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求生的欲望

2021-01-08 每日娛樂八卦陣

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說的《火星救援》,其題材就令人相當著迷:透過受困在火星上的地球人,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求生,宛如《浩劫重生》的劇情,融合《馬蓋先》的機智,加上《2009月球漫遊》的孤獨感,《火星任務》的太空探險場面,讓《火星救援》整體呈現相當多元豐富。而當今不乏以太空為主題的電影作品,《火星救援》這樣的故事大綱看似單一,但其焦點可透過主角在面對困境之際,對應到社會輿論以及公部門運作的複雜關係,使得《火星救援》的故事不僅僅只是描述主角馬克在火星上求生的過程,同時也描述了地球上焦急的人們如何展開遙遠的救援行動,其旁枝故事線發展得相當精採。導演雷利史考特在前陣子挑戰大規模場面的《出埃及記:天地王者》或是其擅長太空恐怖科幻主題的《普羅米修斯》等商業娛樂片後,回歸《火星救援》這樣的太空小品故事,反而能讓他重新聚焦於劇中角色琢磨,以及劇情收斂的卓越功力,《火星救援》可說是雷導生涯中另一部相當傑出的太空題材災難電影。

只可惜的是,許多媒體宣傳常常將《火星救援》與去年諾蘭導演的《星際效應》混為一談,不外乎是想把劇中兩位演員—同樣演出《星際效應》的麥特戴蒙及潔西卡崔斯坦扯上邊,搭上這波太空主題電影的順風車。同時更利用了許多周邊病毒式營銷,彷佛麥特戴蒙所飾演的主角馬克就是《星際效應》中在未知星球上的曼恩博士翻版,只能說兩部作品好比青菜比雞腿般的天壤之別,媒體操作不僅有誤導觀眾之嫌,也將觀賞電影這件事情的水平拉低,令人感嘆。不論如何,若您期待在《火星救援》中看到各種新奇又超乎想像的科技,或是令人驚豔的科幻場景,那將會是一場了無新意的災難。但若是想體會主角如何利用他媽的科學求生,人們如何絞盡腦汁救援那遠在天邊的夥伴,以及人與人之間在面對困難時一來一往的精彩劇情,《火星救援》將會是一部讓人滿足的電影作品。

回顧《火星救援》的原著小說,以Martian為名,目的不外乎強調了在火星上的主角馬克,在經過長時間的逗留彷佛成為了新一代的火星人。隨著劇情的推演,馬克要離開火星的那一刻,似乎也充滿了一絲不舍的氣氛。全篇故事最迷人的,莫過於麥特戴蒙在面對眾多GoPro攝影機的獨角戲,以及各種角度的拍攝取景,成功詮釋了主角內心掙扎又樂觀進取的態度,另外也使觀眾彷佛置身於麥特戴蒙身邊的影像空間之中。讓人不免想到自己若是身在陌生的空間,該如何是好。

特別的是,在《火星救援》中眾多的火星場景以及火星登陸任務等劇情考究,劇組透過NASA的顧問,將火星登陸任務的內容趨近於實際NASA計劃的事實,並將之調整,使其更具戲劇效果。在美術或是場景設定、劇中的科學憑據考究都令人感到新鮮有趣。在劇情上,電影維持了原著小說的幽默調性,節奏也相當輕快。在近兩小時半的片長中,劇情塞滿了不同的故事線發展,相當緊湊。值得一提的是,《火星救援》裡眾科學家絞盡腦汁救援航天員的過程,如同《阿波羅13》中極具張力的故事劇情,讓人印象深刻。電影除了描述主角如何脫離困境,另外也將焦點放在地球上的人們,包括科學家、政客、政府官員、媒體們,如何看待這起事件的反應。而更令人感動的事,科學家們古怪又有趣的個性,透過各種方式盡力救援遙遠的倖存者,便是啟發人們對科學的熱情,以及理性中感性的那一面。就算這群科學怪人個性再怎麼奇特,成功達成任務的那一刻實在是令人感動,你怎麼能夠不愛科學的博大精深,及讚嘆這群努力的辛苦科學怪咖呢。

當然,《火星救援》的故事主軸重心仍然是從受困於火星的主角馬克出發,多元視角的鏡頭取景,加上麥特戴蒙憨厚的演出表現,幽默風趣的自嘲對白,讓整個求生的過程顯得正面積極,不失輕鬆有趣。人們在面對危機時刻以樂觀進取的態度,想辦法解決難題,我想便是《火星救援》的核心價值。也如同潔西卡崔斯坦所扮演的指揮官,在劇中提到:面對問題,就要解決問題。

整體而言,《火星救援》算是雷利史考特難得嘗試的電影風格,不如以往大場面的商業娛樂片,《火星救援》所帶給觀眾的感動在於觀眾能夠透過旁觀紀實的鏡頭,直接貼近與主角的心情起伏,將劇中角色與觀眾間的距離拉近。而眾多的旁支故事線,也提醒了每個觀眾在太空探險的過程中需要面臨的殘酷現實。電影中的科普知識,透過簡明的對白也相當容易理解,特別是針對太空探險的法律規範,對應到地球現實的有趣對比,兩者間的差異也造成了非常有趣的反差,讓觀眾在觀賞電影的同時,也理解了這些有趣的知識。就個人而言,每每在觀賞太空題材電影時,都會想起學生時期聽孫維新老師演講中所說的一句話:「學天文的人最悲慘,因為都看不到研究成果。」透過電影這樣的娛樂媒介,創作者創作出的影像空間,滿足了天文科學愛好者對於追求宇宙真理的欲望,我想這便是觀賞《火星救援》最大的樂趣所在。

相關焦點

  • 《火星救援》中文終極海報 馬特·達蒙艱難求生
    《火星救援》中文終極海報 馬特·達蒙艱難求生 其中一款海報中,馬特·達蒙穿著太空人的服裝在火星風暴中行走,而這在電影中將是所有故事的開端。遇到風暴後的馬克·沃特尼(馬特·達蒙飾演)與其他宇航隊友失聯,他們都以為馬克已經遇難,將他滯留在了火星。獨自在火星上的馬克·沃特尼上演了一出以逗比精神面對慘澹人生的極限生存好戲。
  •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時間:2015.11.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桃桃林林 分享到:
  • 《火星救援》的洗腦歌單
    時光網特稿 電影《火星救援》是繼《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後的又一部太空「災難」片。與前兩部不同的是,《火星救援》要輕鬆歡樂得多, 促成這種效果除了靠逗比的劇本與馬特·達蒙演技之外,響徹火星的迪斯科音樂也是「神來之筆」。
  • 《火星救援》:致敬生命,生死救援!
    電影《火星救援》是2015年推出的一部極具科幻冒險故事的電影,該片將故事背景設計在遙遠的火星,確實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看點。其根據著名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一經上映就獲得了不錯的高口碑回饋。這部作品講述了由於遭遇意外,植物學家馬克不幸與宇航團隊失聯,隻身一人迷失在火星上,面臨著飛船的損毀和面對生命能源的耗損,其憑藉著勇敢與樂觀引起了地球上航天局的注意,於是一場關於火星的生命救援行動緩緩展開。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典型的科幻與冒險系列的二合一,其不僅是當時很出色的商業片代表,也格外的貼合人們的生活,拉近了人們與科幻之間的距離。
  • 電影火星救援評價如何?
    《火星救援》的評價挺好,太空人馬克獨自被困火星,驚險刺激、有趣,是好科幻片。火星上發生強風暴,美國宇航隊伍匆忙撤離,馬克被誤認為喪生。大難不死的馬克艱難求生。自我療傷,拔出風暴中插進身體的天線,縫合傷口;食物不多,創造條件種土豆;找到多年前的火星探測車,從而和地球取得聯繫。
  • 美國科幻冒險片火星救援 上演膽戰心驚的救援任務
    小編最近看了很多歐美電影,像是《星球大戰》、《神探夏洛克》、《飢餓遊戲3》等等,但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火星救援》了。於是學霸如我的小編立即惡補了關於《火星救援》的有關材料。我相信親們也是很想了解一下《火星救援》的來龍去脈啦。於是乎,善解人意的小編就默默滿足親們的欲望啦。
  • 影評《火星救援》:你有一份困境生存指南待領取
    ——《火星救援》假設有一天你被困在火星,你會怎麼做?《火星救援》給出了一份詳細的生存指南。影片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科幻小說,描述了一個火星版「荒野求生」的故事。本片講述了前往火星執行任務的科學家兼太空人馬克·沃特尼在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中被零件擊暈,同伴在他生還機會渺茫的情況下拋棄他離去。不料馬克卻奇蹟生還,為了堅持到離開火星,他必須想盡辦法在荒蕪的火星上生存下去。
  • "火星救援"太空求生情節逼真 "火星上的魯賓遜"逗樂觀眾
    幾乎每年11月都有一部好萊塢科幻片登陸內地,前年是《地心引力》,去年是《星際穿越》,今年則是《火星救援》。該片昨天以3D、IMAX3D版本上映,雖然片名給人感覺頗有驚險大片的意味,但它竟是一部笑點頻出的硬科幻片。
  • 《火星救援》:學好數理化,走遍宇宙都不怕!
    據業餘人士統計,從他1996年出演的《生死豪情》到2015年的《火星救援》,馬特達蒙一共拍了8部需要被人救的片子,還有一次花了5000億美元救他——在《星際穿越》中斥巨資救援他。有網友評價:「他是太空人裡最會種土豆的農民,農民裡最會拆解飛船的修理工,修理工裡數理化最好的學霸,學霸裡最懂得求生技能的驢友,驢友中跑得最遠的太空人。」2035年,NASA正在執行第三次「阿瑞斯」火星載人任務,6位太空人搭乘著阿瑞斯三號飛船來到火星,按照計劃,他們將在火星表面進行為期30天的工作和生活。
  • 《火星救援》嘗鮮!原來是部勵志的太空西部片
    達蒙和「勞模姐」查斯坦亮相《火星救援》多倫多首映掀起高潮  >>>>外媒評《火星救援》:娛樂性十足但深度有限的爆米花片  搜狐娛樂訊(森月/文) 在當地時間9月11日上午,多倫多威爾斯公主劇院的門口的馬路上排起長隊,隊伍繞著劇院所在街區整整排了一圈,來人皆是為了先睹《火星救援》為快。
  • 《火星救援》影評:一部前所未見的紀實科幻片
    文|韋其江  眾人翹盼的《火星救援》終於在25日登場,410萬元的午夜場成績讓《火星救援》不出意外地成為熱賣品。從市場走向來看,《火星救援》有望衝擊單周5億元的票房高點。值得一提的是,《火星救援》是今年進口分帳片的倒數第二部,在它之後只有一部《海綿寶寶曆險記》。作為好萊塢的扛鼎之作,在2015年總體分帳片票房慘敗給國產片的情況下,《火星救援》成了「救命稻草」。(11月27日《東北新聞網》)  《火星救援》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擔綱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裡斯汀·韋格等主演。
  • 《火星救援VR》已登PS VR及Vive 圓你的火星夢
    【17173VR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由20世紀福克斯推出,以《火星救援》原著為基礎的年度科幻大片《火星救援》的VR體驗,將會登陸PS VR和Steam VR平臺,不過暫時不支持Oculus Rift。
  • 《火星救援》作者:電影有個硬傷
    有一天,安迪·威爾開始在博客上寫太空人馬克·沃特尼在火星上獨自求生的故事。最初他只想寫給自己這樣的「技術控」宅男宅女看,沒想過大眾讀者。可是隨著情節的發展,他的讀者隊伍不斷壯大。完成整部小說後,他給兩千位專業讀者去郵,請大家就科學和技術上的細節給他糾錯。這些專業讀者中,既有化學家、電路工程師,也有美國航母技術人員。
  • 豆瓣高分經典電影之火星救援丨附資源
    載人航天宇宙飛船阿瑞斯3號成功抵達火星,誰知一場破壞力極其巨大的風暴向太空人們襲來,阿瑞斯3號被迫中斷任務,緊急返航。撤離途中,太空人馬克·沃特尼被飛船上吹落的零件擊中,由於生還希望渺茫,隊友們只得匆匆返航,並向世人宣告他已犧牲的事實。出乎意料的是,馬克以極低的概率活了下來。他躲進駐火星的航天基地療傷。下一次火星任務要等到四年後,而基地內的補給僅夠他維持31天。
  • 《火星救援》真的完爆《星際穿越》嗎?
    票房中等大師名頭叫得響,題材新鮮度不夠《火星救援》10月2日在北美公映,首周末票房5500萬美元,乃史上10月電影開局成績的第二高。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個周末,《火星救援》再次入帳3700萬美元。上映10天,耗資1.08億美元製作的《火星救援》已收回成本。
  • 【免費搶票】11月28號 《火星救援》星際救援,刻不容緩~!開始搶票啦~
    《火星救援
  • 《火星救援》:人類在宇宙,災難面前只有精誠合作才能成功
    《火星救援》《火星救援》於2015年11月中國大陸上映,影片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科幻小說。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德魯.高達/安迪.威爾編劇,馬特.達蒙等主演,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豆瓣評分8.4分。
  • 創業者看《火星救援》的理由
    在感恩節之際,在北美曾經票房奪冠、口碑也爆棚的科幻片《火星救援》終於在國內上映。而IDG君在看完了這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 主演的太空科幻史詩《火星救援》(The Martian),除了發現馬特·達蒙真的是世界上最需要被拯救的男人——從《拯救大兵瑞恩》到《星際穿越》再到《火星救援》,為什麼你總是那個倒黴蛋——IDG君還意外地發現,與其說這部片子是科幻片,其實這部片子的故事更是我們身邊的創業者們每天生活的縮影嘛。
  • 火星求生第一殖民版有什麼東西?火星求生介紹
    導 讀 火星 求生 第一殖民版有什麼東西,附贈哪些東西,本次為大家帶來 火星求生 第一殖民版介紹。
  • 《火星救援》影評:把科學思維置於先進技術之上
    以《火星救援》為例,影片採用了絕境求生的情境設定,但對心理考驗和情感衝突毫無興趣,放過了許多展開戲劇衝突的機會,比如太空旅途上的情感糾葛、電車難題式的倫理衝突、技術思維與官僚政治的內在矛盾等,基本點到為止。因為,以科學的方式呈現科學的力量,才是這類電影的興趣所在。  儘管影片也把絕境中的樂觀當作一個賣點,但片中主角的插科打諢,和普通人理解的樂觀主義恐怕是兩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