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準扶貧成就彰顯世界意義

2021-01-14 手機鳳凰網

貧困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理想。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採取了許多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中國脫貧攻堅成績斐然、世界矚目。中國式扶貧是中國道路的亮麗篇章,同時也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科學指南,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反貧困理論,為國際反貧困思想增添了中國智慧。

精準扶貧加速世界減貧進程,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中國力量

中國是人類減貧事業的重要成員,中國的扶貧開發是全球減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脫貧攻堅成效直接影響著全球貧困治理成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七億多人擺脫貧困,佔全球貧困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全國農村貧困監測調查,按現行國家農村貧困標準測算,「截至2019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551萬人,累計減少9348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計下降9.6個百分點。」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起每年減貧都在1000萬人以上,相當於歐洲一個中等國家人口規模。經過8年持續奮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我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也意味著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繼續走在全球減貧事業前列。中國扶貧成就贏得國際社會高度讚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前署長海倫·克拉克指出:「中國最貧困人口的脫貧規模舉世矚目,速度之快絕無僅有!」

中國的脫貧攻堅直接影響著全球貧困治理進程。根據世界銀行《2019年度報告:終結貧困,投資於機會》顯示,中國所在的東亞與太平洋地區每天生活費不足1.90美元的人口佔比不到1.5%(如果不包括中國在內,則為3.8%);而到2021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進一步下降到1%(如不包括中國,則降至2.7%)。由此可見,我國脫貧攻堅對該地區乃至全球的減貧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聯合國糧農組織幹事若澤·格拉齊亞諾·達席爾瓦指出,「中國的努力是使全球貧困和飢餓人口減少的最大因素。」中國如期消除農村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將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中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成功實踐必將給全球減貧事業帶來巨大信心,為縮小世界經濟貧富差距作出貢獻。

 精準扶貧回應貧困治理難題,為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樣本

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輝煌成就不僅為人類減貧事業作出了直接貢獻,也為解決全球貧困治理難題提供了中國經驗及啟示。從全球來看,自19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十年間,十幾億人口擺脫了貧困,世界減貧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當前全球貧困治理仍面臨著巨大挑戰。世界仍有10%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中,貧困人口規模較大;不少國家因經濟增長乏力,發展成果難以惠及窮人;各國貧困治理效果參差不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極端貧困人口有增無減;很多發展中國家貧困治理能力不足,不能根據國情實際制定減貧規劃並且貫徹執行,從而制約了減貧工作的開展;加上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可能會因此增加4000萬—6000萬貧困人口,貧困率將不降反升到8.6%。由此,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消除極端貧困目標的實現仍然任重道遠。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減貧成績長期處於世界前列,對加速全球減貧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減貧經驗經過大規模實踐檢驗,具有科學性、實踐性和國際性,為全球貧困治理和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樣本。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取向,不斷出臺有利於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進步的政策措施;二是充分發揮政府在減貧中的主導作用,以應對經濟增長帶動減貧弱化的普遍趨勢;三是堅持開發式扶貧,幫助提升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四是不斷加大扶貧開發的投入力度;五是完善精準扶貧機制,關鍵是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分級負責、逐級分解與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評議的識別機制;六是堅持農業優先,全面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七是堅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結合,增大扶貧政策的覆蓋面和針對性。這些經驗基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同時也蘊含著貧困治理的一般規律和方法原則,具有鮮明的普遍性和國際性,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的國家擺脫貧困、實現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經驗和借鑑。

精準扶貧彰顯我國政治制度優勢,為應對經濟增長帶動減貧弱化的普遍趨勢提供中國經驗

在貧困治理領域,長期以來,大多數國家都奉行「涓滴效應」,面臨著經濟發展帶動減貧弱化的普遍趨勢,對解決貧困問題一籌莫展。經濟「蛋糕」的做大,並不能自然而然地解決社會的不平等問題,「市場看不見的手」在解決這個問題上又常常是無力的。中國精準扶貧理念堅持發揮政黨領導和政府主導作用,動員一切力量、調動一切資源,瞄準扶貧目標,精準施策,為全球減貧方案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選擇。脫貧攻堅,加強領導是根本。中國共產黨把堅持脫貧攻堅與國家發展戰略相統一,為脫貧攻堅做好頂層設計提供了基礎;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扶貧和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中國政府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在中國精準扶貧的實踐中,政府是貧困識別、貧困幹預、貧困退出以及脫貧成效評估等減貧全過程的主導性主體。政府在脫貧攻堅中不斷加大資金等投入,通過「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多層級政府間合力協作的制度安排提升了政府扶貧的整體效能,促成了政府、市場、社會協同參與的大扶貧格局,匯聚了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三維資本協同脫貧合力,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大動力。中國政府主導的開發式扶貧,區別於外部投資拉動,區別於單純福利制度和非政府組織主導,是我國脫貧攻堅最突出的特徵。

中國脫貧攻堅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科學高效的脫貧攻堅制度體系,包括責任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投入體系、幫扶體系、社會動員體系、監督體系、考核評估體系等,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中國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偉大實踐。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以「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精準管理」的工作體系為核心,包含了保障該工作體系高效運行、相互聯繫的多種子系統,解決了「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等關鍵問題,實現了扶貧資源與貧困戶、貧困人口的「精準對接」,激發了扶貧脫貧的外源性動力和內源性動力,以脫貧政策和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回應了致貧原因的複雜性和多重性,是經過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完備科學體系。這一貧困治理的新體系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不僅創造了減貧脫貧的「中國效率」「中國速度」「中國奇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為全球貧困治理提供了經驗鏡鑑和中國樣本,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和高度評價。

 精準扶貧推動國際減貧合作,為構建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方案

貧困問題是一個歷史性、世界性的難題,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使命。當前,全球仍有七億多人口忍飢挨餓。習近平總書記呼籲國際社會積極關注廣大發展中國家民眾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攜起手來,為共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鬥。減貧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領域的重要內容。中國堅定不移支持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在致力於自身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始終力所能及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援助,利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等平臺,積極助力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通過增加對最不發達國家投資,免除無息貸款債務,提供項目技術、智力、人才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

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是消除貧困的重要條件和保障。根據世界銀行集團發布的研究報告,「一帶一路」倡議全面實施可使3200萬人擺脫日均生活費低於3.2美元的中度貧困狀態,使全球貿易增加6.2%,沿線經濟體貿易增加9.7%,全球收入增加2.9%。「一帶一路」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促進了沿線國家打破發展瓶頸,縮小發展差距,加快了全球減貧進程。習近平總書記積極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進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夯實共贏基礎;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提升發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協同性。這些理念和主張,為改善國際發展環境,創造全人類共同發展的良好條件,建設一個遠離貧困、共同繁榮的世界提出了全新的方案,彰顯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地位和擔當。

精準扶貧創新貧困治理理念,為國際反貧困理論增添中國智慧

貧困問題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長期存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也可以看作是不斷同貧困作鬥爭,從落後走向繁榮的歷史。因此,貧困問題也引起了各個學科的廣泛關注,成為了學者們研究的重要課題。西方國家的學者們從不同的視角出發提出了系統的反貧困理論,其中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涓滴效應」反貧困理論、「收入再分配」反貧困理論、「人力資本」反貧困理論、「賦權」反貧困理論等。上述返貧困理論從不同視角對貧困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推動了世界貧困與反貧困研究的發展。但是,由於理論本身的局限性,並沒有真正地解決全球貧困問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問題。全球減貧事業陷入了「停滯不前」的困境。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是新時代中國脫貧攻堅實踐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這些重要論述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共產黨貧困治理思想,體系完整、邏輯嚴密、內容豐富,主要包括:一是把扶貧開發放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為脫貧攻堅做好頂層設計奠定基礎。二是不斷完善扶貧體制機制,保障脫貧攻堅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實施「上下結合」,良性互動。三是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方略,這是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方法論和根本遵循。四是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五是堅持扶「智」與扶「志」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六是開展雙邊和多邊交流合作,共同構建沒有貧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精準扶貧所蘊含的制度扶貧、合力扶貧、內源式扶貧等貧困治理思想,豐富和創新了人類反貧困理論,指導中國脫貧攻堅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彰顯出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對西方扶貧理論的創新與超越,有助於構建中國貧困治理全球傳播對外話語體系,從而助推人類思想文化繁榮與進步。

  (作者單位: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相關焦點

  • 【中國攻堅進行時】中國精準扶貧成就彰顯世界意義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中國脫貧攻堅成績斐然、世界矚目。中國式扶貧是中國道路的亮麗篇章,同時也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中國方案。
  • 庫恩:精準扶貧是消除西方對中國偏見的強有力的故事
    2018年12月,庫恩博士被授予「中國改革友誼獎章」。庫恩在致辭中說:「我不忽視中國的錯誤,也不粉飾中國以往或者當前存在的問題。」他說,中國取得了很多成就,重大的成就是扶貧,這是必須要講的中國故事。以下為庫恩致辭全文,他致辭的原標題是《思考中國的70年(和我的30年)》。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紀念日,我當天整晚都在天安門廣場。
  • 《中國扶貧人物故事》重磅推出,看「小人物」匯聚大能量
    為全方位、立體化記錄此次在中國歷史上甚至全人類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偉大成就,多角度、多維度呈現人民群眾與日俱增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新聞辦公室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強強聯手,重磅推出多語種系列短視頻《中國扶貧人物故事》。短視頻彰顯宏大主題這是一系列極具感情色彩的脫貧攻堅短視頻,在內容具象化中,實現了對人的關注和故事性講述。
  • 精準扶貧的思想內涵、理論創新及價值貢獻
    內容提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扶貧開發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最艱巨任務,領導全國人民合力脫貧攻堅,創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蛛網式扶貧工作格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脫貧成就,展現了我國治國理政的強大能力和非常智慧,為世界減貧事業樹立了樣板。
  • 習近平扶貧論述對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的原創性貢獻及其歷史世界...
    摘要: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扶貧成就舉世矚目。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堅持把脫貧攻堅工作擺到了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了眾多新思想和新觀點,作出了眾多新決策和新部署,形成了邏輯嚴密、內涵豐富的習近平扶貧論述,既為新時代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了理論指引,也為世界反貧困事業貢獻了寶貴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扶貧攻堅中國走在了世界前面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能看懂的原因了,扶貧!沒錯,這就是這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研究成果,幾乎所有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中國政府幾十年如一日在做的『』普通『』工作,竟然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我想我們廣大的基層扶貧工作者可能已經後悔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工作日記整理發表一下,說不定也能為中國弄個諾貝爾獎回來。
  • 大涼山精準扶貧的故事感人至深
    這部取材於大涼山彝區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具體實踐的電視劇,充分展示了大涼山獨具魅力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態環境,反映了脫貧攻堅主戰場、精準扶貧第一線的真實情況,也表達了深度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脫貧奔康的強烈願望。  在這次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四川省委宣傳部主辦的研討會上,記者注意到,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也出現在現場。對《索瑪花開》來說,他有著一個特別的身份,那就是主題曲的詞作者。
  • 共同分享40個 精準扶貧案例
    【深圳商報訊】(記者 曾智輝)昨天下午,由人民日報社、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主辦,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承辦的「大國攻堅·決勝2020」精準扶貧論壇暨案例分享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對40個具有代表性的精準扶貧案例作了精彩介紹和分享。
  • 康寶萊董瑞萍:健康扶貧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中國經營報康寶萊董瑞萍:健康扶貧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報記者/李向磊/北京報導「作為一家營養品公司,康寶萊定位的公益方向是和營養相關的。」康寶萊中國區對外事務副總裁董瑞萍如是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為進一步踐行健康扶貧,今年9月初,康寶萊攜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推出「鄉村醫生在線培訓項目」,該項目旨在進一步推動廣大鄉村地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高鄉村醫療隊伍專業水平。
  • 「學習明理」精準扶貧: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的新貢獻
    同時,旨在消滅貧困的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國際組織也相繼誕生。然而,近年來許多國家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增長緩慢,反貧困效果並不明顯。然而,在全球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中國的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巨大成功,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中國的脫貧攻堅戰仍穩步推進,取得了巨大成就。2020年11月23日,貴州全省66個貧困縣實現脫貧,這也標誌著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 雲霄縣電商精準扶貧案例入編《中國樣本——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
    喜訊再傳~《雲霄縣打造電商助力精準扶貧生態圈》一文入編《中國樣本——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與點評》這一獨具雲霄特色的扶貧好做法曾是唯一入選2019年全國電商精準扶貧典型案例的福建省縣級案例日前,《雲霄縣打造電商助力精準扶貧生態圈》一文入編《中國樣本——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與點評
  • 精準扶貧生動詮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全局發展的高度,把扶貧開發作為重大戰略任務來抓,對脫貧攻堅作出新的部署,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績,為決勝全面小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深刻、集中、生動的體現和闡釋,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真摯的為民情懷、務實的工作作風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 什麼是「精準扶貧」?這個小村帶你看懂
    莽莽武陵山脈腹地的一個普通小山村  但在人類反貧困鬥爭歷史上卻又極不普通  2013年11月3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首次提出精準扶貧2013年11月3日下午,習近平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同村幹部和村民座談 新華社記者王曄 攝  在許多村民記憶裡  祖輩早出晚歸勞作只為幾畝薄田  然而  「地無三尺平,多是鬥笠丘」  逼仄的空間壓癟了糧袋子  也幾乎壓塌了希望  精準扶貧提出以來
  • 從《擺脫貧困》到精準扶貧——研讀《擺脫貧困》有感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福建工作近18年,他的《擺脫貧困》一書提出了許多富有創見的思想、觀點和方法,對我們做好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具有普遍而長遠的指導意義。只有把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前後關於扶貧的思想貫通起來、深刻領會,才能準確把握其思想實質和精髓。
  • 拓寬參與扶貧廣度 加大精準扶貧深度
    拓寬參與扶貧廣度 加大精準扶貧深度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7年12月27日 09:22 A-A+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馬利,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會長袁文先,人民網副總裁、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主任唐維紅出席並致辭。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雜誌社總編輯楊永純解讀十九大扶貧工作要求。  馬利在致辭中指出,面臨品牌經濟的到來,國家提出了供給側改革,倡導走「品牌強國」的道路,為貧困地區農特產品品牌化創造了新的機遇。
  • 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優秀案例(2019)發布會在京召開
    2020年11月13日,由國家扶貧辦社會扶貧司指導、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主辦的「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優秀案例(2019)」發布會在京舉行。國家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司長曲天軍做主旨發言全國工商聯辦公廳副主任、一級巡視員姜建靜,,國家國資委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局社會責任處處長張曉松從不同層面介紹了經驗做法。
  • 演繹「精準扶貧」動人故事
    原標題:演繹「精準扶貧」動人故事10月10日晚,大型現代花鼓戲《桃花煙雨》在湖南省花鼓戲劇院首演。湖南日報10月10日訊(記者 李國斌 通訊員 銀錚錚)經過半年的藝術創作,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以「精準扶貧」為題材的大型現代花鼓戲《桃花煙雨》,今晚在省花大舞臺首演。《桃花煙雨》由著名劇作家曹憲成編劇,導演何藝光執導,著名音樂家陳耀作曲,舞美設計由青年新銳藝術人才張滴洋擔綱,王亦文、張小虎、黃涓涓、曾志輝、劉海霞、陳建平、劉宏、夏思維等傾情演繹。
  • UNDP與百度首度發布:大數據助推中國2020前實現精準扶貧
    中國網/中國扶貧在線10月18日訊 記者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官網了解到,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17日發布《人類發展指數之生活水平維度:應用大數據測量中國貧困》報告。大數據可以促進現有貧困資料庫的更新,為決策者和公眾提供最新的扶貧進度的數據參考。聯合國希望與各方共同探討推廣大數據使用的有效途徑,真正利用大數據的潛能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 依特長發力精準扶貧
    太原市陽曲縣原是山西省貧困縣之一,該縣有貧困村40個、貧困人口14000餘人,扶貧任務艱巨。  山西「千企幫千村」活動開展以來,陽曲縣工商聯主動作為,精心組織,引導民營企業發揮特長、自覺主動參與到精準扶貧的行列中來,蹚出了一條民營企業參與精準扶貧的新路子。  依託重點農業科技企業產業實施幫扶。
  • "人社領域精準扶貧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簡介
    >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和部黨組關於人社扶貧工作的總體要求,總結推介全國人社系統精準扶貧工作的經驗做法和創新模式,營造人社扶貧工作的良好輿論氛圍,經部領導同意,中國勞動保障報社於2018年8月起面向全國開展「人社領域精準扶貧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