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不止一顆衛星?神秘"迷你衛星"繞地球運行

2020-11-24 cnBeta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前幾天,美國宇航局公布了一段「深空氣候觀測站」(DSCOVR)探測器拍攝的月球從地球前方經過的錄像,引發全球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我們知道月球是我們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這當然是正確的。不過,事實上在任何時間點上,地球軌道上也總會有那麼幾顆「臨時」的小衛星圍繞著地球運轉。現在,一名科學家正在對這些特殊的小天體進行追蹤,希望能夠藉此找到一種未來探測更大小行星的捷徑。

和我們的天然衛星月球不同,這些「迷你小衛星」並不具備簡單的近圓形軌道,相反,它們的軌道更多的是在月球,地球以及太陽三者的複雜引力場環境下形成的扭曲的不規則軌道

小天體3753 「Cruithne」圍繞太陽運行的奇特軌道

美國宇航局將對小行星開展探測作為最終將人類太空人送上火星之前的關鍵步驟。而如果我們能夠識別更多類似的「迷你小衛星」,那麼我們便有了實現這項目標的一條捷徑


我們都知道在太陽系中的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一個小行星帶,那裡的大部分小行星與地球之間並無什麼交集。但也會有一部分小行星,它們的軌道會讓它們非常接近地球,並受到地球引力場的影響。

一般認為這些被地球引力場影響的小天體都不會超過一臺家用洗衣機的大小,它們會圍繞地球運行上一段時間,比如一年,隨後離開。

然而,這樣的小天體極難追蹤,因此科學家們一般都不得不依靠有關它們軌道的計算機模型來開展研究。

在8月3日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會議上,美國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的羅伯特·傑迪克(Robert Jedicke)博士表示:「我們目前只掌握其中一顆這類小天體的資料,這並非科幻小說中的情節。」

這顆「迷你衛星」是在2006年被發現的,它圍繞地球運行了大約一年,隨後離開,返回小行星帶。

其直徑大約3米左右,儘管聽起來很小,但實際上相比它的同伴們已經算是比較大的了。這也就是為何這類小天體的追蹤會如此困難的原因。

羅伯特·傑迪克博士的計算顯示,在任何給定的時間點上,地球軌道上都應當存在超過一顆的這類小天體。利用一臺超級計算機,傑迪克博士模擬了超過1000萬顆小行星通過地球附近的情況。隨後他對其中大約1.8萬顆顯示被地球引力場捕獲的小天體軌道進行了追蹤。

研究結果顯示,在任意給定的時間點上,在地球軌道上都應該存在至少一顆直徑約1米左右的小天體。

和我們的天然衛星月球不同,這些「迷你小衛星」並不具備簡單的近圓形軌道,相反,它們的軌道更多的是在月球,地球以及太陽三者的複雜引力場環境下形成的扭曲的不規則軌道。

儘管這類小天體中的大部分在這場引力的拔河賽中一般只會圍繞地球運行九個月左右的時間,但也有一些可能會被困在地球軌道上運行達到數十年之久。

現在,傑迪克博士想要捕獲其中的這樣一塊「太空石塊」並對其開展研究,因為它們或許代表了太陽系早期形成以來未受改造或改變非常小的樣品。

另外,這類小天體實際上也提供了一種研究小行星帶天體更便捷的途徑,因為我們不必發射探測器長途跋涉,遠處的小行星會自己來到我們的跟前讓我們仔細端詳。

美國宇航局的長期計劃是捕獲一顆小行星並將其拖到月球軌道上來。就在去年,美國宇航局還專門公布了實現這一計劃的兩種不同方案。其中一項方案是前往太空深處捕獲一顆小型太空石塊,而另一項方案則計劃捕獲一顆稍大一些的小行星。

但無論是哪一種方案,其針對的目標天體直徑都不能超過10米左右,並隨後將其拖入月球軌道。美國宇航局將對小行星開展探測作為最終將人類太空人送上火星之前的關鍵步驟。而傑迪克博士表示,如果我們能夠識別更多類似的「迷你小衛星」,那麼我們便有了實現這項目標的一條捷徑。

在2006年,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卡特裡娜巡天項目發現了一顆「迷你小衛星」,其編號為2006 RH120。在被發現之後,它圍繞地球運行了約一年不到的時間,隨後離開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再次回到圍繞太陽運行的大軌道上。

這顆衛星實際上也並非唯一的案例。在1997年,科學家們也曾發現過另外一顆類似的小天體,編號3753 「Cruithne」。科學家們相信,「Cruithne」奇特的軌道將幫助我們理解引力是如何幫助行星體形成的。Cruithne 並非簡單的圍繞地球運行,就像月球那樣,或是真正的人造地球衛星那樣。相反,它的軌道在內太陽系區域內雜亂分布,沿著一種所謂的「馬蹄形軌道」運行。

傑迪克博士指出:「這類『迷你小衛星』在科學上非常重要。一顆這樣的小天體有朝一日可以被帶回到地球上來,從而讓我們擁有低成本獲取大量地外物質的途徑,這些樣品在太陽系形成以來的46億年時間裡沒有經歷過大的改變。」

相關焦點

  • 不止月球一個?神秘"迷你衛星"繞地球運行
    在8月3日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會議上,美國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的羅伯特·傑迪克(Robert Jedicke)博士表示:「我們目前只掌握其中一顆這類小天體的資料,這並非科幻小說中的情節。」這顆「迷你衛星」是在2006年被發現的,它圍繞地球運行了大約一年,隨後離開,返回小行星帶。
  • 一顆繞地球運行的小衛星2020 CD3已經「飄」走
    圖片來源:The international Gemini Observa(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科學報(徐銳):在無人注意之時,夜空中一顆迷你「月亮」已經遠去。這顆迷你「月亮」,是今年年初天文學家發現的一顆繞地球運行的小衛星。相關研究發表於《天文學報》。而現在它已經「飄」走了,但很快,科學家可能會發現更多類似的地球迷你夥伴。
  • 地球又現天然「迷你衛星」 大小與汽車相當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地球軌道上簇擁著多顆人造衛星、人造碎片和一顆天然衛星——月球。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近日報導,科學家最近表示,他們可能發現了地球的第二顆天然衛星!這顆名為「2020 CD3」的物體是一顆「迷你衛星」,已與地球「共舞」了大約3年。
  • 地球周圍出現第二顆衛星?運行軌跡詭秘難以琢磨
    科學發展到了今天,人類已不止一次的登陸過月球,環繞地球的軌道也日益擁擠,大約有5000顆衛星和50萬塊人類製造的碎片不停的在寂寥太空掠過,和月球這個目前唯一一個被確認的自然衛星為伴。然而,亞利桑那大學史都華天文臺的天文學家認為,他們可能發現了地球第二顆天然衛星,月球不再是唯一,真的假的?
  • 地球繞太陽轉月亮繞地球轉,為啥沒有星球繞月亮轉?衛星還有衛星...
    地球繞太陽轉,月亮繞地球轉,為啥沒有星球繞月亮轉,衛星還會有衛星環繞運行嗎?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其實這問題不難解答,基本可以肯定地回答,這個可以有,衛星的衛星叫「護星」。但奇怪的是,我們怎麼沒有發現過「護星」這種衛星的衛星呢?
  •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人造地球衛星是指發射到繞地球軌道上作短期或長期運行的人造太空飛行器。其運動服從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其軌道一般是以地心為焦點的橢圓,特殊情況下是以地心為中心的圓。它離地面的高度根據用度而定,從幾百公裡到幾萬公裡不等,一般不低於200公裡。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並被送入軌道,人類從此進入了利用太空飛行器探索外層空間的新時代。
  • 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嗎?特斯拉早在19世紀末就發現了神秘物體
    有說法稱特斯拉在十九世紀末通過無線電發現了地球的第二顆衛星,這是怎麼回事呢?太陽系中大多數行星都有自己的天然衛星,有的行星擁有衛星的數量多達幾十顆,例如木星和土星,而有的行星連一顆天然衛星都沒有,例如水星和金星。地球自古以來只擁有一顆天然衛星,它就是月球。人類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成功進入太空之後,逐漸探測清楚地球周圍的情況。
  • 在無人注意之時,夜空中一顆迷你「月亮」已經離地球而去
    圖片來源:The international Gemini Observa在無人注意之時,夜空中一顆迷你「月亮」已經遠去。這顆迷你「月亮」,是今年年初天文學家發現的一顆繞地球運行的小衛星。相關研究發表於《天文學報》。
  • 黑色騎士衛星:地球軌道上的反向神秘「人造天體」,卻非地球製造
    而且,「黑色騎士」很有可能,是一個來自地球以外的人造天體。1961年,在巴黎天文觀測臺工作的法國學者雅克·瓦萊發現了一顆運行方向與其他衛星相反的地球衛星,這顆來歷不明的衛星,被命名為「黑色騎士」。隨後,世界上有許多天文學家按瓦萊提供的精確數據,也發現了這顆環繞地球逆向旋轉的獨特衛星。1981年蘇聯的一家天文臺也證實了「黑色騎士」的存在,具體特徵如下:它在地球高空的軌道上,循著極大的橢圓軌道運行,體積甚小,十分耀眼,像是個金屬球體。
  • 地球有第二顆衛星嗎?科學家已經證實,找到一顆迷你版月球!
    科學家證實,已經發現第二顆月球,體型迷你小汽車般大小!自古以來人類認為月球是地球的唯一一顆衛星,這也已經得到了科學家的證實,然而在前段時間確有科學家提出,其實地球的衛星,並非只有月球這一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地球還有第2顆衛星,月球還有新的夥伴嗎?
  • 除月球之外,地球還有其它衛星嗎?
    圖解:太陽系部分衛星較諸地球大小圖讓我解釋一下。1997年,人們發現了一顆名為Cruithne的準衛星。Cruithne以所謂的馬蹄形軌道繞太陽系內部運行。它的運動是「精心設計的」,以保持穩定,避免與我們的星球相撞。
  • 一顆小「月亮」離地球而去
    圖片來源:The international Gemini Observa本報訊在無人注意之時,夜空中一顆迷你「月亮」已經遠去。這顆迷你「月亮」,是今年年初天文學家發現的一顆繞地球運行的小衛星。相關研究發表於《天文學報》。而現在它已經「飄」走了,但很快,科學家可能會發現更多類似的地球迷你夥伴。
  • 美國宇航局一顆56歲的衛星,周末墜落地球
    導讀:在1969年之前的5年裡,OGO-1一直在傳回有價值的科學數據,直到1971年該任務終止,該太空飛行器自那時起就一直在橢圓的軌道上繞地球飛行。美國宇航局(NASA)於1964年發射的一顆觀測地球磁層的地球物理衛星將在本周末墜落,因為地球引力最終超越了它。據了解,OGO-1衛星重487千克。
  • 地球準備「納妾」?神秘小行星數千年後或將成為地球的第二顆衛星
    地球準備「納妾」?神秘小行星數千年後或將成為地球的第二顆衛星文/曦軒地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母星,而月球則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這兩個天體「相親相愛」,它們組成的地月系統在宇宙中穩定的運行著。
  • 衛星大爆發,繞地球運行的衛星數量在未來十年可能會增加五倍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7日消息,衛星已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像問路這種小事不再需要求助其他人,人們只需點擊一個按鈕,手機就可以同一組GPS衛星通話。目前約有2000顆衛星圍繞地球運行,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還將迎來衛星升空大爆發。到2025年,地球每年將發射多達1100顆衛星,這個數字在2018年僅為365。
  • 地球的臨時「迷你衛星」可能是上世紀60年代的太空垃圾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地球即將獲得一個臨時的「迷你衛星」--而這個衛星可能是太空垃圾。研究人員正在追蹤一個天體,這個天體看起來像是會在今年冬天被地球引力捕獲幾個月,然後安全地回到太陽系。它可能是一顆標準的小行星,但一些天文學家說,這個神秘天體的路徑表明,它可能是20世紀60年代火箭的一部分。
  • 一顆小「月亮」離地球而去 —新聞—科學網
  • 除了月亮,地球還曾有過另外一顆衛星?
    一在過去很短的一段時間裡,地球至少有兩顆天然衛星。第一顆自然是月球,它是地球的唯一一顆長期穩定的天然衛星。主流觀點認為,月球誕生於火星大小的「忒伊亞」與原始地球的猛烈碰撞中,碰撞產生的碎片形成了這顆相對巨大的衛星。長久以來,月球在宇宙中一直與地球相伴,甚至曾經可能為地球帶來了一些保護。然而今年2月,天文學家發現了另外一顆繞地球運行的超小型物體,它被命名為2020 CD3。
  • 高中物理:地球同步衛星知多少?地球同步衛星原理
    其中通訊衛星繞地心運動的角速度與地球自轉的速度相同,所以從地面上看,它總在某地的正上方,因此叫同步衛星。這種衛星一般用於通訊,又叫同步通訊衛星。我們平時看電視實況轉播時總聽到解說員所說的太平洋上空或印度洋上空的衛星都是通訊衛星。下面對同步衛星的幾個問題進行簡單介紹。
  • 地球未來或擁有一批太空「護衛」,是「迷你月亮」?
    但其實,還有一些「迷你月亮」,也曾經繞地球運轉,「任職」地球衛星一段時間後,飛向星際空間。趙玉暉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道:「『迷你月亮』是指像月球一樣繞地球運動的、尺寸較小的天體。從動力學上講,它處在繞地球運動的軌道上,受到的主要作用力為地球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