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木衛二與火星合併,再給火星一顆衛星,火星也許就可以居住了

2020-05-11 科學信仰


讓木衛二與火星合併,再給火星一顆衛星,火星也許就可以居住了

除去地球以外,火星是太陽系中最受人類矚目的行星。

這不僅因為火星是地球的鄰居,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火星是一顆具有改造價值的行星。在太陽系之中,地球的自然條件是得天獨厚的,所以也只有地球能夠在漫長的歲月中孕育出生命與文明,但地球的資源和空間都是有限的,如果想在太陽系中再開闢一個新的家園,火星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其實在太陽系之中,具有改造價值的星球很多,比如位於小行星帶之中的穀神星就是其中的一個,而在具有改造價值的星球中,火星也不是條件最為有利的,但火星勝在了離地球足夠近,畢竟星際遷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火星是地球的鄰居,與地球的最近距離只有5500萬公裡左右。

讓木衛二與火星合併,再給火星一顆衛星,火星也許就可以居住了


5500萬公裡在宇宙的尺度上是很近很近的,但以人類的航行能力來看,其實還是頗為遙遠的,所以人類不宜去太遠的地方開闢新的家園,從這個角度來看,火星無疑就是最佳的選擇。

那麼如何才能把毫無生機的火星改造成為一顆宜居行星呢?其實火星並非從一開始就如此毫無生機,人們對火星人的想像也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在很久很久以前,火星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在遠古時期,火星很可能像地球一樣,擁有著穩定的磁場,磁場保護了火星大氣,而大氣又保護了火星上的液態水,迄今為止,火星上仍然有著液態水曾經存在過的痕跡。遺憾的是,這一切都已經遠去,火星已經成為了一顆乾旱的沙漠星球,而這一切的改變可能都源於火星磁場的消失。

讓木衛二與火星合併,再給火星一顆衛星,火星也許就可以居住了


磁場源於行星內部的熔巖活動,但隨著火星內部溫度的下降,熔巖活動逐漸停止,磁場也就隨之消失了。

要改造火星,第一步就是要恢復火星的磁場,否則一切就都是妄談,而要恢復火星磁場,就必須要恢復火星內部的熔巖活動,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給火星配備一顆衛星。當然了,火星是有衛星的,它有兩顆天然衛星,分別為火衛一和火衛二,但是這兩顆衛星不夠大,它們不足以幫助火星恢復磁場,所以需要給火星配備一顆大質量的衛星,擁有了大質量的衛星,火星內部的熔巖活動才有可能恢復,磁場才會重新建立。

有了磁場,火星就可以束縛住更多的大氣,接下來就是給火星來一些水了。雖然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仍然有水存在的痕跡,但火星總體上來說還是異常乾旱的,所以必須要給火星帶來大量的水資源才行。

讓木衛二與火星合併,再給火星一顆衛星,火星也許就可以居住了


要給一顆行星供水,靠星際運輸是不切實際的,我們應該考慮的是,找一顆小型的富水星球,然後把它直接扔到火星上面,而木衛二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木衛二是木星的衛星,是一顆名副其實的富水星球。木衛二是一顆個頭不算太大的星球,無論是體積還是質量,都要比月球小,但含水量卻非常多,甚至比地球還要多得多。我們總說如果地球海洋中的水都是淡水,那麼地球的水資源就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了,然而就算是如此,地球上的水含量也無法與木衛二相比。觀測發現,木衛二的表面是一層冰蓋,而在冰蓋之下是深不見底的海洋,其深度甚至可以達到百公裡以上。要知道,在地球上,即使是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也不過11公裡左右。

讓木衛二與火星合併,再給火星一顆衛星,火星也許就可以居住了


粗略的估計,木衛二的水資源總量比地球上的淡海水總量的2倍還要多。

這樣的水資源量,如果按照火星的表面積來計算的話,會讓火星變成「水星」,整個表面都會液態水所覆蓋,而且平均深度還要遠超地球上的海洋深度。既然如此,把木衛二推到火星上去是不是就能解決火星的水資源問題了呢?

​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簡單,因為火星本身不是一顆很大的行星,如果它與木衛二發生碰撞,那麼將會發生災難性的結果,火星會重新變回一顆熔巖星球,要想重新冷卻,那麼就要等到千年以後了,這還是最為保守的估計。不過改造火星的總體思路是沒有錯的,火星也極有可能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至少也會在未來成為人類的旅居地。


相關焦點

  • 火星要想變成一顆宜居星球,它需要一顆衛星,還有一顆水球
    這不僅因為火星是地球的鄰居,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火星是一顆具有改造價值的行星。在太陽系之中,地球的自然條件是得天獨厚的,所以也只有地球能夠在漫長的歲月中孕育出生命與文明,但地球的資源和空間都是有限的,如果想在太陽系中再開闢一個新的家園,火星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 火星要想變成一顆宜居星球,它需要一顆衛星,還有一顆水球
    除去地球以外,火星是太陽系中最受人類矚目的行星。這不僅因為火星是地球的鄰居,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火星是一顆具有改造價值的行星。在太陽系之中,地球的自然條件是得天獨厚的,所以也只有地球能夠在漫長的歲月中孕育出生命與文明,但地球的資源和空間都是有限的,如果想在太陽系中再開闢一個新的家園,火星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 把富含水的木衛二推向火星,能創造出第二個地球嗎?為什麼?
    如果把木衛二推向火星,那麼能夠製造出第二個地球嗎?只能說這是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木衛二上的水資源豐富不用說,但是你覺得火星上很缺水嗎?又或者是你把木衛二上面的水轉移到了火星上火星就可以變成和地球一樣嗎?簡直是太天真了。
  • 火星曾經擁有一顆巨型衛星
    現代火星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都非常像馬鈴薯。火星為何有兩顆衛星而且都是那麼小,而不是和我們地球一樣擁有一顆大衛星呢?
  • 木衛二撞火星,火星就能變成地球2.0?恐怕有點棘手啊!
    有人問:木衛二的水比地球還多,如果把它安上發動機推到火星,能創造出第二個地球嗎?
  • 火星衛星來自於火星大撞擊?
    這些衛星的暗面類似於太陽系外的原始小行星,這表明這些衛星可能是很久以前在火星引力作用下捕獲的小行星。但衛星軌道的形狀和角度並不符合這種捕捉場景。根據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期刊-行星》上的一項新研究:重新審視火星全球探測者任務20年前的數據,支持了火星衛星是在對火星巨大撞擊後將大量巖石送入軌道後形成的這一觀點。
  • 木衛二可能存在300萬噸魚類,火星or木衛二,哪個是移民首選?
    火星的發展遙遙無期,但是另外一個星球則傳來了喜訊,而這顆星球就是木星的衛星之一木衛二,要說起來對木星的認識,我們就會想到流浪地球上,那顆差點致我們地球與死地的木星,只是沒有想到的就是,木星周圍的衛星會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消息,其實木衛二是一個蘊含水資源極度豐富的一顆衛星,這也為上面孕育生命提供了無限可能。
  • 火星也有衛星,其中一顆最終會被火星「碾碎」,另一顆將遨遊太空
    火星衛星的發現,有一段曲折的歷史。在伽利略發現木星的4顆衛星後,最開始克卜勒推測火星有兩顆衛星,因為地球有1顆,木星有4顆,火星在中間,他認為應是指數級124增長。但這僅是猜測,在克卜勒之後的兩百年,都沒有任何人能夠尋覓到火星衛星的蹤跡,直至1877年,美國天文學家霍爾才通過當時最先進的折射式望遠鏡發現了火星的兩個衛星。
  • 木衛二、土衛二和土衛六是太陽系除火星外最可能有地外生命的天體
    當然,人類又是孤獨的,因為在廣闊的宇宙中,我們沒有可以交流的對象,這種孤獨會帶來害怕和恐懼,生命是怎麼從何而來,又將去向哪裡,這是我們不斷思考的問題。太陽系地外生命所以,在進行宇宙探測時,尋找地外生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電影中也無數次的上演了人類和地外文明接觸的場景,想像了各種結局,有的友好、有的敵對。
  • 太陽系中最適合人類的星球,比火星更適合移民,海洋中或早有生命
    要知道,目前宇宙中發現的,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數量,至少有50多個。那麼,對於現階段的人類來說,究竟有沒有一個星球比火星更適合我們呢?其實,科學家們研究火星還有一個非常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人類以目前的速度去往火星,大概需要1年多的時間,不過一些科學家認為,再過幾年這個時間可能會縮短到1個月左右。未來人類如果可以光速飛行,那麼去到火星的時間,只需要260秒。除了火星之外,太陽系又有哪些星球適合人類呢?
  • 中國火星計劃來了!2020年左右發射第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不久前,在首個「中國航天日」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透露,火星探測任務已經批准立項。據人民日報8月12日報導,我國預計在「十三五」規劃的末年,即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中國的火星計劃終於來了!
  • 火星也有衛星嗎?
    早在1726年,喬納森·斯威夫特就受到伽利略藉助望遠鏡發現木星衛星的啟發,在小說《格列佛遊記》中提出猜想:火星上可能有兩顆較小的衛星,衛星圍繞著火星旋轉,前一顆每10小時繞火星一周,後一顆每21.5小時繞火星一周。這個猜想雖然與火星的真實數據有差距,但是作為一個猜想已經很偉大了。
  • 鄭永春:火星!火星
    ,「全村」的希望地球那麼小,宇宙那麼大,我們想要知道除地球外,還有沒有那麼一顆星球,適宜人類居住。關於火星,我們更熟悉的也許不是一些理性的數據,而是許多傳奇的故事。大家可以看到火星人有眼睛、鼻子和耳朵。
  • 火星的衛星居然是過去的火星環演變而來的
    火星曾經與土星一樣都擁有美麗的光環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第四顆行星,介於地球與小行星群之間,距離太陽約1.52AU,體積大小僅為地球的1/6,而重量為地球的1/10,直徑是4220英裡(6792公裡),地球的直徑是它的兩倍左右,是類地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星球
  • 如果可以的話,你會去火星居住嗎?「讓我們一起來改造火星吧」
    這些行星距離太陽較近,體積和質量都較小,平均密度大,表面溫度高,大小和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巖石構成的,類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和火星,氣態巨行星也稱為類木行星,是不以巖石或者其他固體為主要成分構成的大行星。與類地行星最大的不同是,它們雖然也有一顆巖石或者金屬的核心,但是他們的主要組成是氣體,氣態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木星和土星的質量都非常大,如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而土星的質量是地球的95倍。
  • 火星兩顆衛星極可能是火星俘獲的小行星,火衛一是太陽系最暗衛星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有的行星並沒有衛星,比如水星和金星就沒有衛星;有的行星擁有的衛星數量很少,比如我們地球,只有月球這一顆天然衛星,比如地球的鄰居火星擁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星我們地球雖然只擁有一顆衛星,但是個頭卻不小,月球的直徑達到了3476千米,在太陽系所有衛星家族中月球的個頭排名第五位,僅次於木衛三、土衛六、木衛四和木衛一這四顆衛星。
  • 在火星、木衛二、土衛二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只是我們還沒發現到
    在太陽系中,有幾個潛在的可居住空間物體。1)火星火星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紅色行星,它的大小和重量均低於我們的星球,而且它可能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除了地球)有生命存在的行星。早在19世紀,人們就認為,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因為火星上的水渠可能是外星人的傑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這些河床都是乾枯的河流。
  • 火星上的萬裡長城?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條狀物,長1800千米
    人們一直沒有停止在除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尋找外星生命及外星文明,從最開始的月球,到現在的火星,科學家們除了沒有找到生命存在的證據,也不是一無所獲。人類最開始提出的外星居住計劃的目標就是把部分人類遷往火星,可見火星在人類的眼裡,一直是一顆炙手可熱的星球。
  • 火星也有衛星嗎?-虎嗅網
    衛星是指環繞一顆行星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可分為人造衛星和天然衛星。在太陽系內,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均有衛星環繞。月球作為第一個人類曾經登陸過的地外天體,就屬於地球的天然衛星。早在1726年,喬納森·斯威夫特就受到伽利略藉助望遠鏡發現木星衛星的啟發,在小說《格列佛遊記》中提出猜想:火星上可能有兩顆較小的衛星,衛星圍繞著火星旋轉,前一顆每10小時繞火星一周,後一顆每21.5小時繞火星一周。這個猜想雖然與火星的真實數據有差距,但是作為一個猜想已經很偉大了。
  • 帶你了解奇特的衛星——火星衛星
    火衛二(戴摩斯)的命名來自羅馬神話中的恐懼之神,是火星兩個衛星裡面的較小的一顆。發現火衛一與火衛二的阿薩夫·霍爾火衛一是兩個裡面較大的一個,有一個巨大的撞擊坑。(它被一個幾乎撞碎他的巨大的撞擊坑挖去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