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面向青少年設計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右)在活動上作了《火星探測的前世今生》科普講座。「科普中國·科學答人」供圖
「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面向青少年設計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右)在活動上作了《火星探測的前世今生》科普講座。「科普中國·科學答人」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張素)時逢探測火星「窗口期」,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成功發射。就在其踏上漫漫徵程之際,「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面向青少年設計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
記者24日從活動主辦方了解到,此次「火星探秘之旅」邀請了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並面向社會招募6名青少年選手,通過火星探測專題科普講座、青少年選手互動競答、科普文章創作及主題演講等多個環節,旨在增強青少年對火星相關知識的了解。
龐之浩作了《火星探測的前世今生》科普講座。他介紹了火星自身特色和探測價值,解釋了多國熱衷於探測火星的原因,並對探測火星的各階段進行了盤點。他還從發射難、通信難、控制難、能源難、入軌難、著陸難、工作難7個方面詳述火星探測的難點,並對2020年計劃發射的3個國家的火星探測器都進行了介紹,包括「天問一號」的目標和任務等,使選手們對多國火星探測計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參與本次活動的6名青少年選手均為社會招募而來,他們曾在一些科普活動中成績出色。來自密雲區的陳墨涵、昌平區的肖博文和平谷區的王煥然,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主辦的「科普中國·非常小答客」青少年科普知識競答活動中,全市16個區參與人數最多的前3個區所推薦的優秀學生;另外3位選手是中國科技館科學故事大王和故事小達人,分別是來自朝陽區的顧子宸、通州區的邢子軒和石景山區的劉翰辰。
記者了解到,「探火」知識大考驗環節共有「儲備」「啟航」「登陸」「開拓」四組題,分別代表乘坐「科學答人」號宇宙飛船前的準備工作、宇宙飛船順利出航飛行、順利抵達火星出艙、在火星的工作及暢想,選手們通過依次答題的方式了解火星探測知識。選手們還將自己對於火星生活的幻想化為文字,以主題演講的形式表達。
「我們乘坐『急速號』宇宙飛船,在浩瀚的太空中盡情翱翔,穿越色彩斑斕的宇宙空間,最後登陸火星。人類在火星上建起了美麗的家園,綠草茂密,鮮花盛開。」陳墨涵說。
本次競答最終決出「積極參與獎」「優秀獎」和「優勝獎」。「科普中國·科學答人」是面向全國的大型網絡科普知識互動競答活動,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北京科技報社承辦。(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