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揭秘:天宮一號是真是假?

2020-11-23 驅動之家

被贊為「史上最強太空片」的《地心引力》自19日在內地上映以來迅速成為熱門話題,首日入帳近3300萬無懸念成為票房冠軍。在觀眾們紛紛讚嘆優美視效的同時,有很多熱議話題也開始湧現——「內地版有刪減鏡頭」、「天宮一號的各種細節是真實還原嗎?」、「劇情有硬傷」。針對影迷們的種種疑問,我們聯繫了眾多相關人士,為這些問題一一做出解答。 

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是真實還原嗎?

影片中非常細節的刻畫了中國的軌道空間站天宮一號以及神舟飛船。然而事實上,在影片拍攝階段「天宮一號」還不在太空中,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才發射升空。影片視效總監蒂姆·韋伯在接受時光網記者專訪時透露:天空一號的內部場景很大程度都靠想像。「如果是美國宇航局的東西我們會有很詳細的資料,但這是中國航天局的東西,很多內容都未公布。我們確實也查到了一些信息,但大部分都是靠想像。」

此外,片中天宮一號中種植水稻的鏡頭也令人印象深刻。這是基於真實的場景,太空育種實驗能夠研究作物在零重力環境的生長狀況。韋伯說片中原本還有一個青蛙實驗,「但拿樣片給觀眾看時,觀眾很迷惑,不理解太空站裡為什麼有隻青蛙,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也是一項實驗,觀眾非常不解,所以我們最後把它給刪了。」

影片有刪減?

《地心引力》的內地公映版本有一處被刪減的血腥片段:在第一次撞擊發生後,桑德拉飾演的瑞恩與克魯尼飾演的馬特回到太空梭時,目睹了撞擊後的慘狀。原版中有一幕更為驚悚的畫面,他們在返回尋找「哈佛高材生」的屍體時,發現他正面被碎片砸破,頭部被撞出一個巨大的洞,而且因為在太空環境下,致使屍體的五臟六腑被抽空,變成了一個空空的「皮囊」。據分析剪掉這段是為了減輕人們對太空的恐懼感,因為被剪掉的畫面長度不足5秒,所以並未影響影片的片長。

中國太空人的話被處理過?

片中桑德拉剛剛進入中國天宮一號後聽到的一段廣播十分模糊,但據在國外觀看此片的網友指出,這原本是一段清晰的普通話,提及了「立即離艙」「消防警告」等內容,中國公映版可能是做過特殊處理。記者就此採訪了片方華納的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這一段落在送審的版本中就是如此。

影片結尾有什麼隱喻?

影片結尾處,桑德拉·布洛克乘坐神舟飛船逃生,飛船穿越大氣層,一路顛簸碰撞,在火焰中衝向地球表面,最後沉入水中。在桑德拉爬回岸上站起身之後,影片戛然而止。導演阿方索·卡隆想表達的是生命從「浮遊生物」到「爬行動物」,再到「直立行走」這樣一個過程。他說《地心引力》的主旨是「關於我們內心的進化」,同時也無處不滲透著他對生命的思考。

片尾有彩蛋?

在《地心引力》中,桑德拉·布洛克在絕望中對外呼救,但是卻意外收到了一個地球上的信號,雖然語言不通,但是來自地球的搖籃曲和狗叫聲依然給了桑德拉莫大安慰。影片曾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播放過一支彩蛋短片,內容就是從地球上這位老兄的視角來描述那段「天外來電」。記者向片方華納相關負責人求證,對方表示在世界各地的公映版本中這支短片都沒有加到正片中。彩蛋將有可能被收錄到本片未來發行的藍光和DVD影碟裡。

劇情有硬傷?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專門撰文分析了影片中的細節。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地心引力》十分尊重物理原理,全片只有幾處違背常識與誇張之處。影片中最大的硬傷就是哈勃望遠鏡與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問題。

在現實中,哈勃望遠鏡與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差別巨大。國際空間站在距離地球表面417公裡到420公裡的近地軌道上運行,而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軌道高度則是距離地球表面559公裡。兩者之間的軌道高度差至少超過100公裡。因此,桑德拉·布洛克和喬治·克魯尼像影片中那樣,從哈勃望遠鏡飛向空間站完全是不可能的。

此外,桑德拉·布洛克穿著背心短褲從臃腫的太空衣中掙脫出來的畫面的確十分性感,但如果不是拍電影,太空人在太空衣中還要穿上一層保持體溫的液冷服,以及尿布。最起碼,她還要穿雙襪子吧。

相關焦點

  • 《地心引力》上映 中國「天宮一號」成救命稻草
    《地心引力》上映 中國「天宮一號」成救命稻草   《地心引力》由《人類之子》導演阿方索·卡隆執導,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攜手好萊塢巨星喬治·克魯尼主演,今起將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全格式登陸江城各大影院。
  • 天宮一號驚豔亮相《地心引力》全景海報
    據時光網報導,被《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日前首次公布了一張橫幅「全景版」海報,而中國的首個空間站「天宮一號」也正式亮相。細看整幅海報內容,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處於海報中心,陷入空前的迷茫和深深的太空孤寂,唯一的救命繩索也斷裂半空,絕境求生的無力感充斥整個畫面。
  • 《地心引力》全景海報 中國「天宮一號」亮相
    《地心引力》女主角背後的便是中國的「天宮一號」空間站  被《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日前首次公布了一張橫幅「全景版」海報,而中國的首個空間站「天宮一號」也正式亮相。
  • 《地心引力》3D視覺特效炫目 天宮一號引熱議
    感性派「熱」捧:中國元素大顯神威  近年來,好萊塢影片加入中國元素已屢見不鮮,但《地心引力》,一定會讓中國觀眾產生揚眉吐氣的感覺。影片中,美太空人只有乘坐中國的天宮一號、神舟飛船才能返回地球,於是中國成了災難的最後防線,是科技的集中體現。而天宮空間站「閃現」的蔥綠水稻、桌球拍,以及大肚彌勒佛,無不讓中國觀眾會心一笑。
  • 《地心引力》:「天宮」真是太空拯救者嗎?
    》中中國空間站「天宮」內外景    迷失太空的女英雄終於發動了救生艙,飛向天空中的小白點。因為這是中國的空間站「天宮」,裡面還有著名的「神舟」救生艙——這是最近熱映的電影《地心引力》中的情節。  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影院中,當好萊塢老牌美女桑德拉·布洛克用洋腔洋調發出類似「天宮」、「神舟」的聲音時,手拿可樂和爆米花的觀眾總會會心地笑出聲來。對於他們,這是電影中的「中國彩蛋」。  埋下「中國彩蛋」的好萊塢電影,並不在少數。
  • "地心引力"六大解惑 天宮一號靠想像片尾暗喻進化論
    在觀眾們紛紛讚嘆優美視效的同時,有很多熱議話題也開始湧現——「內地版有刪減鏡頭」、「天宮一號的各種細節是真實還原嗎?」、「劇情有硬傷」。針對影迷們的種種疑問,我們聯繫了眾多相關人士,為這些問題一一做出解答。
  • 揭秘「天宮一號」:航天員太空中的衣食住行
    北京時間2011年9月29日晚21時16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將中國全新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中新社酒泉9月29日電題:揭秘「天宮一號」如何為航天員打造太空新「家」作者 孫海榮、孫自法隨著全新研製的載人飛行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飛向茫茫天宮,中國航天員將擁有一個太空新「家」。這個新「家」在太空運行兩年,隨時迎接中國航天員駕乘神舟飛船入住。太空新「家」裝修得怎麼樣?有哪些「家具」?航天員工作、生活設施如何?
  • 獨家評論《地心引力》:中國天宮一號拯救美國太空人
    《地心引力》很有可能成為比這屆威尼斯競賽片都要精彩的電影之後,漂浮在外、毫無憑藉力的兩人要想方設法地回到地球,他們遭遇了重重險情,Matt為了Ryan自我犧牲,讓Ryan登上了一個廢棄的俄羅斯空間站,並憑此再借力靠近中國的天宮一號,期間的各種故障讓Ryan近乎絕望自殺,但憑藉著瀕死前看到Matt的幻象,她振作起來,找到方法登上了天宮一號,並最終返回地球。
  • 《地心引力》大鬧天宮 中國元素大顯神威
    感性派「熱」捧:中國元素大顯神威  近年來,好萊塢影片加入中國元素已屢見不鮮,但《地心引力》,一定會讓中國觀眾產生揚眉吐氣的感覺。影片中,美太空人只有乘坐中國的天宮一號、神舟飛船才能返回地球,於是中國成了災難的最後防線,是科技的集中體現。而天宮空間站「閃現」的蔥綠水稻、桌球拍,以及大肚彌勒佛,無不讓中國觀眾會心一笑。
  • 《地心引力》中國元素大揭秘 新劇照公布
    11月20日,被詹姆斯·卡梅隆誠意推薦的年度科幻3D神片《地心引力》即將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格式登陸內地院線。繼「全景」海報中天宮一號首露「真顏」之後,該片日前又曝光了一批新劇照,引人注目的中國元素全面浮出水面。
  • "地心引力"現天宮神舟 導演:不是討好中國觀眾
    五年前,中國「天宮一號」還沒上天,導演就確定將它納入故事背景中。   卡隆:我們希望描述的是,人們曾經生活在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上。也有中國的顧問幫助我們進行設計。我個人還加了個小細節,當時有款中國的網球鞋很流行,我也訂了一雙,把它放在天宮一號裡。可能畫面掃過去太快了,觀眾沒看到吧(笑)。
  • 《地心引力》現天宮神舟 導演:不是討好中國觀眾
    五年前,中國「天宮一號」還沒上天,導演就確定將它納入故事背景中。   卡隆:我們希望描述的是,人們曾經生活在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上。也有中國的顧問幫助我們進行設計。我個人還加了個小細節,當時有款中國的網球鞋很流行,我也訂了一雙,把它放在天宮一號裡。可能畫面掃過去太快了,觀眾沒看到吧(笑)。
  • 天宮一號成女主角「救命稻草」
    天宮一號成女主角「救命稻草」
  • 《地心引力》現最牛中國元素 天宮一號拯救女主角
    要說本月最令人矚目的影片,當然少不了已在海外收穫壓倒性好評的好萊塢科幻大片 《地心引力》,該片由阿方索·卡隆執導,桑德拉·布洛克、喬治·克魯尼聯袂主演。作為阿方索導演「七年磨一劍」的太空科幻力作,《地心引力》被贊是「年度神作」,《阿凡達》導演卡梅隆更親自背書「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片」。昨日,該片正式登陸中國。
  • 總設計師: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總設計師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吳喆華 李瑞 王晶)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本次任務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此後
  • 1月科學流言榜出爐,「天宮一號」將失控等都是假的
    本期共有5個科學流言上了榜,「克隆猴技術沒啥了不起」「臘八蒜抗癌還能軟化血管」「天宮一號即將失控撞向地球」「溫水暖水袋不會燙傷人」「喝酒能防凍瘡」都是假的。1、「克隆猴」技術沒啥了不起流言:1月25日,新華社通報了一項重大突破,我國科學家成功用體細胞「克隆」出了兩隻小猴子。
  • 天宮一號重回地球 將化身流星雨划過天空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網報導,天宮一號預計北京時間4月2日再入大氣層,屆時它「不會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惡狠狠地砸向地球,而是在奔向地球的過程中,化成一身絢爛,划過美麗星空」。2011年9月,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此後就成為中國航天員的「太空之家」,在那裡神舟九號、神舟十號航天員創造了諸多首次——首次手控交會對接、女航天員首飛、首次太空授課等。
  • 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接待一名航天員
    為什麼相比天宮一號時的任務,天宮二號上的航天員從3名變成了2名?這次在太空中待的時間長了,天宮二號的重量是不是也會增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來揭開謎底。   本次天宮二號任務最受人關注的一點,還是因為「人」,本次任務中,天宮二號不僅帶去了人們對宇宙的無限嚮往,更用航天員的形式將這種「嚮往」一步步變為「現實」。
  • 《地心引力》導演:電影可能是向劉洋致敬
    19日,《地心引力》在中國上映。  對中國頗有興趣的導演阿方索·卡隆在片中表現出了濃厚的中國情結,中國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不僅出鏡,還擔起了轉折性的重要任務。  這部由他親自執導並由他和兒子霍納森·卡隆共同編劇的《地心引力》使用了極簡的演員陣容,在有限的數個場景中製造出了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氛。由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女航天員引發了最多的爭論,在之前的太空題材電影中鮮有女性英雄的角色。
  • 《地心引力》不科學? 「天宮」真沒「彌勒佛」
    接下來的時間,就讓他們來告訴大家,《地心引力》的「科學度」到底靠譜不靠譜吧!  Part.1 太空人的太空生活,究竟長啥樣?  Q:太空人們的太空生活是什麼樣的?能聽音樂、打牌,甚至是像《地心引力》裡那樣,帶著伏特加去喝兩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