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網訊 被贊為「史上最強太空片」的《地心引力》自19日在內地上映以來迅速成為熱門話題,首日入帳近3300萬無懸念成為票房冠軍。在觀眾們紛紛讚嘆優美視效的同時,有很多熱議話題也開始湧現——「內地版有刪減鏡頭」、「天宮一號的各種細節是真實還原嗎?」、「劇情有硬傷」。針對影迷們的種種疑問,我們聯繫了眾多相關人士,為這些問題一一做出解答。
(註:本文含劇透請謹慎閱讀)
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是真實還原嗎?
影片中非常細節的刻畫了中國的軌道空間站天宮一號以及神舟飛船。然而事實上,在影片拍攝階段「天宮一號」還不在太空中,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才發射升空。影片視效總監蒂姆·韋伯在接受時光網記者專訪時透露:天空一號的內部場景很大程度都靠想像。「如果是美國宇航局的東西我們會有很詳細的資料,但這是中國航天局的東西,很多內容都未公布。我們確實也查到了一些信息,但大部分都是靠想像。」
此外,片中天宮一號中種植水稻的鏡頭也令人印象深刻。這是基於真實的場景,太空育種實驗能夠研究作物在零重力環境的生長狀況。韋伯說片中原本還有一個青蛙實驗,「但拿樣片給觀眾看時,觀眾很迷惑,不理解太空站裡為什麼有隻青蛙,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也是一項實驗,觀眾非常不解,所以我們最後把它給刪了。」
影片有刪減?
《地心引力》的內地公映版本有一處被刪減的血腥片段:在第一次撞擊發生後,桑德拉飾演的瑞恩與克魯尼飾演的馬特回到太空梭時,目睹了撞擊後的慘狀。原版中有一幕更為驚悚的畫面,他們在返回尋找「哈佛高材生」的屍體時,發現他正面被碎片砸破,頭部被撞出一個巨大的洞,而且因為在太空環境下,致使屍體的五臟六腑被抽空,變成了一個空空的「皮囊」。據分析剪掉這段是為了減輕人們對太空的恐懼感,因為被剪掉的畫面長度不足5秒,所以並未影響影片的片長。
中國太空人的話被處理過?
片中桑德拉剛剛進入中國天宮一號後聽到的一段廣播十分模糊,但據在國外觀看此片的網友指出,這原本是一段清晰的普通話,提及了「立即離艙」「消防警告」等內容,中國公映版可能是做過特殊處理。記者就此採訪了片方華納的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這一段落在送審的版本中就是如此。
影片結尾有什麼隱喻?
影片結尾處,桑德拉·布洛克乘坐神舟飛船逃生,飛船穿越大氣層,一路顛簸碰撞,在火焰中衝向地球表面,最後沉入水中。在桑德拉爬回岸上站起身之後,影片戛然而止。導演阿方索·卡隆想表達的是生命從「浮遊生物」到「爬行動物」,再到「直立行走」這樣一個過程。他說《地心引力》的主旨是「關於我們內心的進化」,同時也無處不滲透著他對生命的思考。
片尾有彩蛋?
在《地心引力》中,桑德拉·布洛克在絕望中對外呼救,但是卻意外收到了一個地球上的信號,雖然語言不通,但是來自地球的搖籃曲和狗叫聲依然給了桑德拉莫大安慰。影片曾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播放過一支彩蛋短片,內容就是從地球上這位老兄的視角來描述那段「天外來電」。記者向片方華納相關負責人求證,對方表示在世界各地的公映版本中這支短片都沒有加到正片中。彩蛋將有可能被收錄到本片未來發行的藍光和DVD影碟裡。(Update:11月21日,華納將這支短片曝光。點擊查看視頻)
劇情有硬傷?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專門撰文分析了影片中的細節。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地心引力》十分尊重物理原理,全片只有幾處違背常識與誇張之處。影片中最大的硬傷就是哈勃望遠鏡與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問題。在現實中,哈勃望遠鏡與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差別巨大。國際空間站在距離地球表面417公裡到420公裡的近地軌道上運行,而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軌道高度則是距離地球表面559公裡。兩者之間的軌道高度差至少超過100公裡。因此,桑德拉·布洛克和喬治·克魯尼像影片中那樣,從哈勃望遠鏡飛向空間站完全是不可能的。此外,桑德拉·布洛克穿著背心短褲從臃腫的太空衣中掙脫出來的畫面的確十分性感,但如果不是拍電影,太空人在太空衣中還要穿上一層保持體溫的液冷服,以及尿布。最起碼,她還要穿雙襪子吧。
哈勃望遠鏡與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示意圖
(紅色為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藍色為哈勃軌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