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中午12時,也就是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中午12點,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天問一號是什麼?它是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的開端,同時它也是中國深空行星探測任務的起點。
兩千多年前戰國的屈原,對著未知的天地曾發出這樣的疑問,&34;,屈原詩作《天問》中一句句對真理的疑問不斷的啟迪著後人,兩千多年後,我們帶著對火星的好奇, 中華民族開啟了全新的宇宙大航海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天問並非中國火星任務的專屬命名,其他的行星任務將也會以此為命名方向,只是編號不同。在此計劃前,2011年國家航天局與歐洲、俄羅斯合作發射的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曾遭遇失敗。螢火一號失敗後,中國火星探測改為選用自主研製的運載火箭完成,並改為一次性完成&34;任務。由於地球火星以及探測器一直在運動,所以此次發射,並不是讓探測器沿著直線直接飛往火星,而是通過火箭動力將探測器送往一個橢圓軌道,這就是傳說中的&34;。通過精確計算,使探測器與火星最終完美相遇。而這樣適合發射的窗口期,平均每26個月一次。與地月之間38萬公裡的距離相比,地火之間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裡。因此據估算,此次任務,探測器將長途跋涉七個月之久。所以,相比於探月計劃,此次任務也更加艱難。
火星有什麼秘密?幾百萬年來,人類的對它的好奇心從未停止。半個世紀以來,探測火星的先驅者們也一直無所畏懼的投向它的懷抱。在這裡列舉幾個關鍵的節點:
1. 1960年蘇聯火星1A號發射,成為人類深空火星探測的開端。然而這枚火星探測的先行者卻連地球軌道都沒能到達。
2. 1964年美國水手4號在火星表面9800千米上空掠過火星,並首次傳回了火星的照片。
3. 1971年蘇聯火星2號在火星表面墜毀,成為第一個到達火星表面的人造物。
4. 1971年蘇聯火星3號在火星軟著陸成功,14.5秒後失聯。成為第一個成功著陸火星的探測器。
從1960年蘇聯的火星1A號到2020年中國天問1號,人類在這60年間已經累計進行了接近60次的火星任務。然而,火星探測註定是個艱難的歷程,超過50%的失敗率讓這個過程波折重重,但人類從未停止對它的好奇。如今中國的加入讓這個賽道更加熱鬧,我們有理由為中國的航天工作者們驕傲,讓我們把&34;打在評論區。
人類的火星探測雖然經歷了很多挫折,但也留下了很多成果,視頻的最後幾分鐘裡,就讓我們屏住呼吸,此刻,火星的神秘面紗正在被揭開:
1840年繪製出了最早的火星地圖
1964年人類首次傳回火星照片。
1965年水手四號拍攝的火星隕石坑。
1980年海盜一號拍攝的火星全景。
1996年旅居者號在實行勘探任務。
2008鳳凰號著陸拍攝的極地照片
2013年好奇號拍攝圖片所顯示火星曾經存在水流的證據
海盜號火山口流水痕跡
海盜號看到的河谷
2016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火星照片
1976年海盜一號拍攝到的&34;
2001年火星全球探勘者號( MGS)拍攝的&34;(與上圖同一場景),&34;被認為是光影錯覺。
火星火山口滑坡
在火星表面發現的鐵隕石
相隔六年發現新的衝蝕溝沉積物
探測器2007年拍到的一個類似人形的巖石火星人形巖石
探測器發現的火星棒狀物體
2014年好奇號拍攝的一張類似人類股骨的圖片,科學家解釋可能是風或水的產物
好奇號拍攝到的類似勺子的巖石
好奇號拍攝的一枚魚形巖石
探測器發現的精子狀隕石坑,科學家解釋尾部的細條可能是流水的侵蝕
探秘網際網路清明上河圖,靈魂歌者聊科普。歡迎點讚關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