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評論《地心引力》:中國天宮一號拯救美國太空人

2020-11-23 手機鳳凰網

《地心引力》很有可能成為比這屆威尼斯競賽片都要精彩的電影

連接太空站的繩索,如同連接母體的臍帶,太空人一次次想抓住繩索,又一次次被迫切斷繩索,也象徵著一次次的生命之始。

《地心引力》Gravity

導演: 阿方索-卡隆

編劇: 阿方索-卡隆/若納斯-卡隆

主演: 喬治-克魯尼/桑德拉-布洛克

類型: 劇情/科幻/驚悚

觀影反應:

媒體首場放映,整整推遲了三十分鐘開始,原定時間9點放映,記者們在放映廳外苦苦等候,工作人員卻在9點之後才放人進入,發放3D眼鏡後,工作人員還要求記者們試戴,有問題的再進行調換,然後才開始放映。如此準備不足,除了一貫悠然自得的義大利媒體之外,其他媒體都有抱怨,但電影節方面似乎不以為意。

好在影片的觀影效果極佳,全片人物幾乎都在失重狀態中,險情不斷,令觀者不禁屏息揪心。喬治-克魯尼飾演的角色非常幽默,部分臺詞也引起歡笑。影片結束後贏得熱烈的掌聲。

有趣的是,根據鳳凰娛樂義大利特約翻譯的描述,義大利普通影院中的3D場並不多,很難得見到如電影節發放的這種比較高級的紅色3D眼鏡。

預測:

開幕片不參與威尼斯競賽,但是有望衝擊明年的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等獎項。

打分:8

劇情:

在美國太空站,一個男太空人Matt Kowalsky和女同事Ryan Stone出艙修復望遠鏡時,衛星爆炸的碎片撞到了太空站,除了出艙的兩人,其他人全部喪命。之後,漂浮在外、毫無憑藉力的兩人要想方設法地回到地球,他們遭遇了重重險情,Matt為了Ryan自我犧牲,讓Ryan登上了一個廢棄的俄羅斯空間站,並憑此再借力靠近中國的天宮一號,期間的各種故障讓Ryan近乎絕望自殺,但憑藉著瀕死前看到Matt的幻象,她振作起來,找到方法登上了天宮一號,並最終返回地球。

評論:

阿方索-卡隆在《地心引力》中的表現無疑是優異的,全片兼具實驗性和娛樂性,敘事簡潔有力,內涵豐富,加上充滿說服力的3D特效和壯麗的宇宙奇觀,可以說,既是一部驚險刺激的科幻驚悚盛宴,又是創作難度極高的水準之作,彌補了威尼斯今年整體片單的勢微。

《地心引力》中,導演一直保持有條不紊的節奏,絲毫沒有拖泥帶水,每一次轉折都具備邏輯性,總能在最絕望的時刻吊起觀眾的胃口。相對於敘事的簡潔,該片的視覺呈現卻非常複雜,開場是一段大約12分半的超長鏡頭,描繪的是宇宙失重狀態,隨著鏡頭的反覆旋轉,地球與太空的反覆變位,敘事層層推進,人物性格與人物關係也逐漸清晰,在近年的電影中甚是罕見。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出現了多次女主角的主觀鏡頭,使得觀眾的失重感更加強烈,這無疑是一部為觀眾體驗大費苦心的作品。

片中的失重狀態無疑對於演員是極高的考驗,電影的後半部分幾乎是桑德拉-布洛克的獨角戲,這個人物從比較脆弱的狀態中逐步回神,勇敢求生,一步步踏上回歸地球之旅,其中細節的把控,身體語言的運用,無疑是「衝奧」級別的野心演出。相比之下,喬治-克魯尼的戲份雖少,但作用強大,作為一個自信幽默的太空人,永遠攜帶著音樂旅行的他,更像一個充滿生命力的自由詩人,以他的堅持、毅力和犧牲影響並激勵了自己的同事。

對於中國觀眾而言,《地心引力》最值得一提的是「天宮一號」的出現,這個來自中國的太空實驗室是女主角的救命稻草,換言之,中國的科技成果客觀上拯救了美國航天員,這或許會讓看多了「美國人拯救世界」的中國觀眾為之振奮。導演設置中國空間站的原因也許在於,當代幾個大國中,也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這幾個國家有或曾經有過自己的太空站,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與不少經典的科幻之作一樣,《地心引力》在講述單一事件的同時隱藏著博大的人類命題。該片選在世外之處回溯生命的伊始,展現生命的狀態,「失重」成為離開俗世、回歸原始的一種表現方式,並從宇宙的角度反觀地球這個人類生存的地方,以宏觀的角度令人思索人類的存在價值。連接太空站的繩索,如同連接母體的臍帶,太空人一次次想抓住繩索,又一次次被迫切斷繩索,也象徵著一次次的生命之始。

如導演所言,電影表達的是關於「重生」的兩重意義,一個是困境的重生,太空人在困境中要與己抵抗,如果輸給自己,就會選擇放棄和死亡,但最終掌握命運的還是自己;另一個是死後的重生,一方面Matt看似犧牲了,但實際上在關鍵時刻喚醒了瀕死的Ryan,在Ryan的心中以另一種方式重生,另一方面,Ryan借著救生艙成功落到海中,最後海水進入艙內,出現很多氣泡,是比喻人類的一種進化,因為人類最初本就是從水裡的單細胞生物進化而來的,影片的結尾,Ryan從海中緩緩爬到陸地,適應了一下,最終爬起來直立行走,整個過程如同人類進化、生命演變的縮影。

不過,導演在某種程度上僅僅做到了呈現這些生命內涵,而未提出更大膽的宇宙概念,這或許是它與《普羅米修斯》等敢於顛覆人類起源的科幻佳作所不同的地方。

主創解讀:

阿方索-卡隆:為了儘可能讓觀眾身臨其境,我查詢了很多太空人的資料,並與之做交流,獲取了不少信息。女主角的獨角戲難度很大,所以我更關注細節,關注她每一個呼吸節奏。

對於特效而言,電影最大的挑戰是表現失重的狀態,並將其呈現給觀眾,除了讓演員儘可能忘記重力的感覺,我們也用了很多CG動畫技術,使之合成更真實。

喬治-克魯尼:為了飾演太空人角色,我練了很久瑜伽,也使身形改變了很多,這些都很值得。我認為沒有壞劇本,之所以有爛片,是因為它的拍攝理念和對電影的認知不如劇本。

桑德拉-布洛克:為了飾演這個角色,聽了很多安靜的古典音樂,練習了一些經典慢舞,本來我是一個想到哪兒做到哪兒的人,但這些音樂讓我更加放鬆,更接近太空人的狀態。

相關焦點

  • 《地心引力》上映 中國「天宮一號」成救命稻草
    《地心引力》上映 中國「天宮一號」成救命稻草   《地心引力》由《人類之子》導演阿方索·卡隆執導,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攜手好萊塢巨星喬治·克魯尼主演,今起將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全格式登陸江城各大影院。
  • 《地心引力》現最牛中國元素 天宮一號拯救女主角
    要說本月最令人矚目的影片,當然少不了已在海外收穫壓倒性好評的好萊塢科幻大片 《地心引力》,該片由阿方索·卡隆執導,桑德拉·布洛克、喬治·克魯尼聯袂主演。作為阿方索導演「七年磨一劍」的太空科幻力作,《地心引力》被贊是「年度神作」,《阿凡達》導演卡梅隆更親自背書「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片」。昨日,該片正式登陸中國。
  • 《地心引力》揭秘:天宮一號是真是假?
    被贊為「史上最強太空片」的《地心引力》自19日在內地上映以來迅速成為熱門話題,首日入帳近3300萬無懸念成為票房冠軍。在觀眾們紛紛讚嘆優美視效的同時,有很多熱議話題也開始湧現——「內地版有刪減鏡頭」、「天宮一號的各種細節是真實還原嗎?」、「劇情有硬傷」。針對影迷們的種種疑問,我們聯繫了眾多相關人士,為這些問題一一做出解答。
  • 《地心引力》全景海報 中國「天宮一號」亮相
    中國近年來在載人航天領域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而這些成就也已被眼光毒辣的美國電影製片人融入到了最新的作品當中。《地心引力》女主角背後的便是中國的「天宮一號」空間站  被《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日前首次公布了一張橫幅「全景版」海報,而中國的首個空間站
  • 《地心引力》3D視覺特效炫目 天宮一號引熱議
    而熱議之中,中國觀眾逐漸形成了感性派、理性派兩大陣營,激起一番熱烈探討。對於中國元素,導演阿方索·卡隆日前則回應「非刻意討好中國觀眾」。  感性派「熱」捧:中國元素大顯神威  近年來,好萊塢影片加入中國元素已屢見不鮮,但《地心引力》,一定會讓中國觀眾產生揚眉吐氣的感覺。
  • "地心引力"現天宮神舟 導演:不是討好中國觀眾
    五年前,中國「天宮一號」還沒上天,導演就確定將它納入故事背景中。   【中國元素】 我還加了一雙中國網球鞋   記者:電影中出現的天宮太空站和神舟飛船成了關鍵因素。這樣設置是討好中國觀眾嗎?   卡隆:不是這樣的。拍攝前我和很多太空人、太空專家有過討論,當時我們也為影片畫好了地圖。這個設置可是五年前,那時候中國票房還沒爆發,好萊塢對中國也沒這麼瘋狂。
  • 《地心引力》現天宮神舟 導演:不是討好中國觀眾
    五年前,中國「天宮一號」還沒上天,導演就確定將它納入故事背景中。   【中國元素】 我還加了一雙中國網球鞋   記者:電影中出現的天宮太空站和神舟飛船成了關鍵因素。這樣設置是討好中國觀眾嗎?   卡隆:不是這樣的。拍攝前我和很多太空人、太空專家有過討論,當時我們也為影片畫好了地圖。這個設置可是五年前,那時候中國票房還沒爆發,好萊塢對中國也沒這麼瘋狂。
  • 《地心引力》中國元素大揭秘 新劇照公布
    11月20日,被詹姆斯·卡梅隆誠意推薦的年度科幻3D神片《地心引力》即將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格式登陸內地院線。繼「全景」海報中天宮一號首露「真顏」之後,該片日前又曝光了一批新劇照,引人注目的中國元素全面浮出水面。
  • 天宮一號驚豔亮相《地心引力》全景海報
    中國近年來在載人航天領域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而這些成就也已被眼光毒辣的美國電影製片人融入到了最新的作品當中。據時光網報導,被《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日前首次公布了一張橫幅「全景版」海報,而中國的首個空間站「天宮一號」也正式亮相。
  • "地心引力"六大解惑 天宮一號靠想像片尾暗喻進化論
    在觀眾們紛紛讚嘆優美視效的同時,有很多熱議話題也開始湧現——「內地版有刪減鏡頭」、「天宮一號的各種細節是真實還原嗎?」、「劇情有硬傷」。針對影迷們的種種疑問,我們聯繫了眾多相關人士,為這些問題一一做出解答。
  • 《地心引力》大鬧天宮 中國元素大顯神威
    感性派「熱」捧:中國元素大顯神威  近年來,好萊塢影片加入中國元素已屢見不鮮,但《地心引力》,一定會讓中國觀眾產生揚眉吐氣的感覺。影片中,美太空人只有乘坐中國的天宮一號、神舟飛船才能返回地球,於是中國成了災難的最後防線,是科技的集中體現。而天宮空間站「閃現」的蔥綠水稻、桌球拍,以及大肚彌勒佛,無不讓中國觀眾會心一笑。
  • 電影《地心引力》的中國元素:天宮空間站和神舟飛船彰顯大國實力
    2013年11月19日,被稱為年度逆天神作的好萊塢年度科幻大戲《地心引力》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全格式全面登陸內地院線。上映首日在中國內地口碑爆棚,影迷們被電影中逼真的太空畫面所折服,仿佛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 《地心引力》遭理科生挑刺:男主角之死有違常識
    11月19日,由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執導、他和兒子喬納斯·卡隆聯合編劇的《地心引力》在國內上映,講述了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太空人太空遇險後如何逃生回地球的故事。最讓中國觀眾感興趣的是片中美太空人靠中國空間站天宮一號和神州飛船才重返地球,被稱為好萊塢影史上「最牛的中國元素」。
  • 《地心引力》主角為何是女太空人?太空中保護隱私原來是這樣
    它就是2013年上映的《地心引力》。阿方索·卡隆也因此成為首位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墨西哥導演。為何如此主流的好萊塢類型片,要選擇一名女性太空人作為主角?現實中女太空人在太空如何工作和保護隱私呢?今天就帶大家一同了解女太空人所不為人知的一面。
  • 《地心引力》:太空人學瓦力,用滅火器漫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2013&nbsp&nbsp&nbsp&nbsp
  • 影評:《地心引力》除了故事都無可挑剔
    由好萊塢大導阿方索·卡隆執導,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和金球獎影帝喬治·克魯尼主演,被譽為「年度逆天神片」的好萊塢年度科幻大作《地心引力》昨天登陸奧斯卡院線,引發影迷狂歡。  昨天下午,東方今報電影評審團聯手奧斯卡大上海影城,邀請10名讀者觀看了3D杜比全景聲版的《地心引力》。
  • 中國航天精英為電影《地心引力》「領銜」奧斯卡「點讚」
    原標題:中國航天精英為電影《地心引力》「領銜」奧斯卡「點讚」  中國航天精英為太空科幻電影《地心引力》「領銜」奧斯卡「點讚」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任沁沁)北京時間3月3日,好萊塢太空科幻電影《地心引力》成奧斯卡最大贏家,斬獲7項大獎。
  • 《地心引力》導演:我想乘中國飛船到太空去(圖)
    在《地心引力》中,中國的天宮一號、神舟飛船成為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最後的救命稻草。請跟隨南方都市報記者的獨家鏡頭,一起去捕捉。導演說,他一直希望這部電影能早日在中國上映,「特別想看到影片最後中國觀眾臉上的表情。」  導演對話  看好了,他還在太空站放了雙「回力鞋」  52歲的阿方索·卡隆看上去依舊帥氣挺拔,溫和的外表下隱藏了讓人著實驚嘆的實力。
  • 天宮一號重回地球 將化身流星雨划過天空
    【環球時報駐德國、日本特約記者 青木 藍雅歌 任重 柳玉鵬】「中國目標飛行器重回地球倒計時!」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網報導,天宮一號預計北京時間4月2日再入大氣層,屆時它「不會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惡狠狠地砸向地球,而是在奔向地球的過程中,化成一身絢爛,划過美麗星空」。
  • 導演談《地心引力》:是關注人物內心世界的電影
    ▲在電影《地心引力》中,來自中國的天宮一號以華麗的姿態現身,令中國影迷感到驚喜。   該片導演阿方索·卡隆從小的夢想就是做一名太空人,當上導演後,他一直想拍一部太空片圓夢。阿方索把太空紀錄片《哈勃望遠鏡》視為自己的「聖經」,正是這部影片啟發他拍攝了《地心引力》。創作這部新片時,他特意從太空人的視角來觀察宇宙,讓觀眾更加身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