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衛二的秘密:火星曾有過光環

2020-08-11 天文在線

  研究人員對火星的理論研究猜測火星也有環,並對火衛一進行了模擬研究證實了該理論模型。新的研究已經將火星衛星Deimos加入到混合模型中--研究結果與以前的模型完全一致。這一結果表明我們有更多證據證明火星曾經有環。

璀璨,朦朧的熒惑星——火星,它的過去或許更加光彩奪目。新研究進一步證明火星這顆紅色行星曾經有過火星環。新線索就在火衛二。火衛二的軌道並非完全平行於火星赤道,存在輕微傾角,很可能是火星環引力作用的結果。

  實際上,衛星環系統沒那麼複雜。人們談到衛星環,首先聯想到土星,這一點毫無疑問,然而太陽系半數行星都有行星環,例如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木星,甚至矮行星妊神星,喀戎,小行星Chariklo等都有環。

  妊神星(圖片來源:Illustration Credit: Instituto de Astrof�sica de Andaluc�a)

  2017年,兩位研究員曾提出火星曾經有火星環。他們對火衛一進行動畫模擬,發現火衛一很可能是由小行星撞擊火星形成的,殘骸飄向太空,形成了火星環,最終形成原型火衛一——其質量可比現在火衛一大得多。

  現在,新研究把火衛二納入理論模型,研究結果與先前的理論推理吻合。

  鳳凰計劃(SETI)的庫克(Matija Cuk)解釋:「火衛二軌道與火星赤道並不完全平行,這一事實曾被人們忽視,更沒有人願意嘗試解釋它。

  不過,我們一旦有了這個大膽的猜想,就會以全新的視角解讀它:火衛二軌道傾斜背後隱藏著巨大秘密。」

  火衛二軌道傾斜角度不大——僅為1.8度。此外,火衛二的軌跡相當正常,軌道周期約30小時,還有著極小的離心率——難怪沒人願意琢磨這其中門道。

  火衛一(圖片來源:Credit: G. Neukum (FU Berlin) et al., Mars Express, DLR, ESA)

  然而火衛一確實不太尋常。火衛一距離火星近得多,其軌道周期僅7小時39分,而且火衛一以每年1.8釐米的速度靠近火星。

  科學家預測,在未來的一億年裡,火衛一將達到洛希極限,這是行星與其衛星間的最小可能距離。一旦小於這一距離,火星的潮汐作用會將其解體。

  解體之後,一些殘骸掉落火星,另一些將重組,再次形成新的衛星。這個質量更輕的新衛星會向外逃逸,與此相反,火星環受到到引力作用,向內遷移。

  2017年的研究結果顯示,這種解體-重組現象發生過多次,這也是火衛二成因。

  經過無數次模擬,庫克和他的團隊嘗試構建模型,分析向外逃逸的原型火衛一如何影響火衛二軌道的傾斜。最終發現,原型火衛一的質量如達到現在月球的20倍,這時火衛二與火衛一達到1:3的軌道共振,同時火衛二距離火星是火星半徑的3.3倍,導致火衛二軌道的輕微偏斜。幾十億年來,火衛二軌道變化甚小,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火衛二軌道。

  火衛二(圖片來源:Credit: HiRISE, MRO, LPL (U. Arizona), NASA)

  庫克認為這一過程必然發生過,39億年前的大撞擊之後,原型火衛二很可能被分解,再重組,那時,火衛二的軌道與火星赤道平行,(或者幾乎平行)但好景不長,因為在原型火衛一與火衛二的雙星共振系統中,起初一定會存在輕微的軌道傾角情況。

  他還告訴ScienceAlert的記者「35億年左右是我們的最佳推測。之前赫塞爾·布魯克(Hesselbrock) 和明頓(Minton)的研究顯示35億年前火星曾經有過一顆質量是現在火衛一20倍的衛星,而我們的推測與他們的計算剛好吻合。」

  有著輕微軌道傾角的火衛二不斷進行分解和重組,這一過程也意味著那次大撞擊導致火衛二軌道瓦解的可能性較小。而且由於火衛二離心率極低,因此路過的小行星影響火衛二的軌道傾角和離心率的可能性也不大。

  至於原型火衛一,它有可能受火星引力作用,再一次分解。

  庫克還說:「火星環一旦環消失,火衛二也開始受火星潮汐作用影響,靠近火星(就像火衛一那樣),一旦達到洛希極限,潮汐力會將其摧毀,殘骸散落成為新的火星環,這個過程可能進行了兩次,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火衛一。

  這意味著如今的火衛一可能形成於約2億年前,而2億年剛好在科學家檢測該模型理論的閾值內。

  日本航天局預計在2024年朝火星一派遣探測器(軌道飛行器、著陸器等),用於採集樣本送回地球。

  這些樣本將用於檢測火衛一表面的年齡,如果樣本年齡不超過幾千萬年,那麼將證實研究團隊的預測結果。該結果曾發布於第236次美國天文學會大會上,收錄於《天文物理期刊》中。如今可以在arXiv上檢索到。

  作者: MICHELLE STARR

  FY: 蕾姆蕾姆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火衛二的秘密:火星曾有過光環
    新研究進一步證明火星這顆紅色行星曾經有過火星環。新線索就在火衛二。火衛二的軌道並非完全平行於火星赤道,存在輕微傾角,很可能是火星環引力作用的結果。實際上,衛星環系統沒那麼複雜。人們談到衛星環,首先聯想到土星,這一點毫無疑問,然而太陽系半數行星都有行星環,例如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木星,甚至矮行星妊神星,喀戎,小行星Chariklo等都有環。
  • 發現火衛二軌道傾斜2度,藏著火星有像土星一樣光環的秘密!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SETI研究所和普渡大學的科學家發現,產生火衛二異常傾斜軌道的唯一方式是:火星在數十億年前有一個像土星一樣的光環。雖然我們太陽系中一些質量較大行星有巨大的光環和無數大衛星,但火星只有兩顆形狀畸形的小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
  • 科學家在火衛二軌道有新發現!火星或和土星一樣,曾存在過火星環
    :火星或曾存在火星環 根據《科技日報》的報導中提到,有研究人員在火星第二顆衛星火衛二的軌道中發現存在一些異常現象,即火衛二的運行軌道有些傾斜,這一度曾被天文學家忽視。,對此,出現過兩種說法,第一種是捕獲說,第二種是撞擊說,捕獲說是指火星通過它的引力,在小行星帶上將這兩顆衛星捕獲到自己身邊,但從火衛一、火衛二上存在的物質元素來看,這兩顆衛星比較像是從火星上分離出來的。
  • 衛二的軌道傾角看過去火星光環的證據
    當我們有了新的想法,用新的眼光審視它時,火衛二的軌道傾斜揭示了它的大秘密現在,一篇新的論文探究了這種傾斜,並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從火衛二的軌道傾角看過去火星光環的證據。我們有必要花時間來看看關於火星衛星的現有想法。有兩種主要理論可以解釋火星如何擁有衛星:撞擊假說和捕獲小行星假說。
  • 火衛二軌道暗示 火星曾經也有光環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近日,來自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和美國普渡大學的科學家發現,火衛二異常的傾斜軌道,很可能表明火星在數十億年前有一個環。長期以來,科學家們認為,1877年發現的火星兩顆衛星是被火星引力捕獲的小行星。然而,後續研究表明它們的軌道幾乎與火星赤道在同一平面上,因此推斷這些衛星一定是與火星同時形成的。 但體積較小、距火星較遠的火衛二,其軌道與火星赤道平面相比傾斜了2度。
  • 美國科學家宣布:火星曾經擁有一個巨大的光環!
    遠古的火星有光環嗎? SETI研究所和普渡大學的科學家們對火星上最小的衛星「火神號」進行了一項新研究,結果顯示火星在幾十億年前曾有一個巨大的環狀系統。
  • 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火衛二
    說道巨人國,我就想到《格列佛遊記》,作者猜想火星上有兩個月亮,即火星擁有兩顆衛星,在書中,格列佛一位科學家,這位科學家告訴他:(火星上)有兩顆較小的星星,衛星繞火星旋轉,前面的一顆每雖然與火星真實的數據有偏差,但是作為一個猜想,已經是很偉大的,150年之後,科學家才發現了火星衛星。
  • 火星不僅自帶光環還GET了歪頭殺?
    (並沒有) 「說人話」「火星其實有過行星環,火衛二以前說不定就是行星環的一部分。」但是我們有了新的想法,用不一樣的角度去看這個現象時,這個輕微的傾斜就暴露了這個重大的秘密。」 這個秘密具體怎麼暴露的呢?科學家是觀察火衛一的軌道的時候發現的。話說火衛一平時都很近地貼著火星表面旋轉(畢竟火衛一離火星近嘛),而且會逐漸旋入火星。到啥程度呢?
  • 火星:什麼?我也曾擁有過星環?
    但後來發現兩顆衛星的年齡與火星完全一致。再到2017年,科學家們又通過火衛二(較小且較遠的衛星)傾斜了兩度角的公轉軌道推出了一個全新理論。「火衛二的軌道與火星赤道不在同一個平面的情況並未受到重視。」SETI(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的研究者及首席作者馬蒂亞·庫克(Matija uk)在通訊稿中指出:「但當我們重新審視時,火衛二的軌道引出了一個更大的秘密。」
  • 更多的證據表明火星曾經有一個環
    新的研究為火星的衛星火衛二(Deimos)不尋常的軌道提供了一種假說,這一假說證實了這顆紅色行星周期性地出現類似土星光環的現象。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加州理工學院/亞利桑那大學 火星有兩個非常醜陋的衛星,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這兩個衛星都具有土豆狀的外觀,它們的運行軌道都非常圓,與火星的赤道平面排成一條直線。
  • 火星的行星環之謎:它從何而來,又怎麼消失了?科學家有了新解釋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讀者應該都記得這麼一個橋段:地球由於失控,無法脫離木星的引力,即將進入洛希極限。好在人們同心合力,點燃了木星上的氫氣,依靠爆炸的力量把地球推離了木星的有效引力範圍,地球才得以脫險。而如果地球沒有脫離木星的引力,而進入洛希極限,地球將很有可能會被木星的潮力撕碎,最終成為了木星環的一部分。
  • 這顆衛星暴露了自己的過去,原來火星深藏不露,曾有過行星環
    四顆巖質行星中只有地球和火星擁有衛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而火星則擁有兩顆衛星,分別是火衛一和火衛二。雖然火星的衛星總體積和質量加起來沒有月球大,但它們對於研究火星的演化史具有重要的作用。前段時間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觀測到火衛二的軌道出現傾斜的情況,傾斜角度達到了2°,這可能說明火星過去可能擁有過自己的行星環。
  • 火星的衛星居然是過去的火星環演變而來的
    火星曾經與土星一樣都擁有美麗的光環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第四顆行星,介於地球與小行星群之間,距離太陽約1.52AU,體積大小僅為地球的1/6,而重量為地球的1/10,直徑是4220英裡(6792公裡),地球的直徑是它的兩倍左右,是類地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星球
  • 小行星撞擊火星「拋出」火衛一和火衛二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的新模型顯示,火星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可能由一顆小行星撞擊火星表面拋出的碎片生成。研究人員表示,這是首個確定碰撞大小和類型的自洽模型。一個模型表明,它們可能由火星從小行星帶「偷來」;另一個則認為,它們由火星周圍的碎片盤形成。事實上,兩顆衛星赤道附近都有一個近乎環形的軌道,這為它們源於碰撞說提供了堅實證據。衛星由撞擊後產生的碎片形成絕非首例。科學家稱,大約45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導致月球誕生。地球直徑約12875公裡;月球直徑約3380公裡。
  • 火星曾有行星環?新發現火衛一就是星環形成的,將來還會成為星環
    ,也就是說火星也曾經有過行星環,後來這個行星環變成了火星的衛星火衛一,這種行星環到衛星的轉變可能在史上發生過多次。——火衛一和火衛二。,軌道平面與火星赤道面有2度的傾斜角,美國天文學家、搜索外星文明研究所的科學家馬蒂亞·丘克認為這個傾斜的軌道更加表明火衛一曾經是一個巨大的環,最終聚合成當前的形狀。
  • 美創建火星數據模型,首次詳述火衛一和火衛二的暴力誕生
    據美國《科學進展》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稱,美國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的科學家們斷定,火星的小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的誕生和形成過程是迅猛而劇烈的,但是它的規模較小,比起導致形成地球-月球衛星系統的巨大天體衝擊影響要小得多。
  • 太陽系中的衛星:火衛一、火衛二、木衛二及土衛二
    (火衛一)火星兩顆衛星極可能是火星俘獲的小行星,火衛一是太陽系最暗衛星,火衛二是太陽系最小衛星。(火衛二)火衛一密度很低,有人據此認為它是中空的,甚至還有人相信它實際是一艘「火星人造飛船」。(木衛二的亮斑都是活火山。)
  • 盤點太陽系中的衛星;火衛一、火衛二、木衛二及土衛二
    衛星是指在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衛星有三個顯著特點;不會發光,圍繞行星運轉及隨行星圍繞恆星運轉。一,火衛一及火衛二。(火衛一)火星兩顆衛星極可能是火星俘獲的小行星,火衛一是太陽系最暗衛星,火衛二是太陽系最小衛星
  • 火衛一和火衛二可以作為小行星開採的實驗品
    火星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兩顆衛星都很小而且不規則。與其說是衛星到不說是隕石,因為其質量和體積都很小,而且密度業很低,遠不及地球和火星上巖石的密度。火星這兩顆衛星都是由富含碳元素巖石組成的,據說業可能有冰的存在。
  • 火星的引力有多強?幾十億年裡多次撕碎自己的衛星
    新研究表明,火星可能一度擁有一個巨大的環,這個環最終形成了火星形狀奇特的衛星中的一個。火星有兩個小型不規則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火衛一的軌道距離火星較近,軌道平面與火星赤道面重合。火衛二的軌道較遠,軌道平面與火星赤道面有2度的傾斜角。這個傾斜的軌道更加表明,火衛一曾經是一個巨大的環,最終聚合成當前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