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看《火星救援》的理由

2021-01-14 網易科技

在感恩節之際,在北美曾經票房奪冠、口碑也爆棚的科幻片《火星救援》終於在國內上映。

而IDG君在看完了這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 主演的太空科幻史詩《火星救援》(The Martian),除了發現馬特·達蒙真的是世界上最需要被拯救的男人——從《拯救大兵瑞恩》到《星際穿越》再到《火星救援》,為什麼你總是那個倒黴蛋——IDG君還意外地發現,與其說這部片子是科幻片,其實這部片子的故事更是我們身邊的創業者們每天生活的縮影嘛。

而且這部絕地救援的片子,居然從頭到尾都洋溢著一種「雖然我被搞慘了,但是我沒放棄,我就要在這絕望的生活中尋找機會和槽點」的樂觀主義精神,實在是值得大家體驗一下。

1.未來就在影片裡

影片一開始,因為突然出現風暴,馬特·達蒙被落在了火星這項「火星探索任務」正是NASA未來打算實施的。

你可能已經看了三體,可能也曾被Elon Musk那些鋼鐵俠般前衛的創業項目們所打動,而這部可能改變世界的電影,你怎麼能不看呢?

2. 大事件的小起步:

小說作者Andy Weir最開始為了好玩,在自己的博客上免費發表"The Martian"這部作品,後來讀者建議他將Kindle電子版發布在Amazon上,當時這部書的價格為0.99美元。

就和創業一樣,誰知道未來哪個大生意正是出於一些發自熱情的小事件呢?

3. 編劇德魯·高達原計劃執導本片,但後來由於忙於拍攝《險惡六人組》而退出了導演一職。後來雷德利·斯科特(曾經拍過《銀翼殺手》等多部名片)看過劇本後非常喜歡,甚至推遲《普羅米修斯》續集的拍攝,火速接過導筒。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項目終會找到對的人滴。

4. 碼農的逆襲:

原著小說作者Andy Weir是一名專業碼農,他甚至編寫了軟體來精確計算從地球到火星的航行時間。

無論你是碼農型創業者,還是「我有一個idea,現在只缺一個碼農了」型創業者,你都會深深地產生共鳴,代碼就是第一生產力啊!

5 搞創業,哪能沒點樂觀主義精神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親自繪製了一張劇本封面草圖,內容是馬特·達蒙的角色在火星上說「我要用科學在這個星球上幹出生天」 ( I am gonna 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 planet )。

必須得說,獨自一人待在火星上幾百天,居然沒罹患抑鬱症,依然是個活蹦亂跳的逗比,這個主角真是樂觀派中的樂觀派,創業者中的創業者。

6. 當上老大你就會發現,你得管所有事

在小說裡,男主角馬克·沃特尼有兩個碩士學位,一個是植物學,另一個是機械工程學。然而在電影裡,他只有一個植物學的學位,雖然他表現出對機械方面的深厚造詣。而與此同時我們也觀察到,此人在獨自生活的過程中還表現出了醫生、化學家、廚子等多種功能。

不容易啊!正如同,一旦你一個人要承擔一項事業的時候,你就發現自己要變成融合了七個葫蘆娃的金剛葫蘆娃,正如 "CEO" 其實代表的就是 "Chief Every Thing" 一樣。

7.劇組真的在攝影棚內種了土豆

並且完全靠其自然生長,用於拍攝馬特·達蒙在火星上種植食物求生的場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創業成功,就得用心體驗產品,沉浸式的,啊,體驗產品,哪怕只是個土豆。

8. 用戶需求很重要

劇組發現現實中的火星太空衣巨大而笨重,就像巴斯·光年的飛行服似的。斯科特也不喜歡這樣的衣服,因此最終的設計在參考原版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實用性和美觀性。

這還是一個和產品有關的故事,告訴我們產品的功能固然重要,但是用戶需求也是很關鍵的。

9. 縱然有補給,造血也很重要

在火星救援裡,被隊友們拋下的男主角發現,即使能有人來救他,幾年後能有下一波補給送到火星來,此時此刻,自己想要活下去也面臨著很大的問題,比如儲存的飯不夠吃……

要挨過火星的生存考驗(或者寒冬),不能靠補給,還是得造血啊。

10.中國真的崛起啦

《火星救援》還有陳數作為中國演員,代表中國航天局分分鐘拯救美國人險些泡湯了的拯救計劃,這也向我們證明著中國智造的崛起。

所以,可愛的中國創業者們,這個世界的未來就在你們手中了哦。

11. 孤獨帶來的成就感

雖然馬特·達蒙在火星上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孤獨的日子,承受了一般人類不能承受之重,但是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在做一件很特別的事,自己在火星上的每一步,爬上的每一個山丘,留下的每一個印記,都是幾十億年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步。」

也正是因為承受了探索的孤獨,他才能成為「火星殖民者」、「黃鬍子火星海盜」,成為超越了阿姆斯特朗的特別之人(雖然以上稱號都是自封的)

12. 團隊

當然,只靠自己,男主角也是回不來地球的。

在這個故事裡,曾經因為風暴不得不放棄任務、也導致丟下了隊友的火星探險小分隊曾面臨「完成任務回家」還是調轉方向去救昔日合伙人的抉擇,這也是每一個創業者所面臨的抉擇:是享受生活?還是和team一起實現使命?

值得慶幸的是,這個團隊say yes。

13.影片沒有反派人物,並沒有誰會阻止馬特·達蒙生存和返回地球,除了火星的自然環境。

其實生活裡也沒有反派人物,想實現你的事業,最大的因素可能還是在於自己。

14. 只要有心……

2015年9月28號,也就是影片在美國上映的四天前,NASA宣布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有液態水活動的證據,也間接推動了本片的預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有心,老天(宇宙?)都會幫你……

15. 活下去

最後,男主角成為了NASA導師,面對NASA新人們時說:「當時我並沒有害怕死亡,而是先解決一個問題,再解決下一個,然後我就回來啦!」雖然,他的最終目標是想要回到地球,然而他所專注的卻是「怎樣做」的問題。

這就像馬克·扎克伯格在和中國大學生對談時說的話。有人問他如何成功創業,他說:「如果總是想著成立最好的公司,你是不會成功的。如果目標是改變世界,然後有了好的想法,才能有好的公司。」有著宏偉而功利的目標是沒錯,然而每一步,我們的眼睛所關注的地方,始終必須是那些複雜又美妙,基本得不能再基本的問題——

比如,從如何種出一顆土豆開始。

今天,你種土豆了嗎?

來源:IDG資本微信公眾帳號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彭麗慧_NT5727

相關焦點

  • 《火星救援》裡的物理學
    [摘要]《火星救援》打著科幻電影的名義,寫的是科學和勵志故事。萬一有一天我被拉在火星,我會怎麼辦?我也會說出瓦特尼說的話,讓科學幫我活命,讓科學徵服火星。他的研究成果之一是火星表面顏色和季節變化,指出火星上存在沙塵暴,這些都在《火星救援》裡被大篇幅應用。
  • 《火星救援》:致敬生命,生死救援!
    電影《火星救援》是2015年推出的一部極具科幻冒險故事的電影,該片將故事背景設計在遙遠的火星,確實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看點。其根據著名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一經上映就獲得了不錯的高口碑回饋。這部作品講述了由於遭遇意外,植物學家馬克不幸與宇航團隊失聯,隻身一人迷失在火星上,面臨著飛船的損毀和面對生命能源的耗損,其憑藉著勇敢與樂觀引起了地球上航天局的注意,於是一場關於火星的生命救援行動緩緩展開。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典型的科幻與冒險系列的二合一,其不僅是當時很出色的商業片代表,也格外的貼合人們的生活,拉近了人們與科幻之間的距離。
  • 美國科幻冒險片火星救援 上演膽戰心驚的救援任務
    小編最近看了很多歐美電影,像是《星球大戰》、《神探夏洛克》、《飢餓遊戲3》等等,但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火星救援》了。於是學霸如我的小編立即惡補了關於《火星救援》的有關材料。我相信親們也是很想了解一下《火星救援》的來龍去脈啦。於是乎,善解人意的小編就默默滿足親們的欲望啦。
  • 硬科幻《火星救援》看了嗎?別被開頭給騙了
    昨日,太空科幻大片《火星救援》終於在國內上映了。在電影開篇,太空人馬克·瓦特尼(馬特·達蒙飾)與隊友剛著陸火星不久,就遇到了一場特大型塵暴,馬克不幸被風暴捲起的天線擊中,受傷昏迷。
  • 《火星救援》|一份來自火星的生存指南
    7月23日12點41分,在一個普通社畜邊看劇邊吃午飯的尋常中午,發生了一件可喜可賀的大事: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火星救援》中國航天人專場 看航天人如何評價
    《火星救援》中國航天人專場 看航天人如何評價 共37張 中國元素拉近了與中國觀眾的距離。不得不說,中國又在一部好萊塢影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NASA發射拯救物資失敗之後,中國給予了他們再次發送物資的幫助,捐出自己的太陽神助推器,中國航天的尖端科技成為了此次拯救行動的關鍵。相較於《地心引力》中僅僅帶到中國空間站這一中國元素,《火星救援》這種加入了無私奉獻顯神威的設定更讓觀眾激動。況且,這一設定並非為了圈錢生硬的加入,而是原著小說中就有的。
  • 《火星救援》,可能真的被高估了
    Ridley Scott執導的《火星救援》,幾乎跟他的另一部電影《黑鷹墜落》一樣,會成為一部細節摳到極致的影史經典。雖然IMDb 8.2的高分推動它不斷地刷新票房紀錄,但可能仍舊與經典無緣。 這要扯出另一部可能被IMDb低估了的老電影,由被譽為"美國的希區柯克"的大導演Brian De Palma花巨資拍攝的《火星任務》。其實,15年前在美上映的《火星任務》,在火星和國際空間站等方面的細節呈現,即使與《火星救援》相比,也並沒有差多少。但從IMDb評分來看,2.7的分差實在不敢苟同,IMDb 5.5分已經足以把《火星任務》劃入爛片之列。
  • 電影推薦:《火星救援》
    最近幾年太空題材的商業大製作屢見不鮮,前有《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再到這部《火星救援》,好萊塢的名導演們似乎越來越願意衝出地球,走向太空去思考問題了。毫不誇張地說,除了《地心引力》這部畫面勝過劇情的太空美景宣傳片,其餘兩部我都不止一次的走進了電影院,《火星救援》我甚至看了三遍,在臺灣的時候就忍不住看了兩遍,等到回到大陸剛剛上映又和同伴去回味了一遍。其實這兩部的劇情也不是多麼曲折離奇引人入勝,僅僅屬於把一個好故事用及其壯麗的畫面表現出來而已。當然對於多數國產電影來說要是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能夠讓人拍手叫好了。
  • 《火星救援》求生的欲望
    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說的《火星救援》,其題材就令人相當著迷:透過受困在火星上的地球人,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求生,宛如《浩劫重生》的劇情,融合《馬蓋先》的機智,加上《2009月球漫遊》的孤獨感,《火星任務》的太空探險場面,讓《火星救援》整體呈現相當多元豐富。
  • 直擊《火星救援》中國首映禮
    《火星救援》的頭號明星馬特·達蒙今年成了中國影迷的好朋友,他先是花了半年時間輾轉中國多地拍攝《長城》,今天跟故地重遊為《火星救援》造勢。在上午的新聞發布會現場,達蒙還為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充當翻譯,儼然是半個中國通。
  • 【安利予你】《火星救援》—孤獨的火星日記
    近日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引爆螢屏《火星救援》想告訴我們如何應對孤獨如果中午沒人陪你吃飯你會一個人去食堂吃飯嗎還是自己簡單打包帶回寢室?你會一個人去看電影嗎還是必須有人陪著才去看?
  • 電影《火星救援》,孤單卻不簡單的航天員在火星上的故事
    本文素材選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電影《火星救援》,孤單卻不簡單的航天員在火星上的故事故事講的是載人宇航飛船阿瑞斯3號成功地飛到了火星上邊,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卻讓航天員們吃盡了苦頭,最後阿瑞斯3號被迫返航!
  • 《火星救援》的洗腦歌單
    時光網特稿 電影《火星救援》是繼《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後的又一部太空「災難」片。與前兩部不同的是,《火星救援》要輕鬆歡樂得多, 促成這種效果除了靠逗比的劇本與馬特·達蒙演技之外,響徹火星的迪斯科音樂也是「神來之筆」。
  • 《火星救援》小說原著已在國內開賣 老掉牙火星為啥會好看?
    從火星來的人,從地球到火星的路,改造火星,被火星改造……一系列的題材基本上都已經被挖掘乾淨了。那是什麼理由讓我們今天又開始重新談火星這個話題?那當然是因為馬上要在國內上映的科幻電影《火星救援》了。令人意外的是,這樣一部以老掉牙的題材為核心的科幻電影,在一向苛刻的爛番茄網上,保持了上映一個月以後依然有93%的新鮮度,而IMDB維持在8.2分。
  •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時間:2015.11.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桃桃林林 分享到:
  • 《火星救援》真的完爆《星際穿越》嗎?
    《火星救援》已經連續兩周領跑北美周末票房榜,影片的中國檔期暫定在11月25日。近年來太空片掀起熱潮,《地心引力》和《星際穿越》都令觀眾印象深刻。那麼,這部傳聞中「2015年底最值得一看的科幻大片」,跟那兩部已經聲名卓著的作品相比,有什麼不同?其實從數據看,它真沒有那麼牛。
  • 火星救援票房火爆引熱議 文科生上火星怎麼辦
    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憑藉強勁的口碑和票房成績,成為時下最火爆的電影,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有網友便議論如果文科生上了火星該怎麼辦   李少紅贊《火星救援》情趣橫生品玩CEO贊《火星救援》熱血青春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著名導演李少紅導演表示:為崇拜的雷德利·斯科特去看《火星救援》,78歲的老雷總能把科幻拍的那麼接地氣!把人在絕望中的絕望變得幽默情趣橫生。
  • 《火星救援》作者:電影有個硬傷
    騰訊文化 張璐詩《火星救援》劇照11月25日,電影《火星救援2014年,《火星救援》的實體書進入了《紐約時報》十大暢銷書之列。一天,經紀人通知他,電影《火星救援》的主創已經確定: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大明星馬特·達蒙。這一刻,安迪·威爾像是一個中了彩票還要看了又看的人:「我是不是看錯(彩票)號碼了?」
  • 福利|《火星救援》-火星王馬特達蒙(百度下載在線)
    《火星救援》(The Martian, 2015)光是演出陣容就相當有趣,曾參與《星際效應》的馬特達蒙和潔西卡雀絲坦再次聚首,而且這個太空船上還坐了三個超級英雄電影的演員,包括酷寒戰士賽巴斯丁史坦、蟻人的好朋友麥可皮納和隱形女凱特瑪拉
  • 其實《火星救援》是一部青春片
    安迪·威爾的小說《火星任務》改編的年度大片《火星救援》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3天,累計票房超過2億,位居近期票房之冠。比另一部近期公映的熱門電影《我的少女時代》9天累計1.96億票房的業績還要好。一部科幻題材電影比一部青春電影的票房業績高,在院線電影市場上並不多見。不過在我看,《火星救援》其實就是一部青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