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火星|發現火星衛星的故事

2020-08-12 光明網

火星有兩顆奇特的小衛星,它們是怎樣被發現的呢?

2020年,

人類探測火星,

太空探索的徵程又向前邁進。

火星有兩個奇特的小衛星,

你知道它們是怎麼被發現的嗎?

本期 「探秘火星」系列科普內容,

咱們跟著北京天文館李冰老師

一起了解火星衛星的發現故事。

火星衛星的發現

1877年9月5日發生火星大衝,當時在美國海軍天文臺的工作的霍爾早早就計劃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嘗試發現火星衛星。

圖1 1877年,美國海軍天文臺 阿薩夫·霍爾(Asaph Hall)發現了火衛一、火衛二。圖源:http://aa.usno.navy.mil/library/history/HallPortrait.jpg

霍爾仔細研究了前人的工作,早在90多年前,也就是1783年,英國著名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就嘗試過發現火星衛星。10多年前,也就是1862年、1864年,丹麥哥本哈根天文臺臺長也做過嘗試。但他們都沒取得成功。霍爾發現了他們沒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沒有仔細搜索最靠近火星的地方。若存在火星衛星,一定會距離火星非常近。

臨近火星大衝,霍爾就滿懷信心地開始觀測火星,但是一直到8月10日晚上,都沒發現什麼,他想:該嘗試的都嘗試了,不可能再發現什麼了,決定不再觀測。但他的妻子斯蒂克尼(Angeline Stickney)鼓勵他再試一個晚上,結果就在第二天,也就是8月11日晚上,霍爾真的發現火星旁邊有個小亮點!接下來的12日、13日、14日三天連續陰天,沒辦法觀測,15日晚,雖然天晴了,但觀測條件不理想,一直到16日晚,才再次發現那顆疑似衛星的身影,這就是後來被確認的火衛二。17日晚,在等待火衛二出現時,又發現了距離火星更近的火衛一。

第二年,霍爾在介紹自己如何發現火星衛星的時候寫道:「若沒有妻子的鼓勵,我根本不可能發現火星的兩顆衛星。」於是,火衛一上最大的隕石坑叫做斯蒂克尼(Stickney),那正是霍爾妻子的名字,以紀念她在發現火星衛星中的貢獻。

圖2 霍爾妻子安熱莉娜·斯蒂克尼( Chloe Angeline Stickney Hall)是一名數學家。圖源:http://asterisk.apod.com/viewtopic.php?f=9&t=17595

火衛二上的隕石坑

火衛二上的兩個隕石坑分別叫做斯威夫特和伏爾泰,是兩位大文學家的名字,那又是因為什麼呢?

因為在100多年前,他們都正確地預言了火星衛星的存在。

1726年,作家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出版了小說《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很多人應該都知道這部小說,小說講述了格列佛旅行到不同世界的故事。有袖珍人統治的世界,有巨人的世界,還有天空之城拉普達。拉普達是一個擁有許多科學家的漂浮世界,那裡的天文學家發現火星有兩顆衛星。與火星中心的距離分別是火星直徑的3倍和5倍,公轉周期分別為10小時及21.5個小時。後來發現,火星不僅真的有兩顆衛星,而且具體參數與小說中的描述也相差不大,火衛一與火衛二距離火星中心的距離分別是火星直徑的1.4倍和3.5倍,公轉周期分別是7.7小時和30.3小時。

圖3 愛爾蘭作家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畫像。圖源:https://www.theguardian.com/

法國文學家伏爾泰在1750年發表了短篇小說《微型巨人》,在小說中,也提到火星擁有2顆衛星。有人認為伏爾泰很可能參照了20多年前斯威夫特的創作。

圖4 法國哲學家、文學家伏爾泰(Voltaire)。圖源:https://www.indiatoday.in

關於火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如果喜歡,請繼續關注火星,關注天文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探秘火星 | 發現火星衛星的故事
    2020年,人類探測火星,太空探索的徵程又向前邁進。火星有兩個奇特的小衛星,你知道它們是怎麼被發現的嗎?本期 「探秘火星」系列科普內容,咱們跟著北京天文館李冰老師一起了解火星衛星的發現故事。霍爾發現了他們沒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沒有仔細搜索最靠近火星的地方。若存在火星衛星,一定會距離火星非常近。臨近火星大衝,霍爾就滿懷信心地開始觀測火星,但是一直到8月10日晚上,都沒發現什麼,他想:該嘗試的都嘗試了,不可能再發現什麼了,決定不再觀測。
  • 火星有兩顆奇特的小衛星,它們是怎樣被發現的?
    2020年,人類探測火星,太空探索的徵程又向前邁進。火星有兩個奇特的小衛星,你知道它們是怎麼被發現的嗎?本期 「探秘火星」系列科普內容,咱們跟著北京天文館李冰老師一起了解火星衛星的發現故事。火星衛星的發現1877年9月5日發生火星大衝,當時在美國海軍天文臺的工作的霍爾早早就計劃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嘗試發現火星衛星。霍爾仔細研究了前人的工作,早在90多年前,也就是1783年,英國著名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就嘗試過發現火星衛星。
  • 探秘火星|什麼是火星衝日,為何難得一見?
    2020年10月14日將發生火星衝日,你知道什麼是火星衝日嗎?2020年,人類探測火星,太空探索的徵程又向前邁進。本期由北京天文館李冰老師主講的「探秘火星」系列科普內容將和大家聊聊火星衝日。2020年10月14日,火星衝日。
  • 《火星時代》第二季回歸 探秘火星計劃啟動
    從2016年的《火星時代》第一季播出到現在,這場徵服計劃已經到達了一個關鍵的節點——在火星安家!《火星時代》第二季的故事將從太空人離開地球,前往火星定居的9年後說起。6名太空人登陸火星後,將繁華的奧林匹斯小鎮變成了一個成熟的殖民地。
  • 奔火|火星也有衛星嗎?
    火星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同樣擁有兩顆天然衛星,它們以古希臘神話中戰神阿瑞斯(Ares)的兒子命名——福布斯(Phobos)和狄默斯(Deimos)。早在1726年,喬納森·斯威夫特就受到伽利略藉助望遠鏡發現木星衛星的啟發,在小說《格列佛遊記》中提出猜想:火星上可能有兩顆較小的衛星,衛星圍繞著火星旋轉,前一顆每10小時繞火星一周,後一顆每21.5小時繞火星一周。
  • 火星衛星來自於火星大撞擊?
    這些衛星的暗面類似於太陽系外的原始小行星,這表明這些衛星可能是很久以前在火星引力作用下捕獲的小行星。但衛星軌道的形狀和角度並不符合這種捕捉場景。根據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期刊-行星》上的一項新研究:重新審視火星全球探測者任務20年前的數據,支持了火星衛星是在對火星巨大撞擊後將大量巖石送入軌道後形成的這一觀點。
  • 探秘火星 首部火星題材豎屏互動短劇《飛往火星》發布
    7月23日,在文昌市龍樓鎮淇水灣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首次進行了火星探測任務。探索火星,對很多人來說是神秘和充滿想像力的,在任務開啟之際,騰訊微視與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聯合推出首部火星題材豎屏互動短劇《飛往火星》,讓用戶在互動視頻中,可以與歌手毛不易和演員榮梓杉一起,解鎖不同的故事支線,踏上探秘火星之旅。
  • 青少年參與「火星探秘之旅」科普專家談火星探測「七難」
    「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面向青少年設計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右)在活動上作了《火星探測的前世今生》科普講座。「科普中國·科學答人」供圖「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面向青少年設計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右)在活動上作了《火星探測的前世今生》科普講座。
  • 不用等2020年,榮耀20 PRO提前探秘「火星」,首張高清「火星營地...
    最近中國火星探測又一次引發關注,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表示,中國將於2020年探測火星,通過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聯合探測火星。據了解,火星距離地球遙遠,探測器要飛4億千公裡能到達,對發射、控制、通信等技術要求很高,著陸火星的難度非常大。而且,這次火星探測機會難得,如果錯過了還要再等上2年零兩個月。
  • NASA立方體衛星將飛往火星?
    在過去的一周裡,兩個被稱為MarCO-A和MarCO-B的立方體衛星一直在發射他們的推進系統來引導自己前往火星。這一過程被稱為軌跡修正機動,允許太空飛行器在發射後改進到火星的路徑。兩個立方體都成功地完成了這個動作,5月22日美國宇航局的InSight太空船剛剛完成了同樣的過程。
  • 發現火星存在磁場的時間,比之前預計的要早,45億年前就有了!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與美國和法國科學家合作的新發現,使我們更接近於了解火星發電機的確切時間和持續時間,其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發電機是行星演化的很大一部分,新發現與到目前為止的想法非常不同,發電機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關於這顆行星的熱史,演化,以及是如何到今天的位置,這對地球、火星、金星和水星這四顆類地行星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關於行星磁性歷史的線索,存在於其表面及其下面的磁化巖石中。
  • 發現火星存在磁場的時間,比之前預計的要早,45億年前就有了!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與美國和法國科學家合作的新發現,使我們更接近於了解火星發電機的確切時間和持續時間,其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發電機是行星演化的很大一部分,新發現與到目前為止的想法非常不同,發電機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關於這顆行星的熱史,演化,以及是如何到今天的位置,這對地球、火星、金星和水星這四顆類地行星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關於行星磁性歷史的線索,存在於其表面及其下面的磁化巖石中。
  • 片單|你好,火星
    看看人類的智慧和英勇,火星的神奇與魅力。中國 十集短片《hi,火星》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這項壯舉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科研人員怎樣工作、生活?「天問一號」工程如何打開中國行星探測的大門?
  • 在火星上談戀愛是什麼體驗?|星空旅行局
    紀錄片《火星時代》第一季,豆瓣評分8.8,真實得仿佛就是親身到火星上去拍的。《火星時代》第二季的故事將從太空人離開地球,前往火星定居的9年後說起。6名太空人登陸火星後,將繁華的奧林匹斯小鎮變成了一個成熟的殖民地。
  • 科學家發現火星的兩顆衛星可能是被撞出來的
    火衛一形成類似於地球的月亮,碰撞導致了火星上的物質被甩入軌道,快速拋出的物質逐漸融合後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衛星。
  • 馬斯克用星鏈衛星鋪路,是為了去火星當總統?
    其中一條提到,火星為「自由星球」,火星殖民地不會承認地球法律。這中間又有什麼聯繫呢?Starlink 衛星|SpaceX 簡單來說,就是他們認為火星是「自由」的,火星殖民地不會承認地球法律。」火星城市渲染圖|SpaceX
  • 火星也有衛星嗎?
    早在1726年,喬納森·斯威夫特就受到伽利略藉助望遠鏡發現木星衛星的啟發,在小說《格列佛遊記》中提出猜想:火星上可能有兩顆較小的衛星,衛星圍繞著火星旋轉,前一顆每10小時繞火星一周,後一顆每21.5小時繞火星一周。這個猜想雖然與火星的真實數據有差距,但是作為一個猜想已經很偉大了。
  • 讓木衛二與火星合併,再給火星一顆衛星,火星也許就可以居住了
    那麼如何才能把毫無生機的火星改造成為一顆宜居行星呢?其實火星並非從一開始就如此毫無生機,人們對火星人的想像也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在很久很久以前,火星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在遠古時期,火星很可能像地球一樣,擁有著穩定的磁場,磁場保護了火星大氣,而大氣又保護了火星上的液態水,迄今為止,火星上仍然有著液態水曾經存在過的痕跡。
  • 火星的衛星居然是過去的火星環演變而來的
    ,而這顆神秘的行星分別有兩顆小衛星,火衛一福博斯(Phobos )和火衛二德伊莫斯(Deimos),這兩顆扁圓形的小衛星形狀都不是圓形的,火衛二繞行著火星的軌道非常之近,僅僅一個地球日就繞著這顆行星轉了三圈,但天文學家卻一直忽略火衛二的軌道傾斜了大約2度,直到近幾年天文學家才因為這個角度的落差而推論出火星的衛星可能就是火星環演變出來。
  • 火星兩顆衛星極可能是火星俘獲的小行星,火衛一是太陽系最暗衛星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有的行星並沒有衛星,比如水星和金星就沒有衛星;有的行星擁有的衛星數量很少,比如我們地球,只有月球這一顆天然衛星,比如地球的鄰居火星擁有兩顆衛星。火星的兩顆衛星太陽系中剩下的四顆行星都擁有數量較多的衛星,比如木星,截止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木星擁有69顆衛星,是太陽系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土星截至目前發現了擁有62顆衛星;天王星截至目前發現了擁有27顆衛星;海王星截至目前發現了擁有14顆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