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碟報(UHD-046):地球娛樂UHD+BD雙碟版《登月第一人》

2021-01-14 高人碟網







中文譯名:登月第一人


其它譯名:登月先鋒(臺灣)


上映時間:2018-10-12(美國)


簡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得主達米恩·查澤雷和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得主瑞恩·高斯林再次合作。影片講述了人類首次登月背後,尼爾·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羅11號的真實故事。本片改編自詹姆斯·漢森的傳記作品《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人生》,從阿姆斯特朗的視角,探尋了他的內心深處,揭示了他和家人、同事以及國家在此次歷史上最危險的使命中所取得的勝利和付出的代價。


主演:瑞恩·高斯林

   克萊爾·芙伊

   傑森·克拉克

   凱爾·錢德勒

   寇瑞·斯託爾

   派屈克·福吉特

   克里斯多福·阿波特

   塞倫·希德

   奧莉維亞·漢密爾頓

   巴勃羅·施瑞博爾

   謝伊·惠格姆


導演:達米恩·查澤雷



環球影業公司 提供節目版權

新匯集團上海聲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發行

地球娛樂(北京天樂浩世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總經銷


ISBN 695-4-8361-3276-0

國權像字 12-2019-0473號

新出像進字〔2019〕495號


光碟配置:BD100+BD50


光碟容量:Disc1:89.4G(4K UHD正片+特別收錄)

     Disc2:44.1G(2K  BD正片+特別收錄)




正片片長:2:20:59


編碼格式:4K UHD:HEVC H.265 / 3840×2160p / 24p / HDR10 / Dolby Vision - 杜比視界

     2K  BD:MPEG-4 AVC / 1920×1080p / 24p / SDR


畫面比例:2.39:1 / 1.78:1(部分IMAX特別段落)

〔4K UHD〕


原聲音軌:英語(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

     英語評論(Dolby Digital 2.0 / 192 kbps)


中文音軌:無


其它音軌:法、義大利、捷克、匈牙利、波蘭

* 共7條音軌


原文字幕:英文(正片)

     英文(評論)


中文字幕:簡體中文(正片|大陸普通話風格)

     簡體中文(評論|大陸普通話風格)

     繁體中文(正片|臺灣國語風格)

     繁體中文(正片|香港粵語風格)


其它字幕:法(正片、評論、說明)、義大利(正片、評論、說明)、荷蘭、丹麥、芬蘭、挪威、瑞典、捷克(正片、說明)、匈牙利(正片、說明)、波蘭(正片、說明)、韓(正片、評論)、希臘、羅馬尼亞、

* 共27條字幕



〔2K BD〕


原聲音軌:英語(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

     英語評論(Dolby Digital 2.0 / 192 kbps)


中文音軌:無


其它音軌:西班牙、葡萄牙、泰

* 共5條音軌


原文字幕:英文(正片)

     英文(評論)


中文字幕:簡體中文(正片|大陸普通話風格)

     簡體中文(評論|大陸普通話風格)

     繁體中文(正片|臺灣國語風格)

     繁體中文(正片|香港粵語風格)


其它字幕:西班牙(正片、說明)、葡萄牙(正片、說明)、泰(正片、說明)、印尼、韓(正片、評論)

* 共15條字幕



〔4K UHD & BD〕


Deleted Scenes

刪減鏡頭

 Play All

 全部播放(04:17)

 House Fire

 房子著火(03:37)

 Apollo 8 Launch

 阿波羅八號發射(00:37)


Shooting for the Moon

拍攝登月(03:40)


Preparing to Launch

準備發射(03:39)


Giant Leap in One Small Step

月球一小步,人類一大步(04:31)


Mission Gone Wrong

任務出錯(02:42)


Putting You in the Seat

感同身受(07:09)


Recreating the Moon Landing

重現月球登陸(06:01)


Shooting at NASA

在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拍攝(03:11)


Astronaut Training

太空人訓練(04:02)


Feature Commentary with Director Damien Chazelle, Screenwriter Josh Singer and Editor Tom Cross

導演:達米恩·查澤雷+編劇:喬希·辛格+剪輯師:湯姆·克羅斯評論音軌開關



英文字幕

簡體中文字幕(大陸普通話風格)

繁體中文字幕(臺灣國語風格)

繁體中文字幕(香港粵語風格)



光碟播放前的提示,看來HDR越來越重要

頂級菜單:語言(字幕)選擇

主菜單

分段

花絮

聲音

字幕



頂級菜單:語言(字幕)選擇

主菜單

分段

花絮

聲音

字幕



導演:達米恩·查澤雷

刪減鏡頭(04:17)

拍攝登月(03:40)

準備發射(03:39)

月球一小步,人類一大步(04:31)

* 電影中人物的原型:尼爾•阿姆斯特朗

重現月球登陸(06:01)

在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拍攝(03:11)






正片對比(上:BD SDR;下:4K UHD HDR10)


* 由於技術限制,以下圖片均為「屏攝圖」,照片無法完全還原UHD給觀眾帶來的HDR效果,故以下對比僅供參考,圖片效果與實際目測有差距。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高人評價:第二組、第三組對比圖片採用的是片中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特別段落。尤其是第三組太空人頭盔映射出的月球表面倒影,UHD版藉助4倍於BD的解析度,展現出了更多的細節。



4K UHD_BDinfo

2K BD_BDinfo





國內發行的正版影碟絕大多數系影院公映過的電影,只有極少部分是未公映的。其中,不符合國情的未公映電影肯定也不允許發行,剩下能發行又沒公映的電影,我覺得很大一部分成因是該片被認定為「不上座」的電影……也許《登月第一人》就是這樣一部片子。它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屬於受眾群體小的影片,對於熱衷此題材的影迷(如天文愛好者)一定會熱捧它,而對於非粉絲,弄不好會看睡著的,實不相瞞,我在測碟過程中,就睡著了……


本片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2019)的「最佳視覺效果」獎,但別誤會,本片非常寫實,所有特效都是為了讓觀眾相信你看到的就是真實世界存在並且已發生過的事實。這和《指環王》、《鋼鐵俠》等靠幻想做出來的虛構特效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你在觀影過程中,根本感受不到本片的特效,你會覺得這是一部真實的紀錄片。另外,本片還獲得了該屆奧斯卡的「最佳混音、最佳音效剪輯、最佳藝術指導」三項提名。1985年出生的「米恩•查澤雷」出任本片導演,別看他年紀輕輕,但卻光環加身,他在2017年的第89屆奧斯卡獎中就憑藉《愛樂之城》榮獲了「最佳導演」桂冠。片中飾演登月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演員叫「瑞恩•高斯林」,他同時也是《愛樂之城》的男主角,雖然2017年奧斯卡獎他只獲得了提名,但在同年的第74屆金球獎中他奪得了「音樂/喜劇片最佳男主角」稱號。


電影版《登月第一人》改編自「詹姆斯•漢森」的傳記作品《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人生》,影片從1961年尼爾的女兒去世講起,一直講到1969年尼爾從月球返回,在隔離室中與妻子隔窗相望結束。影片絕大多數的鏡頭風格是仿紀錄片模式,都看過《碟影重重》吧?就是那種晃來晃去、經常「大頭貼」的拍攝手法。為了還原逼真的年代感,影片畫面也進行了故意做舊,弄出了顆粒感,即使是UHD版,也很難用「清晰」二字形容本片的畫質,看慣了特效大片,再看這樣的電影,還真需要適應一下。但有一段例外,即當太空人到達月球、打開艙門的那一瞬間,畫幅展開、畫風突變,畫面變得既清晰又平穩,到達月球後的這個橋段是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雖然本片未在國內公映,但根據IMDb上的信息查詢,本片包含了「IMAX獨佔版本(部分段落)」,甚至有「1.43:1(部分段落)」版。數字IMAX版的獨佔片段畫幅是「1.9:1」,環球在做影碟(BD、UHD)時,將IMAX畫幅改成了更適合家用的「1.78:1」,如果單看這一段落,本片的畫質確實超好……


此次「地球娛樂」送測的是「4+2常規版」,對於「環球」這家好萊塢公司而言,我認為他們是從《侏羅紀世界2》開始向中國大陸碟友示好的。在《侏2》中,環球為我們製作了3D+BD雙碟獨版,集成了公映普通話音軌和簡中字幕。在這次的《登月第一人》影碟版中,我再次見到了環球的示好。本片未在國內公映,所以沒有普通話音軌。UHD、BD都製作了三條不同風格的中文字幕,要知道,以往的環球是連簡中字幕都懶得給的主兒,如果這還不能證明他們正在轉變思維的話,那中文評論字幕單給了一條「簡中」是否足夠證明了呢?這幾乎讓我有種錯覺,難道我們大陸正版碟市的銷量已經超過港臺了?要不咋不給他們做「繁中評論字幕」呢?當然這都是我的YY……


現在絕大多數好萊塢片方做碟時都喜歡做「差異化」,比如只在2D BD中做花絮。畢竟UHD怎麼也算是BD的次世代產品,絕大多數情況下,同為2D版正片,UHD是完全可以取代2D BD的正片部分的,而片方為了保證2D BD的存在價值,故意只為它集成了幕後花絮,其實大多數影碟的花絮部分都佔不了多少空間,把它做到UHD中亦無不可。「環球」就這樣做了,且《登月第一人》也不是第一款,上面提到的《侏羅紀世界2》的UHD版也集成了BD中的所有花絮,而且UHD版中的花絮還是4K解析度(SDR)的,如果這種做法在其它好萊塢UHD影碟中推廣,那2D BD面臨淘汰的時間就會大幅提前。所以,我針對《登月第一人》的結論是:除非你非常喜歡BD的SDR畫面,也想像我這樣做BD、UHD的畫面對比,否則單碟UHD足矣,畢竟BD上有的、UHD上都有,而且素質更佳。本片的UHD版與上次碟報的《海王》一樣,身具「IMAX獨佔畫幅+杜比視界HDR+杜比全景聲」三大頂級素材,使您在家裡就可以看到「IMAX+杜比影院」的優勢組合版本,這不正是影碟的魅力所在麼?怎麼買您看著辦,推薦您支持國版,為國版盡一份力,這樣好萊塢的片方們才能更重視我們,更多的給我們集成所需素材。


影碟機:OPPO UDP-203

影碟機:SONY BDP-S5500

投影機:SONY VPL-VW368(4K視頻投影機、支持HDR10)

投影幕:JK HD-W2 MK III 105寸畫框幕(經科白塑幕)

視頻線:高登尚4K HD-V1000 HDMI 2.0a/b線 (1米、10米)

功 放:YAMAHA RX-V3081

音 箱:7.1.4

主 箱:萬登庭2Ce

中 置:萬登庭VCC-1

環 繞:何氏H9(落地箱)*4

天 空:SKH-410(B)*4

低音炮:何氏TA100+好萊塢SW10

屏 攝:小米MIX3手機(手動模式 白平衡:自動 / 感光度:200)


高人微信


本文首發日:2019年7月13日

相關焦點

  • 高人碟報(UHD-068):地球娛樂UHD+BD「限量書版」《水形物語》
    提供版權地球娛樂(北京天樂浩世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總經銷ISBN 695-4-8361-3435-1新出像進字〔2018〕1288號國權像字12-2018-1413號光碟配置:BD66+BD50光碟容量:Disc1:57.3G(4K UHD正片)     Disc2:41.5G
  • 《登月第一人》:成功的登月行動,失敗的登月電影
    《阿波羅13號》劇照而從美蘇太空競賽講起,一直講到「阿波羅11號」登月行動的電影《登月第一人》反而有些不討巧,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阿姆斯特朗去了月球又回來了,它沒有懸念感。《登月第一人》劇照雖說剛剛過世的好萊塢著名編劇威廉·高德曼曾在《銀幕產業大冒險》一書裡開篇的第一句話就寫道,「誰都說不出個所以然」(Nobody knows anything),但架不住每個人都有當事後諸葛亮的衝動,對於2018年新片《登陸第一人》票房慘敗的原因,各種分析層出不窮。
  • 高斯林與《愛樂》導演再合作 出演登月第一人
    尼爾-阿姆斯特朗、瑞恩-高斯林  搜狐娛樂訊今日,外媒報導,兩人即將攜手開始下一部電影的拍攝——將全球登月第一人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的故事搬上大銀幕,影片的名字叫做《第一人》(First Man),高斯林將扮演阿姆斯特朗。兩人的攜手或將再一次衝擊奧斯卡。
  • 《登月第一人》:高度還原美國登月全程,高燃
    《登月第一人》作為一部2018年上映的電影,完美的運用現代科技加復古模型給觀眾還原了1969年美國登月的壯舉。故事從主角尼爾·阿姆斯特朗登月前的前十年開始。 那時候的尼爾還是美國空軍基地的一名飛行員,只要美國空軍研發了新型的航空裝備,尼爾總是擔任試飛員的工作。
  • 《登月第一人》觀後感
    痛失愛女的悲傷,得知同事犧牲時禁不住顫抖的難過,臨行前不敢面對家人的猶疑……登月英雄的內心宇宙被高斯林演繹得絲絲入扣。在數次近景與超近景特寫鏡頭下,高斯林的眼睛就仿佛是會說話一般,他湛藍色的雙眸深邃而有神,如浩瀚宇宙般動人。
  • 北美票房:《登月第一人》亮相贏好評
    12日上映的三部新片《登月第一人》(First Man)、《雞皮疙瘩2:魔書歷險》(Goosebumps 2: Haunted Halloween)和《皇家酒店謀殺案》(Bad Times at the El Royale),雖未能撼動《毒液:致命守護者》和《一個明星的誕生》的優勢地位,但表現不俗,均衝入最新一期北美票房排行榜十強。
  • 《登月第一人》全網上映,第一視角感受阿姆斯特朗登月傳奇故事
    蘇聯率先於1961年發射東方1號宇宙飛船,歷時1小時48分,在最大高度為301公裡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駕駛太空人加加林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美國在航空航天技術層面落後於蘇聯當然不服氣,開始巨額投入支持國家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開啟了阿波羅計劃。終於在1969年,阿姆斯特朗駕駛的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
  •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登月後曾失聯3分鐘!
    比方說楊利偉,比方說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邁出飛船,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踩上月球土壤的太空人,同時,他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飛出地球在除了地球以外天體上,成功留下人類足跡的太空人。他和他的搭檔在月球成功停留了2.5個小時後,安全返回了地球,不過關於他,卻有著一些大家不知道的故事。
  • 《登月第一人》:英雄是凡人慾念的疊加
    《愛樂之城》和《銀翼殺手2049》中,他的表演依然保持「收」的風格,但在《登月第一人》「放」開,例如葬禮中哭泣,罵走朋友艾德。想必,2019年奧斯卡,瑞恩·高斯林應該能入圍。說回《登月第一人》,這是阿姆斯特朗的傳記片,從試飛員阿姆斯特朗違規操作被禁飛後申請加入阿波羅登月計劃,到說出「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成功登陸月球,故事很簡單,但人物塑造極出色。
  • 《重力異想世界》、《鈉克的大冒險》雙碟歡樂包將於1月8日推出
    索尼互動娛樂(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東方明珠索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將於今日起推出PlayStation《重力異想世界》雙碟歡樂包,建議零售價為318元人民幣;PlayStation《鈉克的大冒險》雙碟歡樂包,建議零售價為349元人民幣。
  • 《登月第一人》好萊塢科幻大電影
    現在,好萊塢的樂觀情緒處於低迷狀態,登月第一人提出了從雙子座試飛到阿波羅企業的太空探索歷史,這只是另一種帝國主義風險,其中美國例外主義被證明是可悲和神經質的。沒有任何領導演員,瑞恩·高斯林飾演阿姆斯特朗,克萊爾·福伊飾演他的妻子,珍妮特,傑森克拉克擔任太空人艾德·懷特,以及西班恩海因茲擔任美國宇航局載人太空飛行器中心主任羅伯特吉爾魯斯,都是美國公民。
  • 《登月第一人》是怎麼拍出來的?
    作者/Bill Desowitz(IndieWire)譯者/戴丁丁 譯者按:對影迷來說,《登月第一人《登月第一人》面世之後,人們津津樂道,大談它特殊的切入角度,和獨特的影像質感,尤其是它不可忽視的主觀視點。我想大家都很好奇,這一系列奇妙的觀感,是如何通過技術手段達成的呢?
  • 《登月第一人》: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近期一部講述人類第一次登月的電影備受關注,它就是——《登月第一人》,導演是大名鼎鼎的米安·查澤雷。
  • 歐米茄腕錶出鏡電影《登月第一人》
    由環球影業 (Universal Pictures) 出品的電影《登月第一人》 (First Man) 日前已於美國上映,腕錶愛好者、太空迷和電影觀眾能夠在電影中見證歐米茄腕錶在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登月第一人》首支中文預告曝光
         講述人類在1969年首次登月的電影《登月第一人》今天首次曝光中文預告,金球獎影帝並多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的瑞恩·高斯林將出演人類歷史上首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導演則由達米恩·查澤雷擔任,該片也將是他與瑞恩·高斯林繼《愛樂之城》獲6項奧斯卡大獎後再次攜手。
  • 人類登月第一人:兩次死裡逃生,火箭發射11小時後幸運逃回地球
    今天走在月球表面是一種榮耀,地球上一共只有12個人踏上那片土地。月球上的第一個人成了傳奇故事,但是阿姆斯特朗如何被選中參加這項工作以及他迂迴曲折的月球之路的背景故事卻鮮為人知。傳記作家詹姆斯·漢森,曾經在10多年前與尼爾·阿姆斯特朗進行了長達50小時的不公開訪談,據此寫出了傳記《第一人》,而2018年10月12日環球影業在美國發行的電影《第一人》就是基於該傳記作品的改編,真實再現了尼爾·阿姆斯特朗的親身經歷。
  • 《登月第一人》:不止還原歷史,還有家庭、生死與感動
    光看《登月第一人》這個直截了當的片名,許多人應該能想得到電影的主角是人類歷史上首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然而,超出人們預想的是,《登月第一人》並沒有老調重彈地花大量篇幅去描摹所謂的英雄壯舉,而是著墨於阿姆斯特朗在從試飛員到正式登月長達近十年的人生。
  • 阿波羅登月畫面突然消失,真相至今被掩蓋,登月第一人:遇到怪事
    在航天領域,雖然前蘇聯是先驅者,但是後來美國慢慢的追趕上來並且超越前者,在美蘇航天競賽中,標誌著美國在航天領域徹底領先的一個標誌就是1961年開始實施的阿波羅登月工程,從1961年到1972年短短11年的時間,美國先後把12名太空人送上距離地球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從而一舉贏得美蘇航天競賽,而前蘇聯從此在航天領域徹底落後美國。
  • 《登月第一人》:這是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如果要問2018年最值得一看的科幻電影是什麼,可能大家都會有不同的意見,然而從2018年8月29日威尼斯電影節展映到10月12日在北美上映,毫無疑問電影《登月第一人》成為了2018年迄今為止最值得一看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 《登月第一人》:浩瀚星空,從此留下了人類的足跡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部登月但非科幻電影《登月第一人》。看到電影名,估計小夥伴們就想到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誰了。沒錯,他就是阿姆斯特朗。《登月第一人》故事描述的是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的過程。對於幕後製作部分,電影穿插引用了1969年登月小艇降落月球的錄音對話,真實記錄了當時阿姆斯特朗與地球另一端通話的過程,並且以採石場為背景模擬月球表面的環境。在道具上的製作不依賴特效。指導過《星際穿越》的電影製作設計師納森·克羅利,力求每個細節與太空艙的大小比例相同,還原當時探索外太空的危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