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瑜 何莎莎 北京報導
全面脫貧最後年限將至,企業扶貧進入了新階段。
從粗放扶貧到精準扶貧、從教育扶貧到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為響應國家「千企幫千村」的號召,企業正在全力以赴。
事實上,為精準識別貧困人群、扶貧項目,企業正在持續整合資源、推進創新機制。
「扶貧應該是共享、共贏、共發展的格局。對於企業扶貧來說,扶貧需要可持續的模式,如果只是簡單的給予則難以持續。」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扶貧工作部董事總經理、方正證券匯愛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阿孜古麗在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19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上坦言道。
「造血式」扶貧
據了解,多年來方正證券一直走在扶貧攻堅的前列,致力於實現多方共贏。
會上談及結合企業扶貧工作與自身經營管理過程中企業的角色時,阿孜古麗表示,「精準、務實、實效」這三個詞,是方正證券扶貧工作開展的核心要義。
作為企業既需要對股東負責,也需要完成對社會的責任。那麼扶貧過程中如何兼顧企業經營本分與履行社會責任?
經過三年的探索和實踐,關於多方共贏的扶貧模式,方正證券已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2+3」精準扶貧模式。
公開資料顯示,在金融扶貧方面,方正證券及其子公司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已幫助貧困縣融資超30億元投向實體經濟,方正證券子公司與省級平臺公司、市級引導基金、縣級人民政府四級聯動,合作成立了3隻產業升級基金,用於帶動當地經濟和產業發展。在產業扶貧方面,方正證券先後安排對接、拜訪了300多家單位或企業,並多次派出專家組對籤約縣規模以上企業進行現場調研,通過資源整合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同時,方正證券子公司方正和生還投資數千萬元助力地方產業升級。此外,方正證券還創新渠道,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比如在安化縣,方正證券將國有資產進行梳理,將原來小而散的多家縣級融資平臺整合為一家,並做大做強。
阿孜古麗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我們的『2+3』扶貧模式,發揮了我們公司的專業優勢,通過股權融資、債權融資以及幫助貧困縣設立產業基金等方式,我們已經推進了100多個扶貧項目,其中產業類的已經有40多個。目前方正證券已經完成的案例為甘肅省靖遠縣新康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掛牌。同時,我們也在為4個貧困地區企業IPO做前期輔導。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中如果有上市企業,將帶動上下遊的許多產業發展。」
「方正證券推進的債券項目對於貧困縣與國家都意義頗深,貧困縣的產業底子薄,中小微企業多,規範程度弱、對接資本市場能力低,主要靠銀行的貸款。但是銀行貸款只能輸血,對於貧困縣企業自身發展的作用仍需探討。貧困縣擁有許多資源,如何通過資產證券化的形式,將自身的動力激發出來,用自身的能力造血,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方正證券扶貧工作的重點。」 阿孜古麗透露。
經濟發展必須依靠實體經濟,但對貧困縣評級不高的企業,在當前嚴防金融風險的大背景下,要想獲得融資極為困難,而貧困縣產業發展又急需資金支持——作為券商,方正證券致力於為貧困縣解決這樣的矛盾。「我們一方面幫助縣裡的企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幫助縣裡的平臺公司整合,使之成為內生動力,支持縣裡的發展。」今年方正證券已幫助安化縣當地企業發行了7億元企業債,成為主體為AA-的國家級貧困縣2019年首單企業債券成功發行案例,當地主要的脫貧產業黑茶產業和中藥材產業也由此得到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同時,方正證券還幫助已脫貧縣鞏固脫貧成果,成功幫助蘭考縣發行10億元公司債,成為全國脫貧摘帽縣首單扶貧專項債,資金將用於服務蘭考縣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這些都給我們所有貧困縣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作用:要勇敢邁出去,用自身的能力、用造血的形式持續發展。」阿孜古麗表示。
培養一支「帶不走」的懂金融的幹部和企業家隊伍
「扶貧工作的難點之一是人才隊伍的培養。」阿孜古麗對記者這樣說道。
據悉,方正證券在扶貧工作中,在當地人才幹部和企業家思想轉變、人才培養方面做了許多工作,比如開辦「智·富大講堂」,堅持「理論與實戰相結合」,以「一切改變從思想開始」為理念,通過教育扶貧,提升貧困地區領導幹部、企業家、群眾的金融知識和運用金融工具的能力,達到「扶貧先扶智,致富奔小康」的目標。
自2016年11月以來,方正證券已邀請了近60位公司領導和業務專家,開展了46場資本市場培訓,接受培訓成員達5000餘人,並且形成了省、市、縣三級聯動的機制,從而讓貧困地區更多的領導幹部和企業家能夠參與學習,使他們開闊視野、開拓思路,從縣政府、縣企業家的角度思考如何來實現與資本市場對接,如何實現金融助力脫貧攻堅。此外,方正證券還邀請了近400名公益講師,舉辦了121場金融教育活動,惠及居民和高中學生近2萬人。
阿孜古麗表示,在扶貧工作中,思想轉變是一個難點。「方正證券建立了與幫扶縣幹部的『雙向交流』,不僅先後派出13名專、兼職(掛職)幹部在幫扶縣開展工作,同時還接收來自寧夏、河南新縣共9名幹部到公司掛職學習,學習投資銀行、債券發行、產業投資基金等金融實操知識,加深對資本市場的理解。同時,方正證券還建立了公司掛職期滿幹部作為縣域經濟發展顧問的長效機制,繼續為幫扶縣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同時,方正證券還結合縣域產業發展需求,邀請幹部參加「金融工具服務實體經濟研討會」,並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浙江安吉縣考察學習;協調組織被幫扶縣10餘位領導幹部前往「脫貧攻堅先進縣」河南新縣、蘭考縣學習脫貧經驗,還組織被幫扶縣幹部參加北京大學智力幫扶國家級貧困地區市縣領導幹部研修班等。「只有走出去,到發達地區學習,開拓眼界和思路,學習如何對接資本市場,才能看到未來鄉村振興的希望。這些恰恰也是縣裡所缺少的。」對此,阿孜古麗認為。
除了學習培訓之外,方正證券與中證報價聯合舉辦了三場貧困地區企業精準扶貧投融資路演會,43家來自貧困地區的企業和超過300家投資機構積極參與,有效提升了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對接各種資源的水平與能力。
「當然,扶貧的過程,同樣也是方正證券開拓眼界、創新組織架構、創新機制、創新業務、鍛鍊團隊的過程。通過深入了解貧困縣,了解得越深,服務才會越到位。所謂『精準』二字,其實就是不斷地和幫扶縣之間互相了解,這樣理解才會更加深刻、對接才會更加務實。這也需要我們不斷開闊思路,在扶貧過程中不斷交流、考察,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學習過程。」阿孜古麗強調。
(編輯:何莎莎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