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至10日,按照甘肅省對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17個插花型貧困縣的黨政領導班子和正職進行2015年度脫貧攻堅任務考核的工作要求,記者以第三方評估組成員身份全程見證了第6考核組、第三方評估組對定西市7個縣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黨政正職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
「苦疾甲於天下」曾是甘肅定西市的真實寫照,定西是全國扶貧開發任務最重、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作為「三西」扶貧的發源地,甘肅定西市從救濟式扶貧到基礎開發式扶貧,從綜合開發式扶貧到參與式整村推進,通過「治山水、強基礎、興科技、調結構」,過去貧窮落後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改變。
扶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定西市著眼解決「扶哪些、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在充分學習、借鑑的基礎上,一套符合定西市情的「一村一業一單位」「一戶一策一幹部」的扶貧模式應運而生。
摸清「家底」 精準定位
精準扶貧首先得把真正的貧困戶識別出來。隴西縣扶貧辦主任王耀東說,隴西縣分3期對聯戶幹部進行了培訓,要求每個幹部進村入戶,通過多種形式,向老百姓宣傳介紹貧困人口識別政策、程序和建檔立卡工作的內容要求。貧困人口識別出來後,被劃分為四種類型:生產生活條件惡劣型、生產生活條件落後型、技能缺乏型、產業滯後型,然後根據貧困類型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
隴西縣柯寨鄉柯寨村村民馬海軍家的情況被劃分為產業滯後型貧困,並得到了有效幫扶。他家客廳的桌子上,一張精準扶貧幫扶卡放在醒目的位置,卡片上一分為二,左面是幫扶戶的詳細情況,包括年齡、收入、家庭狀況、致貧原因、貧困戶屬性;右面是聯戶幫扶幹部的姓名、照片、聯繫方式、單位職務,整個幫扶情況在這張卡上一目了然。
馬海軍告訴記者,他家的幫扶幹部,已經來過家裡好多趟了。院裡的圈舍就是幫扶幹部聯繫信用社貸款5萬元修建起來的,新添的9隻羊也是靠扶貧政策引進來的,再加上秸稈種植的補助,今年的收入增長有了指望。
定西全市抓好貧困戶識別這一環節,通過農戶申請、村民評議、逐級審核、張榜公示等程序,瞄準最貧困的村社、最困難的群眾,確保扶貧對象識別準確有效,全市896個貧困村、83.92萬貧困人口通過識別建檔立卡實現精準管理。
定人定點 全力扶持
在通渭縣常河鎮泉灣村泉灣社段富寶家,客房牆上掛著一張醒目的《精準扶貧掛圖作戰到戶一覽表》,詳細列出了精準扶貧政策、貧困戶基本情況和6大類30項精準幫扶項目、實施內容、完成時限及進展情況。
「這些圖表是我們開展『一戶一策』精準扶貧的重要作戰圖。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我們根據貧困戶的發展意願,繪製了精準扶貧的詳細圖表並將它們掛在了貧困戶牆上。」據常河鎮黨委書記呼自立介紹,有了到戶作戰圖,使精準扶貧工作任務進一步細化,工作職責更加明確,幫扶幹部和貧困戶就能夠按照存在的缺項,逐項補齊短板。
「哪家村民缺技術了就聯繫技術人員給他們送技術,哪家村民要發展產業缺資金了就給他們協調貼息貸款……」幫扶措施越來越實惠,村民們喜上心頭。
定西市扶貧辦副主任姚尚勇介紹,通過精準識別扶貧對象,科學劃分貧困類型,選派駐村幹部針對性幫扶,鋪設了精準扶貧的「管道」,有效解決「扶誰」「誰扶」和「怎麼扶」三大問題,扶貧開發實現了由「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
為了使精準扶貧措施落到實處,精準幫扶規劃成為重中之重。定西市在全力搞好建檔立卡的基礎上,對全市869個貧困村、83.92萬貧困人口建立了「一村一業一單位、一戶一策一幹部」的結對幫扶機制,精心編制了縣、村兩級扶貧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為所有貧困戶逐戶制定了脫貧計劃,做到了扶貧對象、扶持項目、培訓內容、責任人員「四明確」。根據貧困戶的自身條件,確定脫貧時間,實行分類指導、因戶施策,將所有的扶貧資金、項目、物資投放到當年要脫貧的貧困戶,聚力定點、消除貧困。採取倒排時序的辦法,做到減貧目標任務、扶貧措施、時間進度、考核驗收「四到戶」,真正做到扶貧工作對象精準、措施辦法精準、摘帽時間精準、考核驗收精準「四精準」。
目前,定西市869個貧困村都確定了幫扶單位,派駐了駐村工作隊,對83.92萬貧困人口都確定了幫扶幹部,基本實現了單位聯繫貧困村、幹部聯繫貧困戶的全覆蓋,保證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組,每戶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入村到戶、不留死角,形成了精準扶貧格局的主體。同時,幹部幫扶計劃一覽表上列清致貧原因、幫扶人員、致富措施、脫貧時限,讓幹部對「先幹什麼」「後幹什麼」「怎麼幫」心中有數。同樣,掛在牆上的圖表也讓老百姓心裡亮堂了。
改革創新 產業扶持
安定區李家堡鎮張灣村貧困戶馬生文在雙聯單位的幫扶下,實現了「四年四變遷」,由過去全家五口人擠一間土坯房,到住上寬敞明亮的磚瓦房;由過去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餬口,到成為養殖基礎母羊30隻的專業戶;由過去三個子女上學難,到他們成功地完成學業再到實現就業……這是安定區精準脫貧路上一個生動案例。
在臨洮縣委、縣政府和各鄉鎮、各村的辦公室,牆上都有任務建設進度表和產業發展分布圖。
「這些都是根據各鄉鎮各村的實際情況確定的,扶貧首先要力求幫扶思路精準。」臨洮縣扶貧辦主任常貴勤介紹,根據全縣情況,分年度、分行業確定了全縣推進「1236」扶貧攻堅行動的總體目標任務,分年度分鄉鎮確定了產業示範村、潛力村發展需求與保障措施,分年度分鄉鎮分村確定了村級發展需求,實現了與鄉鎮、村發展需求的統一,做到了有村情檔案、問題臺帳、需求清單、村級規劃、包片包村工作檯帳、貧困鄉鎮和貧困村脫貧時限。
在培育產業上,臨洮縣項目主管單位優先安排當年脫貧村、貧困戶、示範村,其次安排當年非脫貧村、非貧困戶、潛力村,再次安排已脫貧示範村,集中各方力量,著力培育優勢增收產業,使脫貧鄉鎮、脫貧村有項目支撐、有脫貧舉措,確保真扶貧、扶真貧。
要讓「輸血扶貧」轉為「造血扶貧」,發展產業是核心。定西市圍繞中醫藥、馬鈴薯、草食畜等特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和蔬菜、林果、勞務等多元富民產業培育壯大,紮實推進「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發展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引導有勞動能力和發展意願的貧困戶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使每戶貧困家庭至少有1至2項增收產業。同時,加大「扶智」力度,抽調市縣鄉各級專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開展面對面、點對點精準培訓,使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1項勞務技能或1至2門適用技術。
堅持改革引領才能激發內生動力。定西市堅持把推進農村改革和扶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在探索建立土地流轉帶動規模經營、社會化服務公司帶動農業經營體制創新的改革中,採取財政資金以獎代補的辦法,依託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土地流轉108.09萬畝,佔到總耕地面積的14%,有力地促進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採取「合作社+大戶+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培育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3433個,農戶以土地入股方式參股經營或流轉土地經營權,發展規模經營,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金融輸血 雪中送炭
貧困地區面臨的一個巨大的瓶頸是金融輸血嚴重不足,農民有發展意願,但有時候卻苦於貸不了款,無法進行規模經營。定西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建立金融扶貧機制,針對農村貧困戶貸款擔保難的問題,大力發展農業擔保機構,引導更多金融資源向農村和貧困地區聚集。創新扶貧互助資金擔保增信模式,大力發展村級扶貧互助協會,全市共安排互助資金實施村439個,互助資金總量達到8485.91萬元,其中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863.85萬元,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發展生產融資難的問題。
隴西縣成立了金融服務中心,加快創新金融產品,創新推出了中藥材倉單質押貸款、1億元畜草產業專項貸款,協調金融機構加大雙聯惠農貸款、婦女小額信貸放貸力度,積極拓展中和農信小額信貸業務。臨洮縣與銀行籤訂了15億元的金融扶貧戰略協議,推行了由致富能人、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作為承貸主體統貸統還、農戶分散使用的貸款模式,已累計發放貸款1.03億元,惠及農戶1500多戶。
這些金融支撐,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對於剛要起步的貧困戶可謂是「雪中送炭」,大家根據各自地域特色和產業優勢,有的發展藥材種植,有的發展畜牧養殖。很多貧困戶說,幫扶幹部幫他們貸上款解決了最大的問題。
以精準扶貧為模式的新一輪扶貧攻堅戰在定西開展得如火如荼。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如何在這次戰役中精準發力,定西廣大幹部群眾已然信心滿滿、蓄勢待發。(杜昱欣 呼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