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什麼?我也曾擁有過星環?

2020-12-05 解仁江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周六 · 茶餘星話| 周日 · 視頻天象

翻譯:雷豐圖

參考文章:https://astronomy.com/news/2020/06/ancient-mars-may-have-once-had-rings-then-moons-then-rings

校對:牧夫天文校對組

排版:雷豐圖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自從1877年發現了火衛一和火衛二,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它們是被火星從太空捕獲的小行星。但後來發現兩顆衛星的年齡與火星完全一致。再到2017年,科學家們又通過火衛二(較小且較遠的衛星)傾斜了兩度角的公轉軌道推出了一個全新理論。

「火衛二的軌道與火星赤道不在同一個平面的情況並未受到重視。」SETI(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的研究者及首席作者馬蒂亞·庫克(Matija uk)在通訊稿中指出:「但當我們重新審視時,火衛二的軌道引出了一個更大的秘密。」

火衛一是一個長28公裡,寬22公裡,高18公裡的不規則天體(圖左)。其與火星的平均距離約為9378公裡,是太陽系內離主星距離最短的衛星。

火衛二平均半徑為6公裡,距離火星23640公裡。其公轉軌道有個微小的傾角。

由於這兩個衛星的形狀都不規則,且個頭不大(火衛一的表面積比不上很多地級市的面積,火衛二的體積則不到火衛一的五分之一),所以在剛被發現時都被認為是火星俘獲的兩顆小行星。

Credit: NASA

火星環的形成

早前理論認為,在火星誕生後的100萬年到800萬年期間,曾與另一個大型天體相撞,飛濺出的碎片形成了兩顆衛星。而在美國天文學會第236次會議上,新理論指出:在撞擊發生後的幾十億年裡,它們經歷了從星環到衛星,再到星環...幾代往復。

而現在的火衛一,即將開始它的新一個輪迴。從火衛一誕生2億年後,它的軌道開始逐漸貼近火星。在未來3000萬年到5000萬年裡,火衛一將到達一個臨界點並被潮汐力撕碎。撕碎後的碎片將會散落在火星四周,形成一個星環。

科學家管這種軌道逐漸接近主星的軌跡稱為「死亡螺旋」。

註:上圖並非真正的火衛一軌道,只是個示意圖,勿混淆

Credit:Bijay_Kumar Sharma

讓它偏!!!!

既然現在沒有現成的火星環來證明這個類似無限循環的新理論,火衛二略有傾斜的公轉軌道就成為了突破口。首先被捕捉的小行星的軌道應呈螺旋形接近火星,而不會如此傾斜。要形成這樣的一個軌道,一個解釋是新誕生的衛星向外面「遷移」擾動了火衛二的軌道。

庫克和他的團隊認為在30億年以前「祖父輩」火衛一造成了現在火衛二的傾斜軌道。這顆質量約為如今火衛一質量20倍的天體由於軌道高度正好是火衛二軌道高度的三分之一,因而得以與火衛二形成長時間的相互影響並最終使火衛二偏離了原先的水平軌道。

之後這顆火衛一的「祖先」也開始向火星墜落,並被摧毀。從那之後又經過了兩個輪迴才形成了今天的火衛一。

火星與它的兩個衛星

Credit:Astronomy Now

順手牽羊

2024年,日本航天局(JAXA)的「火星衛星探索計劃「(簡稱MMX)將會發射一個探測器到火衛一上。屆時該探測器將會採集火衛一的各種數據以及巖石樣本。科學家們會從這些樣本中推敲火星衛星們朦朧的歷史。

「我的工作是進行理論性的計算,」庫克說道,「儘管這很有趣,但是把這些理論和現實互相比對的感覺更棒。」

目前太陽系中的四個氣態行星都有自己的星環。而在成千上萬已發現的系外行星中,只確認了一顆擁有星環的行星:J1407b。

因此,科學家們試圖通過研究太陽系內擁有星環的行星來找出星環形成規律,從而更好地確認系外行星是否擁有星環。

責任編輯:毛明遠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載入史冊的一發火箭——獵鷹九號

Credit:

NASA/Bill Ingalls

▲▲ 加入牧夫 ▲▲

封面圖源: dottedyeti / Adobe Stock

謝謝閱讀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火星曾經也有星環存在,那是一顆衛星的碎片形成的!
    而且火星的星環並不是直接產生的,而是由碰撞形成的第一顆衛星被火星的潮汐引力撕碎後形成的星環,當前軌道上的火衛一和火衛二都是由星環上的碎片重組後產生的,科學家模擬出火星被天體撞擊產生的星環距離火星並不太遠,並最終聚集出了兩顆衛星。
  • 妊神星——首顆擁有星環的矮行星
    >這是迄今發現的第一顆擁有星環的矮行星。 美國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SETI)的Mark Showalter曾發現過6顆衛星和3個行星星環(其中包括木星纖薄的星環)。如今,他正在計劃新視野號探測器的下一次飛掠目標,柯伊伯帶中一顆小天體MU69。
  • 太陽系唯一擁有星環的衛星,水竟比地球還多!但可能出現生命
    不過根據測算,土星可能擁有212顆衛星。土星衛星中個頭最大的是土衛六,直徑達到了5151千米。是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土星的第二大衛星是土衛五,直徑達1520千米。也是太陽系第十大衛星,而且土衛五竟然也有星環。
  • 太陽系唯一擁有星環的衛星,水竟比地球還多!但不可能出現生命!
    我想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回答:土星!我們都知道土星是太陽星。大行星中最漂亮的一顆!土星是一個氣態行星,個頭上僅次於木星。是太陽系中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美麗在于震撼人心的土星環。在太陽系中擁有環狀結構的行星當中,土星環是最為壯觀的。土星和土星環,共同組成了一個「草帽」的形狀。十分的壯觀美麗。其實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各自都有一個行星環。只是它們的星環沒有土星的,這麼明顯和美麗罷了。
  • 土衛五:唯一有星環的衛星,大小只有月亮的1/10,水比地球還多
    我們都知道土星有一個漂亮的星環,因此它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美麗的行星,其實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各自都有一個星環,只是它們的星環沒有土星星環這麼明顯和美麗罷了,因此在八大行星中有四顆都是有行星環的,但是之外的四顆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就沒有星環了,然而讓人吃驚的是天文學家們發現竟然有一顆衛星也有星環
  • 火星曾有行星環?新發現火衛一就是星環形成的,將來還會成為星環
    ,也就是說火星也曾經有過行星環,後來這個行星環變成了火星的衛星火衛一,這種行星環到衛星的轉變可能在史上發生過多次。火衛一的平均直徑大約為11公裡,距離火星中心約9370千米,火星的半徑就達3380公裡,因此這顆衛星距離火星表面只有6000公裡左右,它公轉周期為7小時59分,比火星的自轉速度(24.62小時)都快得多,因此在火星上觀察這個星體,會發現它是西升東落的。
  • 假如地球有一個美麗的星環
    太陽系中擁有行星環的行星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伽利略用剛剛發明不久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土星,發現它的側面仿佛有一些什麼東西。土星環由蜂窩般的太空碎片、巖石和冰組成。由於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引力較小,因此地球星環帶不會存在,即使存在時間也不會太長。而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引力攪擾了這條環帶碎片,很多的碎片則會降服於地球的引力,化作流星雨,墜入大氣層當中。
  • 星環科技的「顏色日曆」
    屏幕的最左方是「藍色」框架,是大數據的原始軟體棧;屏幕的最右方是「綠色」框架,是現在星環科技的大數據軟體棧,兩者幾乎沒有相同之處。屏幕的中間,則是星環科技歷年來的「技術日曆」,「綠色」逐漸增加,「藍色」逐漸變少,由「藍」變「綠」,就代表了星環科技的技術創新史。
  • 科學家指出火星曾經歷過4個時期,以前的火星到底是什麼樣的?
    科學家認為火星上曾經是有宜居環境的,然而根據最新的資料發現火星在遠古時期並非是溫暖溼潤的環境,而是一個被冰包裹的寒冷星球,之所以如今能看到火星表面遍布河流痕跡,可能是因為數億年前遭遇過一顆隕石撞擊後冰層因此融化形成的,發現火星表面的山谷形成時間並不久遠,基本都是由冰川融化後才形成的,不過火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很大一部分陸地都是被水淹沒的,如果說火星上曾出現過生命或許就是在冰川大面積融化的那段時間
  • 各具特色的衛星,幽暗的星環,這些都屬於木星
    不僅如此,木星還是太陽系中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天體,已經發現的木星衛星的數量就達到了79顆,而這很可能還不是全部,大多數天文學家都認為木星周圍可能還存在著未被發現的衛星。 由於木星太過受人矚目了,所以木星的這些小兄弟們很容易被木星所掩蓋,較少受到人們的關注,而事實上在木星眾多的衛星中也是藏龍臥虎,它們美麗、神秘且各具特色。那麼木星都有哪些衛星呢?
  • 「星環號」即將起飛 讓AI照進現實
    IT時報記者 李蘊坤7年、1200萬行軟體代碼、大數據3.0時代、國內第一個分布式資料庫,這是星環科技為國產基礎軟體搭建的壁壘。星環科技CEO孫元浩坦言,未來十年將是中國基礎軟體發展的黃金期,在大數據領域,單個用戶可以達到10TB量級以上的數據量,分布式架構將顛覆IT 產業的技術棧。
  • 盤點外軍UFO奇聞:曾在火星當兵 活捉過外星人
    坦白地說,他們想要知道究竟是什麼生物擁有這樣的科技。」在越南時,法勒每天都要向指揮駐越美空軍作戰行動的副司令喬治·布朗將軍做簡報。「一般都是越共武裝襲擊哨所,我們隨即派出地面增援,尤其是在夜裡,我們會開著炮艇進去,並就這些情況做簡報,」法勒在接受採訪時說,「但有時候,會有不明飛行物在非軍事區出現。」
  • 土星有星環,土星第二大衛星也有星環,而且還有磁場,咋這麼奇特
    不單是土星有行星環,2008年6月10日,美國宇航局的天文學家們發現土星的衛星土衛五也有一個星環,這也是人類首次發現行星的衛星也有星環。由於土衛五的星環非常的稀薄,並不容易被看到,所以這個環帶系統的存在是因為卡西尼號發現土星的磁場在土衛五附近有高能量的電子流所推論出來的,後來卡西尼號上的探測設備發現了土衛五周圍環繞著大量碎片,形成一個範圍達數千公裡的盤狀碎片帶,塵土與碎石延伸至土衛五的希爾球區域,在靠近土衛五的附近十分稠密,數據顯示土衛五可能擁有3條密度較高的細環帶。
  • 行星可以有漂亮的星環,恆星有嗎?這個恆星的星環比太陽系還大
    在我們太陽系中,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顆較大的行星都有自己的行星環,其中以土星環最為壯觀美麗,不過這4顆星體都是行星,那麼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會不會也有星環呢?
  • 他曾坐時空穿梭機到訪過火星
    Basiago),稱自己曾參與過美國的「飛馬計劃」,曾到過火星,並說火星很適合人類居住。根據帕西哥的說法,這個絕密項目稱為「飛馬計劃」,始於1968年,由美國軍方的秘密研究機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主持,集結了當時最頂尖的科學家。
  • 星環科技+鯤鵬:乘風破浪的大數據生態
    成立於2013年的星環科技,專注於企業級大數據平臺等產品的自主研發,2016年被Gartner評為全球最具有前瞻性的數據倉庫及數據管理解決方案廠商,2017年被IDC評為中國大數據市場領導者,2018年成為12年來全球首個完成TPC-DS測試並通過官方審計的資料庫廠商。8月14日,星環科技發布了基於鯤鵬的大數據平臺解決方案。
  • 「開荒」火星是否意味著擁有火星主權?我在西瓜視頻找到了答案
    看到這裡,雖然說開荒火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想法,但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在火星上面進行「開荒」?「開荒」者是否等於擁有火星主權?其實在此之前我也不知道,直到我昨天看到西瓜視頻創作者所發布的一個視頻後,我再次漲知識了,下面我來給大家細說一下:
  • 土星正「吞噬」著自己的外星環,一億年後星環將永遠消亡
    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土星正在「吞噬」著環繞自己的主要由冰、水和塵埃物質組成的外星環,火星環已近達到了中年,一億年後可能會完全消失。土星星環 最新一期美國行星科學期刊《伊卡洛斯》上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由於土星自身的萬有引力作用,導致這些冰、水、和塵埃顆粒正在向著土星表面不斷沉降,逐漸被土星「吞噬」,如果只是單純的引力作用的話星環還可以維持
  • 星環科技孫元浩:「星際迷航」之星環,打造大數據時代的甲骨文
    曾是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數據中心軟體部亞太區CTO的孫元浩,在2013年離開英特爾創辦星環科技,在致敬了《三體》這本科幻巨作和《星球大戰》的同時,也致力於從事大數據時代核心平臺資料庫軟體的研發與服務。
  • 山東SEO_星環信息技術
    山東SEO,星環信息技術,青島星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專注於網際網路+全網營銷服務,代理的南方網通集團的G3雲推廣全網營銷自助應用平臺,開創了PC網際網路與移動網際網路雙模整合網絡營銷時代,曾獲評「2017年廣東省佳自主品牌」榮譽榜單、2017中阿博覽會「中國自主品牌創新貢獻獎」等,至今已成功為50多家上市公司、800多個品牌逐步發展成長,是中國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