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單|你好,火星

2020-07-25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2020年的夏天是人類火星探測的重要窗口期。7月20日,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美國則計劃下周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

火星究竟有何魅力,吸引世界各國前赴後繼地實施探測任務?

從這些科學記錄片裡來找找答案吧!看看人類的智慧和英勇,火星的神奇與魅力。

中國 十集短片《hi,火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這項壯舉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科研人員怎樣工作、生活?「天問一號」工程如何打開中國行星探測的大門?7月25日開始,央視紀錄片頻道將會播出十集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每集5分鐘,獨家揭秘中國火星探測的幕後故事。

片單|你好,火星片單|你好,火星

《hi火星》視頻截圖 央視新聞 圖

英國 《人在火星:紅色星球任務》

如果要把人類送上火星,究竟要付出多少努力?為了尋求解答,英國bbc《地平線》系列紀錄片攝製組前往美國航空航天局,那裡醞釀著宏偉的載人「登火」計劃。

片單|你好,火星

《人在火星:紅色星球任務》騰訊視頻 圖

理想主義者需要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火星是個危險的地方,之前的無人飛行計劃也並不讓人樂觀。美國早期的水手三號和八號,以及前蘇聯的多項探測任務均以失敗告終。要實施載人計劃,背後的工程量、資金就得翻倍。

同樣,「登火」對太空人的身體狀況也是極大挑戰。目前還沒有人能在低重力下度過15個月,但如果人類登陸火星,失重時間將為30個月。紀錄片裡追蹤了一個相當有意思的測試,科學家需要先弄清在地球上失重對人的長期影響,於是招募志願者進行為期70天的躺著度日的計劃。

片單|你好,火星

志願者挑戰70天生活「失重」測試 視頻截圖

因為地球上最接近零重力的狀態就是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要在床上完成,志願者覺得是相當大的考驗。

沒有重力還會導致人體骨骼和肌肉流失,科學家還需要研究如何通過激素調整來緩解這個問題。

攝製組還採訪了2012年好奇號火星漫步的總策劃人亞當 ·施特爾茨納博士,他以簡潔生動的語言向普通大眾解釋了載人火箭的體積、重量以及如何對抗火星引力的問題。

片單|你好,火星

亞當 ·施特爾茨納博士 視頻截圖

紀錄片還科普了火星氣候,通常情況下火星氣候乾燥,多風多塵,但當火星上的灰塵被攪起時,就會出現連續數月,能覆蓋整個星球的「火星塵暴」。

片單|你好,火星

火星地表 視頻截圖

「這可能要比登月太空人面對的情況要糟糕得多」,旁白裡說。

片中最好玩的可能是可以看到太空衣設計師講解衣服的奧秘,如何用金屬軸增加身體靈活性。

片單|你好,火星

太空衣設計師解釋服裝靈活性 視頻截圖

「如果我們決心去火星,我們就能登上火星」,施特爾茨納博士在影片最後表達了載人火星計劃的信心。

觀眾可在騰訊視頻觀看該片。

美國 《火星五年》

在短短的45分鐘裡,《國家地理》出品的這部紀錄片講述了美國航空航天局火星探測車「精神號」與「機遇號」的故事。

片單|你好,火星

《火星五年》海報

2003年,當它們降落在火星上後,原本計劃90天,最多不超過半年的尋找火星上水源的任務,最後卻變成了科學「長徵」。(補:紀錄片於2008年播映,故稱「五年」。事實上,「精神號」成功運作2208天,「機遇號」在2019年2月13日失聯從而終止任務。)

由於片中所有火星實時地形繪製圖與地貌照片都是由火星探測車和火星勘測軌道衛星拍攝,所以人們在觀察看時仿佛置身其中,跟著探測車的立體照相機一起徒步旅行,跋山涉「水」,跨越艱難險峻,深入火山口,還要應對沙塵暴。

科學家們通過這些影像和材料,對火星有了全新的認識。

片單|你好,火星

散在火星地面上和嵌在巖床中的小圓球是赤鐵礦石 視頻截圖

片單|你好,火星

「機遇號」探測車發現硫化礦石過程 視頻截圖

片單|你好,火星

硫化礦石中的一種,只能在水環境中形成的黃鉀鐵礬 視頻截圖

旅途中遭遇的艱難也呈現在了影片裡。比如「機遇號」在自子午線平原上向維多利亞環形山前進,探測車操控員發現道路環境相當理想,就「閉著眼睛」往前「開」,但就在1個火星日後,探測車的輪子陷進了沙子裡,整個輪轂都陷進去了,而且越陷越深。

片單|你好,火星

探測車「自拍」陷入困境 視頻截圖

於是,科學家們只能仿造火星環境,嘗試用不同的材料還原火星地質構成,然後把測試版探測車拿出來做實驗,花了整整2周來解決問題。

片單|你好,火星

科學家模擬火星環境找尋辦法視頻截圖

片中還有不少人物採訪,為了避免「精神號」從沙坑邊緣翻滾下去,組員的壓力都很大。火星車駕駛員阿什裡 ·斯特佩對著鏡頭說:「我做過噩夢,眼睜睜地看著火星車在隕石坑中慢慢凍死」。幸好最終他們沒有絲毫差錯,解救了他們的寶貝。

外國網友曾評論該片是太空科學紀錄片的絕佳範例,因為它遠比一些虛幻的太空幻想來得有意義,這些真真實實的探險閃著令人感動的光芒。

觀眾可在愛奇藝觀看該片。

美國 《火星世代》

這是一部讓懷揣「火星夢」的青少年們激動,讓「太空迷」們深思的片子。

片單|你好,火星

《火星世代》海報

艾美獎獲得者、電影導演麥可·巴內特是個太空迷。原本他打算做一系列3到5分鐘的關美國航空航天局「太空營」的網絡短片,但當到了現場和一班孩子交流後,他意識到,未來的太空探索還有很多話要說。於是就有了這部97分鐘的《火星世代》。

片單|你好,火星

學生在太空營中訓練 視頻截圖

影片中有大量「太空營」培訓活動的畫面,學生們正在研究與太空探索相關的若干問題,包括發射和降落火箭,建造隔熱罩以及製造機器人探索火星表面,每個人都對太空充滿了熱情,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片單|你好,火星

懷揣著太空夢的少女 視頻截圖

影片中間穿插了一段段美國太空探索歷史,巴內特對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發展軌跡有自己的冷靜思考和判斷。比如當時美國與前蘇聯在太空競賽時的重要關鍵人物,美國火箭計劃的先驅維爾恩·馮·布勞恩,巴內特在片中不忘指出布勞恩是德國納粹分子。

片單|你好,火星

影片中指出維爾恩·馮·布勞恩是德國納粹分子 視頻截圖

紀錄片中出現了《時代》雜誌資深編輯傑弗裡·克魯格,他是《阿波羅13號》一書的合著者。他說:「曾經有人問我,你能不能寫一篇文章,談談讓航天飛船更安全的三種方式?我回答他說『可以,我現在就能寫出來,別發射『發現者號』和『亞特蘭提斯號』,也別發射『奮進號』,問題就解決了……儘管後續我們沒有再造成人員喪命,但共有14人因此喪生」。

片單|你好,火星

傑弗裡·克魯格 視頻截圖

美國天文學家尼爾·德格拉斯·泰森更直接,他說:「美國航空航天局可以說,火星已經在我們考量之中,我們將在21世紀30年代把太空人送上火星。好啊,那麼錢在哪裡?隨便說說還不容易,但除非我看到發射臺上,真有設備齊全的太空船準備發射,否則我不會到處跟人家說,『對,我們是火星先驅』」。

片單|你好,火星

尼爾·德格拉斯·泰森 視頻截圖

紀錄片裡也出現Blue Origin和SpaceX的自動著陸火箭,還介紹了私人航空航天產業的積極意義和效率。

片單|你好,火星

SpaceX火箭 視頻截圖

不過,傑弗裡·克魯格認為儘管沒有必要把埃隆·馬斯克排除在火星計劃之外,但「被他像鋼鐵俠那樣花言巧語的那面,牽著鼻子走也不值得」。

前路漫漫,年輕人似乎比前輩有更大的信心,「火星世代就是我們」,太空營裡的孩子說,一群人穿著制服齊刷刷地走出來,「我們走!去火星吧!」

片單|你好,火星

火星世代的宣言 視頻截圖

觀眾可在b站觀看該片。

責任編輯:何濤

校對:丁曉

相關焦點

  • 片單|你好,火星!
    2020年的夏天是人類火星探測的重要窗口期。7月20日,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美國則計劃下周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火星究竟有何魅力,吸引世界各國前赴後繼地實施探測任務?
  • 火星你好!我們來了!
    火星,你好!
  •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揭開火星神秘面紗,東莞市科技館舉辦「你好,火星」講座
    火星是由什麼構成的?火星上可以種土豆嗎?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歷程都經歷了什麼?我們對火星的研究成果有哪些?火星上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中國「天問一號」的任務又是什麼?這些問題引起了廣大市民特別是中小學生對對火星及深空探測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 視頻|Hi,火星
    隨著一聲響亮的口令「天問一號」探測器進入最後準備階段喊出準備口令的「90後」青年高芫赫就是本次探火任務的測試指揮新青年·演講第143期高芫赫《火星你好 中國來了》演講·實錄【高芫赫】「天問一號」探測器是在2020年7月23日,中午12
  • 在火星上談戀愛是什麼體驗?|星空旅行局
    紀錄片《火星時代》第一季,豆瓣評分8.8,真實得仿佛就是親身到火星上去拍的。(別問了,《火星時代》第一季在騰訊視頻就有的看) 為了繼續完成徵服宇宙的計劃,《火星時代》第二季重磅回歸!我們還聯合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有野心的人類,拉他們入夥↓ 1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特斯拉執行長,為解決太空運輸問題成立太空科技公司SpaceX , 建造火箭工廠,並表示希望將來可以在火星退休。
  • 「你好,火星」科普講座點燃少年科學夢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周京文  12月27日上午,「你好,火星」主題科普講座在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舉辦。據了解,「你好,火星」科普講座由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主辦,東莞市科普教育協會承辦,採用線上直播和線下互動相結合的模式進行。
  • 你好,太空!一起來聽來自宇宙的聲音
    ……9月13日,我們聯合新東方成都學校、環球中心、成都立巢航空博物館,舉辦了2020開學季升空計劃啟動儀式——「你好,太空」活動。邀請到中國科協航空科學技術文化普及首席傳播專家王亞男教授,為近百名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知識科普講座,現場掌聲、歡笑聲連連。
  • 「你好,火星」科普講座點燃東莞少年科學夢!
    12月27日上午,「你好,火星」主題科普講座在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成功舉辦。回顧古今中外探索火星的歷程,再次點燃了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情和夢想,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火星是由什麼構成的呢?火星上可以種土豆嗎?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歷程都經歷了什麼?我們對火星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 有驚無險成功著陸火星!你好 洞察號!
    洞察號的使命是探測火星的內部結構。如果說好奇號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火星地球化學家和地質學家的話,那麼洞察號將會是火星第一位偉大的火星地球物理學家。漢化自:NASA/JPL-Caltech 你好,洞察號! 剛到火星,勤奮的洞察號就已經休整狀態——用它的ICC相機拍攝了它人生中第一次張限量版照片。
  • 火星,你好!我國公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及標識,將首登火星
    在2020年4月24日,我們國家也公開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及標識。火星,你好,請準備好接待來自我們祖國的探測器。據新聞報導,國家航天局宣布我們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還公布了首次探索火星的標識為「攬星九天」。
  •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2013年印度火星探測器發射後,熱心的中國航天愛好者更是望穿秋水,期待中國的火星探測器。2016年4月22日,國防科工局局長許達哲在就中國首個航天日舉行的發布會上,宣布了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的消息。按照計劃,中國火星探測器使用「繞落巡」一體的設計,將在2020年7月發射,並於2021年抵達火星。
  • 組圖|「天問一號」海南出發 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位於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Disney+公布4月上線片單,紀錄片佔比大
    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當地時間3月28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迪士尼流媒體Disney+為了讓隔離在家的觀眾有更多可選擇的節目,宣布了一些即將在4月份流媒體上線的片單。這份即將上線的片單,紀錄片佔比很大,主要是國家地理、迪士尼自然出品的一些紀錄片,包括《非洲貓科》、陸川導演的《我們誕生在中國》等,也有皮克斯的最新動畫電影《1/2的魔法》,該片3月6日於北美上映,將於4月3日提前在Disney+上線。另外,迪士尼在上世紀30-50年代出品的一些動畫短片,《名人荒野求生》等電視節目也可供用戶選擇。《我們誕生在中國》劇照。
  • 如何在火星上生存?移民火星前你需要這幾部電影漲姿勢|清單
    火星和地球最為相似。火星人玩轉地球劇中的火星人就如隔壁熊孩子一般,令人腦袋發熱, 小孩子的邏輯就是:你惹毛了我,我就不和你好了講述人類為移民火星做測試的故事:為了確認火星的環境適合人類生存,投放一批蟑螂在火星上
  • 火星你好 我們來了
    製圖:王亞男為什麼要去火星?◎火星是離地球較近且環境最相似的星球◎是人類走出地月系統開展深空探測的首選目標◎是研究地球外有無其他生命的最合適的地方◎研究火星對認識地球演變具有非常重要的比較意義「探火」有多難?
  • 你好火星,我們來了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光線2018年度片單揭曉 影版《鬼吹燈》去哪兒了?
    光線2018年度片單揭曉 影版《鬼吹燈》去哪兒了?分享到: 光線傳媒籌拍電影表近日,光線傳媒發布2017年年度財報,光線影業2018年度片單也隨之揭曉
  • 火星,你好,我們來了!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大國重器,中國力量,天問一號飛向火星,實現首次火星個探測,這是我們國人的自豪和驕傲。祝福中國的航天事業越來越來越好!
  • 你好,火星!中國來啦!
    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