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寶萊董瑞萍:健康扶貧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康寶萊董瑞萍:健康扶貧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報記者/李向磊/北京報導

「作為一家營養品公司,康寶萊定位的公益方向是和營養相關的。」康寶萊中國區對外事務副總裁董瑞萍如是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為進一步踐行健康扶貧,今年9月初,康寶萊攜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推出「鄉村醫生在線培訓項目」,該項目旨在進一步推動廣大鄉村地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高鄉村醫療隊伍專業水平。

康寶萊承諾投入資金150萬元,面向貧困地區的鄉村醫生提供1500個免費在線培訓名額,加速推進鄉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從設立全球性的「營養零飢餓」 項目,到攜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推出「鄉村醫生在線培訓項目」,康寶萊藉助在營養領域的專業優勢,圍繞「營養零飢餓」以及需要幫助的人群,通過提供相關的營養教育和產品來應對和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以專業優勢切入扶貧

9月15日,在由中國經營報社和中經未來主辦的「全球視野 責任共享」2020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上,董瑞萍表示,健康扶貧也是扶貧的一個重大任務,康寶萊將圍繞「營養零飢餓」項目以及需要幫助的人群,提供健康和營養相關的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康寶萊利用其在營養領域的優勢,以「健康扶貧」作為切入點,積極踐行精準扶貧。董瑞萍告訴記者,康寶萊定位的公益方向是與營養相關的,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健康扶貧不僅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也是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康寶萊的使命就是傳遞營養與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因此『健康扶貧』自然就成為我們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切入點。我們會關注全球範圍內的飢餓人群和營養缺乏的人群,然後利用我們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健康和營養方面的教育,並通過我們的產品為他們提供優質營養,以切實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董瑞萍進一步解釋說。

在董瑞萍看來,除了具體的扶貧項目外,作為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是為市場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並保持創新。

「創新有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在經營模式以及產品方面的創新。康寶萊於去年開始布局數位化轉型戰略,在疫情發生之後,我們得以迅速發力線上渠道,借力數位化平臺更好地服務客戶。此外,疫情期間消費者更關注健康和個人的免疫力提升,因此康寶萊不斷地推出新產品,確保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基於這些創新戰略,康寶萊今年在中國市場已連續兩個季度實現淨銷售額兩位數同比增長。」董瑞萍表示。

力推「鄉村醫生」項目

在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圓桌會議上,董瑞萍表示,目前在全國範圍內有90萬左右的鄉村醫生群體,這一群體相對而言,專業技能水平仍有提升空間。而為了實現「健康中國」的宏偉目標,農村人口健康狀況的改善也非常依賴於鄉村醫生這個群體。因此,康寶萊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打造了「鄉村醫生在線培訓項目」。

據董瑞萍介紹,「鄉村醫生在線培訓項目」作為康寶萊「營養零飢餓」全球計劃的一部分,承諾投入資金150萬元,面向貧困地區的鄉村醫生提供1500個免費在線培訓名額,助力他們通過在線視頻課程進行多方面診療和救護技能培訓,增強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加速推進鄉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但康寶萊的目標遠不止當下。董瑞萍告訴記者,從長遠來看,康寶萊對這一項目的支持將一如既往,一方面這是企業對公益事業的一種承諾,同時也有康寶萊廣大的營銷人員對公益事業的熱愛。「我們也希望能夠在人數和規模上進一步擴大,能夠面向更多村醫推出定期的培訓,這也是我們的長期目標。」

董瑞萍說,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這一關鍵節點,做好健康扶貧意義尤為重大,康寶萊將積極探索健康扶貧的踐行路徑,為實現健康中國這一宏偉目標助力。

相關焦點

  • 「汪清」「精準扶貧·善建益行」健康扶貧活動走進東光龍泉坪
    10月28號,「精準扶貧·善建益行」健康扶貧活動走進東光鎮龍泉坪村。中國建設銀行營運業務總監牟乃密、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社會扶貧處處長薛志軍、省慈善總會副秘書長馮兆剛、副州長周金星、副縣長李長龍、愛康集團董事長張黎剛出席活動。
  • 「精準扶貧」之關鍵在於「精準」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使6億多人成功脫貧,但仍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距2020年還有不到6年的時間,為確保全部如期脫貧,習總書記強調要做到「精準扶貧」,並指出「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根除貧困是最終目標,關鍵在於如何做到精準。     問題調查要「精準」。
  • 創新扶貧模式 實現精準脫貧——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
    現在,我們進入扶貧開發工作攻堅拔寨的衝刺期,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握好脫貧攻堅正確方向,科學謀劃好扶貧開發工作,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既定時間節點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2017年是紮實推進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一年,也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深化之年,扶貧開發工作已經進入攻堅拔寨的衝刺期。
  • 精準扶貧路上,那些動人的故事
    2020年第9期《求是》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文章強調:「我們加強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責任體系,精準識別、精準脫貧的工作體系,上下聯動、統一協調的政策體系,保障資金、強化人力的投入體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的幫扶體系,廣泛參與、合力攻堅的社會動員體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體系,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 拓寬參與扶貧廣度 加大精準扶貧深度
    拓寬參與扶貧廣度 加大精準扶貧深度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7年12月27日 09:22 A-A+ 圖為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馬利  袁文先在致辭中表示,消除貧困需要改變過去落後的觀念,選擇有效的扶貧戰略,提供精準扶貧的解決方案。
  • 中國精準扶貧成就彰顯世界意義
    精準扶貧加速世界減貧進程,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中國力量中國是人類減貧事業的重要成員,中國的扶貧開發是全球減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脫貧攻堅成效直接影響著全球貧困治理成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七億多人擺脫貧困,佔全球貧困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 「扶貧戰士」連偉:一線扶貧如何按下「精準鍵」
    華電雲南公司駐村工作隊長、駐村第一書記 連偉(左二)央視網消息:曾經的連偉是一名戰士,作為軍人保家衛國;轉業後的他仍然奮戰在一線,作為華電雲南公司駐村工作隊長、駐村第一書記,積極投入到國家精準扶貧攻堅這場硬戰中。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雲南,一直是扶貧攻堅的「主戰場」。
  • 精準扶貧關鍵在激發群眾主動性
    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貧困群眾的積極參與才是精準扶貧成功的關鍵。一些地區貧困群眾參與度不足,仍然是當前我國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短板,需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千方百計調動貧困群眾參與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出精準扶貧的內生動力。加大政策宣傳力度 ?
  • 中投扶貧樣本 | 新華保險:深耕細作,多措並舉助力精準扶貧
    編者按:中投公司黨委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在員工收入方面,專業理財規劃師半年收入最高的超過5萬元,合同制內勤員工月均薪資超過4000元,有效地解決了當地人員和家庭的貧困問題,助力新華保險和當地經濟持續、健康、和諧發展,真正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三是致力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新華保險根據中投公司黨委的統一部署,多措並舉,集中力量推進消費扶貧。
  • 中投扶貧樣本|新華保險:深耕細作,多措並舉助力精準扶貧
    編者按:中投公司黨委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在員工收入方面,專業理財規劃師半年收入最高的超過5萬元,合同制內勤員工月均薪資超過4000元,有效地解決了當地人員和家庭的貧困問題,助力新華保險和當地經濟持續、健康、和諧發展,真正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三是致力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新華保險根據中投公司黨委的統一部署,多措並舉,集中力量推進消費扶貧。
  • 中國平安ESG實踐的五大方向—經濟增長、精準扶貧、醫療健康、科技...
    這裡重點講一下平安ESG實踐,我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考角度就是中國社會議題。剛才宋會長講到ESG還要跟企業績效掛鈎,平安非常注重這點。它由另外一個規則驅動,這是一個很好的新的評價體系,平安在做ESG中國實踐的時候,我們是把這個階段中國家也好,社會各個方面的主體也好,大眾也好,大家真正的關切什麼,把這些事情當做ESG重要的出發點,也是平安集團踐行ESG重要的參照。
  • 演繹「精準扶貧」動人故事
    原標題:演繹「精準扶貧」動人故事10月10日晚,大型現代花鼓戲《桃花煙雨》在湖南省花鼓戲劇院首演。湖南日報10月10日訊(記者 李國斌 通訊員 銀錚錚)經過半年的藝術創作,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以「精準扶貧」為題材的大型現代花鼓戲《桃花煙雨》,今晚在省花大舞臺首演。《桃花煙雨》由著名劇作家曹憲成編劇,導演何藝光執導,著名音樂家陳耀作曲,舞美設計由青年新銳藝術人才張滴洋擔綱,王亦文、張小虎、黃涓涓、曾志輝、劉海霞、陳建平、劉宏、夏思維等傾情演繹。
  • PDCA模式在健康扶貧工作中的應用
    全面小康的前提是全民健康,健康扶貧攻堅戰作為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健康扶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健康扶貧是在提升醫療保障水平的基礎上,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疾病分類救治、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等制度,讓困難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防得住病,確保貧困群眾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報銷,大病有救助,對於構建科學有序的醫療秩序具有重要作用[4]。
  • 河北衡水精準扶貧工作綻放「衡水色彩」
    、貧困群眾不懈努力,共同描繪出精準扶貧的「衡水色彩」。  白色:健康扶貧讓兜底保障有「醫」靠  在饒陽縣饒陽鎮衛生院牛村分院,白色是主色調——白色的建築、白色的設備,還有來自市裡的「白衣天使」……  來此免費體檢的鄉親們,紛紛誇讚健康扶貧的政策好。類似的義診活動,該市每周都會進行。  健康扶貧釋放的「健康紅利」,讓貧困群眾有了堅實的「醫」靠。
  • 精準扶貧的思想內涵、理論創新及價值貢獻
    聯合國給出的最新定義是:貧困不只表現為因收入和資源缺乏而生計困難,飢餓和營養不良、教育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務不充分、存在社會歧視及排斥導致居民無法參與決策也是貧困。①比照聯合國對貧困的定義,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用具有中國特色的方式遵循著中國共產黨建黨時的初心,進行著現代化建設和貧困治理。習近平指出:「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雲霄縣電商精準扶貧案例入編《中國樣本——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
    喜訊再傳~《雲霄縣打造電商助力精準扶貧生態圈》一文入編《中國樣本——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與點評》這一獨具雲霄特色的扶貧好做法曾是唯一入選2019年全國電商精準扶貧典型案例的福建省縣級案例日前,《雲霄縣打造電商助力精準扶貧生態圈》一文入編《中國樣本——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與點評
  • 精準扶貧的關鍵在於「助人自助」
    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牢記於心,把黨和政府的關心與愛護送到千家萬戶,對生活上存在困難的群眾,要格外地關心照顧,綜合政府與社會的力量助其排憂解難,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 共同分享40個 精準扶貧案例
    【深圳商報訊】(記者 曾智輝)昨天下午,由人民日報社、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主辦,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承辦的「大國攻堅·決勝2020」精準扶貧論壇暨案例分享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對40個具有代表性的精準扶貧案例作了精彩介紹和分享。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敗關鍵在於精準扶貧
    「我們不能一邊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另一邊還有幾千萬人口的生活水平處在扶貧標準線以下,這既影響人民群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滿意度,也影響國際社會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認可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精準扶貧理論體系,為欠發達地區推進扶貧攻堅、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遵循。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顧名思義,就是使扶貧工作更精確、更準確。
  • 精準扶貧故事真實感人
    本報訊 (記者陳潮華)入選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廣東站)的客家山歌劇《春鬧》,經梅州市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在原基礎上進行了精心打磨,成為一出反映當下精準扶貧感人故事的山歌劇精品。在赴廣州參演前,26日、27日在廣東漢劇院南國牡丹劇場為梅州觀眾公開演出兩日,受到觀眾熱烈好評。 這是一個精準扶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