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致敬生命,生死救援!

2020-12-05 影娛社

電影《火星救援》是2015年推出的一部極具科幻冒險故事的電影,該片將故事背景設計在遙遠的火星,確實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看點。其根據著名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一經上映就獲得了不錯的高口碑回饋。

這部作品講述了由於遭遇意外,植物學家馬克不幸與宇航團隊失聯,隻身一人迷失在火星上,面臨著飛船的損毀和面對生命能源的耗損,其憑藉著勇敢與樂觀引起了地球上航天局的注意,於是一場關於火星的生命救援行動緩緩展開。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典型的科幻與冒險系列的二合一,其不僅是當時很出色的商業片代表,也格外的貼合人們的生活,拉近了人們與科幻之間的距離。

影片中很多角色設定都極具看點,對於劇情的推動起著重要的作用。演員馬特達蒙所飾演的角色馬克,作為電影主人公其形象生動地塑造出了男主角臨危不懼的樂觀心態。植物學家與太空人的雙重身份,顛覆了傳統科幻題材的死板守舊。這部極具探索精神的電影,將幽默風趣注入到情節之中,不同於往昔的冒險作品,給人過於嚴肅壓抑之感。

從電影節奏來看,其前半部分的跌宕起伏和後半部分的人性描寫,令人感到十分的震撼。尤其是當其他人誤以為馬克已經死去的時候,其孤獨地在星球上生存的片段讓人感受到了那種對於生命強烈的求生欲。嚴格意義上講,這是一部有著災難元素的電影作品,可是導演巧妙地採用獨家的視角以火星生存為大篇幅的描寫,由此襯託出複雜人性背後,每一個人對於生命不一樣的態度。

《火星救援》是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經典力作,其對於電影作品始終講究電影藝術與市場商業化的平衡。所以通過該片的細節,我們能感觸到導演強烈的野心,他營造的未來科幻的氛圍並沒有過於天花亂墜,而是以虛實結合的方式將電影的視角效果達到極致。其影片中很多場景都是取自世界各地一些有名的景區,通過後期的特效加工,呈現出美輪美奐的科幻劇作。

這部高分電影最精彩之處就是所營造的絕地求生般的精神極具感染力。此種對於生命的敬重深深讓人深感敬畏。人物的矛盾,歷史的底蘊,科幻世界的探索,多重元素讓此作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返璞歸真的故事鋪墊,通過男主人的內心活動還有行動演繹看來,讓這場關於火星的救援,增添壯烈與宏偉之感。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它用瞻園的拍攝形式譜寫了人類與外太空之間的親密關聯,它激勵著人類對於太空探索的求知歷程,對於下一代人而言,它也預示著人類星星之火傳遞的信仰與精神,或許宇宙的奇妙之處就是未知與神秘,通過這部電影,人類也逐漸的明白,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相關焦點

  • 生死救援一刻鐘
    請記住在這場執行搜救轉移A4幢23-7老人「生死救援」中6名年輕的消防救援人員:陳俊霖,28歲,重慶合川人,2013年6月入伍,二級指揮員,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水上支隊黃泥塝站中隊長。李泳卓,25歲,四川威遠人,2016年6月入伍,四級指揮員,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水上支隊黃泥塝站副中隊長。
  • 《火星救援》一部激動人心的電影
    雖然它基於計算機科學家安迪威爾的同名暢銷小說,但雷德利斯科特的「火星救援」直接喚起了一部更老的電影:拜倫哈斯金的「火星上的魯賓遜漂流記」,其聳人聽聞的標語「美國唯一一位太空人進站反對地球以外的所有可能性!「幾乎總結了兩部電影。
  • 《火星救援》:學好數理化,走遍宇宙都不怕!
    據業餘人士統計,從他1996年出演的《生死豪情》到2015年的《火星救援》,馬特達蒙一共拍了8部需要被人救的片子,還有一次花了5000億美元救他——在《星際穿越》中斥巨資救援他。有了中國的幫助,NASA的工作人員提出,將太陽神火箭用於其他的救援計劃,由馬克的隊友實施。為了能夠被救援,NASA、隊員和馬克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
  • 《火星救援》裡的物理學
    [摘要]《火星救援》打著科幻電影的名義,寫的是科學和勵志故事。萬一有一天我被拉在火星,我會怎麼辦?我也會說出瓦特尼說的話,讓科學幫我活命,讓科學徵服火星。薩根對探索太陽系內行星以及系外行星有很大的興趣,他還研究外星生命和外星文明,儘管這方面並沒有什麼結果。他的研究成果之一是火星表面顏色和季節變化,指出火星上存在沙塵暴,這些都在《火星救援》裡被大篇幅應用。
  • 《火星救援》,可能真的被高估了
    Ridley Scott執導的《火星救援》,幾乎跟他的另一部電影《黑鷹墜落》一樣,會成為一部細節摳到極致的影史經典。雖然IMDb 8.2的高分推動它不斷地刷新票房紀錄,但可能仍舊與經典無緣。 這要扯出另一部可能被IMDb低估了的老電影,由被譽為"美國的希區柯克"的大導演Brian De Palma花巨資拍攝的《火星任務》。其實,15年前在美上映的《火星任務》,在火星和國際空間站等方面的細節呈現,即使與《火星救援》相比,也並沒有差多少。但從IMDb評分來看,2.7的分差實在不敢苟同,IMDb 5.5分已經足以把《火星任務》劃入爛片之列。
  •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時間:2015.11.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桃桃林林 分享到:
  • AOC火星救援京東專場第二季拼了!
    太空科幻巨作《火星救援》11月25日正式在內地上映,上映首日吸金超過5000萬,上映一周可以說口碑與票房雙豐收,預計《火星救援》有望衝擊單周5億元的票房高點。全球領先的專業顯示設備提供商AOC,此次深度植入《火星救援》,百餘臺旗下LV3系列高端顯示器、V02系列大屏幕智能電視等產品入駐美國NASA,開啟精彩火星救援之旅。
  • 《火星救援》求生的欲望
    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說的《火星救援》,其題材就令人相當著迷:透過受困在火星上的地球人,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求生,宛如《浩劫重生》的劇情,融合《馬蓋先》的機智,加上《2009月球漫遊》的孤獨感,《火星任務》的太空探險場面,讓《火星救援》整體呈現相當多元豐富。
  • 《火星救援》角色特輯"冬兵"亮相 塞巴斯蒂安斯坦帶你直擊太空救援...
    原標題:《火星救援》角色特輯"冬兵"亮相 塞巴斯蒂安斯坦帶你直擊太空救援行動 《火星救援》曝光角色特輯,"冬兵"塞巴斯蒂安·斯坦揭秘太空救援內幕。《火星救援》即將登陸內地銀幕時光網訊 將於11月25日與觀眾見面的太空科幻大片《火星救援》曝出一款角色特輯。以演員塞巴斯蒂安·斯坦所扮演的隊醫太空人克裡斯·貝克為主角,講述了阿瑞斯3號的小組成員在火星上的遭遇和經歷。
  • 《火星救援》觀後感:論美國電影發展史的成與敗
    就像電影宣傳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救援只在兩億兩千五百萬公裡以外」,人類面對茫茫宇宙之時的脆弱,是《火星救援》《地心引力》《星際穿越》這類電影的一貫主題——正如我在《地心引力》的長影評中所說:「一般的求生題材影片主角都會面對複雜的困境,比如困在叢林裡,怎麼找水?怎麼找吃的?怎麼躲避老虎?怎麼避免傷口感染?怎麼找到走出去的路?
  • 直擊《火星救援》中國首映禮
    《火星救援》的頭號明星馬特·達蒙今年成了中國影迷的好朋友,他先是花了半年時間輾轉中國多地拍攝《長城》,今天跟故地重遊為《火星救援》造勢。在上午的新聞發布會現場,達蒙還為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充當翻譯,儼然是半個中國通。
  • 科學家發現金星有生命存在可能 VR體驗館《火星救援》
    據媒體報導,近最近有天文科學家通過望遠鏡觀察到金星的酸性雲層中探測到一種名為磷化氫的氣體,從而推測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科學家發現金星有生命存在可能為什麼會有這種推測呢?在火星上出現這種氣體,讓人遐想不斷,但是目前也還只是觀測而已,尚未收集到任何樣本,該推測尚有待證明。因為宇宙的神秘和未知,人類對外星生物一直充滿想像,如果有機會去火星冒險你願意嗎?VR體驗館《火星救援》將讓你實現這個願望。
  • 美國科幻冒險片火星救援 上演膽戰心驚的救援任務
    小編最近看了很多歐美電影,像是《星球大戰》、《神探夏洛克》、《飢餓遊戲3》等等,但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火星救援》了。於是學霸如我的小編立即惡補了關於《火星救援》的有關材料。我相信親們也是很想了解一下《火星救援》的來龍去脈啦。於是乎,善解人意的小編就默默滿足親們的欲望啦。
  • 《火星救援》的洗腦歌單
    時光網特稿 電影《火星救援》是繼《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後的又一部太空「災難」片。與前兩部不同的是,《火星救援》要輕鬆歡樂得多, 促成這種效果除了靠逗比的劇本與馬特·達蒙演技之外,響徹火星的迪斯科音樂也是「神來之筆」。
  • 《火星救援》真的完爆《星際穿越》嗎?
    票房中等大師名頭叫得響,題材新鮮度不夠《火星救援》10月2日在北美公映,首周末票房5500萬美元,乃史上10月電影開局成績的第二高。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個周末,《火星救援》再次入帳3700萬美元。上映10天,耗資1.08億美元製作的《火星救援》已收回成本。
  • 《太空救援》在精彩故事的最後,向那些勇敢的人致敬!
    很多朋友應該看過這部電影,一部來自俄羅斯國外的動作冒險電影《太空救援》。其實,他的內容改編自禮炮7號,禮炮7號是一個救援事件。讓我逐一闡述它的主要內容。《太空救援》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奧德羅夫和阿約金共同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一個失去的空間站。
  • 科幻作家:《火星救援》等科幻片配合美國家政策
    很多觀眾對於影片中馬特·達蒙在火星上一個人「種土豆」津津樂道,也有人對於電影中出現的「中國元素」感到驕傲。但是在專業的科幻作家眼中,《火星救援》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  世界華人科幻協會會長、《生死第六天》作者吳巖說,自己提前把整部小說都看完了,一開始覺得裡面敘述的東西其實很平淡,沒有很強烈的戲劇衝突。「當時我想,如果要拍成電影,應該是幾個故事的疊加,首先是《魯濱遜漂流記》,其次是《阿波羅13號》,再次是《復活》,因為在電影中太空船船長一開始迫於危險放棄了馬特·達蒙飾演的馬克,但是後來也是船長堅定地掉頭去救他,是一種贖罪。」
  • 蔣小華:狂濤上的救援「神鷹」
    僅2017年,他就在死亡線上救回了39條生命。他總說,每個生命背後都有一個家庭,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他們安全送回地面。交通運輸部北海救助局飛行隊救生員蔣小華在救援現場。飛行隊供圖一個眼神,溫暖了海上救援路!「當我看到被救上來的漁民雙手合攏著感謝,突然顫慄了一下,這是生命啊!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 【免費搶票】11月28號 《火星救援》星際救援,刻不容緩~!開始搶票啦~
    《火星救援
  • "火星救援"太空求生情節逼真 "火星上的魯賓遜"逗樂觀眾
    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馬克·沃特尼飾成了「火星上的魯賓遜」,一個人在火星上生存許多日夜,樂觀得令人動容,讓人看到生命的偉大之處。 影片改編自美國同名暢銷小說,故事發生在不久的未來,一次人類登陸火星的任務中,馬克·沃特尼和太空小組意外遭受強烈風暴襲擊。一群人撤退時,馬克遭遇意外並與隊友失聯,所有人都認為他在任務中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