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守護者行動」線下直播「火星探險之旅」 助力青少年科技素養...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火星到底是一顆怎樣的行星?」「火星是地球的過去還是未來?」「人類探索火星的偉大徵程中,中國會作出怎樣的貢獻?」……7月23日上午,「平安守護者行動」——「火星探險之旅」在上海、南京、寧波三地同期舉辦,現場吸引逾百個家庭深入體驗。

  繼上海首站活動後,「平安守護者行動」落地蘇浙兩地,以我國即將發射的首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作為活動背景,通過線上直播課與線下互動的形式,帶領青少年兒童一起探索關於「天問一號」的奧秘,助力提升青少年科技素養。

  開啟火星之旅——走進海南文昌,探秘濱海航天發射場

  全國航天科普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太空探索》雜誌前主編田如森教授帶領大家雲遊本次「天問一號」的發射任務所在地海南文昌,「聆聽」中國夢航天夢背後的故事,感受中國探火火箭發射現場。文昌位於海南島的東邊,其文化底蘊深厚,在古代被稱為「紫貝縣」,距今已經有2100多年的歷史,是海南的三大古邑之一。文昌自古人傑地靈,有著「九鄉美譽」,其中一個就是「航天之鄉」。為什麼把文昌稱為「航天之鄉」呢?田如森教授解釋道:「海南新建了國家最先進的太空飛行器發射場——海南文昌發射中心,文昌的緯度低,能藉助接近赤道的較大線速度,以及慣性帶來的離心現象,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減少。大型的發射任務都在這裡進行。」

  另外,中國還有酒泉、西昌、太原三個航天發射基地,酒泉是中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西昌主要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太原則承擔中、低軌道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任務。

  上海東岸濱江望江驛活動現場還邀請到了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熱控主管設計師韓延龍老師,為孩子們介紹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探索的願景,並帶領孩子們一起製作氣動小火箭,體驗火箭發射升空的原理,感受不同發射角度帶來的變化。

  神秘火星待天問——揭秘「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

  51年前,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今天,人類探索外太空的步伐不斷拓展,從月球到火星,我們的腳步裝滿了人類誕生以來凝結的智慧。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

  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楊宇光老師在直播間跟大家做了一次深度科普和互動交流。截至今年6月,人類已對火星實施了44次探測任務,其中僅成功了24次。成功率僅五成的人類歷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公認的最大難點是「恐怖7分鐘」,這需要融合氣動外形、降落傘、發動機、多級減速和著陸反衝等多項技術才能實施軟著陸。總結起來就是「一秒鐘的誤差都不能有」。有人形容,在火星著陸,每個環節都必須精準無誤,其難度不亞於在巴黎打一個高爾夫球要落到東京的一個洞裡。

  人類對火星的不懈探索激起了孩子們對於火星上生命的無限遐想,在南京江寧區武夷花園社區,孩子們帶著想像力和好奇心大開腦洞,通過繪畫來描述自己想像中的「可能來自火星的生命」。

  火星任務榮耀見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火箭成功發射

  12點41分,「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帶著十三億人民的期待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在整個探測過程中,「天問一號」需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天問一號」的發射體現了中華民族追求真理的堅韌與執著、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

  在此之前,人類已經實現了火星的飛躍、環繞、著陸和巡視。科學的魅力在於不斷嘗試和挑戰未知的事情,從而知曉不曾了解的新知識。

  在寧波科學探索中心,孩子們在超過2500平方米的「宇宙」展廳體驗月球漫步、三維滾環、加速度適應訓練等明星展項,感受宇宙浩瀚和神秘。

  「火星跟地球一樣有四季之分,但火星上的一天比地球上的一天長了40分鐘。」來自寧波的徐沛瑩小朋友第一次參加活動,新穎的授課方式激發了他對航天極大的興趣。在現場陪同的媽媽也對活動讚賞有加:「直播課程與動手實踐相結合,寓教於樂,激發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多舉辦。」

  「火箭發射成功後,大家都開始歡呼,真的很自豪!作為一名保險代理人,我也感到更加有義務和責任為人民的幸福安康保駕護航。」平安人壽志願者寧海峰難掩見證火箭發射的激動之情,並表示日後會更多地參與到社區公益志願服務中來。

  「平安守護者行動」是中國平安2019年推出的一項面向社區的公益活動,旨在充分利用中國平安在教育、健康、安全、金融、公益等領域的資源優勢,以志願者服務助力社區發展。今年5月27日,「平安守護者行動」全面啟動,宣布將通過「線下講座+線上資源共享」的模式,覆蓋全國不同城市1000個社區,打造更高效的社區治理新模式。

  據悉,平安還將圍繞社區活動建立線上社群,志願者將協助社區居民通過線上填寫報名信息的方式報名參加。活動結束後,居民可以在微信群裡持續獲得活動信息和講座資源。通過這種線下活動與線上社群運營緊密結合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和解決社區居民的疑問,真正實現公益服務的常態化。

  未來,「平安守護者行動」將陸續登錄全國,通過「生活知識微講座+趣味親子互動」的形式,與各行業專家一起走進社區,提升社區整體文明氛圍,助力幸福社區建設。

  

相關焦點

  • 見證"火星探險之旅" 提升青少年科技素養
    繼上海首站活動後,本次&34;將觸角延伸至蘇浙兩地,以我國即將發射的首顆&34;火星探測器作為活動背景,通過線上直播課與線下互動的形式,帶領青少年兒童一起探索關於&34;的奧秘,助力提升青少年科技素養。
  • 助力青少年航天科普「火星探險之旅」探索「天問一號」奧秘
    活動現場 「火星探險之旅」主辦方活動現場 「火星探險之旅」主辦方中新網上海7月23日電 (周卓傲)23日,伴隨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火星探險之旅」科普活動也在上海、南京、寧波三地同期舉辦。
  • 「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 再次亮相科技活動周
    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和平安公益基金會發起的「AI不孤讀——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連續兩年亮相全國科技活動周,今年作為線上雲展廳「科普實驗室」重要內容與大家見面。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平安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向有條件的農村小學捐贈科技課程、教材、教具,開展校長、教師培訓,支持學校開展科技教育活動,最終提升農村小學生科技素養水平。
  • 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大師課線上開講 中科院植物學博士史軍老師...
    7月6日,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系列情景大師課邀請到了中科院植物學博士、科學松鼠會成員史軍老師,帶領大家進行了一場主題為「農作物身上的人類進化史」的植物探秘之旅,揭示常見植物和日常飲食習慣中未曾注意到的奇特奧秘。  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系列情景大師課首次線上直播課程圓滿成功,吸引了10多家媒體全網聯動直播,總觀看人次達500多萬。
  • 平安人壽:走好精準扶貧「最後一裡路」|2020 CSR年度盛典之傾聽...
    在產業扶貧方面,平安人壽搭建線上「精準扶貧專區」,將各類扶貧產品引入,實現「產業-科技-銷售」扶貧閉環;同時結合線下銷售,開啟全渠道覆蓋的消費扶貧,為穩定脫貧注入內生動力。實際上,平安人壽對內蒙古及其他貧困地區的幫扶,早在三年前就已開始。
  • 青少年參與「火星探秘之旅」科普專家談火星探測「七難」
    「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面向青少年設計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右)在活動上作了《火星探測的前世今生》科普講座。「科普中國·科學答人」供圖「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面向青少年設計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右)在活動上作了《火星探測的前世今生》科普講座。
  • 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慧創新大賽線上「直播」
    3月15日,第三屆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慧創新大賽在bilibili「青春上海」直播間雲啟動,並將「升級」為全國邀請賽。無人機、智能駕駛、人形機器人、編程算法……八大賽道緊扣人工智慧主題,融入機器視覺、自動規劃、智能搜索、自動程序設計、智能控制、機器人學、機械結構設計等知識,激發學生無限想像、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 「三村工程」 :打造精準扶貧的平安模式
    去年,某色蘇不惹就和其他三位村民在中國平安支持下共同作為技術工人前往涼山首府西昌接受"農業種植技術和MAP項目"培訓,在此期間專業講師還把中國平安幫扶的其他脫貧致富排頭兵案例、創業失敗的反面案例都介紹給他,教他如何汲取成功經驗、避免走彎路。詳細又實用的線上培訓課程給了蘇不惹前所未有的信心,對於打造油橄欖品牌和銷售,也有了全新的認知。
  • 青少年文學素養提升計劃:弋舟、沈石溪等作家薦書
    世界讀書日前後,一系列讀書計劃被發起,最近,中國作家協會也與中國平安聯合啟動「愛不孤讀——青少年文學素養提升計劃」,將面向全國青少年推出一系列「線上+線下」文學課與文學素養提升名家講座,以幫助廣大青少年提升文學素養和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 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圍觀青少年選手的互動競答和科普演講
    2020年7月至8月,人類迎來約兩年一次的探測火星窗口期,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於7月23日成功發射。值此火星之年,為了滿足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火星的好奇心,「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推出尋找未來之星特別行動——火星探秘之旅,通過火星探測專題科普講座、青少年選手互動競答、科普文章創作及主題演講等多個環節,增強青少年對火星相關知識的了解,激發他們對於宇宙探索的興趣。
  • 廣東省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願宣講行動直播活動正式開講
    12月19日,首場線上直播活動由五位來自暨南大學中華文化大講堂志願宣講隊隊員在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開講,首播活動累積吸引10萬人次線上觀看。中國男籃國家隊主教練、全國青聯常委、省青聯副主席杜鋒、主播張大仙、女子50米仰泳世界紀錄保持者劉湘、《粵知一二》主持人郭嘉峰等深受青少年喜愛的各界知名人士錄製倡議視頻為廣東省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願宣講行動直播活動拉開帷幕。
  • 中國平安精準扶貧:「三村工程」以金融打通脫貧路
    我國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創造人類減貧史奇蹟,其中出現了不少原創性、獨特性的舉措。中國平安三村工程毫無疑問就是其中之一。  培訓致富帶頭人 打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盛瑞生在發言中分享了四川涼山懸崖村橄欖油的故事。
  • 家園的守護者 ——尋找蚌埠城市形象守護者活動步驟及報名企業
    11月7日,2016家園的守護者 ——尋找蚌埠城市形象守護者活動開始啟動,主辦方將在接下來的一個月的時間內,利用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尋找為家園做出貢獻的守候者。具體活動流程如下:    1、【活動宣傳期】線上與線下① 採用關於地域黑的一篇報導《快來看安徽各地市人眼中的安徽地圖! 你的家鄉竟是這樣的》,以不同地區人眼中不同的蚌埠來引出此次守護蚌埠城市形象打分的活動。
  • 「愛不孤讀——青少年文學素養提升計劃」中小學生徵文活動啟動
    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 高凱)為提升青少年文學素養,鼓勵中小學生文學閱讀與寫作,在中國作家協會的支持下,中華文學基金會與平安公益基金會共同推出「愛不孤讀——青少年文學素養提升計劃」,作為該計劃重要組成部分的主題徵文活動同時啟動。
  •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火星探秘之旅」,圍觀青少年選手的互動競答和科普演講
    2020年7月至8月,人類迎來約兩年一次的探測火星窗口期,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於7月23日成功發射。值此火星之年,為了滿足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火星的好奇心,「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推出尋找未來之星特別行動——火星探秘之旅,通過火星探測專題科普講座、青少年選手互動競答、科普文章創作及主題演講等多個環節,增強青少年對火星相關知識的了解,激發他們對於宇宙探索的興趣。
  • One World繪畫大賽舉辦頒獎典禮 關注青少年美育教育
    此外,平安銀行副行長兼北京分行行長、平安集團團體綜合金融管理委員會聯席秘書長鞠維萍等平安銀行高管亮相頒獎典禮現場,並發表演講傳達該行高度重視青少年美育工作的品牌理念。這些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素描、綜合媒介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將進行為期10天的線下巡展。此前,平安銀行已聯合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發起線上「one world公益藝術展」,號召社會大眾為賽事優秀作品點讚,並為每一個點讚配捐1元至學校藝術療愈項目。
  • 助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工程任務 航天文創直播強勢破圈
    兩天三場直播助力航天文化傳播   為更好地傳播航天文化,服務百姓生活,賦能企業發展,7月21日至23日期間,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和所屬航天文創品牌「太空創想」品牌,聯合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在文昌開展了面向全國的「登陸火星、文昌始發」航天科教文化系列活動,其中,中國諮詢行業領軍品牌北京美思美譽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中國首家赴美上市的時尚品牌共創平臺如涵控股以及洪人文化
  • 廣東開展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願宣講行動
    信息時報訊(記者 葉佳茵)12月19日,廣東省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願宣講行動正式上線,該活動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等單位聯合主辦,廣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 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開幕,探索線上線下互動文旅融合發展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上」成為重要的陣地,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加速文旅商產業的融合發展,成為新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 2020年12月31日,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SNAS)在五角場開幕。
  • 致敬百年火星電影夢 直播版「火星救援」將在鬥魚上演
    火星,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自古以來我們對這顆近鄰星球便充滿了遐想,從古希臘時期的「戰神瑪爾斯」到中國的「熒惑」,再到科技時代,人們對火星的探索以及登陸火星的設想等等,無不反映了我們對這顆紅色星球極大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