了遠程直播,在全球範圍提高了美國軍事影響力。也正是因此,在後世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阿姆斯特朗登月奇蹟」是一場「世紀大騙局」,目的便是藉機打壓蘇聯,證明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
  • 《登月第一人》:英雄是凡人慾念的疊加
    《愛樂之城》和《銀翼殺手2049》中,他的表演依然保持「收」的風格,但在《登月第一人》「放」開,例如葬禮中哭泣,罵走朋友艾德。想必,2019年奧斯卡,瑞恩·高斯林應該能入圍。說回《登月第一人》,這是阿姆斯特朗的傳記片,從試飛員阿姆斯特朗違規操作被禁飛後申請加入阿波羅登月計劃,到說出「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成功登陸月球,故事很簡單,但人物塑造極出色。
  • 《登月第一人》:高度還原美國登月全程,高燃
    例如尼爾·阿姆斯特朗的經典語錄「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還有那個著名的月球腳印,以及定格在太空中的美國國旗。說到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這一件令全人類振奮的歷史事件被後人無數次的引用到電影作品中。例如《變形金剛·月黑之時》就是借用登月成功作為背景。但這些作品都有一個特點,僅僅復刻了登月那一刻的高光風採,並未全面設計登月的全程,乃至更長的時間線。
  • 《登月第一人》:不止還原歷史,還有家庭、生死與感動
    光看《登月第一人》這個直截了當的片名,許多人應該能想得到電影的主角是人類歷史上首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然而,超出人們預想的是,《登月第一人》並沒有老調重彈地花大量篇幅去描摹所謂的英雄壯舉,而是著墨於阿姆斯特朗在從試飛員到正式登月長達近十年的人生。
  •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登月後曾失聯3分鐘!
    比方說楊利偉,比方說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邁出飛船,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踩上月球土壤的太空人,同時,他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飛出地球在除了地球以外天體上,成功留下人類足跡的太空人。他和他的搭檔在月球成功停留了2.5個小時後,安全返回了地球,不過關於他,卻有著一些大家不知道的故事。
  • 《登月第一人》你一定想知道的幕後故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登月第一人》是一部傳記片,劇本改編自詹姆斯·漢森的傳記作品《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人生》,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瑞恩·高斯林、克萊爾·芙伊領銜主演。該片於2018年8月29日作為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開幕片亮相,影片講述人類歷史上首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的生平故事,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在月球成功著陸,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第一個腳印,自此成為登月的「第一人」,而阿姆斯特朗的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你知道登月第一人是阿姆斯特朗,你知道有多少人幾次登上月球嗎?
    眾所周知,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攜帶的登月艙成功登陸月球,登月艙內的兩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成為首次來到月球的人類。之後,阿姆斯特朗扶著登月艙的階梯踏上了月球,說道:「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奧爾德林不久也踏上月球,成為踏上月球的第二人。其實,聲勢浩蕩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中,阿波羅11號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阿波羅計劃從阿波羅1號到阿波羅17號總共進行了17次發射探測任務。下面概述一下阿波羅計劃的詳細任務。
  • 你知道登月第一人是阿姆斯特朗,你知道有多少人幾次登上月球嗎?
    眾所周知,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攜帶的登月艙成功登陸月球,登月艙內的兩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成為首次來到月球的人類。之後,阿姆斯特朗扶著登月艙的階梯踏上了月球,說道:「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奧爾德林不久也踏上月球,成為踏上月球的第二人。
  • 尼爾·阿姆斯特朗:永恆的紀念——你知與不知的登月第一人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邁出了自己的「一小步」與人類的「一大步」。登月第一人就此成為傳奇。讓我們一起祝戈斯基先生好運。這個能夠在月球上行走的孩子是什麼來頭?他的名字登上了佛羅裡達州彭薩科拉的海軍航空榮譽大廳。
  • 首次登月有兩個人 為什麼只有阿姆斯特朗那麼出名?
    阿姆斯特朗確實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第二名的奧爾德林比他晚了十幾分鐘。同時阿姆斯特朗登月後的第一句話,是那麼激奮人心:「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對比起來,第一個飛上太空的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說的第一句話,就顯得很平平:「飛行正常。」不過那張一小步的照片,卻是第二名的奧爾德林拍的自己腳印,而另一張經典的登月太空人照片中的人其實也是奧爾德林,阿姆斯特朗是面罩的反射中的那個。
  • 世界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臨死前透露:外星人確實存在?
    阿姆斯特朗於1969年7月21日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在登月之後,很多記者爭先恐後的想採訪阿姆斯特朗,想了解他當時登月的感受,並且想知道,月球是否存在外星人的秘密。但是,當時美國下令拒絕他接受任何採訪,這一舉動更是引起了世人的懷疑,直到阿姆斯特朗臨死前,才透露了當時登月的場景,原來,月球真的存在外星人。阿波羅11號太空人們在月球上留下了美國國旗和紀念俄羅斯太空人的紀念章。不過據說這第一支插在月球上的旗幟沒能堅持立在月球上,當太空人們離開月球時,這支旗被登月艙的推進器撞倒。
  • 《登月第一人》:浩瀚星空,從此留下了人類的足跡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部登月但非科幻電影《登月第一人》。看到電影名,估計小夥伴們就想到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誰了。沒錯,他就是阿姆斯特朗。《登月第一人》故事描述的是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的過程。整體來說《登月第一人》不太像大家想像的太空科幻動作電影。片中沒有刻意搞笑的臺詞,也沒有喧譁的爆破場景。透過搖晃的鏡頭與艙內窗外望出去的視角,觀眾仿佛能夠置身現場,感受身歷其境逼真的臨場感。阿姆斯特朗從年輕時的一步一腳印,在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危機事件,直到最後登月成功。在當時,雖然只是他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接下來小編來給小夥伴們具體講解下劇情。
  • 《登月第一人》當你仰望月亮時,會想到什麼?
    是他那句著名的: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還是那張在月球表面留下的腳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