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也有衛星,其中一顆最終會被火星「碾碎」,另一顆將遨遊太空

2020-08-26 李博士的宇宙觀

大家好,我是李傑信,今天我將與大家繼續探索火星的秘密。


地球有月球作為衛星,木星有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等79多顆衛星,土星更是有多達82多顆衛星,其中還有經常在電影中被提到的泰坦星。那麼火星有哪些衛星,是人類在什麼時候發現的,又有什麼特點呢?


火星衛星的發現,有一段曲折的歷史。在伽利略發現木星的4顆衛星後,最開始克卜勒推測火星有兩顆衛星,因為地球有1顆,木星有4顆,火星在中間,他認為應是指數級124增長。


但這僅是猜測,在克卜勒之後的兩百年,都沒有任何人能夠尋覓到火星衛星的蹤跡,直至1877年,美國天文學家霍爾才通過當時最先進的折射式望遠鏡發現了火星的兩個衛星。


「火星月亮」的命名與特點


霍爾發現火星的兩個衛星後,依照火星的神話傳統,將其分別命名為戰神馬爾斯的兩個僕人,佛伯斯(代表畏懼)和底馬士(代表驚慌)。


這兩個火星衛星各具特點,且有相似之處。火衛一圍繞火星的轉速很快,它由西向東,僅需4小時15分鐘即可穿過火星夜空,消失在東方地平線;火衛二由東向西轉動,公轉期為30.35小時,從火星上看要經過65個小時,火衛二才從西方地平線落下。


同時,火星衛星的亮度都不高,且體積不大。火衛一的亮度約為月球的2/3,長寬高分別28、22、18千米;火衛二的亮度則是火衛一的1/40,長寬高分別為16、12、12千米。


這也是火星的衛星難以被發現的原因,一方面是體積小,另一方面,火星相對明亮,在明亮的物體前,暗的物體很難被發現。



此外,兩顆小衛星的軌道也並不相同,火衛一的軌道隨著時間的推移離火星越來越近,而火衛二的軌道離火星越來越遠,這均是由「重力潮」導致的。


火衛星的未來將會如何?


洛希極限是科學家洛希提出的概念,即衛星環繞一顆行星時,如果在洛希極限之內,就會產生一個「重力潮」。如「重力潮「超強,質量較大的行星甚至會將質量小的衛星「碾碎」,墜落至質量較大的星球上。正常來講,衛星環繞火星已可能運行了45億年,應處於洛希極限外的標準,要不就早已撞向火星,不必等到人類看到它以後,才表演向火星隕落戲碼。


例如地球送到太空上的人造衛星,其最終的結果都是在洛希極限之內,最終變成碎片墜落地球。而月球的環繞狀況處於洛希極限之外,會一點點脫離地球,最終漫遊宇宙。



回到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在洛希極限之內,受重力潮影響正在一點點向火星靠近,而火衛二在洛希極限之外,則在一點點脫離土星。尤其是火衛一,科學家計算出來它的比重可能是水的千分之一。自然界沒有這麼輕的比重材料,除非是中空的。而中空材料必得是科技產品。於是火衛一是火星人發射的太空站,就粉墨登場。


正是由於火星衛星的特殊性,也讓科學家們對火星衛星的來由引起了猜測。


前面提到的一種猜測,即火衛一是火星人向太空發射的太空站。不過,由於後來科學家已通過近距離照相,明顯看到火衛一的形狀類似一顆「畸形的馬鈴薯」,這種結論也就不攻自破了;另一種猜測,則是火衛一與火星是同一時間形成的,不過,而後科學家們發現,火衛一的材質與火星並無關係,於是這種猜測也被否認了。


經過對行星材質的探索,發現火衛一的材質與小行星帶的行星極為相似,它可能是小行星帶中千萬行星中的一顆,在宇宙中「漫遊」的過程中被火星抓住的。


不過,即便如此,火衛一仍顯得有點奇怪,因為如是被火星「抓住」的衛星,它應來自四面八方,進入火星引力場的軌道面應當與火星赤道面無關聯,且呈大橢圓形軌道。但火衛一軌道面不但呈圓形,還在火星的赤道平面上,至今仍是一個未解的謎團。




目前來看,小行星帶的小行星多為碳質球粒隕石,很可能含有胺基酸,胺基酸則可作為生命起源的素材。並且,火衛一可能含水、碳、氫、氧氣,甚至可為太空人往返火星提供燃料。不過這些仍是未知,還在探索之中。


後面,我們還會與大家一起探討人類往返火星的相關知識。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火星曾經也有星環存在,那是一顆衛星的碎片形成的!
    雖然火星是太陽系中一顆較小的行星,但它卻擁火衛一和火衛二兩顆衛星,早在數千年前人類就已經發現了火星,但它的兩顆衛星直到19世紀末才被發現,科學家認為這兩顆衛星是從數十億年前的一場火星碰撞中產生的,而且研究發現火星在經過那場碰撞後,竟在其軌道上形成了一圈星環,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火衛二的軌道會是傾斜2°的原因。
  • 火星曾經擁有一顆巨型衛星
    現代火星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都非常像馬鈴薯。火星為何有兩顆衛星而且都是那麼小,而不是和我們地球一樣擁有一顆大衛星呢?
  • 月球最終會逃離地球,看了火星的兩顆衛星,就能理解個中緣由
    大家好,我是李傑信,今天我將與大家繼續探索火星的秘密。地球有月球作為衛星,木星有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等79多顆衛星,土星更是有多達82多顆衛星,其中還有經常在電影中被提到的泰坦星。那麼火星有哪些衛星,是人類在什麼時候發現的,又有什麼特點呢?
  • 讓木衛二與火星合併,再給火星一顆衛星,火星也許就可以居住了
    其實在太陽系之中,具有改造價值的星球很多,比如位於小行星帶之中的穀神星就是其中的一個,而在具有改造價值的星球中,火星也不是條件最為有利的,但火星勝在了離地球足夠近,畢竟星際遷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火星是地球的鄰居,與地球的最近距離只有5500萬公裡左右。
  • 火星要想變成一顆宜居星球,它需要一顆衛星,還有一顆水球
    其實在太陽系之中,具有改造價值的星球很多,比如位於小行星帶之中的穀神星就是其中的一個,而在具有改造價值的星球中,火星也不是條件最為有利的,但火星勝在了離地球足夠近,畢竟星際遷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火星是地球的鄰居,與地球的最近距離只有5500萬公裡左右。
  • 火星要想變成一顆宜居星球,它需要一顆衛星,還有一顆水球
    其實在太陽系之中,具有改造價值的星球很多,比如位於小行星帶之中的穀神星就是其中的一個,而在具有改造價值的星球中,火星也不是條件最為有利的,但火星勝在了離地球足夠近,畢竟星際遷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火星是地球的鄰居,與地球的最近距離只有5500萬公裡左右。
  • 火星也有衛星嗎?
    早在1726年,喬納森·斯威夫特就受到伽利略藉助望遠鏡發現木星衛星的啟發,在小說《格列佛遊記》中提出猜想:火星上可能有兩顆較小的衛星,衛星圍繞著火星旋轉,前一顆每10小時繞火星一周,後一顆每21.5小時繞火星一周。這個猜想雖然與火星的真實數據有差距,但是作為一個猜想已經很偉大了。
  • 火星也有衛星嗎?-虎嗅網
    早在1726年,喬納森·斯威夫特就受到伽利略藉助望遠鏡發現木星衛星的啟發,在小說《格列佛遊記》中提出猜想:火星上可能有兩顆較小的衛星,衛星圍繞著火星旋轉,前一顆每10小時繞火星一周,後一顆每21.5小時繞火星一周。這個猜想雖然與火星的真實數據有差距,但是作為一個猜想已經很偉大了。
  • 火星的兩顆衛星,未來都將不復存在,火星會陷入孤獨嗎?
    一般而言,行星的衛星產生主要有三種途徑,第一種就是原生的,也就是說衛星與行星一同形成,從誕生伊始,衛星就在行星的引力作用之下,圍繞行星運行。第二種則是撞擊產生,比如地球的衛星月球。作為一顆衛星,月球與地球的比例實在是太大了,體積超過了地球的1/4,如此巨大的一顆衛星,很可能本身就是地球的一部分。
  • 奔火|火星也有衛星嗎?
    火星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同樣擁有兩顆天然衛星,它們以古希臘神話中戰神阿瑞斯(Ares)的兒子命名——福布斯(Phobos)和狄默斯(Deimos)。早在1726年,喬納森·斯威夫特就受到伽利略藉助望遠鏡發現木星衛星的啟發,在小說《格列佛遊記》中提出猜想:火星上可能有兩顆較小的衛星,衛星圍繞著火星旋轉,前一顆每10小時繞火星一周,後一顆每21.5小時繞火星一周。
  • 「孿生」地球的悲慘命運:為什麼火星最終淪為一顆紅色死星?
    當時的太陽溫度和亮度遠不及現在,但至少兩顆行星(地球和火星)的大部分地表被液態水覆蓋。由於大量溫室氣體的存在,無論是地球還是火星都沒有完全凍結。它們的年輕海洋都可能孕育出原始生命,為生物友好型未來鋪平道路。過去幾十億年,兩顆行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火星淪為一顆紅色的死星,地球則是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為什麼會這樣?
  • 地球不止一顆衛星?神秘"迷你衛星"繞地球運行
    小天體3753 「Cruithne」圍繞太陽運行的奇特軌道美國宇航局將對小行星開展探測作為最終將人類太空人送上火星之前的關鍵步驟。而如果我們能夠識別更多類似的「迷你小衛星」,那麼我們便有了實現這項目標的一條捷徑我們都知道在太陽系中的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一個小行星帶,那裡的大部分小行星與地球之間並無什麼交集。但也會有一部分小行星,它們的軌道會讓它們非常接近地球,並受到地球引力場的影響。
  • 遠古巨型衛星碰撞理論揭曉火星衛星形成過程
    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火星有兩顆衛星,分別是火衛一和火衛二,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示,遠古時期火星曾擁有更多的衛星,其中一顆大型衛星碰撞在火星表面,最終只有火衛一和火衛二成為倖存者。這項最新研究揭曉了多年以來困擾科學家的謎團——火星為什麼會擁有兩顆衛星,而不是像地球一樣,僅有一顆衛星。
  • 火星衛星來自於火星大撞擊?
    這些衛星的暗面類似於太陽系外的原始小行星,這表明這些衛星可能是很久以前在火星引力作用下捕獲的小行星。但衛星軌道的形狀和角度並不符合這種捕捉場景。根據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期刊-行星》上的一項新研究:重新審視火星全球探測者任務20年前的數據,支持了火星衛星是在對火星巨大撞擊後將大量巖石送入軌道後形成的這一觀點。
  • 一顆尾隨在火星之後的小行星實際上可能是我們月球被盜的孿生兄弟
    科學家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詳細地觀察到一顆尾隨在火星引力後面的遙遠小行星,而這張近距離特寫顯示了驚人的相似之處——這引發了一些關於該物體的遠古起源的有趣問題。我們所知道的大多數特洛伊小行星與木星的軌道相同,但其他行星也有它們,包括火星和地球。使(101429)1998年VF31(以下簡稱「101429」)有趣的是,在這顆紅色行星的尾隨木馬(火星繞太陽運行時緊隨其後的木馬)中,101429似乎是獨一無二的。
  • 歐洲航天局一顆衛星,在火星上發現一幅天使形象的畫像
    一顆歐洲衛星在火星的南極地區發現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逼真的天使形象,包括翅膀、光環和心臟。似乎某個火星畫家為這一節日畫了一幅畫,希望我們在聖誕假期裡過得安寧、快樂,但是對於這個超現實的展示,有一個很好的科學解釋。
  • 我們能在另一顆星球上培育轉基因生物嗎?
    為此,專家就兩個問題展開深入分析,第一個問題是:我們能否在另一顆星球上培育轉基因生物?第二個問題是:我們是否應該這樣做?凱薩琳·丹寧,美國紐約大學人類學副教授,她擅長研究太空探索的社會和倫理方面等。人們對太空有各種不同興趣,有多種意識形態和能力,而不是「我們」單一的探索目標。從理論上講,部分人可以將轉基因生物帶到另一顆星球,但完全實現地球化是不太可能的,並不是所有地球生物都能在其他星球存活下來,然而有一些生物卻擁有頑強的生命力。人類技術還不能實現宇宙飛船到達太陽系之外的多數行星,但從理論上講,攜帶著休眠微生物載荷到達系外行星是可行的。
  • 歐洲航天局的一顆衛星,在火星上發現一幅天使形象的畫像
    2020-12-21 16:00:55 來源: 默奇森 舉報   一顆歐洲衛星在火星的南極地區發現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逼真的天使形象
  • 太陽系有真正大氣層的類地行星就這幾顆,其中一顆還是衛星
    太陽系中有八顆大行星,其中四顆像地球一樣,主要是由巖石構成的,稱作類地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另外的四顆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主要是有氣體組成的,稱作氣態行星。在太陽系的星球當中,除了氣態行星之外一共只有四顆星球擁有真正的大氣層,其中一顆還是衛星。
  • 馬斯克搞太空葬禮,死在火星上是什麼感覺?
    文/夕揚被稱為「矽谷鋼鐵俠」的馬斯克曾說過:「我希望死在火星上。」按照馬斯克的計劃,可以在有生之年登上火星,永眠火星自然也不是難事!短期內長眠火星還有些許困難,但是把自己葬在太空已經可以實現。(來源:SpaceX)6月24日,SpaceX公司發射了第三枚中型獵鷹火箭,將24顆衛星送入太空,其中一顆最為特殊,裡邊裝了152個參加太空葬禮的骨灰盒。SpaceX公司並沒有直接包辦太空葬禮的業務,而是由專門的太空喪葬公司Celestis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