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2020-07-24 聊科普

就在今天中午12時,也就是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中午12點,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天問一號是什麼?它是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的開端,同時它也是中國深空行星探測任務的起點。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兩千多年前戰國的屈原,對著未知的天地曾發出這樣的疑問,&34;,屈原詩作《天問》中一句句對真理的疑問不斷的啟迪著後人,兩千多年後,我們帶著對火星的好奇, 中華民族開啟了全新的宇宙大航海時代。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天問並非中國火星任務的專屬命名,其他的行星任務將也會以此為命名方向,只是編號不同。在此計劃前,2011年國家航天局與歐洲、俄羅斯合作發射的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曾遭遇失敗。螢火一號失敗後,中國火星探測改為選用自主研製的運載火箭完成,並改為一次性完成&34;任務。由於地球火星以及探測器一直在運動,所以此次發射,並不是讓探測器沿著直線直接飛往火星,而是通過火箭動力將探測器送往一個橢圓軌道,這就是傳說中的&34;。通過精確計算,使探測器與火星最終完美相遇。而這樣適合發射的窗口期,平均每26個月一次。與地月之間38萬公裡的距離相比,地火之間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裡。因此據估算,此次任務,探測器將長途跋涉七個月之久。所以,相比於探月計劃,此次任務也更加艱難。

火星有什麼秘密?幾百萬年來,人類的對它的好奇心從未停止。半個世紀以來,探測火星的先驅者們也一直無所畏懼的投向它的懷抱。在這裡列舉幾個關鍵的節點:

1. 1960年蘇聯火星1A號發射,成為人類深空火星探測的開端。然而這枚火星探測的先行者卻連地球軌道都沒能到達。

2. 1964年美國水手4號在火星表面9800千米上空掠過火星,並首次傳回了火星的照片。

3. 1971年蘇聯火星2號在火星表面墜毀,成為第一個到達火星表面的人造物。

4. 1971年蘇聯火星3號在火星軟著陸成功,14.5秒後失聯。成為第一個成功著陸火星的探測器。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從1960年蘇聯的火星1A號到2020年中國天問1號,人類在這60年間已經累計進行了接近60次的火星任務。然而,火星探測註定是個艱難的歷程,超過50%的失敗率讓這個過程波折重重,但人類從未停止對它的好奇。如今中國的加入讓這個賽道更加熱鬧,我們有理由為中國的航天工作者們驕傲,讓我們把&34;打在評論區。

人類的火星探測雖然經歷了很多挫折,但也留下了很多成果,視頻的最後幾分鐘裡,就讓我們屏住呼吸,此刻,火星的神秘面紗正在被揭開:

1840年繪製出了最早的火星地圖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1964年人類首次傳回火星照片。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1965年水手四號拍攝的火星隕石坑。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1980年海盜一號拍攝的火星全景。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1996年旅居者號在實行勘探任務。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2008鳳凰號著陸拍攝的極地照片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2013年好奇號拍攝圖片所顯示火星曾經存在水流的證據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海盜號火山口流水痕跡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海盜號看到的河谷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2016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火星照片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1976年海盜一號拍攝到的&34;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2001年火星全球探勘者號( MGS)拍攝的&34;(與上圖同一場景),&34;被認為是光影錯覺。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火星火山口滑坡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在火星表面發現的鐵隕石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相隔六年發現新的衝蝕溝沉積物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探測器2007年拍到的一個類似人形的巖石火星人形巖石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探測器發現的火星棒狀物體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2014年好奇號拍攝的一張類似人類股骨的圖片,科學家解釋可能是風或水的產物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好奇號拍攝到的類似勺子的巖石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好奇號拍攝的一枚魚形巖石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探測器發現的精子狀隕石坑,科學家解釋尾部的細條可能是流水的侵蝕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探秘網際網路清明上河圖,靈魂歌者聊科普。歡迎點讚關注評論。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據新華社電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南海之濱,椰風習習,濤聲陣陣,高溫天氣如同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心情一般火熱。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在去往火星的徵途上要歷經哪些考驗?面對前所未有的任務挑戰,中國航天人依靠什麼力量創造出新的成績?
  • 中國首次火星探索點燃科幻界「深空想像」
    ,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新華社記者 胡喆 攝新華社上海7月26日電(記者何曦悅 許曉青)再次抬頭仰望那顆紅色星星時,中國科幻作家房澤宇心中湧起了不一樣的情愫。隨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發射升空,對大量中國科幻作家、文藝工作者來說,這片越來越近的無人之境,點燃了全新的想像空間。
  • 現場直擊「天問一號」發射:中國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險
    而之所以先登月球,是因為「玉兔」月球車在很多方面可以算是探測火星的前提實踐。但火星的相對距離會更遠,這也意味著通信會變慢,時間也會變長,所以出現問題的機率也會成倍增加。出發,去火星探險事實上,從「胖五」升空到火星探測器落地火星表面還需要漫長的9個月時間。目前我們完成的是發射任務。這並非我國首次探索火星。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奧媒:中國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
    【歐洲時報奧地利版羅德維、李靜編譯報導】據《奧地利國家電視臺》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首次進入紅色星球》的文章稱,繼歐洲、美國、印度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後,中國現在也開始進軍火星。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正式開啟了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2月成功抵達火星軌道。
  • 首次火星探測對中國航天意味著什麼?
    火星,古往今來自帶一抹神秘色彩。早從60年前開始,人類就開啟了對這顆赤色星球的探索。然而,幾十年間,探測的成功率卻不足一半。從20世紀60年代起,人類就開始不斷地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然而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只有美國。火星探測作為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之一,在這一深空探測的科學浪潮中,又豈能少了中國的身影?如果說此前探測月球只是「熱身運動」,是為探測火星作準備,那麼經過多年來的打基礎、練技術,目前的中國已具備開展自主火星探測的能力。
  • 這些「火星使者」為人類探索火星提供資料基礎,快來看看吧
    今年7月23日,我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意義重大,它承載了中國人航天強國的夢想,代表了中國人的奮鬥夢想!作為火星探測頗有成果的航天局NASA,我們來了解一下它曾派遣過的火星車。
  • 火星,中國來了:去火星究竟有多難?
    從古至今 人類對火星的嚮往從未停止 昨日(22日)中國首輛火星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和火星車」火星上有可能會發現什麼?今天就來說說...登陸火星到底難在哪裡?天問一號的著陸器要抵達火星表面,就要接受恐怖的七分鐘考驗。
  • 中國開啟火星探測是怎麼回事 中國開啟火星探測叫什麼名
    我們探月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接下來我們的科學家將目光鎖定在了更為遙遠的火星,接下來我們中國將開始火星探測之旅。那麼中國開啟火星探測叫什麼名?下面就來看看中國開啟火星探測是怎麼回事。
  • 火星,中國來了
    中國首次獨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開啟。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載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標誌著我國首次獨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開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和火星車」。
  • 天問一號磅礴啟程,開啟中國火星探索元年
    (一顆火星軌道器、一架著陸器/一輛火星車)載荷質量:5噸(軌道器3噸多,火星車240公斤)發射意義:①中國首次獨立發射火星探測任務,也是首次部署行星際探測任務,還是中國部署最遠的探測器。②有望實現「繞、落、巡」一步到位,也就是一次火星任務完成三部曲: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著陸器、火星探測車。如果順利的話,這將是全世界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的創舉。③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第四飛,正式開啟重箭重大部署模式,接下來更加自信部署嫦娥五號、嫦娥六號,以及動用長五B發射中國空間站各模塊。
  • 2020火星元年 | 人類探索火星,真正目的是什麼?
    | 人類探索火星,真正目的是什麼?作者:卡爾赫林(一)2020年可謂是「火星元年」,因為中國國家航天局、美國NASA和歐空局,都分別開啟了新一輪的火星探測計劃,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派遣太空人登陸火星,甚至還要開啟「火星移民計劃」。那麼,人類探索火星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人類開啟探索火星之旅,但火星並不是人類的永久居留地和最終目的地。
  • 中國航天再創歷史!首次自主火星探測正式啟程
    北京時間23日中午12時40分,長徵5號運載火箭搭載「天問一號」探測器從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也是中國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經過不到1小時的飛行,「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在與火箭分離之後,獨自沿著拋物線軌道飛往火星。預計經過7個月的飛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到達火星附近。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四大看點
    據介紹,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火星制動捕獲、進入/下降/著陸、長期自主管理、遠距離測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視等關鍵技術,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實現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二是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工程體系,包括設計、製造、試驗、飛行任務實施、科學研究、工程管理以及人才隊伍,推動我國深空探測活動可持續發展。
  • 出發吧,向著火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
    新華社海南文昌7月23日電 題:出發吧,向著火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新華社記者胡喆、王琳琳、周旋「日月安屬?列星安陳?」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南海之濱,椰風習習,濤聲陣陣,高溫天氣如同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心情一般火熱。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四大看點
    據介紹,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火星制動捕獲、進入/下降/著陸、長期自主管理、遠距離測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視等關鍵技術,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實現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二是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工程體系,包括設計、製造、試驗、飛行任務實施、科學研究、工程管理以及人才隊伍,推動我國深空探測活動可持續發展。
  • NASA「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開啟首次火星內部探索
    這個造價9.93億萬美元的無人探測器於北京時間27日凌晨成功抵達火星登陸點,並順利傳回首張照片。「洞察號」正在開啟歷史上首次勘探火星內部的探索任務。地震儀「SEIS」肩負監測火星地震及地質活動的任務,為科學家提供多維數據,美媒NBC將此過程形容為對火星進行一次CT掃描。「洞察號」項目負責人菲利普•羅格諾恩說:「我們等待這一刻已經很久了,130年前有了首次地震記錄,約50年前阿波羅計劃將一臺地震儀放置在月球上。SEIS的數據,將揭示火星形成和演化的情況。」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正式開啟 為何偏偏選中它?
    來源:中國青年報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正式開啟 火星,我們來了! 火星,這個讓無數人為之著迷的紅色星球,即將迎來中國的太空使者——天問一號。 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標誌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正式開啟。
  • 火星1號探測器:人類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開啟人類火星探測
    火星人類發射的首個火星探測器,開啟人類火星探測活動。1962年11月1日,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中,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太空飛行器,這是繼月球之後,又一顆星球成為了世界航天探索的話題,這一天,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從此開啟了人類探索火星的熱潮。
  • 「天問一號」升空:開啟中國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探測器分為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介紹,「到達火星不是目的,儘可能獲得有效科學探測數據才是目標。」同時,圍繞火星環繞的環繞器搭載了7臺科學儀器,火星車則攜帶了6臺載荷。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