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現天宮神舟 導演:不是討好中國觀眾

2020-11-23 人民網

原標題:阿方索·卡隆:討好中國?還沒那麼瘋狂

  電影中,太空艙內的物品包裝上都印有中文。

  五年前,中國「天宮一號」還沒上天,導演就確定將它納入故事背景中。

  阿方索·卡隆昨日亮相北京。

  1969年8月,8歲的卡隆在墨西哥目睹人類登月的電視直播,從此夢想成為太空人,多年後他卻成了一名電影導演。

  就像《阿凡達》那樣,想拍神片必須得投入大把時間。2006年結束《人類之子》的拍攝後,阿方索·卡隆便開始忙活《地心引力》,調試設備、修改劇本,一直到2013年上映,七年磨一劍。

  採訪臨近結束時,阿方索·卡隆開起了玩笑:「希望下次有太空飛行,中國政府能帶我上去一次。」他最想做的只是「看看地球母親,看所有的土地連接在一起,不像在地圖上是用顏色分開的。」

  【演員表現】 布洛克的表演像個奇蹟

  記者:拋開當太空人的夢想,拍攝太空電影對你來說有什麼魅力?

  卡隆:讓人脫離地球的想法頗具神話和浪漫色彩。另一方面,人必須走出去看看才知道生命的意義。我的兒子霍納斯給了我拍攝的動力,他構想的概念很有意思,通過一個在太空面對生死困境的太空人的視角,來講述整個故事。太空中太空人遇到了飛船碎片,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類似的困境。

  記者:你對桑德拉·布洛克和喬治·克魯尼兩人表現滿意嗎?

  卡隆:這部影片雖然有很多CG特效,最重要的還是兩位的表演,他們為之做出的貢獻和準備讓人稱道。桑德拉·布洛克的表演像個奇蹟——讓一個演員單獨表演拍起來很難,她如同真的進入黑暗角落,並通過表演準確傳遞出來。與其說我被她的表演驚嚇到,不如說我被她的表演徵服了。

  我們把瑞恩(桑德拉扮演)設置成菜鳥太空人,為讓劇情更有說服力,我們也要設置馬特(克魯尼扮演)這樣一個導師角色,指導瑞恩克服困難最終逃脫險境。某種程度上,馬特是瑞恩的對立面,他是享受太空,喜歡一個人工作並且享受安靜的人。但瑞恩進入太空時,她最留戀的還是在地球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當她離開地球和她的朋友,在太空裡她腦子裡總是閃過「行,工作結束後,讓我趕緊離開這兒。」

  【中國元素】 我還加了一雙中國網球鞋

  記者:電影中出現的天宮太空站和神舟飛船成了關鍵因素。這樣設置是討好中國觀眾嗎?

  卡隆:不是這樣的。拍攝前我和很多太空人、太空專家有過討論,當時我們也為影片畫好了地圖。這個設置可是五年前,那時候中國票房還沒爆發,好萊塢對中國也沒這麼瘋狂。更為重要的是,和美國、俄羅斯一樣,中國的航天科技一直是比較先進的。

  記者:電影裡甚至出現了水稻和桌球,你們當時的設計理念是?

  卡隆:我們希望描述的是,人們曾經生活在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上。也有中國的顧問幫助我們進行設計。我個人還加了個小細節,當時有款中國的網球鞋很流行,我也訂了一雙,把它放在天宮一號裡。可能畫面掃過去太快了,觀眾沒看到吧(笑)。

  【拍攝技術】 卡梅隆鼓勵我發明自己的器材

  記者:大家知道你是喜歡用長鏡頭的導演,這一次《地心引力》在技術上有什麼進步?

  卡隆:長鏡頭創作的前提是一樣的,《地心引力》是太空題材,我和攝影師和特效導演商量,用長鏡頭和手持鏡頭來展現畫面,像是另外一個太空員跟隨、旁觀到這一切。我和兒子創作劇本時,理念就是讓觀眾完全臣服於視覺和畫面,讓他們和演員一起感受這個求生歷程。

  記者:有人拿《地心引力》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對比,同樣表現個人對抗逆境,同樣3D效果出色,你如何看待這種比較?

  卡隆:《地心引力》和《少年派》是完全不同的電影,運用不同的拍攝手法,相同的是我們都對3D技術進行了發展。但如果沒有《阿凡達》和詹姆斯·卡梅隆,這樣的技術也沒有發展機遇。沒有他開啟這技術大門,我也無法完成這部電影。

  記者:詹姆斯·卡梅隆可是稱讚《地心引力》是有史以來最佳太空片,你對此什麼感覺?

  卡隆:有點奉承我了(笑)。一開始很多人覺得我的電影無法拍成,卡梅隆給了我一些鼓勵,他說我必須發明自己的器材,才能完成這部電影。

  【科幻設定】 做當下的東西,但不死摳現實

  記者:我們知道你為了拍攝《地心引力》請教過太空科學家。按照現在的科技,類似的情況下太空人有辦法生存下來嗎?

  卡隆:首先強調的是,這是虛構的故事。如果真的發生的話,太空人就活不了了。《地心引力》講述的是倖存的故事,而這部電影用了較為極端的方式講太空人漂浮在太空外求生。

  記者:這部電影和現實之間的關係是?

  卡隆:《地心引力》是在儘量貼近現實,但是並沒有死摳現實。比如現實中,太空人從太空站出去要花50分鐘,但電影裡無法這麼拍。我們運用的是當下的科技,沒有發明什麼新東西,只有中國人的太空站「天宮一號」是提前創作出來的,(電影拍攝時天宮號還沒正式發射升空)。我們要做當下的東西,包括太空船、NASA的太空服。NASA下一代太空服馬上就要推出,但我們還是用的老款,如果用新款電影看起來就太科幻了(笑)。

  記者:也有觀眾覺得故事太短,結尾太光明,不夠有深度。

  卡隆:故事設置簡單是故意的,簡單化可以讓觀眾把自身經歷放在其中。女主角重新站在地球上,她的求生使命完成了。我不想為了深刻而讓她死,而且誰知道她站在荒野上之後發生了什麼呢?我不想為調和其他人的口味而改變,而且這種改變是沒有意義的。

相關焦點

  • "地心引力"現天宮神舟 導演:不是討好中國觀眾
    原標題:阿方索·卡隆:討好中國?   五年前,中國「天宮一號」還沒上天,導演就確定將它納入故事背景中。   【中國元素】 我還加了一雙中國網球鞋   記者:電影中出現的天宮太空站和神舟飛船成了關鍵因素。這樣設置是討好中國觀眾嗎?   卡隆:不是這樣的。拍攝前我和很多太空人、太空專家有過討論,當時我們也為影片畫好了地圖。這個設置可是五年前,那時候中國票房還沒爆發,好萊塢對中國也沒這麼瘋狂。
  • 《地心引力》大鬧天宮 中國元素大顯神威
    據悉,該片在3D視效方面的成就被認為會跟《阿凡達》一樣載入電影史冊,而影片中「亮瞎」雙眼的中國元素,則引起了中國觀眾的極大興趣,成為引爆全民熱議的又一話題。而熱議之中,中國觀眾逐漸形成了感性派、理性派兩大陣營,激起一番熱烈探討。對於中國元素,導演阿方索·卡隆日前則回應「非刻意討好中國觀眾」。
  • 《地心引力》3D視覺特效炫目 天宮一號引熱議
    而熱議之中,中國觀眾逐漸形成了感性派、理性派兩大陣營,激起一番熱烈探討。對於中國元素,導演阿方索·卡隆日前則回應「非刻意討好中國觀眾」。  感性派「熱」捧:中國元素大顯神威  近年來,好萊塢影片加入中國元素已屢見不鮮,但《地心引力》,一定會讓中國觀眾產生揚眉吐氣的感覺。
  • <地心引力>的中國元素:是劇情需要還是討好中國觀眾
    原標題:的中國元素:是劇情需要還是討好中國觀眾  上圖:《地心引力》講述太空人最後依靠「中國空間站」順利返回地球。(資料照片)  原標題:是劇情需要還是討好中國觀眾  被《阿凡達》導演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昨天登陸內地院線,引發中國影迷廣泛關注。一個重要原因是片中中國元素的大量運用:這部講述兩位太空人太空遇險故事的影片甚至被認為含有「史上最牛」中國元素,因為「中國空間站」和「神舟飛船」是片中女主角返回地球的「救命稻草」。
  • 《地心引力》靠"神舟"救女主?導演:請中國帶我上太空
    原標題:全靠「神舟」救女主?《地心引力》導演:請中國帶我上太空   阿方索·卡隆。   年度太空神片來了!今日,在全球拿下5個億美元票房,詹姆斯·卡梅隆贊為「有史最佳太空片」,以及在爛番茄的好評率為98%的好萊塢年度神片《地心引力》正式以2D/3D、IMAX版登陸全國院線。昨日下午,影片導演阿方索·卡隆亮相北京首映禮。現場直言,片中涉及的「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並非討好中國市場,因為中國航天科技本來就很先進。
  • 《地心引力》現最牛中國元素 天宮一號拯救女主角
    要說本月最令人矚目的影片,當然少不了已在海外收穫壓倒性好評的好萊塢科幻大片 《地心引力》,該片由阿方索·卡隆執導,桑德拉·布洛克、喬治·克魯尼聯袂主演。作為阿方索導演「七年磨一劍」的太空科幻力作,《地心引力》被贊是「年度神作」,《阿凡達》導演卡梅隆更親自背書「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片」。昨日,該片正式登陸中國。
  • 《地心引力》導演:我想乘中國飛船到太空去(圖)
    在《地心引力》中,中國的天宮一號、神舟飛船成為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最後的救命稻草。阿方索·卡隆和他的團隊細心地建造了這個很多中國人都不太熟悉的太空艙,桌球、彌勒佛像、水稻、漢字……就因為這些,《地心引力》迅即和中國影迷拉近了距離。  影片與中國元素甚有淵源,今天又正式要在中國上映。趕著近期好萊塢電影明星頻頻訪華的熱潮,阿方索·卡隆導演也來到中國做宣傳。11月17日,他踏足這片神舟大地。在開始車輪戰的工作通告之前,阿方索·卡隆到訪了哪些地方?
  • 《地心引力》導演:中國導演也拍得出科幻大片
    「中國導演完全可以拍出像《地心引力》一樣的科幻大片。『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等中國元素的出現源於中國強大的航天航空科技實力。」17日,正在參加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太空科幻大片《地心引力》導演阿方索·卡隆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應邀出席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曾因在2004年執導《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而聲名鵲起。
  • 《地心引力》:「天宮」真是太空拯救者嗎?
    因為這是中國的空間站「天宮」,裡面還有著名的「神舟」救生艙——這是最近熱映的電影《地心引力》中的情節。  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影院中,當好萊塢老牌美女桑德拉·布洛克用洋腔洋調發出類似「天宮」、「神舟」的聲音時,手拿可樂和爆米花的觀眾總會會心地笑出聲來。對於他們,這是電影中的「中國彩蛋」。  埋下「中國彩蛋」的好萊塢電影,並不在少數。
  • 神舟天宮成"地心引力"驚喜 91分鐘來把太空歷險
    來一把太空歷險   ▲在電影《地心引力》中,來自中國的天宮一號以華麗的姿態現身,令中國影迷感到驚喜。   被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昨天登陸內地各大院線,並一舉奪得排片冠軍。這部影片由桑德拉·布洛克和喬治·克魯尼兩大影星主演,截至目前全球票房已達5億美元,口碑更是爆棚。雖然該片片長僅為91分鐘,卻被視為爭奪明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種子選手,中國影評人也紛紛褒獎,稱這部影片是「科技和藝術的完美融合」。
  • 導演談《地心引力》:是關注人物內心世界的電影
    ▲在電影《地心引力》中,來自中國的天宮一號以華麗的姿態現身,令中國影迷感到驚喜。   被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昨天登陸內地各大院線,並一舉奪得排片冠軍。這部影片由桑德拉·布洛克和喬治·克魯尼兩大影星主演,截至目前全球票房已達5億美元,口碑更是爆棚。雖然該片片長僅為91分鐘,卻被視為爭奪明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種子選手,中國影評人也紛紛褒獎,稱這部影片是「科技和藝術的完美融合」。
  • 《地心引力》現中國空間站救美國太空人情節
    《地心引力》現中國空間站救美國太空人情節 而克魯尼是那種很容易合作的演員,「他自己做過導演、製片,很好相處。看到這個劇本後,一早就表達了很想演這個角色。」  片中「中國元素」的含量和作用都格外有誠意,因為中國空間站和神舟飛船將成為女主角返回地球的最後的「救命稻草」。
  • 《地心引力》上映 中國「天宮一號」成救命稻草
    《地心引力》上映 中國「天宮一號」成救命稻草   《地心引力》由《人類之子》導演阿方索·卡隆執導,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攜手好萊塢巨星喬治·克魯尼主演,今起將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全格式登陸江城各大影院。
  • 《地心引力》揭秘:天宮一號是真是假?
    被贊為「史上最強太空片」的《地心引力》自19日在內地上映以來迅速成為熱門話題,首日入帳近3300萬無懸念成為票房冠軍。在觀眾們紛紛讚嘆優美視效的同時,有很多熱議話題也開始湧現——「內地版有刪減鏡頭」、「天宮一號的各種細節是真實還原嗎?」、「劇情有硬傷」。針對影迷們的種種疑問,我們聯繫了眾多相關人士,為這些問題一一做出解答。
  • 電影《地心引力》的中國元素:天宮空間站和神舟飛船彰顯大國實力
    2013年11月19日,被稱為年度逆天神作的好萊塢年度科幻大戲《地心引力》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全格式全面登陸內地院線。上映首日在中國內地口碑爆棚,影迷們被電影中逼真的太空畫面所折服,仿佛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 《地心引力》中國元素大揭秘 新劇照公布
    天宮一號:華麗的忠實再現從外太空缺氧邊緣,到爬上俄國飛行器,再駕駛俄國飛行器,尋找中國空間站天宮一號,最後成功登上中國神舟號,順利飛回地面,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新手太空人共經歷了三次拯救,並最終完成了從等待救贖到自我救贖的轉變,中國強大的航天科技成果也由此成為影片劇情的關鍵。
  • 《地心引力》中文版海報引爭議 卡梅隆"被導演"
    即將於20日上映的電影《地心引力》昨天發布的四款中文版海報卻引發了爭議。這些在顯著位置表現《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神口碑「加持」的海報,讓不少影迷為該片真正的導演阿方索·卡隆叫屈,認為這樣的做法誤導觀眾並且很不尊重導演。
  • 《地心引力》定檔11月20日 天宮神舟成大救星
    被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譽為影史上最好太空片的《地心引力》自宣布引進內地之後,昨日終於定檔11月20日上映。該片導演、曾執導過《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的阿方索·卡隆現身中國版預告,問候中國影迷的同時,並首次劇透「天宮空間站和神舟飛船成為了片中的大救星」。
  • 《地心引力》上映 被指故事太簡單
    此片被《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贊為「有史最佳太空片」,並且被各大網站評為史上最佳的0部科幻片之一。再加上中國「天宮一號」、「神舟」承擔了拯救女主重返地球的使命,導演阿方索·卡隆親自到中國宣傳,讓中國影迷有巨大的理由去期待這部片子。
  • 《地心引力》被評劇情簡單特效豪華(圖)
    均為《地心引力》劇照  本報訊(記者 石月)被「阿凡達之父」卡梅隆加持為「史上最好太空片」的電影《地心引力》IMAX3D版昨日在長沙萬達影城上映。此前該片就已經贏得不少好口碑:從視覺效果到主演,爛番茄好評率98%、綜合媒體評分96分、全球票房已達5億美元……不過和媒體的一致好評不同的是,不少觀看過該片的觀眾表示,此片不怕劇透,因為劇情實在是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