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村工程」 :打造精準扶貧的平安模式

2021-01-11 大洋網


「種橄欖樹,讓我家年收入從3000變5萬!」涼山「懸崖村」的小夥子某色蘇不惹,講起他家的「脫貧史」頗為興奮。作為全國聞名的貧困村,「懸崖村」近年來新裝了上山鋼梯,新通了手機信號、寬帶,有了光伏路燈,不僅如此,村裡人開始發展特色種植,有了穩定長期的收入來源。

如何做到?12月5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務院扶貧辦指導,中國公共關係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公共關係發展大會」在京舉行。大會以「脫貧攻堅中國經驗的全球分享」為主題,並通過公共關係的視角,向世界進行解讀。來自國家有關部委、企業、高校、智庫,全國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公共關係協會主要負責人,公關公司、新聞媒體等單位的業界精英和專家學者代表近200人參會。中國平安集團董事會秘書盛瑞生出席大會並致辭,分享了中國平安精準扶貧之路的"三村工程"。


|村民感慨:短短幾年年收入從3000變5萬

涼山州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如今,「懸崖村」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344人,搬進了昭覺縣的安置點新社區,住上了寬敞的大房子,不用再與世隔絕,開始享受比原來好無數倍的醫療和教育。不僅如此,村民還有了穩定長期的收入。

「我家自從種了10畝油橄欖,就有了土地的流轉收入,我還是油橄欖企業懸崖村基地的管理員,負責照顧村裡近200畝的油橄欖樹,基地務工收入以及油橄欖銷售分紅三方面的收入,現在我每年收入2萬多元,加上養牛、養羊,家裡的年收入可以達到5萬多元。」某色蘇不惹是懸崖村的一個小夥子,講起他家的「脫貧史」,他非常興奮。而幾年前,他一家只能依靠種玉米、土豆過日子,一年下來,累死累活也最多只有3000元的年收入,生活非常艱難。

2018年起,中國平安精準扶貧項目「三村工程」的產業扶貧項目落地支持涼山油橄欖產業,為當地超過8000畝橄欖園提供累計4100萬元的"扶貧保"免息免擔保產業貸款,並在國務院扶貧辦指導下和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聯合開展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培訓產業致富帶頭人。去年,某色蘇不惹就和其他三位村民在中國平安支持下共同作為技術工人前往涼山首府西昌接受"農業種植技術和MAP項目"培訓,在此期間專業講師還把中國平安幫扶的其他脫貧致富排頭兵案例、創業失敗的反面案例都介紹給他,教他如何汲取成功經驗、避免走彎路。詳細又實用的線上培訓課程給了蘇不惹前所未有的信心,對於打造油橄欖品牌和銷售,也有了全新的認知。

|產前:打造授人以漁的「造血式」產業扶貧

當地村民能在短短兩年時間取得這樣的扶貧成效,離不開中國平安集團金融「活水」的澆灌和產前、產中、產後一體化的產業扶貧閉環的打造。

盛瑞生介紹說,在中國平安馬明哲董事長的領導下開展三村工程以來,中國平安創新扶貧機制,發揮金融+科技優勢,打造「產前」扶智培訓,「產中」保險擔保、貼息支持,「產後」消費扶貧,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

「比如在產前,我們在國務院扶貧辦的指導下開展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工作,已為全國18個省78個貧困縣培育3400名致富帶頭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精準覆蓋脫貧攻堅戰場上衝在第一線的扶貧人員。並協調農技專家,為貧困地區產業提供實地指導。」盛瑞生說。

|產中:保險擔保貼息支持 提升扶貧產業競爭力

農業企業投資周期較長,但卻貸款難,這使得很多農戶難以做大做強。

眾所周知,「中國枸杞在寧夏,寧夏枸杞在中寧",隨著健康養生蔚然成風,枸杞市場需求隨之激增,但是壞產品卻充斥市場,好產品卻因為價格高而賣不出去。這如何是好呢?

大會上,盛瑞生分享了寧夏中寧縣枸杞如何突破這一窘境的故事。

「在寧夏中寧的枸杞產業,幼果如遇到多雨期,易發生黑果病,通過『溯源保』生產監測提前了解天氣變化,可及時做好防控準備。」盛瑞生介紹道,中國平安在寧夏中寧縣通過"溯源保"項目扶植當地枸杞產業發展,切實幫助枸杞扶貧基地掛鏈8440名貧困戶增產增收,枸杞產業應用案例入圍農業農村部金融支農創新試點。

據了解,中國平安藉助區塊鏈技術設計的「溯源保」保險產品,創新推出「區塊鏈產銷溯源+溯源保險+食品安全責任險」新模式。區塊鏈產銷溯源平臺可對氣象、環境變化、作物長勢等關鍵指標進行7×24小時追溯和監測,結合生產標準,幫助農產種植建立標準化生產管控體系。

中國平安結合自身保險主業,扶貧方式設計突出一個"保"字,對症下藥,通過"扶貧保、溯源保、防貧保"三種保險產品實施精準扶貧,「扶貧保」疊加「溯源保」,提供產前低成本的資金支持、產中品質及風險保障措施以及產後營銷渠道;「防貧保」則是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及低收入戶提供兜底保障,有效阻斷返貧現象發生,有針對性提升扶貧產業的競爭力。

 「中國平安創新設計的以保險創新驅動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精準幫扶貧困戶,聯合政府、銀行共同解決農戶『融資金、促生產、拓銷路、兜風險』難題。」盛瑞生表示,截至目前,平安扶貧保已在13省落地70個項目,帶動4.9億產業資金,幫助了4.6萬名貧困戶增產增收。

|產後:「平安雲農場」直播帶貨扶貧產品

解決了扶貧農產品產前、產中的難題,產後銷路如何打開?如何實現產銷賦能?

中國平安不斷探索扶貧的新模式。在廣東省扶貧辦的指導下,中國平安發起了一個「平安雲農場」的網絡消費扶貧公益項目,把廣袤的田野、成塊的土地、待播種的農作物和手機裡的APP完美結合起來,並通過智慧農業溯源平臺,向全國網友直播銷售扶貧農產品。

產後,通過電商銷售農產品助力脫貧,這並不是新鮮事兒。那麼,「平安雲農場」又新在哪裡?

四川涼山州橄欖油,廣西百色芒果、烏蘭察布陰山燕麥、贛南尋烏臍橙、寧夏中寧枸杞,這些來自各個省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如今都上了 「平安雲農場」。

「雲農場」連結平安客戶、供應商、農戶,以及社會各方公益力量,平安員工、志願者和客戶可以通過雲農場小程序,在農產品生長期,以認領「一顆果樹」、「一片燕麥田」等形式,提前以優惠價格預購扶貧農產品,待農作物成熟期,即可獲得對應等價值的農產品,包郵送到家。

兩年多來,中國平安採購和協銷扶貧農產品銷售額逾3.5億元,其中涼山地區扶貧農產品超過3000萬元。

不僅如此,中國平安在經濟日報社、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文明辦的指導下,聯合涼山州政府設計了媽媽的針線活項目。該項目通過將城市舊衣回收消毒、二次藝術設計、婦女加工成品、市場渠道銷售等環節,將涼山民族文化、非遺文化與手工藝成品結合,實現對涼山家庭婦女群體家庭精細化扶貧。不僅可以解決涼山婦女異地搬遷靈活就業,還可以對外推廣涼山地區民族文化及扶貧成果,未來我們還會聯合更多的非遺文化地區,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參與進來。

|脫貧攻堅 書寫時代的平安「卷」

扶貧要扶到點上、扶到根上。助力脫貧攻堅戰,不光要「輸血」還要「造血」,做好「扶」與「被扶」的互動。

2018年1月,在公司成立30周年之際,中國平安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由在馬明哲董事長親自設計,創新理念、機制和方式,緊扣「精準」二字,聚焦重點貧困地區的產業、健康、教育三大根源性致貧問題,打造面向村官、村醫、村教三個方向的「三村工程」 ,實施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實現貧有所助、病有所醫、學有所教。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金融科技在扶貧領域的應用與突破。

除了在村官產業扶貧方向做出的嘗試,另外的「兩村」,村醫、村教,中國平安也持續在探索中。如通過「平安健康守護行動」,幫助村民連接城市的優質醫療資源,提升鄉村醫療服務水平;同時開展「青少年科技素養計劃」,以雲技術為橋梁,將優質教育資源引入貧困地區,讓城鄉的孩子們獲得平等的教學體驗。

在教育部、科技部的支持下啟動了「AI不孤讀——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開展一系列科學主題課程、教師校長培訓與科普實驗室的援建等公益助學行動,重點提升鄉村學生的科技素養,補齊鄉村科技人才教育的短板。UNLEASH秘書處主席弗萊明•貝森巴赫對「青少年科技素養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希望平安智慧小學的孩子們長大後也能參加UNLEASH助力可持續發展。

截至目前,中國平安精準扶貧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在全國21個省或自治區已經落地"三村工程",累計提供產業扶貧資金265.96億元,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47036人,人均增收2500元。

「現階段全國的貧困縣已完成摘帽,這一偉大成果的實現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但是保住脫貧果實、建立健全偏遠地區的長效產業發展機制、致富機制還需要繼續努力。」盛瑞生表示,中國平安將繼續堅定可持續發展理念,紮實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詮釋「回饋社會、建設國家」的企業使命。為推動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做出貢獻。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林曉麗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林曉麗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達兼









相關焦點

  • 中國平安精準扶貧:「三村工程」以金融打通脫貧路
    平安集團董事會秘書兼品牌總監盛瑞生出席並發表主題講話,分享了平安精準扶貧之路的「三村工程」。、村教三個方向的「三村工程」 。  2018年起,平安精準扶貧項目「三村工程」的產業扶貧項目落地支持涼山油橄欖產業,為當地超過8000畝橄欖園提供累計4100萬元的「扶貧保」免息免擔保產業貸款,並在國務院扶貧辦指導下和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聯合開展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培訓產業致富帶頭人。
  • 中國平安「三村工程」落地重慶奉節 「平安扶貧保」助力產業升級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朱伊佳)9月25日報導 繼今年4月與重慶市籤訂「三村工程」扶貧框架協議後,中國平安進一步推進項目在當地的落地實施。9月17日,中國平安與重慶市奉節縣人民政府籤訂「三村工程」扶貧戰略合作協議和金融支持框架合作協議,中國平安將通過村官、村醫、村教項目,助力奉節縣產業扶貧、健康扶貧和教育扶貧。未來,中國平安將在奉節縣重點推廣「平安扶貧保」創新模式,支持當地產業升級和企業發展。
  • 平安三村工程助力脫貧攻堅路上的巾幗力量:以「寒地」山藥闖出致富...
    12月5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中國公共關係協會主辦的,主題為「脫貧攻堅中國經驗的全球分享」的2020中國公共關係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平安集團董事會秘書兼品牌總監盛瑞生在大會發言,向世界分享了平安精準扶貧之路的"三村工程"。
  • 中國平安三村扶貧工程惠及73萬貧困人口,將建立長效機制
    從1994年第一所平安小學落地,到設立中國平安公益基金,成立平安志願者協會,中國平安始終將企業的社會責任扛在肩頭。2018年,「三村工程」正式啟動。中國平安舉集團之力,立足主業,創新舉措,從公益項目和造血式幫扶等維度出發,全方位助推社會可持續發展。
  • 平安人壽:走好精準扶貧「最後一裡路」|2020 CSR年度盛典之傾聽...
    為扶貧注入內生動力去年8月,平安人壽推出「精準扶貧信息管理系統」,將遍布全國的扶貧信息進行整合,實時分享優秀案例,打通全系統的扶貧工作。在產業扶貧方面,平安人壽搭建線上「精準扶貧專區」,將各類扶貧產品引入,實現「產業-科技-銷售」扶貧閉環;同時結合線下銷售,開啟全渠道覆蓋的消費扶貧,為穩定脫貧注入內生動力。
  • 平安銀行扶貧秘笈之「頭羊效應」,幫在關鍵處,扶在點子上!
    中國平安積極響應國家脫貧攻堅的號召,啟動了面向村官、村醫、村教的「三村工程」扶貧項目,在貧困地區實施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並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和科技優勢,藉助貧困地區的產業資源優勢,探索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消費扶貧新模式,持續採取多舉措為貧困群眾的農產品打開銷路,幫助貧困戶走穩增收路,推動貧困村產業升級見效,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 雲霄縣電商精準扶貧案例入編《中國樣本——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
    喜訊再傳~《雲霄縣打造電商助力精準扶貧生態圈》一文入編《中國樣本——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與點評》這一獨具雲霄特色的扶貧好做法曾是唯一入選2019年全國電商精準扶貧典型案例的福建省縣級案例日前,《雲霄縣打造電商助力精準扶貧生態圈》一文入編《中國樣本——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與點評
  • 新餘市渝水區形成商會精準扶貧模式
    記者會上獲悉,新餘市渝水區大力開展「商會起航」行動,形成了「舉黨旗、抱團幹、帶民富」的渝水商會精準扶貧模式。  據新餘市渝水區委副書記潘麗雲介紹,全區11家鄉鎮商會積極踴躍參與家鄉脫貧攻堅,對口幫扶93個村,結對幫扶1189戶貧困戶,幫助貧困村摘帽、貧困戶脫貧。
  • 創新模式精準扶貧 因地制宜科學扶貧 解放思想智力扶貧 國資國企...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市國資兩委舉辦「打贏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專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時期國資國企主動融入天津市扶貧大格局,集中優秀兵力投入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有關情況。
  • 共同分享40個 精準扶貧案例
    【深圳商報訊】(記者 曾智輝)昨天下午,由人民日報社、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主辦,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承辦的「大國攻堅·決勝2020」精準扶貧論壇暨案例分享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對40個具有代表性的精準扶貧案例作了精彩介紹和分享。
  • 省屬高校精準扶貧二十大典型項目掃描
    河北工程大學:創「生態保護+特色產業+鄉村旅遊」精準扶貧新模式河北工程大學精準扶貧駐平山縣營裡鄉石榴溝村工作組因地制宜、精準施策,2016年構建生態保護扶貧「一體兩翼」,申報國家級生態公益林,籌建石榴種植產業園、石榴博覽觀光園;2017年實施旅遊扶貧「三步走」戰略,建設生態美麗鄉村,引入旅遊企業帶動農家樂,建設石榴產業園
  • 重慶工程職院教師葉正泉:駐村一年多 寫下近5萬字的《駐村扶貧隨筆...
    「我由山村之外的思索者,轉變成山村內部的組成者,脫貧攻堅之後的鄉村振興,任重道遠……」一本近5萬字的《駐村扶貧隨筆》記錄著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葉正泉奔赴雲陽縣棲霞鎮吉平村,擔任扶貧第一書記以來所經歷的駐村扶貧故事。
  • 創新扶貧模式 實現精準脫貧——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
    對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40萬人。深入領會中央精神,落實各項部署要求,要求我們必須充分認識脫貧攻堅「衝刺期」的形勢和挑戰,以戰略思維謀劃全局,以創新精神探索扶貧模式、完善體制機制,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確保打贏扶貧攻堅戰。
  • 河北衡水精準扶貧工作綻放「衡水色彩」
    藍天白雲下,李雙星和鄉親們憧憬著來年豐收的景象:廣袤的大地上,黃白相間的金銀花、紅色的玫瑰花競相綻放……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衡水市委、市政府聚焦「三精準」、強化「三保障」、狠抓「三落實」,目前已圓滿完成既定目標:全市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001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20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高質量穩定脫貧……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扶貧幹部執著堅守
  • 【第三隻眼看貧困縣「大考」】甘肅定西:探索符合市情的精準扶貧模式
    「苦疾甲於天下」曾是甘肅定西市的真實寫照,定西是全國扶貧開發任務最重、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作為「三西」扶貧的發源地,甘肅定西市從救濟式扶貧到基礎開發式扶貧,從綜合開發式扶貧到參與式整村推進,通過「治山水、強基礎、興科技、調結構」,過去貧窮落後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改變。 扶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定西市著眼解決「扶哪些、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
  • 中國平安ESG實踐的五大方向—經濟增長、精準扶貧、醫療健康、科技...
    它的核心還是平安的核心價值觀--專業創造價值,中間一圈是各個利益相關主體,最後外延到——經濟、環境、社會三個方面。  這裡重點講一下平安ESG實踐,我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考角度就是中國社會議題。剛才宋會長講到ESG還要跟企業績效掛鈎,平安非常注重這點。
  • 市教育局:進村入戶「認新親」精準扶貧「踏新程」
    根據上級安排,姜北村、朱窯村從今年起成為市教育局「雙聯雙助」結對幫扶村。為了深入推進結對幫扶工作,市教育局選擇年富力強的同志分別擔任姜北村、朱窯村聯助書記,同時對結對幫扶的目標、任務、思路等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並對機關人員開展了扶貧工作業務培訓。在本次活動中,市教育局機關人員首先聽取了結對幫扶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介紹,並與村黨總支、村委會成員進行對接以初步了解相關情況。
  • 快來聽聽這個鐵路精準扶貧的故事
    快來聽聽這個鐵路精準扶貧的故事 2020-06-10 0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準扶貧的思想內涵、理論創新及價值貢獻
    故精準扶貧可被定義為:根據不同貧困區域的不同環境以及不同貧困農戶的不同情況,科學有效地精確識別出扶貧對象,並實施精確幫扶、精確管理,最終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的扶貧方式。④從哲學層面看,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昭示了精準扶貧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而精準扶貧則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具體實踐與豐富發展。
  • 綠色扶貧正當紅
    今年8月,基於中國平安集團對創新設計和環保生態扶貧模式的探索,依託資金融通優勢,其與中國服飾報社、藝術與設計雜誌社共同策劃了「媽媽的針線活」這一扶貧公益項目,首期招募了60名彝族貧困地區婦女,並對對入選者予以針對性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