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你好!我們來了!

2021-02-12 溫州都市報

火星,你好!

「嫦娥系列」後

今天國家航天局正式發布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

任務名稱 任務標識

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

「天問系列」 

以「攬星九天」作為工程的圖形標識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為

「天問一號」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為 

「天問」來源於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長詩

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

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

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

追求科技不斷創新永無止境

中國行星探測工程作為一個整體概念

以「攬星九天」作為工程的圖形標識

「攬星九天」

太陽系八大行星依次排開

表達了宇宙的五彩繽紛

呈現科學發現的豐富多彩

飽含動感 氣韻流動

開放的橢圓軌道整體傾斜向上

展示了獨特字母「C」的形象

代表了中國行星探測-China

體現著國際合作精神-Cooperation

標誌著深空探測進入太空能力-C3

這組意義深遠的名稱與圖形標識

將承載著中國人航天強國的夢想

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中國方案 中國力量

前往未至 發現未知

從2016年8月23日開始,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面向全球徵集,海內外各界踴躍參加,共收到提交工程名稱及圖形標識作品35912個。經過網絡投票共收穫各地有效投票3278962張。無數優秀創意作品共同塑造了人類對火星探測的美好願景。

目前,我國正在開展首次火星探測工程的研製工作。

按照計劃,2020年我國將通過長徵五號發射火星探測器,並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與地球距離較近。火星跟地球有著相似的自轉周期,為24小時37分。除此之外,在火星上還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正因為這些相似點,通過發射探測器了解火星的狀況,獲得更多信息,以此能夠幫助人類更好地研究地球的演變與未來發展。探測器發射後,大約需要經過7個月左右的飛行抵達火星。

火星,我們來了!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尤豆豆

校對:鄭凌

審核:潘賢群

溫州都市報微信廣告投放聯繫電話:0577-88825925

相關焦點

  • 火星,你好,我們來了!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大國重器,中國力量,天問一號飛向火星,實現首次火星個探測,這是我們國人的自豪和驕傲。祝福中國的航天事業越來越來越好!
  •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火星你好 我們來了
    製圖:王亞男為什麼要去火星?◎火星是離地球較近且環境最相似的星球◎是人類走出地月系統開展深空探測的首選目標◎是研究地球外有無其他生命的最合適的地方◎研究火星對認識地球演變具有非常重要的比較意義「探火」有多難?
  • 你好火星,我們來了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這並非我們閉關鎖國,而是被美國封鎖的困境使然。中國航天始終歡迎國際合作,螢火一號項目的實施就是一個範例。國際合作的螢火一號項目,有助於中國彌補能力和經驗的短板,多快好省地開展火星探測。合作對中國航天是有利和必要的,只可惜後來的發展可謂計劃趕不上變化。
  • 揭開火星神秘面紗,東莞市科技館舉辦「你好,火星」講座
    火星是由什麼構成的?火星上可以種土豆嗎?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歷程都經歷了什麼?我們對火星的研究成果有哪些?火星上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中國「天問一號」的任務又是什麼?這些問題引起了廣大市民特別是中小學生對對火星及深空探測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 「你好,火星」科普講座點燃少年科學夢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周京文  12月27日上午,「你好,火星」主題科普講座在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舉辦。據了解,「你好,火星」科普講座由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主辦,東莞市科普教育協會承辦,採用線上直播和線下互動相結合的模式進行。
  • 有驚無險成功著陸火星!你好 洞察號!
    不同於月球,火星有微弱的大氣層(不足地球的1%),雖然不多,但總好過沒有。所以火星探測器的著陸過程中還是會充分利用這一點點大氣層來緩衝減速。兩顆立方星都是採用壓縮氣體的方式來在太空中完成推進的,和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中的瓦力一樣[4]。
  • 「你好,火星」科普講座點燃東莞少年科學夢!
    12月27日上午,「你好,火星」主題科普講座在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成功舉辦。回顧古今中外探索火星的歷程,再次點燃了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情和夢想,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火星是由什麼構成的呢?火星上可以種土豆嗎?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歷程都經歷了什麼?我們對火星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圖片來源:@我們的太空在靠近火星附近時探測器將實施制動,實現被火星的引力場所捕獲,進入周期約10個火星日的環火橢圓軌道,再擇機實施軌道機動,進入周期約2個火星日的橢圓停泊軌道,完成著陸區預先探測和著陸點調整後,擇機釋放著陸巡視器。環繞器隨即進行軌道調整,進入中繼通信軌道。
  • 你好,火星!中國來啦!
    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你好」中國「來啦」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你好!我國公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及標識,將首登火星
    在2020年4月24日,我們國家也公開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及標識。火星,你好,請準備好接待來自我們祖國的探測器。據新聞報導,國家航天局宣布我們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還公布了首次探索火星的標識為「攬星九天」。
  • 火星「你好」 中國「來啦」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火星,我們來了
    火星我們來了但是去火星究竟有多難?火星上有可能會發現什麼?今天就來說說...登陸火星到底難在哪裡?天問一號的著陸器要抵達火星表面,就要接受恐怖的七分鐘考驗。1、著陸器安全問題火星上的大氣雖然稀薄,但仍然可以燒毀著陸器。天問一號著陸器前端有一個整流罩,這是一個隔熱裝置,用於保護天問一號的著陸器,其使用的是航天級的耐熱材料製造,這方面我們不存在技術瓶頸。
  •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圖片來源:@我們的太空在靠近火星附近時探測器將實施制動,實現被火星的引力場所捕獲,進入周期約10個火星日的環火橢圓軌道,再擇機實施軌道機動,進入周期約2個火星日的橢圓停泊軌道,完成著陸區預先探測和著陸點調整後,擇機釋放著陸巡視器。
  • 片單|你好,火星!
    從這些科學記錄片裡來找找答案吧!看看人類的智慧和英勇,火星的神奇與魅力。中國 十集短片《hi,火星》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嗨,火星你好,我是中國。中國來了
    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廠,用長徵5號遙4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彭濤介紹:「我們打算通過一次探測工程,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個結合。這在國際上也是第一個既有環繞又有著陸巡視的國家。」火星探測任務,標誌著中國人進一步邁入深空,而一次實現「繞、著、巡」三步,彰顯了中國航天的實力。
  • 你好火星,我們將進入你的身體內部!美國NASA洞察號登陸火星
    JPL主任沃特金斯(Mike Watkins)說,此次發射成功說明「我們做科學必須大膽,必須成為探險家」。洞察號現在坐落在一片靠近火星赤道、被稱為埃律西昂(Elysium Planitia)的廣闊平坦的平原上。登陸前,美國宇航局稱它為「火星上最大的停車場」。這塊平原的第一張照片在洞察號登陸幾分鐘後就被傳回地球。照片以魚眼視圖顯示了機器人周圍環境的汙跡。
  • 火星,我們來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公布:天問一號
    火星,你好!繼月球探測任務命名為「嫦娥系列」後,今天國家航天局正式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無數優秀創意作品共同塑造了人類對火星探測的美好願景。目前,我國正在開展首次火星探測工程的研製工作。按照計劃,2020年我國將通過長徵五號發射火星探測器,並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與地球距離較近。火星跟地球有著相似的自轉周期,為24小時37分。除此之外,在火星上還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