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航天精英為電影《地心引力》「領銜」奧斯卡「點讚」
中國航天精英為太空科幻電影《地心引力》「領銜」奧斯卡「點讚」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任沁沁)北京時間3月3日,好萊塢太空科幻電影《地心引力》成奧斯卡最大贏家,斬獲7項大獎。正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開幕式的中國航天精英,第一時間祝賀該片,並盛讚其豐富的創新力。
「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電影。想像力是科學創新的重要內容,人類如果失去想像力,生活就會失去很多色彩,更無法創新,而創新是人類通往未來最重要的能力。」全國政協委員、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梁小虹說。
對於中國觀眾而言,《地心引力》最值得一提的是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的出現,這個來自中國的太空實驗室最終拯救了美國女太空人。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是中國第一個實驗性空間實驗室,是中國空間站的起點。神舟飛船是中國在自有工業基礎上完全自主研發的載人飛船。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儘管影片中描繪的飛行器構造與神舟飛船並不一致,但中國空間站天宮一號、神舟載人飛船的「英雄表現」,給全球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也間接反映中國航天技術的進步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
「這和當前國際航天大背景是一致的,和中國國家整體實力和水準是相適應的。」周建平說,中國載人航天在國際上已經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按照目前計劃,國際空間站將在2020年退役,而中國空間站將在2020年前後建成,或將成為屆時世界唯一在軌的空間站。
「載人航天是人類和平利用太空的事業,中國一貫重視國際合作,未來將與世界共享太空資源開發能力。」周建平說。
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首席科學家葉培建對於當下日益多元的太空科普宣傳表示支持、認可。太空科幻電影、「月球車玉兔」微博等大受歡迎,說明太空科普正在以更接近民意的方式呈現給人們,讓複雜的科學知識被更多人愉悅地接受。
梁小虹也盛讚通過更具藝術性、更接地氣的傳播形式,讓更多讓人了解、認知、關心未來領域和未來時間可能發生的事情。「這對於全民族好奇心的培養、對科技創新欲望的培養大有裨益。」
「好萊塢的嘗試,必然間接影響一些青少年將來的志向選擇。」梁小虹說,這對於人類探索太空事業的發展是好事。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