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大鬧天宮 中國元素大顯神威

2020-11-23 中國臺灣網

  隨著年度太空神作《地心引力》11月19日在內地火爆上映,本年度賀歲檔頭炮正式打響。據悉,該片在3D視效方面的成就被認為會跟《阿凡達》一樣載入電影史冊,而影片中「亮瞎」雙眼的中國元素,則引起了中國觀眾的極大興趣,成為引爆全民熱議的又一話題。而熱議之中,中國觀眾逐漸形成了感性派、理性派兩大陣營,激起一番熱烈探討。對於中國元素,導演阿方索·卡隆日前則回應「非刻意討好中國觀眾」。

  感性派「熱」捧:中國元素大顯神威

  近年來,好萊塢影片加入中國元素已屢見不鮮,但《地心引力》,一定會讓中國觀眾產生揚眉吐氣的感覺。影片中,美太空人只有乘坐中國的天宮一號、神舟飛船才能返回地球,於是中國成了災難的最後防線,是科技的集中體現。而天宮空間站「閃現」的蔥綠水稻、桌球拍,以及大肚彌勒佛,無不讓中國觀眾會心一笑。對於中國元素,不少「感性派」觀眾紛紛感慨:「影片告訴我們,好東西中國造,想倖存學中文」、「中國元素亮瞎,俄美都被我們比下去,不懂中文分分鐘會喪命」、「中國元素顯神威,壯哉我宇宙神器天宮神舟」等。此外,也有觀眾表示:「看完《地心引力》突然對楊利偉同志心生敬佩,一個人上去一趟回來不容易。」

  理性派「冷」思考:是出於對中國航天的尊重

  不過,近日來也有理性的觀眾表示,好萊塢大片出現中國元素,固然值得驕傲自豪,但也不必過度解讀,畢竟電影是跨國界的文化傳播,出現中國元素很正常。而且中國已經成為又一個航天大國,作為《地心引力》這樣一部反映太空主題的科幻片,融入「天宮一號」、「神舟飛船」等中國元素,可以說理所當然。如果非要說這是製作方對中國的特殊考慮,那也是出於對中國航天技術的認可與尊重,而不是所謂的為了討好中國觀眾,搶佔中國市場。此外,理性派觀眾也談到:「《地心引力》的中國元素,的確值得國內電影界重視與思考,中國元素出現在好萊塢大片中,說明中國這方面的成就或文化得到了世界認同,那麼,我們自己為何不能以此為素材,多拍點電影佳作推向國外呢?」

  導演阿方索回應「非刻意討好中國觀眾」

  對於中國元素,導演阿方索·卡隆日前回應:「並非刻意討好中國觀眾。」他表示,中國元素並不是硬加,影片是在5年前拍攝的,當時中國票房還沒有大爆發,天宮一號也還沒有發射。中國的航天科技和美、俄一樣先進,才是最重要的。

  有意思的是,這部影片中的「天宮」,其實連楊利偉也沒見過,因為那是2016年的設計。導演阿方索表示:「中國的科技有些複雜,但我們仍然找到了足夠的資料來進行調整,比如天宮號空間站,我們在片中創造的是一個2016版的天宮,他比目前的天宮要大一號。」

  事實上,作為一個太空技術控,導演阿方索·卡隆在童年時就對太空心馳神往,而且至今仍未改變:「我還是想上太空,我正在向中國政府提交申請,希望中國政府可以邀請我參加太空項目,我不會去很久,幾天就行。」

相關焦點

  • 《地心引力》3D視覺特效炫目 天宮一號引熱議
    而熱議之中,中國觀眾逐漸形成了感性派、理性派兩大陣營,激起一番熱烈探討。對於中國元素,導演阿方索·卡隆日前則回應「非刻意討好中國觀眾」。  感性派「熱」捧:中國元素大顯神威  近年來,好萊塢影片加入中國元素已屢見不鮮,但《地心引力》,一定會讓中國觀眾產生揚眉吐氣的感覺。
  • 《地心引力》現最牛中國元素 天宮一號拯救女主角
    要說本月最令人矚目的影片,當然少不了已在海外收穫壓倒性好評的好萊塢科幻大片 《地心引力》,該片由阿方索·卡隆執導,桑德拉·布洛克、喬治·克魯尼聯袂主演。作為阿方索導演「七年磨一劍」的太空科幻力作,《地心引力》被贊是「年度神作」,《阿凡達》導演卡梅隆更親自背書「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片」。昨日,該片正式登陸中國。
  • 《地心引力》中國元素大揭秘 新劇照公布
    11月20日,被詹姆斯·卡梅隆誠意推薦的年度科幻3D神片《地心引力》即將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格式登陸內地院線。繼「全景」海報中天宮一號首露「真顏」之後,該片日前又曝光了一批新劇照,引人注目的中國元素全面浮出水面。
  • 《地心引力》:「天宮」真是太空拯救者嗎?
    》中中國空間站「天宮」內外景    迷失太空的女英雄終於發動了救生艙,飛向天空中的小白點。因為這是中國的空間站「天宮」,裡面還有著名的「神舟」救生艙——這是最近熱映的電影《地心引力》中的情節。  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影院中,當好萊塢老牌美女桑德拉·布洛克用洋腔洋調發出類似「天宮」、「神舟」的聲音時,手拿可樂和爆米花的觀眾總會會心地笑出聲來。對於他們,這是電影中的「中國彩蛋」。  埋下「中國彩蛋」的好萊塢電影,並不在少數。
  • 《地心引力》上映 中國「天宮一號」成救命稻草
    《地心引力》上映 中國「天宮一號」成救命稻草   《地心引力》由《人類之子》導演阿方索·卡隆執導,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攜手好萊塢巨星喬治·克魯尼主演,今起將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全格式登陸江城各大影院。
  • "地心引力"現天宮神舟 導演:不是討好中國觀眾
    五年前,中國「天宮一號」還沒上天,導演就確定將它納入故事背景中。2006年結束《人類之子》的拍攝後,阿方索·卡隆便開始忙活《地心引力》,調試設備、修改劇本,一直到2013年上映,七年磨一劍。   採訪臨近結束時,阿方索·卡隆開起了玩笑:「希望下次有太空飛行,中國政府能帶我上去一次。」他最想做的只是「看看地球母親,看所有的土地連接在一起,不像在地圖上是用顏色分開的。」
  • 《地心引力》現天宮神舟 導演:不是討好中國觀眾
    五年前,中國「天宮一號」還沒上天,導演就確定將它納入故事背景中。2006年結束《人類之子》的拍攝後,阿方索·卡隆便開始忙活《地心引力》,調試設備、修改劇本,一直到2013年上映,七年磨一劍。   採訪臨近結束時,阿方索·卡隆開起了玩笑:「希望下次有太空飛行,中國政府能帶我上去一次。」他最想做的只是「看看地球母親,看所有的土地連接在一起,不像在地圖上是用顏色分開的。」
  • 電影《地心引力》的中國元素:天宮空間站和神舟飛船彰顯大國實力
    2013年11月19日,被稱為年度逆天神作的好萊塢年度科幻大戲《地心引力》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全格式全面登陸內地院線。上映首日在中國內地口碑爆棚,影迷們被電影中逼真的太空畫面所折服,仿佛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 《地心引力》全景海報 中國「天宮一號」亮相
    中國近年來在載人航天領域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而這些成就也已被眼光毒辣的美國電影製片人融入到了最新的作品當中。《地心引力》女主角背後的便是中國的「天宮一號」空間站  被《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日前首次公布了一張橫幅「全景版」海報,而中國的首個空間站
  • 《地心引力》導演:加入中國元素不是刻意的
    已經近半年沒有一部電影像《地心引力》這樣一票難求了。這部電影在美國上映時票房口碑皆佳,已經被默認是奧斯卡大熱門。大概因為這部電影不僅用尖端技術展現了神秘壯闊的太空美景,還讓人重溫了人類共同的主題:孤獨地在絕境裡重生。《地心引力》給了人一個機會看地球,這個人類一直試圖離開卻最終渴望回歸的「母親」。
  • MEMS陀螺儀將大顯神威
    現在輪到MEMS陀螺儀大顯神威了,消費電子集成MEMS陀螺儀的浪潮剛剛掀起。  陀螺儀能夠測量沿一個軸或幾個軸運動的角速度,而MEMS加速計則能測量線性加速度,因此這兩者是一對理想的互補技術。
  • 《地心引力》揭秘:天宮一號是真是假?
    被贊為「史上最強太空片」的《地心引力》自19日在內地上映以來迅速成為熱門話題,首日入帳近3300萬無懸念成為票房冠軍。在觀眾們紛紛讚嘆優美視效的同時,有很多熱議話題也開始湧現——「內地版有刪減鏡頭」、「天宮一號的各種細節是真實還原嗎?」、「劇情有硬傷」。針對影迷們的種種疑問,我們聯繫了眾多相關人士,為這些問題一一做出解答。
  • 天宮一號驚豔亮相《地心引力》全景海報
    中國近年來在載人航天領域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而這些成就也已被眼光毒辣的美國電影製片人融入到了最新的作品當中。據時光網報導,被《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日前首次公布了一張橫幅「全景版」海報,而中國的首個空間站「天宮一號」也正式亮相。
  • 獨家評論《地心引力》:中國天宮一號拯救美國太空人
    《地心引力》很有可能成為比這屆威尼斯競賽片都要精彩的電影之後,漂浮在外、毫無憑藉力的兩人要想方設法地回到地球,他們遭遇了重重險情,Matt為了Ryan自我犧牲,讓Ryan登上了一個廢棄的俄羅斯空間站,並憑此再借力靠近中國的天宮一號,期間的各種故障讓Ryan近乎絕望自殺,但憑藉著瀕死前看到Matt的幻象,她振作起來,找到方法登上了天宮一號,並最終返回地球。
  • 《地心引力》導演:中國導演也拍得出科幻大片
    《地心引力》導演:中國導演也拍得出科幻大片   「中國導演完全可以拍出像《地心引力》一樣的科幻大片。『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等中國元素的出現源於中國強大的航天航空科技實力。」17日,正在參加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太空科幻大片《地心引力》導演阿方索·卡隆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應邀出席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曾因在2004年執導《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而聲名鵲起。
  • <地心引力>的中國元素:是劇情需要還是討好中國觀眾
    原標題:的中國元素:是劇情需要還是討好中國觀眾  上圖:《地心引力》講述太空人最後依靠「中國空間站」順利返回地球。(資料照片)  原標題:是劇情需要還是討好中國觀眾  被《阿凡達》導演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昨天登陸內地院線,引發中國影迷廣泛關注。一個重要原因是片中中國元素的大量運用:這部講述兩位太空人太空遇險故事的影片甚至被認為含有「史上最牛」中國元素,因為「中國空間站」和「神舟飛船」是片中女主角返回地球的「救命稻草」。
  • 《地心引力》導演:我想乘中國飛船到太空去(圖)
    在《地心引力》中,中國的天宮一號、神舟飛船成為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最後的救命稻草。阿方索·卡隆和他的團隊細心地建造了這個很多中國人都不太熟悉的太空艙,桌球、彌勒佛像、水稻、漢字……就因為這些,《地心引力》迅即和中國影迷拉近了距離。  影片與中國元素甚有淵源,今天又正式要在中國上映。趕著近期好萊塢電影明星頻頻訪華的熱潮,阿方索·卡隆導演也來到中國做宣傳。11月17日,他踏足這片神舟大地。在開始車輪戰的工作通告之前,阿方索·卡隆到訪了哪些地方?
  • "地心引力"六大解惑 天宮一號靠想像片尾暗喻進化論
    在觀眾們紛紛讚嘆優美視效的同時,有很多熱議話題也開始湧現——「內地版有刪減鏡頭」、「天宮一號的各種細節是真實還原嗎?」、「劇情有硬傷」。針對影迷們的種種疑問,我們聯繫了眾多相關人士,為這些問題一一做出解答。
  • 影評:《地心引力》除了故事都無可挑剔
    當然,這樣的評價都基於《地心引力》在視聽方面創造的又一個奇觀。如果平心而論地說到故事,《地心引力》與《阿凡達》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還有很大的差距。  《地心引力》幾乎是我們看到過的故事最簡單的電影了:因為太空災難,兩位太空人落難,最終一位女太空人成功逃生返回地球。一部90分鐘的影片,幾乎是桑德拉·布洛克扮演的女太空人「一個人的獨角戲」。
  • 《地心引力》遭理科生挑刺:男主角之死有違常識
    最讓中國觀眾感興趣的是片中美太空人靠中國空間站天宮一號和神州飛船才重返地球,被稱為好萊塢影史上「最牛的中國元素」。  一個人的大片:劇情單薄還是化繁為簡   在地球上,地心引力讓人類的雙腳能夠立於大地之上,而在太空中,地心引力則隱喻著一種不斷帶人回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