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二的軌道傾角看過去火星光環的證據

2020-12-03 西瑪帶你看世界

火星只有兩個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對於衛星來說,它們很奇怪,只不過是塊狀的土豆形狀的巖石。它們太小了,自我引力無法使它們變成圓形。其中一顆,火衛二,有著異常傾斜的軌道。

火衛二是兩個火星衛星中較小的一個,它比火衛一離火星更遠。它的軌道傾斜度並不大,只有2%。多年來,這種傾斜上的細微差別並沒有引起天文學家太多的注意,因為它看起來並不重要。當我們有了新的想法,用新的眼光審視它時,火衛二的軌道傾斜揭示了它的大秘密現在,一篇新的論文探究了這種傾斜,並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從火衛二的軌道傾角看過去火星光環的證據。

我們有必要花時間來看看關於火星衛星的現有想法。有兩種主要理論可以解釋火星如何擁有衛星:撞擊假說和捕獲小行星假說。撞擊假說,在遙遠的過去,另一個大型天體撞擊火星,將碎片噴射到軌道上,這些碎片合併成火星的衛星。這種假設認為,火星的衛星系統在過去一定要大一些,因為一些物質會落到火星表面。另一個是捕獲小行星假說。火衛一和火衛二與碳質c型小行星有許多相似之處。這種解釋的一個缺點是,兩顆衛星的軌道都接近圓形。被捕獲的主帶小行星會有更多的橢圓軌道,所以必須有某種機制使它們的軌道循環。大氣阻力和潮汐力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

這張照片顯示了火衛一、火衛二和一些繞火星運行的太空飛行器的軌道。在他們的論文中寫道:「火星的兩個小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被認為是由早期火星上的巨大撞擊所噴射出的碎片形成的。」與大型撞擊模擬的預期相比,這些衛星的質量較小,因此有人提議說,最初的衛星系統更大,大部分質量在撞擊後的幾次環流中落到火星上。」 這是對火衛一和火衛二的普遍解釋。在這項研究中,明頓和他的合著者注意到火衛一正在慢慢地越來越接近火星。火星的重力把它拉了進來,它將無法逃脫。最終,火衛一的軌道會衰減,它會越過洛希極限。然後,火星的引力將把微小的火衛一撕成碎片,而不是俯衝到火星上被摧毀。之後碎片會重新結合成另一個月球,這樣循環就會繼續下去。每一次,月亮都會變小。所以這是一個關於火星衛星轉世的大理論。

回到火衛二和它的兩度傾斜和新的研究。當一顆新月從其被摧毀的祖先的殘骸中形成時,它會遠離光環和火星。因此,當火衛一被拉近火星並最終毀滅時,這顆新形成的衛星將會向外移動。當它這樣做的時候,它會在環外發生軌道共振。以火衛二為例,它的軌道周期是另一個衛星的三倍。軌道共振是很容易理解和預測的。天文學家們知道,只有向外移動的月球才能對火衛二產生強烈的影響。所以這意味著火星上一定有一圈碎片,迫使月球向外。「我們發現火衛二的傾斜度是由一顆比火衛一大20倍的火星衛星向外進化而產生的。」「從火衛二的軌道傾角看過去火星光環的證據」。我們發現,火衛二的傾斜確實是由一顆體積約為火衛一20倍的火星衛星向外演化而產生的火衛二。

這需要消化很多東西,但有證據和觀察支持。一份新聞稿稱,「從一個不起眼的衛星軌道的適度傾斜中獲得的這一洞察,對我們理解火星及其衛星有重大影響。」過去軌道共振的發現幾乎證實了火星的環月理論。」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沒有光環的火星可能是一種異常現象。我們現在處於環之間,我們假設這是正常的。人類一直在這樣做。土星光環燦爛奪目。如果火星在過去曾有過光環,那麼在我們太陽系的五英尺高的行星上也會有光環。

根據這項研究,火衛二有數十億年的歷史,而火衛一相對年輕,可能只有2億年的歷史,在這一點上,這些都是理論。但也許它不會「只是理論」太久。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計劃在2024年對火衛一進行採樣。這項任務被稱為MMX,即火星月球探測。它將探索火星的兩個衛星,並將從火衛一收集樣本。

相關焦點

  • 火星的衛星居然是過去的火星環演變而來的
    火星曾經與土星一樣都擁有美麗的光環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第四顆行星,介於地球與小行星群之間,距離太陽約1.52AU,體積大小僅為地球的1/6,而重量為地球的1/10,直徑是4220英裡(6792公裡),地球的直徑是它的兩倍左右,是類地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星球
  • 發現火衛二軌道傾斜2度,藏著火星有像土星一樣光環的秘密!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SETI研究所和普渡大學的科學家發現,產生火衛二異常傾斜軌道的唯一方式是:火星在數十億年前有一個像土星一樣的光環。雖然我們太陽系中一些質量較大行星有巨大的光環和無數大衛星,但火星只有兩顆形狀畸形的小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
  • 美國科學家宣布:火星曾經擁有一個巨大的光環!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有光環。目前研究上所有較小的巖石行星都沒有光環,但它們中的一些行星過去可能有光環嗎?2020年6月2日,來自SETI研究所和普渡大學的科學家公布了研究結果,表明火星在幾十億年前也曾擁有自己璀璨的光環。這一發現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火星上最小的衛星——火衛二的軌道異常傾斜的問題。
  • 火衛二的秘密:火星曾有過光環
    研究人員對火星的理論研究猜測火星也有環,並對火衛一進行了模擬研究證實了該理論模型。新的研究已經將火星衛星Deimos加入到混合模型中--研究結果與以前的模型完全一致。這一結果表明我們有更多證據證明火星曾經有環。
  • 更多的證據表明火星曾經有一個環
    新的研究為火星的衛星火衛二(Deimos)不尋常的軌道提供了一種假說,這一假說證實了這顆紅色行星周期性地出現類似土星光環的現象。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加州理工學院/亞利桑那大學 火星有兩個非常醜陋的衛星,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這兩個衛星都具有土豆狀的外觀,它們的運行軌道都非常圓,與火星的赤道平面排成一條直線。
  • 火衛二的秘密:火星曾有過光環
    研究人員對火星的理論研究猜測火星也有環,並對火衛一進行了模擬研究證實了該理論模型。新的研究已經將火星衛星Deimos加入到混合模型中--研究結果與以前的模型完全一致。這一結果表明我們有更多證據證明火星曾經有環。璀璨,朦朧的熒惑星——火星,它的過去或許更加光彩奪目。
  • 火星的春天到了!軌道飛行器拍下關鍵證據
    幸運的是,在火星軌道上有帶有高解析度相機的太空飛行器,我們可以通過圖像跟蹤火星春季的開始。當它在冰面上爆炸時,它同時也帶走了火星表面黑色的沙子。ESA/RosCosmos ExoMars軌道飛行器於2016年10月抵達火星,此後一直在研究火星。它的部分有效載荷是彩色和立體表面成像系統(CaSSIS,卡西斯),其中包括創建詳細的火星表面數字高程模型。「卡西斯」是一架高解析度照相機,它拍攝到了火星北極地區正在融化的二氧化碳,即火星的春天。
  • 如果月球是地球的「地衛一」,那地球有沒有可能擁有「地衛二」?
    ,衛星數量最多的是土星,擁有82顆衛星,木星擁有79顆衛星,天王星擁有27顆衛星,海王星擁有14顆衛星,火星擁有2顆衛星,而我們地球僅擁有1顆衛星,當然我們這裡所說的都是天然衛星,那些人造衛星不計算在內。
  • 光環!太陽系正在消失和已經消失的奇觀…
    而它的成型卻非常晚,和那些軌道不斷變遷的小衛星相似,光環誕生於很近的過去。美國SETI研究所土星環首席研究員Matija Cuk說,「我們能夠利用計算機模擬釐清土星內側衛星的歷史。通過這項研究,我們發現它們很可能誕生於土星最近2%的歷史之中。」
  • 太陽系行星軌道傾角謎團將解:或與「第九大行星」有關
    儘管目前看來,太陽系的8大行星的公轉軌道面基本還都是在同一個平面上(黃道面),但太陽的自轉軸卻並非與黃道面垂直,而是存在大約6度的傾角。天文學家們對此感到困惑,但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的理論則或許可以解釋這一問題。
  • 我們得到了更多證據表明火星曾經有環
    輝煌,有塵土,且複雜的火星,在以前可能更加閃耀。新的研究提供了更多證據表明一個碎石狀的環曾經圍繞這個紅色的行星圖解:火星 (圖源:Zhejiang news根據2017年的研究,在過去這可以發生若干次。這時福波斯就上場了。利用數值仿真,庫克和他的團隊想要模擬福波斯這樣的向外移動的原始環是怎樣影響摩斯的偏轉的。他們指出,一個是月球當前質量的20倍的原始霍普斯,與得摩斯在火星半徑3.3的距離處發生1:3的軌道共振,從而使後者的軌道略微傾斜。
  • 我首次實現低軌衛星軌道傾角控制
    本報西安5月24日電 今天,記者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經過23天的測控,「資源二號」03星順利完成了衛星軌道傾角的調整,使「資源」衛星「三星組網」模式更加穩定、長壽命地運行。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多星組網模式下低軌衛星軌道傾角控制。專家稱,此項控制的完成,為未來我國航天測控系統多目標測控管理積累了經驗。
  • 「地衛二」很快現身!汽車般大小的星球,會成為「第二月亮」
    火星都知道擁有兩顆衛星,雖然目前地球僅有一顆衛星,但是「地衛二」很快現身!汽車般大小的星球,會成為「第二月亮」!何為衛星?衛星就是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且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動的一種天然天體,當然人造衛星一般也被稱之為衛星,但是總體概念還是不一樣!衛星都有哪些特點呢?首先,它不會發光;其次,只能圍繞行星運轉的星球;最後,還要跟隨行星圍繞恆星運轉。
  • 火衛二軌道暗示 火星曾經也有光環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近日,來自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和美國普渡大學的科學家發現,火衛二異常的傾斜軌道,很可能表明火星在數十億年前有一個環。長期以來,科學家們認為,1877年發現的火星兩顆衛星是被火星引力捕獲的小行星。然而,後續研究表明它們的軌道幾乎與火星赤道在同一平面上,因此推斷這些衛星一定是與火星同時形成的。 但體積較小、距火星較遠的火衛二,其軌道與火星赤道平面相比傾斜了2度。
  • 火衛一的軌道每100年降低2米,它最終會撞上火星嗎?
    作為在很多方面都跟地球非常相似的火星,也有兩顆衛星,分別是火衛一、火衛二(Deimos),火衛二也被稱為狄莫斯。多年來,科學家已經發現,火衛一的軌道高度似乎在逐漸降低,測算表明,火衛一大約每100年其高度就降低2米,照此計算,大約再經過5000萬年,火衛一將無法繼續保持安全軌道高度,那麼,火衛一最終會撞上火星嗎?
  • 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這時,很多人可能會問:行星探索的第一站,為什麼是火星?或者說,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目前,人類對火星實施了40餘次探測任務,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鍾?要回答這些問題,得先從地球說起。從太空看,這顆藍色星球是如此特別,甚至是一個很孤獨的存在。一直以來,人類都被這個終極問題所困擾: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個問題也可以另一種形式來表述:地球是如何演變的?
  • 火星「情報局」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火星的自轉軸傾角和軌道偏心率都會發生周期性變化,自轉軸傾角的變化周期為120萬年,變化範圍為14.9°-35.3°(現在為25°),偏心率的變化周期約為200萬年,變化範圍為0.004-0.141(現為0.097)。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其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與地球最為相近。
  • 火星曾經有環,但變成了火衛一,之後會再變成......
    科學家在發現火星的兩個小衛星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認為它們是被捕獲的小行星,直到有證據顯示,這兩個小衛星是在同一時間形成的
  • 太陽系行星軌道為啥會有傾角?這可能與"第九大行星"有關
    儘管目前看來,太陽系的8大行星的公轉軌道面基本還都是在同一個平面上(黃道面),但太陽的自轉軸卻並非與黃道面垂直,而是存在大約6度的傾角。天文學家們對此感到困惑,但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的理論則或許可以解釋這一問題。
  • 火星的軌道。在火星上一年要多長時間?
    與地球相比,火星上一年的時間幾乎是地球日的兩倍——686.98天,這是因為火星離太陽更遠,而且它的軌道周期(繞太陽軌道運行的時間)比地球的軌道周期要長得多。圖解:火星軌道示意圖 供圖:美國航天局這種離心率是太陽系中最為明顯的離心率之一,只有水星的離心率(0.205)更大一些。然而,情況並非總是如此。大約135萬年前,火星的離心率只有0.002,使其軌道接近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