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百年火星電影夢 直播版「火星救援」將在鬥魚上演

2020-12-04 網易娛樂

火星,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自古以來我們對這顆近鄰星球便充滿了遐想,從古希臘時期的「戰神瑪爾斯」到中國的「熒惑」,再到科技時代,人們對火星的探索以及登陸火星的設想等等,無不反映了我們對這顆紅色星球極大的興趣。


火星在文學作品中登場的機會不計其數,而在電影中出現的次數也是難以勝數。關於火星的電影數目繁多,且不乏佳作,實在令人難以取捨。於是筆者本著優中選優的原則,從各個年代的火星電影中選出有代表性的十部。借著這十部電影,我們可以窺得世界各地電影人對於火星想像的一些角落。

1、《火星之旅》


《火星之旅》是一部基於同名暢銷書改編的黑白默片,上映於1918年。該片講述了年輕的冒險家埃文特船長受父親鼓勵,設計製造太空飛船「精進號」,並率領一眾船員去火星探險的故事。在到達火星後,埃文特船長發現火星人在外觀和生理上同地球人別無二致,所不同的是他們早已脫離了地球人相互傾軋的低級階段。火星人是一群純粹的素食與和平主義者,有一種宗教般的自足與虔誠。在經歷了一番誤會之後,埃文特船長終於認識到了自己作為地球人的缺陷,在精神上升華了自己,最後和火星領袖的女兒陷入愛河,並同她一起回到了地球。

2、《魯賓遜太空歷險》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本片是一部星際版的《魯賓遜漂流記》。只是將背景從大洋上的荒島搬到了宇宙中的火星。本片講述了在一次事故中,太空人德雷珀和一隻名叫莫娜的太空猴流落火星。在掙扎求生的同時,德雷珀解救了一名來自參宿二的外星奴隸,並給他取名「星期五」。二人一猴艱難地躲避外星奴隸主的追捕,最後終於聯繫上地球的救援飛船逃出生天。

3、《全面回憶》


施瓦辛格主演的這部《全面回憶》改編自菲利普?迪克發表於1966年的短篇小說《記憶公司》,作為一部標準的好萊塢大片,電影的情節較原著有了巨大的改動。小說中唯唯諾諾的小公務員變成了肌肉健碩的搬磚大漢,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也從地球轉移到了火星。菲利普?迪克筆下的奎爾在幼時以近乎荒誕的方式救了地球,而州長飾演的奎德可是真刀真槍地解放了火星。

4、《火星任務》


年齡稍大一點的科幻愛好者都不會忘記火星上那張著名的人臉。這張臉於1976年首次被「海盜一號」探測器拍下,引起一陣轟動。《火星任務》這部電影正是圍繞著這張著名的面孔展開:在2020年的一次火星科考中,首次到達火星的四人團隊因為一場神秘的沙暴接連喪生,唯有一人倖存。隨後世界空間站派出了一支四人的救援小組,結果發現這次事故並非意外。沙塵退去後,事發地點竟浮現了一張巨大的人臉!餘下的幾人隨即前往調查,漸漸揭開了人臉背後的秘密。

5、《火星人莫卡諾》


《火星人莫卡諾》是一部風格另類的阿根廷動畫。莫卡諾本是一個快樂的火星人,有著漂亮的(以火星標準而言)女朋友和簡單舒適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莫卡諾出門散步的時候,一臺來自地球的探測器砸死了他的寵物狗。悲憤交加的莫卡諾隨即駕駛飛碟來地球尋仇。由於飛行事故,飛碟墜毀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莫卡諾只好在這座城市棲居下來。

6、《世界之戰》


史匹柏導演,湯姆·克魯斯、摩根·佛裡曼等眾多明星主演的好萊塢大片《世界之戰》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在火星人的大舉入侵之下,地球人完全無力反抗,只能像蟲子一樣任人踐踏、四處盲流的圖景。整個影片採用了一種陰冷、灰暗、絕望的色調,凸顯出人類末日宿命般的沉重感。八爪魚似的火星機械是暗黑色的,房屋的廢墟和躲藏地下室是鉛灰色的,人們的面孔是蒼白色的。唯一的亮色來自於火星人帶來的那種四處蔓延的藤蔓植物,而這種亮色卻是血紅色的。

7、《異星戰場》


《異星戰場》改編自埃德加·賴斯·巴勒斯火星系列三部曲的首部《火星公主》。作為迪斯尼出品的電影,《異星戰場》故事緊張、人物鮮明、色調明快、特效精良,整體風格類似於星戰前傳,是一部可以嚼著爆米花看的娛樂大片。它的劇情並不複雜,講的是美國一個南方軍官約翰·卡特穿越到火星的一些列冒險。突如其來的超能力和迎娶火星公主的情節都讓這部電影看起來像一個成人童話,不過越是簡單的故事,背後涵蓋的信息量也許就越大。

8、《紅色星球》


《紅色星球》是由美國華納兄弟發行科幻影片。該片改編自查克·法爾所著同名小說,講述了在2050年,地球正逐步走向毀滅,火星殖民是人類的唯一選擇。凱特作為拯救人類行動的高級指揮官,和她的小隊踏上了火星探險的旅程,他們要解決人類在火星生存中將要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為人類的大遷徙做好充分準備。在登陸火星時,一次緊急降落使他們喪失了科研、通信和逃生設備,而他們的軍用測繪地形儀和探險機器人也因故障而與他們為敵,殘忍地追殺小隊成員。

9、《火星救援》


該片根據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人類實現了首次在火星上登陸,由於一場沙塵暴,美國太空人馬克·沃特尼與其他五位隊友失聯,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火星生存一年半,等到隊友前來救援,重返地球的故事。

10、《2049明珠號》


《2049明珠號》是由鬥魚直播、東方衛視、五岸傳播、鯨球聯合打造的大型星際生存科幻真人秀,將於2016年10月15日在鬥魚進行全程直播。

《2049明珠號》科幻類真人秀,在製作上堪比電影大片,講述了2049年火星明珠號基地受到具有傳染性的未知病毒侵襲。在 「明珠號」基地的第六區中,病毒感染者的陣陣低吟聲,漸漸轉變為對第六區堅實大門不斷發起的衝擊聲,在基地內僅存的少數幾名倖存者的心底激蕩著陣陣波瀾。為了保住火星「明珠號」基地、保住人類長達百年的對於星際移民的夢想,將派遣由一線明星和鬥魚主播組成的救援隊前往火星明珠號基地進行救援的智慧和勇氣並存、愛情與友情交織的年度直播大戲!

儘管針對不同的年代,列舉每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火星電影,但關於火星的好電影遠遠沒有挑完。今年10月15日在鬥魚上演的大型星際生存科幻類真人秀《2049明珠號》每期都將給觀眾帶來觀看電影大片版的綜藝收看感受,超強的視覺體驗將再次掀起一陣火星熱,人類對火星的遐想從未停止過。

廠商特供稿,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愛玩網言論

本文來源:愛玩網 作者:雁白 責任編輯:楊亮_NG1033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將在2049年首登火星? 鬥魚帶你探秘明珠號基地
    並且火星塵埃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火星塵埃中還有小石頭,這些小石頭會干擾氣閘的使用,也不利於太空服。此外,僅有地球引力38%的火星環境,火星表面低引力環境是否會對人體肌肉和骨骼密度構成傷害?是否會遇到未知的外星生物對火星基地發動襲擊?  相比於美國和歐洲的火星探測計劃,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將更全面。
  • 《火星救援》:致敬生命,生死救援!
    電影《火星救援》是2015年推出的一部極具科幻冒險故事的電影,該片將故事背景設計在遙遠的火星,確實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看點。其根據著名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一經上映就獲得了不錯的高口碑回饋。這部作品講述了由於遭遇意外,植物學家馬克不幸與宇航團隊失聯,隻身一人迷失在火星上,面臨著飛船的損毀和面對生命能源的耗損,其憑藉著勇敢與樂觀引起了地球上航天局的注意,於是一場關於火星的生命救援行動緩緩展開。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典型的科幻與冒險系列的二合一,其不僅是當時很出色的商業片代表,也格外的貼合人們的生活,拉近了人們與科幻之間的距離。
  • 【安利予你】《火星救援》—孤獨的火星日記
    近日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引爆螢屏《火星救援》想告訴我們如何應對孤獨如果中午沒人陪你吃飯你會一個人去食堂吃飯嗎還是自己簡單打包帶回寢室?你會一個人去看電影嗎還是必須有人陪著才去看?
  • 《火星救援》一部激動人心的電影
    雖然它基於計算機科學家安迪威爾的同名暢銷小說,但雷德利斯科特的「火星救援」直接喚起了一部更老的電影:拜倫哈斯金的「火星上的魯賓遜漂流記」,其聳人聽聞的標語「美國唯一一位太空人進站反對地球以外的所有可能性!「幾乎總結了兩部電影。
  • 電影推薦:《火星救援》
    最近幾年太空題材的商業大製作屢見不鮮,前有《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再到這部《火星救援》,好萊塢的名導演們似乎越來越願意衝出地球,走向太空去思考問題了。毫不誇張地說,除了《地心引力》這部畫面勝過劇情的太空美景宣傳片,其餘兩部我都不止一次的走進了電影院,《火星救援》我甚至看了三遍,在臺灣的時候就忍不住看了兩遍,等到回到大陸剛剛上映又和同伴去回味了一遍。其實這兩部的劇情也不是多麼曲折離奇引人入勝,僅僅屬於把一個好故事用及其壯麗的畫面表現出來而已。當然對於多數國產電影來說要是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能夠讓人拍手叫好了。
  • 《火星救援》中文終極海報 馬特·達蒙艱難求生
    《火星救援》中文終極海報 馬特·達蒙艱難求生 共31張         1905電影網訊 今日,官方發布了《火星救援
  • 評《火星救援》:經典元素拼不出經典影片
    早在《火星救援》國內公映之前,有海外看客就高調評價此片是《拯救大兵瑞恩》與《荒島餘生》的合體,讓人期待滿懷。然而,事實證明,以經典元素為原料烹出來的不一定是「大餐」,也可能一不小心成了「亂燉」。   故事開頭類似《地心引力》,太空人嘻哈逗笑與緊隨其後的災難,構成好萊塢的典型套路。
  • 地球人有多愛火星——從《火星救援》揭秘火星銀幕變遷史
    1996年著名導演蒂姆·波頓的《火星人玩轉地球》改編自1960年代一套極受歡迎的火星人主題的卡牌,片中大腦袋細身材的火星人形象就是源自卡牌中的形象,而故事則是導演向1950年代的B級科幻片致敬之作。電影模式為經典的外星人入侵,但內容卻是極致的調侃與輕鬆的幽默,火星人一再戲弄政府高層,最終卻被一首老歌擊敗,典型的波頓式戲謔。
  • 美國科幻冒險片火星救援 上演膽戰心驚的救援任務
    小編最近看了很多歐美電影,像是《星球大戰》、《神探夏洛克》、《飢餓遊戲3》等等,但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火星救援》了。於是學霸如我的小編立即惡補了關於《火星救援》的有關材料。我相信親們也是很想了解一下《火星救援》的來龍去脈啦。於是乎,善解人意的小編就默默滿足親們的欲望啦。
  • 《火星救援》發主創特輯 IMAX3D版獲一致好評
    《火星救援》IMAX版海報  搜狐娛樂訊 儘管已上映兩周,好萊塢太空題材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依然熱度不減在全國影院中持續熱映。日前,美國視覺效果協會宣布,將把2015年的終身成就獎頒發給雷德利-斯科特,以表彰他對電影視覺效果藝術所作出的貢獻。在訪談中,這位大導演提到:「毫無疑問IMAX會很驚豔,我看的時候忍不住讚嘆。IMAX很適合這部影片,有寬廣的銀幕能夠更好的呈現影片。「  而這部影片製片人更是特別強調,這部影片是為大銀幕量身打造。
  • 火星和土豆的愛恨糾葛 聽聽《火星救援》電影主創怎麼說
    」嘛,NASA一個接一個開發布會,電影《火星救援》成了年度期待指數最高的科幻電影,甚至比去年的《星際穿越》勢頭更猛。影星馬特·達蒙在《火星救援》裡飾演太空人馬克·沃特尼,他是火星太空人團隊裡的植物學家兼機械工程師。
  • 《火星救援》繼續領跑北美票房
    新華網北京10月12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20世紀福克斯公司出品的科幻題材影片《火星救援》上映第二周繼續領跑北美周末票房,休·傑克曼領銜主演的奇幻影片《小飛俠:幻夢啟航》開畫乏力。  《火星救援》改編自美國作家安迪·韋爾2012年同名小說,由美國男星馬特·達蒙主演,講述美國宇航局一支執行火星勘察任務的小隊在火星上突遇強雷風暴,達蒙主演的太空人馬克在風暴中與隊友失去聯繫並自力更生等待救援的故事。影片上映第二個周末入帳3700萬美元,較上一周下滑了32%。
  • 電影《火星救援》,孤單卻不簡單的航天員在火星上的故事
    本文素材選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電影《火星救援》,孤單卻不簡單的航天員在火星上的故事故事講的是載人宇航飛船阿瑞斯3號成功地飛到了火星上邊,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卻讓航天員們吃盡了苦頭,最後阿瑞斯3號被迫返航!
  • 《火星救援》:達蒙版火星生存百科全書靠譜
    宇飛供圖   好萊塢科幻大片《火星救援》將於11月25日以3D、IMAX3D、中國巨幕3D的版本在內地上映。片中馬特·達蒙獨自在火星上演了一出生存好戲,在長期低於零下50℃的地方解決水、氧氣、取暖、和地球間的通訊等問題,打造「火星生存百科全書」。   上周來京宣傳時,馬特·達蒙講述了幕後趣聞,調侃「別再把我扔回火星種土豆了」。
  • 電影《火星救援》中的情景有可能實現嗎?
    如果說火星原本也和地球一樣擁有海洋,那麼它的水又去哪裡了?我們熟悉的電影《火星救援》中的情景有可能實現嗎?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科技向未來》第二期節目《即將啟航!關於火星,你知道多少?》,為您繼續揭秘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電影《火星救援》中的情景 有可能實現嗎?
  • 《火星救援》作者:電影有個硬傷
    騰訊文化 張璐詩《火星救援》劇照11月25日,電影《火星救援在電影熱映的背後,其原著——小說《火星救援》功不可沒(豆瓣評分9分)。在電影上映前,騰訊文化對原著作者安迪·威爾(Andy Weir)進行了郵件專訪。43歲的安迪·威爾是一位從業25年的電腦程式工程師,住在美國加州。他的父親是物理學家,母親學的是電子工程學。當作家是安迪·威爾從小就有的夢想,但他說,為了「不挨餓」,自己還是去上班了。
  • 《火星救援》這是一篇偽影評
    一周的開頭要從好電影開始,我深以為然。算了我承認這只是因為一個周末都在忙比賽沒時間出去看電影而找的藉口。於是今日怒刷兩場完全不同風格的又都風評不錯的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火星救援》。老實說《少女時代》是一部,僅僅是一部正常水平的青春系列電影。論創意,無非女版的《那些年》,論細節,又沒有超越《初戀那件小事》。諸位在電影院哭得稀裡譁啦的孩子們一定是被之前國產青春片的粗製濫造帶低了眼光現在看到一部正常的片流下的都是感動的淚水。。。一定是這樣。。。btw言承旭是真帥啊。。。
  • 科幻電影《火星救援》,男子被困火星後自己種起了蔬菜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部科幻電影《火星救援》,男主是一名太空人他和幾個同事一起被派往火星去完成任務。但是他們在回來路上去遇到了火星風暴,男主和同事趕緊準備撤回到飛船。就在這個時候男主被一個刮下來的建築撞走因為飛船即將被風暴颳走,所以同事們不得不丟下男主選擇了撤回到飛船返回地球。
  • 《火星救援》求生的欲望
    只可惜的是,許多媒體宣傳常常將《火星救援》與去年諾蘭導演的《星際效應》混為一談,不外乎是想把劇中兩位演員—同樣演出《星際效應》的麥特戴蒙及潔西卡崔斯坦扯上邊,搭上這波太空主題電影的順風車。同時更利用了許多周邊病毒式營銷,彷佛麥特戴蒙所飾演的主角馬克就是《星際效應》中在未知星球上的曼恩博士翻版,只能說兩部作品好比青菜比雞腿般的天壤之別,媒體操作不僅有誤導觀眾之嫌,也將觀賞電影這件事情的水平拉低,令人感嘆。不論如何,若您期待在《火星救援》中看到各種新奇又超乎想像的科技,或是令人驚豔的科幻場景,那將會是一場了無新意的災難。
  • 《火星救援》在火星上種土豆:這科學嗎?
    今天,年度太空大片《火星救援》將全國上映,相信很多太空迷已準備去圍觀,揚子觀影圈10名圈友昨天也提前看過IMAX 3D版,大家紛紛表示,在IMAX 3D大屏上火星呈現令人震撼的絢麗景象,最令人稱奇的是,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剛好也是植物學家,被獨自遺留火星後,能靠種土豆吃土豆生存5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