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環科技孫元浩:「星際迷航」之星環,打造大數據時代的甲骨文

2020-12-05 口紅財經

在科幻巨作《三體》中,最後的兩個太陽系人類程心、艾AA搭載星環科技生產的星環號宇宙飛船逃離了向二維世界跌落的太陽系,成為宇宙中最後的太陽系地球人。

曾是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數據中心軟體部亞太區CTO的孫元浩,在2013年離開英特爾創辦星環科技,在致敬了《三體》這本科幻巨作和《星球大戰》的同時,也致力於從事大數據時代核心平臺資料庫軟體的研發與服務。

所謂數據分析,是指用適當的統計分析方法收集來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勢結論而對數據加以詳細研究和概括總結的過程。這一過程也是質量管理體系的支持過程。

數據分析的數學基礎在20世紀早期就已確立,但直到計算機的出現才使得實際操作成為可能,並使得數據分析得以推廣。數據分析是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相結合的產物。

在英特爾負責Hadoop發行版的研發和產品化工作的孫元浩,也希望能夠在大數據興起的這個時代,打造一個大數據時代的Oracle(甲骨文)。創業不易,孫元浩的背後,是一個公司的艱辛創立,也是一個大數據時代跌宕起伏的成長過程。不斷突破,不斷超越,不斷學習,將伴隨著星環公司的一路成熟。

目前,星環科技已經完成2.35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騰訊領投,前海勤智、基石資本和興瑞智新跟投。

大數據的轉型

星環科技是一個提供一站式Hadoop大數據平臺和資料庫,目標是成為大數據時代的Oracle。

在2013年初建星環公司的時候,星環是在大數據的技術平臺上做分析型的資料庫產品,主要是支持各類大數據的應用。四年半時間過去了,星環科技創始人孫元浩介紹到,隨著技術不斷迭代,星環科技基本每年都是一個大的技術突破。

這四年半的時間裡,行動與目標齊頭並進。孫元浩表示,創立公司初期,目標定位在做大規模的機構化的處理,為的是第二年將開發更多的關鍵領悟,包括運營商、能源、公共安全。在市場的背後,這些數據不僅僅是做批量數據的離線統計分析,還要同時關注實時數據分析,挖掘最有價值的數據分析和產品。於是就引發了基礎類產品的退出。2016年時,六款基礎類產品基本上滿足了大數據在各個領悟的需求。早期的單一拓展領域也從運營商逐漸拓展到金融、政府、能源、公共事業、交通製造、醫療和零售這些行業。

隨著對市場的把控和商業模式的熟稔,星環公司在多個系統中佔據了第一位置的市場份額。從每年推出一個大產品的版本更新,到每季度推出一個小版本更新,新開發出很多開源Hadoop上沒有的功能,性能也在不斷趨於穩定。孫元浩也表示,在工具屬性的基礎上,向著打造一站式平臺不斷邁進。

引擎系統下的分析型資料庫

2000年左右,當時網際網路處於飛速發展的蓬勃時代,因網際網路的泡沫化,它的內容不斷被分層,於是這些數據非常快的就被集中到了一些公司,特別是搜尋引擎公司,它要把它收集起來,進行大規模的搜索處理建索引,提供高速的搜索,像熟知的谷歌這樣的公司,谷歌在開發這種大規模的分布式的存儲系統和處理系統。

由此,在2004年到2006年這個階段,搜尋引擎公司不斷上馬,大數據初具規模,將網際網路公司應用成一個廣泛的大規模系統。一直到2012年,幾十家甚至上百家的創業公司,都應用到各行各業中,但是一些小數據的處理中,性能化差,功能性弱,成為這一階段的一大詬病。

在這一形式下,分析型資料庫產品應用而生,由傳統形式下轉為機構話數據處理,進行統計分析,在具備編譯器知識的情況下,研發了分析資料庫,從遠程傳傳感到預測性分析,到晶化數據處理和非晶化處理,這背後需要的是龐大的知識體系的支撐。

而在大數據日趨成熟的今天,大數據的應用領域開始井噴式發展。「星環從技術和產品可以領先國外,在分析型數據性能上和功能的豐富度上,都要遠超於國外的產品,基於Hadoop的計算引擎在100TB測試上,星環是唯一一個通過的,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在一個複雜的領域,例如金融,已經可以做到大規模的處理。在交通,公安等一些稽查布控方面,都可以做到實時檢測,低延時處理,複雜的規模,都可以應用到當今的物聯網當中。伴隨著新一代雲計算機的誕生,大數據組建全部容器化掉,通過容器的方式,來實行資源隔離和彈性的調度。」孫元浩說道。

快樂與創新並存

在與困難對抗的過程中,星環科技的團隊更喜歡快樂的工作和全身心的投入,希望能夠真正打造出來一款革命性產品,在大數據時代的推動下,技術的發展是在不斷推動下進行的。孫元浩認為自己的風格就是從不輕言放棄,不管多難的問題,都要攻克,伴隨著優秀的團隊合作和一個合適的方向,在未來的日子裡可能會攻克更多的困難,接受更多的技術挑戰。

要有強烈的生存危機意識感,要不斷摸索,不斷磨鍊,而且創業者要不斷學習,不斷的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不斷改變,不斷創新,孫元浩表示:「數據能夠被有限適用,就是需要我們來提供技術手段,讓大家得以暢想未來的數據時代」。

(創TALK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鬱白 、胡琪 出鏡:維辰

編輯:夏天

相關焦點

  • 【深度】大數據時代的星環號:《三體》中的諾亞方舟成真了?
    在2013年的上海,一幫研究大數據的專家攜手創辦了一家叫「星環」的公司,致力於在大數據時代打造一艘高速的航空母艦。這不是巧合,創始人兼CTO孫元浩正是因為讀了《三體》,才定下了這個名字。孫元浩介紹,TDH相比開源Hadoop版本有10~1000倍的性能提升,可以處理GB到PB級別的數據。「星環號」之所以能帶著人類逃離太陽系,是因為其實現了超光速飛行;星環科技希望建立數據時代的裡程碑,則要努力突破大數據存儲、計算和管理的性能極限。事實上,較早啟用大數據技術的金融業,其數據量在100TB至1PB級別;數據量級龐大的電信業,其數據量已經達到了PB級。
  • 星環科技的「顏色日曆」
    屏幕的最左方是「藍色」框架,是大數據的原始軟體棧;屏幕的最右方是「綠色」框架,是現在星環科技的大數據軟體棧,兩者幾乎沒有相同之處。屏幕的中間,則是星環科技歷年來的「技術日曆」,「綠色」逐漸增加,「藍色」逐漸變少,由「藍」變「綠」,就代表了星環科技的技術創新史。
  • 星環科技孫元浩分享AI對下一代大數據技術發展方向的四大影響
    星環科技創始人兼CEO孫元浩參與由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王曉陽教授主持的「人工智慧時代大數據與產業前景」專題論壇,發表主題為「AI對下一代大數據技術發展方向的影響」的演講。星環科技今年新品發布會上推出的TDH7.0提供統一的數據操作/查詢語言 SQL、統一的數據計算引擎、統一的分布式存儲管理系統、統一的資源管理框架,利用一個平臺解決多種數據需求,這也使得星環科技TDH大數據平臺性能完成一次革命性跨越。
  • 中國大數據領導者,「星環科技」起航
    在這數據爆炸的時代,大數據技術能讓你發現隱藏於海量數據背後的商機。據公告,星環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與中金公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科創板掛牌上市。星環科技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大數據基礎軟體提供商,公司聚焦於企業級容器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核心平臺的研發,打造能夠實現軟體層的國產自主可控,且擁有一站式功能的產品。
  • 星環科技與華為籤署大數據領域合作備忘錄 共建數據基礎設施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記者梅雙5月20日記者獲悉,在華為第17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上,星環科技與華為就數據存儲與大數據領域的產業合作正式籤署備忘錄,圍繞星環科技大數據平臺與華為海量數據存儲進行聯合解決方案開發
  • 專訪星環科技研發總監楊一帆|為AI打造通用「底座」
    熟悉《三體》的人,對「星環」這個詞應該不陌生。《死神永生》裡,載著程心離開太陽系,最終保存了地球文明的飛船,即名為「星環」。而打造這艘飛船的公司,名為「星環公司」。它聚集了全球最優秀的科學家,致力於打造最先進的太空技術。《三體》的故事激發了多少人的科學夢,這其中就包括星環科技的創始人孫元浩。
  • 「星環號」即將起飛 讓AI照進現實
    IT時報記者 李蘊坤7年、1200萬行軟體代碼、大數據3.0時代、國內第一個分布式資料庫,這是星環科技為國產基礎軟體搭建的壁壘。星環科技CEO孫元浩坦言,未來十年將是中國基礎軟體發展的黃金期,在大數據領域,單個用戶可以達到10TB量級以上的數據量,分布式架構將顛覆IT 產業的技術棧。
  • 華為與星環科技籤署生態合作備忘錄,共建數據基礎設施
    【環球網智能綜合報導】在華為第17屆全球分析師大會期間,華為與星環科技就數據存儲與大數據領域的生態合作正式籤署備忘錄,圍繞華為海量數據存儲與星環大數據平臺進行聯合解決方案開發、市場培育和產業推進,共建數據基礎設施。
  • 【觀察】星環科技:七年磨三劍,積矽步至千裡
    在此背景下,5月15日,星環科技召開線上發布會,全面升級ABC三條重要產品線,包括多模異構的數據處理平臺TDH7.0;以「聯邦雲」概念打造的星環科技數據云平臺TDC;並發布知識圖譜全棧解決方案,以及基於邊緣計算的雲邊一體AIoT解決方案和基於人工智慧和複雜網絡的實時反欺詐解決方案。
  • 年終盤點 | 2020星環科技不忘初心、載譽前行,踏上新徵程
    滿天星辰,追憶2020星環大事記2020.01機器之心 AI 最佳應用案例2019大數據產品創新服務企業金猿獎2020.02免費全面開放數據分析服務用於疫情分析支持上海市「解除醫療措施查詢系統」科技實力被評為2020年上海市專利工作試點企業、2020年「上海市徐匯區企業技術中心」認定、星環科技創始人兼CEO孫元浩入選上海領軍人才培養計劃、「2020中國人工智慧企業家30人」、2020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大數據、資料庫服務能力獲信通院首批最高等級評估,星環科技自動特徵工程論文被ICA3PP2020接收。
  • 星環科技+鯤鵬:乘風破浪的大數據生態
    成立於2013年的星環科技,專注於企業級大數據平臺等產品的自主研發,2016年被Gartner評為全球最具有前瞻性的數據倉庫及數據管理解決方案廠商,2017年被IDC評為中國大數據市場領導者,2018年成為12年來全球首個完成TPC-DS測試並通過官方審計的資料庫廠商。8月14日,星環科技發布了基於鯤鵬的大數據平臺解決方案。
  • 和華為籤署大數據領域合作備忘錄的星環科技,是什麼來頭?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宋傑) 近期在華為第17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上,星環科技與華為就數據存儲與大數據領域的產業合作正式籤署備忘錄,圍繞星環科技大數據平臺與華為海量數據存儲進行聯合解決方案開發、市場培育和產業推進,共建數據基礎設施。
  • 大數據平臺「星環科技」擬科創板上市,騰訊為最大機構投資方
    2020年12月15日,星環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革;同月28日,星環科技的註冊資本由8470萬元增加7%至9063萬元。 成立於2013年的星環科技是一家大數據基礎軟體產品提供商,以企業級一站式大數據平臺為切入點,以分布式計算為基礎,旗下現擁有5大產品系列:基於容器的智能大數據云平臺Transwarp Data Cloud ( TDC )、一站式大數據平臺Transwarp Data Hub ( TDH )、智子人工智慧平臺Transwarp Sophon、分布式資料庫(快閃記憶體資料庫
  • 星環科技入選《2020中國數據智能產業圖譜》
    11月12日,數據猿發布《2020中國數據智能產業圖譜1.0》,星環科技被選為中國數據智能產業典型性代表,入選該圖譜金融行業應用和多個細分子項,包含數據&智能技術服務中的大數據分析平臺、數據科學平臺、機器學習和基礎設施中的雲計算服務平臺、資料庫等。
  • 星環科技帶你看上海展區的大數據&AI黑科技 軟體實力無處不在
    星環科技為洋山港提供數據平臺支撐,基於大數據平臺實現洋山港自動化碼頭的數據採集、分析,並且構建自動化、智能化碼頭的業務模型。航空領域的大數據應用 帶著星環科技平臺飛上天除港口外,運輸服務領域,星環科技的底層平臺為東方航空、春秋航空等交通領域用戶提供技術支撐。春秋航空用星環科技大數據平臺TDH實現成本指數監控,上線 4個月時,成本指數執行率從58%上升到69%。
  • 破繭成蝶的「星環號」實力亮相 新品瞄準用戶需求
    作為專注在企業級容器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基礎平臺研發領域的企業,星環科技一直以來都在透過表面的數據去幫助用戶挖掘深度數據的價值,激發企業潛在價值,賦能各行各業的企業用戶實現業務的不斷突破。就在前不久,星環科技通過線上的方式召開了2020年春季新品發布會,星環科技駕駛「星環號」在太空的背景下,滿載著最新研究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產品全速前進,駛向宇宙深處。在發布會上,星環科技創始人兼執行長孫元浩向業界重磅發布了星環科技一系列最新的產品平臺和解決方案,其中包括了多模異構數據平臺、聯邦雲、AIoT、全棧知識圖譜、反欺詐解決方案等。
  • 星環科技:成立7年9輪融資 助推基礎軟體國產化的「光速飛船」|高...
    自2013年成立以來,星環科技以企業級一站式大數據平臺為切入點,堅持以分布式計算為根基,陸續推出分析型資料庫、NOSQL資料庫等產品,性能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猶如一艘「光速飛船」,始終領跑行業。星環科技聯合創始人、研發總監劉汪根告訴福布斯中國,星環科技實現快速成長的驅動力並不神秘。
  • 星環科技:開啟人才培養新模式,播種人工智慧新未來
    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教研室主任、「2020年第二屆廣西大學生人工智慧設計大賽」組委會秘書長王子民看來,目前很多高校開設了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專業,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也發現了很多的不足之處:包括師資、教材、設備等資源比較匱乏;此外,高校對企業的人才需求也了解不足,即便知道現在企業缺乏相關的人才,但是在學生能力的培養往往存在著一定的「滯後性」。
  • 引領數據創新,星環科技分布式資料庫KunDB亮相數據技術嘉年華
    2020年11月20-21日,一年一度的數據技術嘉年華在北京順利召開,此次大會以「自研·智能·新基建——雲和數據促創新 生態融合新十年」為主題,打造 「開源自研、智能運維、智能自治、新基建、用戶實踐」五大模塊,設置1個主會場、12個分會場,匯聚學術精英、資料庫技術大咖、數據行業專家、網際網路卓越產品,帶來超過60場主題演講。
  • 星環科技人工智慧平臺Sophon為多個國內外大賽提供技術支持
    10月,星環科技參與的國內外AI大賽分別開賽。首屆「新加坡大學生人工智慧創新大賽」,由星環科技與新加坡理工學院聯合舉辦,於10月7日已經在線上開賽,優勝者將獲得中國「AIIA杯人工智慧大學生應用創新大賽」決賽的參賽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