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唯一擁有星環的衛星,水竟比地球還多!但可能出現生命

2020-08-28 腦補大轟炸呀

在美麗的太陽系中,有著八大行星。他們就好像龍生九子,個個不同!每個行星都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如果說太陽系中,最美麗的星行星是誰?我想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回答:土星!我們都知道土星是太陽星。大行星中最漂亮的一顆!土星是一個氣態行星,個頭上僅次於木星。是太陽系中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美麗在于震撼人心的土星環。在太陽系中擁有環狀結構的行星當中,土星環是最為壯觀的。土星和土星環,共同組成了一個「草帽」的形狀。十分的壯觀美麗。其實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各自都有一個行星環。只是它們的星環沒有土星的,這麼明顯和美麗罷了。

土星也是太陽系中,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了82顆。已經超越了木星的79顆。不過根據測算,土星可能擁有212顆衛星。土星衛星中個頭最大的是土衛六,直徑達到了5151千米。是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土星的第二大衛星是土衛五,直徑達1520千米。也是太陽系第十大衛星,而且土衛五竟然也有星環。


這是為什麼呢?而且它上面的水竟比地球還多!土衛五是由法國天文學家,卡西尼在1672年發現。卡西尼還同時發現了,土衛三,土衛四和土衛八。這4顆衛星統稱為路易之星,以紀念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他的英文名字利亞,乃源自希臘神話中12泰坦巨神之一瑞亞。


土衛五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九大質量第十大的衛星。其平均直徑在1520公裡左右,說起來好像很大。如果和我們的月球相比的話,其實只有月球體積的1/10左右。它與土星的距離平均有50萬公裡,比月球距離地球還遠一些。繞土星公轉的周期大約為4.5天,所以土衛五的公轉速度很快。達到了0.635千米每秒。

地形結構:

土衛五由冰所構成,它是由25%的巖石,與75%的水冰所組成的。雖然土衛五是太陽系第九大衛星,但是它的質量只能排在第10名。大量冰的存在,使得土衛五表面也分布有冰火山。冰火山的噴發物,在土衛五表面留下了明亮的區域。土衛五擁有含氧的大氣層,但是由於土衛五個頭太小,大氣極其稀薄幾乎很難探測。

2010年卡西尼號,收集到了土衛五大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在直徑這麼小的衛星上,擁有大氣屬實難得。這些氣體很有可能是宇宙空間的高能粒子,不斷撞擊土衛五表面。迸濺出一些原子和分子,從而形成了大氣。

早期有天文學家估計,它擁有巖石的核心。然而卡西尼號近距離探測發現,土衛五的內部幾乎都是一樣的物質。也就是說它內部的物質也可能是冰。

土衛五的表面:

土衛五的表面,有明顯的坑洞與明亮的細微特徵。它的表面根據坑洞密度,可以被分成兩個不同的地理區域。第1個地區包括,直徑在40公裡以上的坑洞。第2個地區則相反,並在南北極和赤道地區。這些顯示土衛五形成的過程中,曾經發生了大規模的重組事件。

土衛五表面的坑洞:

主要的半球受到嚴重的撞擊,並且非常明亮。就像木衛四上的坑洞一樣。土衛五的坑洞缺乏,在月球和水星上可以觀測到的明顯特徵。在另一個半球上可以看到,明亮的網絡出現在黑色的地表上。少數坑洞也可以被辨識出來,這些明亮的區域曾被認為土衛五早期,從冰火山所噴發出來的物質。不過最近對於土衛四的觀測顯示,散播在地表的明亮條紋。其實是冰構成的懸崖。於是天文學家推測,土衛五上的條紋,也是由冰組成的懸崖。

不過關於土衛五最有趣的發現,而是這個衛星上竟然有一個星環。2008年3月6日,美國宇航局曾宣布土衛五可能擁有一個稀薄的環帶。因為美國宇航局專門探測土星及其衛星的卡西尼號探測器,發現土星的磁場,在土衛五附近有高能量的電子流。而在土衛五的兩側,還存在著電子數量急劇減少的區域。當時就有天文學家指出,土衛五這顆衛星,可能也有自己的行星環。

後來卡西尼號,發現土衛五周圍環繞著大量碎片。在這顆衛星周圍形成了一個,範圍達數千公裡的盤狀碎片帶。這些塵土與細小的碎石,組成的環帶延伸至土衛五的希爾球區域。在靠近土衛五的附近,更加稠密。觀測結果顯示,土衛五可能擁有三條密度較高的細環帶。分別距離其表面1615、1800、2020千米。由密集的塵埃或冰塊微粒組成,微粒的直徑小到幾釐米大到接近一米。這也是人類首次在衛星周圍,發現環帶系統。這曾經讓當時的天文學家大為驚詫,因為衛星通常都距離行星比較遠,很難形成星環系統。

土衛五為什麼會有星環呢?

科學家們通過計算機的模擬發現,土衛五的星環形成,可能是因為曾經有大型的天體撞擊過土衛五!然後撞擊產生的碎片,就飛到了土衛五周圍的軌道上。久而久之,在引力的作用下。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星環系統。這可以說是一個巧合形成的系統,畢竟這樣的情況十分少見。

而科學家也表示,其實這樣的星環出現。對於星體來說並非是好事。因為這些大大小小的星環,可能會增加行星被撞擊的次數和概率。而且土衛五上面大量的隕石坑,也印證了這樣的猜想。所以說對於星體來說,這可能並非一件好事。對於存在生命的星球來說,無疑是一種致命的打擊。

所以說,即使土衛五存在著液態水和氧氣。但是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唯一擁有星環的衛星,水竟比地球還多!但不可能出現生命!
    在太陽系中擁有環狀結構的行星當中,土星環是最為壯觀的。土星和土星環,共同組成了一個「草帽」的形狀。十分的壯觀美麗。其實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各自都有一個行星環。只是它們的星環沒有土星的,這麼明顯和美麗罷了。土星也是太陽系中,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了82顆。已經超越了木星的79顆。不過根據測算,土星可能擁有212顆衛星。
  • 土衛五:唯一有星環的衛星,大小只有月亮的1/10,水比地球還多
    我們都知道土星有一個漂亮的星環,因此它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美麗的行星,其實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各自都有一個星環,只是它們的星環沒有土星星環這麼明顯和美麗罷了,因此在八大行星中有四顆都是有行星環的,但是之外的四顆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就沒有星環了,然而讓人吃驚的是天文學家們發現竟然有一顆衛星也有星環
  • 太陽系中比水星還大的衛星!擁有地下海洋!竟還擁有磁圈層
    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擁有磁圈的衛星。同時在這個衛星上,還存在著一些讓人覺得,非常適合生命出現的東西。木衛三是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顆擁有磁圈的衛星,其磁圈可能是由富鐵的流動內核的對流運動所產生的。其中的少量磁圈與木星的更為龐大的磁場相交迭,從而產生了向外擴散的場線。木衛三擁有一層稀薄的含氧大氣層其中含有原子氧,氧氣和臭氧,同時原子氫也是大氣的構成成分之一而木衛三上是否擁有電離層還尚未確定。
  • 擁有地球一樣的大氣層和「水」循環,這顆太陽系星球可能存在生命
    人類登陸過的最遙遠星球是什麼,很多人會說是火星,因為火星距離地球最遠距離達到了4億公裡,但是並不是火星,而是距離地球35億公裡之遙的土衛六。土星擁有許多衛星,天文學家在2019年年初發表了木星衛星增加的研究報告,報告中提到木星的已確認衛星增加了12顆,變成了79顆,是太陽系中自然衛星最多的行星 。
  • 太陽系十大衛星,兩個比水星大,四個比月球大,多數比地球水還多
    太陽系中的行星共有八顆,但是太陽系中的衛星就多了去了,其數量遠遠超過了行星的數量,雖然我們的地球只有月亮這一顆天然衛星,但是比地球還小的火星卻有兩顆衛星,然而木星這顆最大的行星有79顆衛星,土星有60多顆衛星,天王星有30多顆衛星,海王星有十多顆衛星,這些星體也還有一些沒有被發現的衛星
  • 地球可能非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盤點其他可能有生命的星球
    大家好,這裡是《爆牙哥來了》,今天我們聊一聊還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隨著人類進入航空時代,人們終於意識到宇宙的龐大,從而開始思考人類到底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為此,天文學家和其他研究人員們開啟了「地外文明探索計劃」。而水是生命之源,我們一般認為生命的誕生和液態水是離不開的。而科學家們發現,太陽系中竟有一顆星球存在巨量的水,甚至比地球還多,它就是木星的衛星木衛二。
  • 各具特色的衛星,幽暗的星環,這些都屬於木星
    同時,木星也是太陽系中辨識度最高的行星之一,因為作為一顆氣態行星,木星不僅表面斑駁絢麗,而且還有一個明顯的大紅斑,這讓木星看起來很像一個傳說中獨眼巨人的頭顱。不僅如此,木星還是太陽系中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天體,已經發現的木星衛星的數量就達到了79顆,而這很可能還不是全部,大多數天文學家都認為木星周圍可能還存在著未被發現的衛星。
  • 木星最大的衛星,竟比水星還大!還擁有地下海洋!
    這個衛星體型非常大,已經超越了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如果不是它圍繞著木星轉而是圍繞著太陽公轉的話,說不定真的可以成為一顆行星了。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擁有磁圈的衛星。同時在這個衛星上,還存在著一些讓人覺得,非常適合生命出現的東西。那麼這顆衛星到底是誰呢?它就是神秘的木衛三。
  • 土星有星環,土星第二大衛星也有星環,而且還有磁場,咋這麼奇特
    ,卡西尼等土星探測器發現土星環95%的物質都是水冰,因此天文學家們認為土星環很可能是由一顆富含水冰的星球被土星引力拉碎形成的,但是也有可能是兩顆富含水冰的星球在土星附近相撞形成的。,其直徑為1528公裡,這是一個水冰含量極多的星球,高達75%,比我們地球上所有的水資源加起來還多,其他的25%為巖石,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個冰球。
  • 太陽系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哪些星球可能存在生命或者生命遺蹟呢?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天體而組成的恆星天體系統,在太陽系內主要的天體包括太陽、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衛星和彗星等等,人類文明是太陽系內目前已知的唯一的文明,而且太陽系內應該也不可能存在第二個文明了。所以,在太陽系內我們主要尋找的是在那些星球上有可能存在生命體,或者是曾經存在過生命的遺蹟。我們知道生命的存在需要很多的保障條件,包括溫度、水、光照等。
  • 土衛六泰坦: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唯一擁有牢固的永久大氣層的衛星
    衛星又可以分為天然衛星和人造衛星兩大類,比如月球就是地球唯一的一個天然衛星,除了月球之外,我們地球擁有數量龐大的人造衛星,這些人造衛星和月球一樣都在不停的圍繞地球運行。唯一擁有永久大氣層的衛星之前我們介紹了木星的四顆伽利略衛星,也是木星最大的四顆衛星,分別是木衛一艾奧(lo)、木衛二歐羅巴 (Europa)、木衛三加尼美得(Ganymede)和木衛四卡裡斯託( Callisto),這四顆衛星可以說是各具特色,各有性格。接下來我們把目光轉向太陽系中另一個氣態巨行星,也是環狀結構最漂亮的土星,來看看土星的衛星們。
  • 木衛三:太陽系內最大的衛星,也是唯一擁有自己磁場的衛星
    說起衛星,我們最熟悉的衛星就是月球,也就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的陰晴圓缺,寄託了我們多少的情思。太陽系最大衛星在太陽系內只有一顆恆星,那就是太陽,有八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那麼八大行星的衛星數量有多少呢?
  • 科學家發現火星曾經也有星環存在,那是一顆衛星的碎片形成的!
    雖然火星是太陽系中一顆較小的行星,但它卻擁火衛一和火衛二兩顆衛星,早在數千年前人類就已經發現了火星,但它的兩顆衛星直到19世紀末才被發現,科學家認為這兩顆衛星是從數十億年前的一場火星碰撞中產生的,而且研究發現火星在經過那場碰撞後,竟在其軌道上形成了一圈星環,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火衛二的軌道會是傾斜2°的原因。
  • 行星可以有漂亮的星環,恆星有嗎?這個恆星的星環比太陽系還大
    在我們太陽系中,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顆較大的行星都有自己的行星環,其中以土星環最為壯觀美麗,不過這4顆星體都是行星,那麼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會不會也有星環呢?
  • 太陽系中唯一擁有磁場的衛星,冰殼下的海洋深度是地球的10倍!
    提到太陽系中各大天體被發現的時間,可能大家都會覺得不過是近代史以來幾百年的事情。不過,其中也有很多天體其實早在數千年之前,就已經被發現了,比方說木衛三。後來,一直到2000年,伽利略號飛掠木衛三,發現了木衛三的磁場,它也是在太陽系中所有衛星裡,唯一具有磁場的一顆。此後,又在木衛三的冰殼下,發現了疑似地下海洋的存在,在2015年,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在木衛三上發現了極光,同時通過測算,在木衛三的冰層下,發現它具有深度是地球10倍左右的液態海洋。
  • 太陽系中唯一擁有磁場的衛星,冰殼下的海洋深度是地球的10倍
    提到太陽系中各大天體被發現的時間,可能大家都會覺得不過是近代史以來幾百年的事情。不過,其中也有很多天體其實早在數千年之前,就已經被發現了,比方說木衛三。後來,一直到2000年,伽利略號飛掠木衛三,發現了木衛三的磁場,它也是在太陽系中所有衛星裡,唯一具有磁場的一顆。此後,又在木衛三的冰殼下,發現了疑似地下海洋的存在,在2015年,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在木衛三上發現了極光,同時通過測算,在木衛三的冰層下,發現它具有深度是地球10倍左右的液態海洋。
  • 直徑只有3100千米,液態水卻比地球多,太陽系這星球可能存在生命
    伽利略號傳回來的第一幅木衛二照片似乎證實了天文學家的懷疑:在一個巨大的液態水海洋之上存在一個轉動的冰殼層。這一表層同時也向天文學家提供了有關木衛二歷史的線索。它的表面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冰原,冰原的斷裂和相互擠壓類似於板塊運動,這使得木衛二成為了除地球之外唯一已知具有類似地質活動的天體。
  • 太陽系八大行星和所有衛星,除地球外其他行星和衛星是否有生命?
    在這麼多的天體之中,只有我們地球上有豐富多彩的生命,那麼在太陽系的其他天體,特別是其他行星和衛星中有沒有可能有生命呢?在除地球之外的其他其他行星中,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氣態行星,不太可能擁有生命,而水星和金星的溫度極高,生命也很難存在,所以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就只剩下了「火星」,火星也是目前人類探測的重點星球,最有可能發現生命或者曾經存在生命的證據。
  • 地球生命如何起源?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竟在太陽系?
    這個問題目前的答案是可能有。因為目前科學技術有限,人類的探測器最遠只能在太陽系內進行探測,即使是這樣,對於太陽系的整個情況目前也沒有完全摸清楚。 地球生命如何起源? 目前關於地球生命起源有好幾種可能,但這些都只是猜想,畢竟人類沒法乘坐時間機器,返回過去一探究竟。 第一種,即地球在長期的演化中自行產生的,這也被稱作自然發生論。
  • 太陽系中,竟隱藏著巨量的液態海洋的衛星,內部溫度還宜居!
    太陽系中,竟隱藏著巨量的液態海洋的衛星,內部溫度還宜居!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地球的環境也漸漸的發生了改變。隨著環境的破壞,資源儲蓄量也漸漸變少,我們移民到外星球的計劃也就被提上了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