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的衛星居然是過去的火星環演變而來的

2020-12-03 牧篤科普

火星曾經與土星一樣都擁有美麗的光環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第四顆行星,介於地球與小行星群之間,距離太陽約1.52AU,體積大小僅為地球的1/6,而重量為地球的1/10,直徑是4220英裡(6792公裡),地球的直徑是它的兩倍左右,是類地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星球,而這顆神秘的行星分別有兩顆小衛星,火衛一福博斯(Phobos )和火衛二德伊莫斯(Deimos),這兩顆扁圓形的小衛星形狀都不是圓形的,火衛二繞行著火星的軌道非常之近,僅僅一個地球日就繞著這顆行星轉了三圈,但天文學家卻一直忽略火衛二的軌道傾斜了大約2度,直到近幾年天文學家才因為這個角度的落差而推論出火星的衛星可能就是火星環演變出來。

研究科學家Matija uk是從火衛二的軌道傾角中發現火星光環證據的主要研究者之一,他認為火衛二的軌道與火星的赤道在完全不同的平面之上,美國天文學會會議在一份聲明中補充說:「若以新的角度看待火衛二的軌道傾斜就能揭發一直以來的大秘密。」在2017年的現有研究基礎上,研究人員發現火衛二可能會慢慢地向火星方向移動,進而分裂成微小的巖石,漸漸地在火星周圍形成環狀,火星的衛星是在形成火星後的一億到八億年間出現的,有一個說法是衛星會出現是因為曾經有一個巨大的天體來撞擊火星而出現小碎片才形成的,而這個碎片從一開始的環狀,在時間的推進之下,最後才聚集成一個衛星。

環月理論可能將再次被人類見證

這種環月理論意味著火衛二比火衛一要古老得多,在火星十億年當中,火衛一隻有大約2億年,相較於已有數十億年形成歷史的火衛二,火衛一算是較為年輕的衛星,而火衛一在往內軌道前進的過程中,又因潮汐力被拆迴環,一直不斷重複這個過程,所以目前對於火衛一來說,可能又是一個新的循環過程,但這同時也解釋了為何火衛二的軌道傾斜了大約2度的狀況,可推估是因為過去的火衛一在形成時擾亂了火衛二的軌道。

最終,這種「環-衛星」循環將再次啟動,年輕的火衛一與火星只會越來越接近,它最終將瓦解並形成一個火星環,火星到最後只會有一顆小小的火衛二在火星周圍環繞,屆時,或許人類可以親眼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相關焦點

  • 這顆衛星暴露了自己的過去,原來火星深藏不露,曾有過行星環
    相比起氣態巨行星,科學家們更關注巖質行星以及它們的衛星。四顆巖質行星中只有地球和火星擁有衛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而火星則擁有兩顆衛星,分別是火衛一和火衛二。 過去人類一直把研究重點放在月球上,現階段也是如此,但前段時間國外有研究把關注點投放在了火星的衛星上。
  • 火星衛星可能曾經形成環
    火星的衛星曾經是火星的環嗎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火星可能曾經擁有自己的壯觀的環形系統。然而,碰巧的是,這家天然氣巨人並不孤單-我們太陽系中還有其他幾個具有環的天體,包括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幾個小行星和其他天體。幾年前,科學家推測另一個星球-火星-也可能曾經有過環。現在事實證明,不僅這很可能是真的,而且火星的衛星-火衛一和狄莫斯-從字面上看可能是這些環聚結成固體的最終結果。
  • 新發現:火星曾擁有更大的衛星和像土星一樣的環
    導讀:研究小組還暗示,在30億年前,火星曾經擁有20倍於火衛一大小的衛星。
  • 新發現:火星曾擁有更大的衛星和像土星一樣的環
    導讀:研究小組還暗示,在30億年前,火星曾經擁有20倍於火衛一大小的衛星。科學家稱,這顆「祖父母」衛星之後又進行了兩次環周期,從而產生了更小的衛星。據外媒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火星曾經有更大的衛星和像土星一樣的環
  • 新研究發現:火星曾擁有更大的衛星和像土星一樣的環
    據外媒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火星曾經有更大的衛星和像土星一樣的環。很多航天愛好者可能都知道,目前火星有兩個小衛星,即火衛一和Deimos。美國SETI研究所和普渡大學的科學家認為,火星曾經有一個圍繞它公轉的更大的衛星。Deimos是火星兩個衛星中較小的一個,其軌道角度為2度,這導致研究人員對火星的過去產生了質疑。
  • 5千萬年內撞火星,火星C位美容師,太陽系最黑的衛星火衛一
    火衛一是火星的兩顆衛星中,最大最接近火星的一顆。同時它也是整個太陽系最黑的衛星。它的軌道與色澤彰顯出自己的與眾不同。火衛一可能是被火星擄獲的,它是由冰晶與黑色石頭組成的小行星。這張火衛一的照片可不是CG合成的,是由目前在火星繞行的火星快車於2010年拍攝的。火衛一是個荒蕪滿布隕石坑的衛星,它最大的撞擊坑在反面。科學家推斷火衛一表面,可能有厚達一米的「粉底」用來「擦臉蛋」。
  • 火星衛星上有關老火星衛星環的一些線索
    簡介:火星衛星Diemos的軌道比黃道傾斜2度,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是之前被火星引力捕獲的星體被火星引力解體後形成的,火星周圍本應有一個塵埃環, 但是,這個「火星月球「」可能隱藏著有關火星過去以及這顆「紅色星球」數十億年前的樣子的秘密。
  • 火星也有衛星嗎?
    早在1726年,喬納森·斯威夫特就受到伽利略藉助望遠鏡發現木星衛星的啟發,在小說《格列佛遊記》中提出猜想:火星上可能有兩顆較小的衛星,衛星圍繞著火星旋轉,前一顆每10小時繞火星一周,後一顆每21.5小時繞火星一周。這個猜想雖然與火星的真實數據有差距,但是作為一個猜想已經很偉大了。
  • 火星的行星環之謎:它從何而來,又怎麼消失了?科學家有了新解釋
    最新的研究指出,火星的行星環的秘密,都藏在火星的兩顆天然衛星之中。火星有兩顆小而笨重的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火衛二也叫德伊莫斯,Deimos)。這兩顆衛星的形狀都不是球形的,形狀很不規則。其中火衛一的軌道靠近火星,並沿著火星赤道線運行。火衛二的軌道則離火星較遠,沿著火星赤道平面傾斜2度的軌道運行。
  • 衛二的軌道傾角看過去火星光環的證據
    當我們有了新的想法,用新的眼光審視它時,火衛二的軌道傾斜揭示了它的大秘密現在,一篇新的論文探究了這種傾斜,並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從火衛二的軌道傾角看過去火星光環的證據。我們有必要花時間來看看關於火星衛星的現有想法。有兩種主要理論可以解釋火星如何擁有衛星:撞擊假說和捕獲小行星假說。
  • 未來火星:少個月亮多個環
    (Vicky W/譯)在幾千萬年內,這顆以希臘神話中的恐懼之神福波斯命名的迷你衛星就會四分五裂,不是一頭撞上火星,就是在半空中解體,成為火星環。
  • 火星的衛星曾經都是地球的,後來被神秘力量推離,才去了火星?
    火星有兩個看起來像軌道一樣奇怪的小而質樸的衛星,它們可能暗示紅色星球曾經有環,就像太陽系中的一些較大的行星一樣。但是科學家們意識到,衛星與火星赤道幾乎處於同一平面。這表明它們是在火星大約45億年前形成的同時形成的。雖然它們都是不規則的,但Deimos比Phobos更像是個奇怪的球-它的軌道傾斜了2度。
  • 更多的證據表明火星曾經有一個環
    實際上,這並不完全準確,比如火衛二,是兩個衛星中更偏離火星的那個,就稍稍偏離在這個平面外。 這個被稱為「環月理論」的理論試圖弄清楚火星是如何擁有兩個衛星的。各種各樣的理論試圖解釋這些小而畸形的衛星是如何在它們現在的軌道結構湮滅,但都以失敗告終。流行的理論包括捕獲的小行星或兩個物體之間的碰撞,但這些假說不能解釋衛星的超圓,赤道軌道和火衛二奇怪的傾斜。
  • 5千萬年內撞火星,太陽系最黑的衛星,你知道它是誰嗎?
    火衛一是火星的兩顆衛星中,最大最接近火星的一顆。同時它也是整個太陽系最黑的衛星。它的軌道與色澤彰顯出自己的與眾不同。火衛一可能是被火星擄獲的,它是由冰晶與黑色石頭組成的小行星。
  • 火星兩顆衛星極可能是火星俘獲的小行星,火衛一是太陽系最暗衛星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有的行星並沒有衛星,比如水星和金星就沒有衛星;有的行星擁有的衛星數量很少,比如我們地球,只有月球這一顆天然衛星,比如地球的鄰居火星擁有兩顆衛星。火星的兩顆衛星太陽系中剩下的四顆行星都擁有數量較多的衛星,比如木星,截止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木星擁有69顆衛星,是太陽系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土星截至目前發現了擁有62顆衛星;天王星截至目前發現了擁有27顆衛星;海王星截至目前發現了擁有14顆衛星。
  • 火星的兩顆衛星,未來都將不復存在,火星會陷入孤獨嗎?
    也就是月球,而我們的鄰居火星則擁有兩顆衛星,我們叫它們火衛一和火衛二。在很久很久以前,一顆名為「忒伊亞」的小行星與地球發生了撞擊,撞擊所產生的碎片在地球周圍形成了一個行星環,之後一塊巨大的碎片逐漸融合變大,最終清空了軌道,形成了一顆體積龐大的衛星,它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月球了。
  • 為什麼土星有環,火星沒有?火星曾經有以後也有
    一些行星周圍存在有大量細碎的物質塊與顆粒匯集成環的形狀,環繞著行星,這就是行星環,它們像無數衛星的天然衛星一樣,集體繞著行星運轉,並保持環的形狀。有些理論認為,當一個衛星進入行星的洛希極限後,就會被撕碎為行星環。太陽系中以環而馳名的星球是土星,木星、天王星與海王星也有環,這四個行星都是太陽系中的氣態巨行星。太陽系中另外四個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是固態行星,它們都沒有環。
  • 火星也有衛星嗎?-虎嗅網
    早在1726年,喬納森·斯威夫特就受到伽利略藉助望遠鏡發現木星衛星的啟發,在小說《格列佛遊記》中提出猜想:火星上可能有兩顆較小的衛星,衛星圍繞著火星旋轉,前一顆每10小時繞火星一周,後一顆每21.5小時繞火星一周。這個猜想雖然與火星的真實數據有差距,但是作為一個猜想已經很偉大了。
  • [視頻]火星有行星環嗎?數億年前可能有一個
    儘管火星環的證據可能早已不存在了,但研究人員認為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可能是火星周圍行星環產生和破壞後的產物。科學家認為:火衛一的形成可能來自於一顆小行星對火星的撞擊。小行星襲擊火星後,在它的表面濺起大量的碎片。這些碎片飛濺到太空中,形成了一個環狀結構,然後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火衛一。火衛二(Deimos,德莫斯),是火星較小的一顆衛星,平均半徑為6.2千米。關於它的形成,引力俘獲的假說相對比較流行,但一直飽受質疑。
  • 奔火|火星也有衛星嗎?
    火星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同樣擁有兩顆天然衛星,它們以古希臘神話中戰神阿瑞斯(Ares)的兒子命名——福布斯(Phobos)和狄默斯(Deimos)。早在1726年,喬納森·斯威夫特就受到伽利略藉助望遠鏡發現木星衛星的啟發,在小說《格列佛遊記》中提出猜想:火星上可能有兩顆較小的衛星,衛星圍繞著火星旋轉,前一顆每10小時繞火星一周,後一顆每21.5小時繞火星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