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巨型衛星碰撞理論揭曉火星衛星形成過程

2021-01-19 騰訊太空

左圖是火衛一,右圖是火衛二,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遠古巨型衛星碰撞火星,使火衛一和火衛二成為「倖存者」。


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火星有兩顆衛星,分別是火衛一和火衛二,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示,遠古時期火星曾擁有更多的衛星,其中一顆大型衛星碰撞在火星表面,最終只有火衛一和火衛二成為倖存者。


這項最新研究揭曉了多年以來困擾科學家的謎團——火星為什麼會擁有兩顆衛星,而不是像地球一樣,僅有一顆衛星。最初科學家們認為,火星衛星是被火星引力牽引的小行星形成的,但是另一種觀點認為,是一次大型碰撞事件形成了這些衛星。



這一解釋仍有許多謎團有待揭曉,為什麼火星大型碰撞事件會形成兩顆衛星,而不是像地球一樣僅形成一顆衛星。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埃裡克-阿薩福格(Erik Asphaug)教授指出,最新研究表明,一顆已消失的巨型衛星,它的直徑達到數百公裡,與火星發生碰撞,產生大量增積物質,伴隨著火星潮汐引力牽引,最終進入火星軌道形成火衛一和火衛二。


巴黎第七大學帕斯卡-羅森布拉特(Pascal Rosenblatt)博士和同事數值模擬了一次火星大型碰撞事件,以及碰撞殘骸盤的進化過程。此次火星碰撞事件形成了許多顆衛星,開始環繞火星運行。他們發現一顆超大質量內部衛星具有強大的牽引力,攪動外部盤中的殘骸,產生一些小型外部衛星。


這項最新研究表明,這顆超大質量內部衛星最終屈服於火星潮汐引力,最終碰撞在火星表面。在火星潮汐引力作用範圍內的多數外部衛星將接受同一命運,最終此次大型碰撞事件的殘骸物質形成了火衛一和火衛二。羅森布拉特指出,這項模擬將解釋為什麼火星擁有兩顆較小的衛星,而不是一顆大型衛星。目前,該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該模擬測試不僅研究了火星歷史,還將洞悉火星未來的進化發展。他們預測稱,最終僅會留下一顆火星衛星,雖然火衛二軌道非常穩定,但是火衛一受火星牽引力,已逐漸朝向接近火星的方向移動。阿薩福格教授指出,這將是觀察火衛一和火衛二的最佳機會,同時能夠分析遠古消失衛星外源沉積在火星表面的地貌特徵。(悠悠/編譯)


人類可以在火星生存嗎?


·END·

相關焦點

  • 火星曾經擁有一顆巨型衛星
    現代火星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都非常像馬鈴薯。火星為何有兩顆衛星而且都是那麼小,而不是和我們地球一樣擁有一顆大衛星呢?
  • 科學家發現火星的兩顆衛星可能是被撞出來的
    火衛一形成類似於地球的月亮,碰撞導致了火星上的物質被甩入軌道,快速拋出的物質逐漸融合後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衛星。
  • 科學(普)有道:火星衛星的神秘起源
    這顆紅色星球上有許多謎團:包括其中有兩個火星衛星來自哪裡以及它們是如何到達那裡?火衛一和火衛二看起來更像小行星而不是衛星,這使得許多行星科學家開始在太陽系的其他地方尋找它們的起源。另一些人認為,這些衛星可能是在火星形成的時候形成的,或者是太陽系歷史早期某些災難性事件的結果。
  • 我的太陽系形成——(四)(4)你知道嗎,衛星都是行星捕獲的.
    要說明上面的問題,首先要了解一下當代行星演化理論。如果我們把當代行星演化理論全面的說清楚,一個是涉及到很多專業內容,另外,我們也很難理解,我們就用兩句話概括說明它的中心思想。當代行星演化理論認為:太陽系中的所有天體,最初是一團以逆時針旋轉的熱氣「星雲」經過很長時間的冷卻過程,就形成了太陽系中所有天體——太陽系。在這一過程中,同時產生行星和行星的衛星。
  • 科學家發現火星曾經也有星環存在,那是一顆衛星的碎片形成的!
    雖然火星是太陽系中一顆較小的行星,但它卻擁火衛一和火衛二兩顆衛星,早在數千年前人類就已經發現了火星,但它的兩顆衛星直到19世紀末才被發現,科學家認為這兩顆衛星是從數十億年前的一場火星碰撞中產生的,而且研究發現火星在經過那場碰撞後,竟在其軌道上形成了一圈星環,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火衛二的軌道會是傾斜2°的原因。
  • 火星的引力有多強?幾十億年裡多次撕碎自己的衛星
    新研究表明,火星可能一度擁有一個巨大的環,這個環最終形成了火星形狀奇特的衛星中的一個。火星有兩個小型不規則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火衛一的軌道距離火星較近,軌道平面與火星赤道面重合。火衛二的軌道較遠,軌道平面與火星赤道面有2度的傾斜角。這個傾斜的軌道更加表明,火衛一曾經是一個巨大的環,最終聚合成當前的形狀。
  • 火星的引力有多強?幾十億年裡多次撕碎自己的衛星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火星的衛星可能在行星環與衛星兩種狀態間不停切換。新研究表明,火星可能一度擁有一個巨大的環,這個環最終形成了火星形狀奇特的衛星中的一個。火星有兩個小型不規則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火衛一的軌道距離火星較近,軌道平面與火星赤道面重合。火衛二的軌道較遠,軌道平面與火星赤道面有2度的傾斜角。這個傾斜的軌道更加表明,火衛一曾經是一個巨大的環,最終聚合成當前的形狀。2017年,一組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地球科學》月刊上主張,火星衛星處於循環狀態——被火星引力撕碎後形成薄環,然後再次聚合成衛星。
  • 火星衛星起源之謎:宇宙事故的倖存者?
    這一暴力的起源故事細節被呈現在一份新的科學研究中,它利用數字模型來展示過去火星被重度撞擊後會產生許多衛星,其中大部分衛星均已遠離火星
  • 火星的衛星居然是過去的火星環演變而來的
    ,而這顆神秘的行星分別有兩顆小衛星,火衛一福博斯(Phobos )和火衛二德伊莫斯(Deimos),這兩顆扁圓形的小衛星形狀都不是圓形的,火衛二繞行著火星的軌道非常之近,僅僅一個地球日就繞著這顆行星轉了三圈,但天文學家卻一直忽略火衛二的軌道傾斜了大約2度,直到近幾年天文學家才因為這個角度的落差而推論出火星的衛星可能就是火星環演變出來。
  • 月球是碰撞形成的理論證據不足?研究人員稱不斷有證據在否定!
    月球是地球訖今為止唯一的一顆衛星,那麼月球是如何來到地球的周圍呢?它是怎樣產生的,一直是人類比較關心的問題,有關它的形成有很多的假說和於論。其中科學家們普遍接受的一種理論就是大碰撞理論,這種假說認為,月球的形成是由火星質量大小的星球忒伊亞和原始地球碰撞形成的,而這種被人們看作最權威的月球形成理論假說,最近卻遭到一些科學家的質疑,對於月球的形成又成了一種謎團。
  • 火星衛星可能曾經形成環
    火星的衛星曾經是火星的環嗎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火星可能曾經擁有自己的壯觀的環形系統。幾年前,科學家推測另一個星球-火星-也可能曾經有過環。現在事實證明,不僅這很可能是真的,而且火星的衛星-火衛一和狄莫斯-從字面上看可能是這些環聚結成固體的最終結果。儘管以前曾對火衛一進行過研究,但最近對狄莫斯(Deimos)的重新分析,尤其是其奇怪的傾斜軌道,已經增加了火星周圍環的形成和消失實際上可能已經發生過幾次的可能性。
  • 月球起源於遠古時期的「火星」撞地球
    根據最新的分析顯示,阿波羅登月計劃中收集到的月球巖石中鋅元素同位素富集信息記載了在遠古地球時期發生的驚天大碰撞,一顆體積如火星般大小的星球與地球碰撞,或導致了月球的形成。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有一顆體積如火星般大小的星球與地球碰撞(騰訊科學配圖)
  • 火星衛星來自火星的撞擊?一直以來爭論不一,專家:正在深入研究
    火星衛星來自火星的撞擊?一直以來爭論不一,專家:正在深入研究文/曦軒宇宙是廣闊的,也是神秘的,人們掙脫了地球的束縛之後,對於地外行星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在太陽系中人們對於火星的認識可謂是比較深入的了。對於一顆行星的研究不光是要研究這顆行星本身,還需要對其衛星等與其相關的天體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這樣才能更加全面的認識這顆行星的本質。人們在對火星進行深入研究的同時還對其衛星進行了分析研究,在這研究的過程當中科學家發現了一些比較奇特的現象。火星有兩顆衛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火衛一和火衛二,通過對這兩科天體的研究,科學家產生了不同的爭論。
  • 月亮的形成,真的和35億年前的「火星」撞地球有關嗎?
    本文根據最新論文成果,分析月球形成的原因,生動描述了形成過程。2020年3月,超級月亮出現在初春的夜空中。明亮的月光,衝開新冠病毒籠罩在數億中國人心中的陰霾,讓人們看到春天的影子,看到了華夏大地復甦的希望。
  • 讓木衛二與火星合併,再給火星一顆衛星,火星也許就可以居住了
    那麼如何才能把毫無生機的火星改造成為一顆宜居行星呢?其實火星並非從一開始就如此毫無生機,人們對火星人的想像也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在很久很久以前,火星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在遠古時期,火星很可能像地球一樣,擁有著穩定的磁場,磁場保護了火星大氣,而大氣又保護了火星上的液態水,迄今為止,火星上仍然有著液態水曾經存在過的痕跡。
  • 歐洲航天局一顆衛星,在火星上發現一幅天使形象的畫像
    一顆歐洲衛星在火星的南極地區發現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逼真的天使形象,包括翅膀、光環和心臟。似乎某個火星畫家為這一節日畫了一幅畫,希望我們在聖誕假期裡過得安寧、快樂,但是對於這個超現實的展示,有一個很好的科學解釋。
  • 歐洲航天局的一顆衛星,在火星上發現一幅天使形象的畫像
    2020-12-21 16:00:55 來源: 默奇森 舉報   一顆歐洲衛星在火星的南極地區發現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逼真的天使形象
  • 火星也有衛星嗎?
    早在1726年,喬納森·斯威夫特就受到伽利略藉助望遠鏡發現木星衛星的啟發,在小說《格列佛遊記》中提出猜想:火星上可能有兩顆較小的衛星,衛星圍繞著火星旋轉,前一顆每10小時繞火星一周,後一顆每21.5小時繞火星一周。這個猜想雖然與火星的真實數據有差距,但是作為一個猜想已經很偉大了。
  • 火星衛星上有關老火星衛星環的一些線索
    簡介:火星衛星Diemos的軌道比黃道傾斜2度,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是之前被火星引力捕獲的星體被火星引力解體後形成的,火星周圍本應有一個塵埃環,塵埃和Diemos摩擦導致粒子墜向火星,Diemos被向外推形成現在的軌道。
  • 火星的兩顆衛星,未來都將不復存在,火星會陷入孤獨嗎?
    一般而言,行星的衛星產生主要有三種途徑,第一種就是原生的,也就是說衛星與行星一同形成,從誕生伊始,衛星就在行星的引力作用之下,圍繞行星運行。第二種則是撞擊產生,比如地球的衛星月球。作為一顆衛星,月球與地球的比例實在是太大了,體積超過了地球的1/4,如此巨大的一顆衛星,很可能本身就是地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