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你好!
「嫦娥系列」後
今天國家航天局正式發布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
任務名稱 任務標識
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
「天問系列」
以「攬星九天」作為工程的圖形標識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為
「天問一號」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為
「天問」來源於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長詩
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
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
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
追求科技不斷創新永無止境
中國行星探測工程作為一個整體概念
以「攬星九天」作為工程的圖形標識
「攬星九天」
太陽系八大行星依次排開
表達了宇宙的五彩繽紛
呈現科學發現的豐富多彩
飽含動感 氣韻流動
開放的橢圓軌道整體傾斜向上
展示了獨特字母「C」的形象
代表了中國行星探測-China
體現著國際合作精神-Cooperation
標誌著深空探測進入太空能力-C3
這組意義深遠的名稱與圖形標識
將承載著中國人航天強國的夢想
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中國方案 中國力量
前往未至 發現未知
從2016年8月23日開始,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面向全球徵集,海內外各界踴躍參加,共收到提交工程名稱及圖形標識作品35912個。經過網絡投票共收穫各地有效投票3278962張。無數優秀創意作品共同塑造了人類對火星探測的美好願景。
目前,我國正在開展首次火星探測工程的研製工作。
按照計劃,2020年我國將通過長徵五號發射火星探測器,並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與地球距離較近。火星跟地球有著相似的自轉周期,為24小時37分。除此之外,在火星上還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正因為這些相似點,通過發射探測器了解火星的狀況,獲得更多信息,以此能夠幫助人類更好地研究地球的演變與未來發展。探測器發射後,大約需要經過7個月左右的飛行抵達火星。
火星,我們來了!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尤豆豆
校對:鄭凌
審核:潘賢群
溫州都市報微信廣告投放聯繫電話:0577-8882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