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山精準扶貧的故事感人至深

2020-12-06 大眾網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盧蕩)「《索瑪花開》一定經得住歷史的檢驗!」當78歲高齡的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準給出這句評價,會場頓時鴉雀無聲。11月20日,電視劇《索瑪花開》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作為我國首部以少數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為主題的電視劇作品,與會專家們紛紛給予高度評價。這部取材於大涼山彝區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具體實踐的電視劇,充分展示了大涼山獨具魅力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態環境,反映了脫貧攻堅主戰場、精準扶貧第一線的真實情況,也表達了深度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脫貧奔康的強烈願望。

  在這次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四川省委宣傳部主辦的研討會上,記者注意到,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也出現在現場。對《索瑪花開》來說,他有著一個特別的身份,那就是主題曲的詞作者。

  「索瑪花年年開放,男人們的月琴把快樂彈響……你看那條寬敞的大道,有人來這裡,改變了往日的模樣。有人離開時,閃爍著幸福的淚光……」在今年冬天,這首詩一般的主題曲,溫暖了電視機前的無數觀眾。一位與會專家評價說,每次聽到這首歌,都能感受到一種向上的力量。

  「我是涼山彝族人,我要感謝大家。」對於這次研討會,吉狄馬加首先以「家鄉人」身份表達了謝意。「扶貧攻堅、精準扶貧,不僅中華民族關注,全世界都在關注……」談及《索瑪花開》,吉狄馬加一口氣說了整整15分鐘。

  「在涼山這樣一個深度貧困的地方,怎樣扶貧攻堅?」吉狄馬加的這個設問,也引發了現場專家的強烈共鳴。「這部電視劇很重要的一個現實意義,就是把我們正在進行的這樣一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消除貧困的鬥爭,呈現給了全世界。這部電視劇反映的主題,具有很特殊的現實意義。」

  「為什麼在座的專家,會對這部電視劇給予如此高的評價?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來自基層扶貧一線大量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吉狄馬加說。

  而對於感人這兩個字,《索瑪花開》編劇、導演王偉民也有著深刻的感受,「劇中,村民最後為主人公送行的重場戲,我曾幾度淚流。」而另一個感動導演的細節是,當電視劇拍攝完成,他們準備離開涼山時,「那裡的百姓紛紛流下了眼淚。」這些涼山的同胞,讀懂了扶貧幹部與村民之間的魚水情。

  研討會上,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等文藝評論家以及來自中宣部文藝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國務院扶貧辦宣教中心、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的有關負責人也分別進行了發言。

推薦閱讀

  • 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狂歡已落下帷幕。近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中國奢侈品電商發展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奢侈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200億元,較2015年的1130億元相比,增長了6%。[詳細]

  • 事實上,符合環保要求的廢舊手機拆解成本很高,全國僅有兩家企業開展正規拆解業務,每年拆解量只有約700萬臺,遠低於非法拆解數量。據悉,基金的運作採用「生產者交錢、拆解者拿補貼」的方式,推動生產者承擔相應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責任。[詳細]

  • 這一驚人的消息,在17日由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塞爾吉奧·卡納韋羅對外進行宣布,卡納維羅表示,此次手術的成功意味著,我們距離未來人類活體頭部移植手術又近了一步。俄媒稱,準備接受手術的患者是俄羅斯計算機工程師瓦雷裡·多諾夫,由於天生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詳細]

  • 11月20日,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嚴力強,大興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賀銳(左)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情況。大興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賀銳介紹,18日18時15分,北京市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大興區新建二村新康東路8號發生火災。[詳細]

  •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世界的印象中,非洲不少國家的權力交接似乎一直與政變或流血事件聯繫在一起,而辛巴威執政黨和軍方一直堅持在法律框架下解決危機。「穆加貝下臺的兩種途徑:一是辭職,二是彈劾。[詳細]

  •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1月20日中午12時是辛巴威執政黨要求總統穆加貝辭職的最後通牒期限,但截至北京時間21日凌晨零時30分,穆加貝仍未發表辭職聲明或公開辭職信。據他透露:根據「協議」,穆加貝將與其妻子格雷絲獲得全面豁免權,並保留其私人財產。[詳細]

相關焦點

  • 精準扶貧路上,那些動人的故事
    黨的十八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大力度,加快脫貧攻堅步伐: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調研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2015年6月,他在貴州考察時,進一步就扶貧開發工作提出「六個精準」的要求,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 廣東消費扶貧助冰糖心蘋果走出大涼山
    來自四川省大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雙河鄉楊柳橋村的村支書黃廷偉在一旁給記者講起了四川大涼山的蘋果與廣東消費助農的故事。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秋瑜廣東助力大涼山蘋果「走出去」11月16日,黃廷偉從四川西昌機場乘飛機來到廣州,這是他第一次來。
  • 精準扶貧故事真實感人
    本報訊 (記者陳潮華)入選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廣東站)的客家山歌劇《春鬧》,經梅州市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在原基礎上進行了精心打磨,成為一出反映當下精準扶貧感人故事的山歌劇精品。在赴廣州參演前,26日、27日在廣東漢劇院南國牡丹劇場為梅州觀眾公開演出兩日,受到觀眾熱烈好評。 這是一個精準扶貧的故事。
  • 演繹「精準扶貧」動人故事
    原標題:演繹「精準扶貧」動人故事10月10日晚,大型現代花鼓戲《桃花煙雨》在湖南省花鼓戲劇院首演。湖南日報10月10日訊(記者 李國斌 通訊員 銀錚錚)經過半年的藝術創作,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以「精準扶貧」為題材的大型現代花鼓戲《桃花煙雨》,今晚在省花大舞臺首演。《桃花煙雨》由著名劇作家曹憲成編劇,導演何藝光執導,著名音樂家陳耀作曲,舞美設計由青年新銳藝術人才張滴洋擔綱,王亦文、張小虎、黃涓涓、曾志輝、劉海霞、陳建平、劉宏、夏思維等傾情演繹。
  • 責任 鞍鋼|雲端彝寨入畫來——西昌鋼釩在大涼山實施精準扶貧
    大涼山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這裡貧困人口居全國前列。由於氣候惡劣,交通閉塞,歷史欠帳多等原因,涼山成了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昌鋼釩承擔了涼山州喜德縣樂武鄉達洛村和裡柯惹村2個貧困村幫扶任務,先後派駐3名扶貧幹部,投入資金850餘萬元,實施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開展汽車租賃等,把致富路鋪入雲端上的彝家山寨,幫助村民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養成了好習慣、形成了好風氣。目前,涼山州喜德縣在內的7個深度貧困縣,已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
  • 用話劇講述精準扶貧故事
    劇情在演員們的精彩表演中緩緩展開:臨近退休的機關幹部陳放,帶著黨的精準扶貧政策,帶著抗聯老戰士爺爺的夙願,來到遼西最貧困的柳城……話劇《戰國紅》根據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同名長篇小說《戰國紅》改編,是一部以農村精準扶貧為題材的現實主義力作。該劇以精準扶貧為主線,以話劇藝術形式講述了即將退休的共產黨員陳放,主動請纓,到遼西最貧困地區扶貧扶志的感人故事。
  • 徵集|精準扶貧,記錄歷史!一線扶貧幹部口述故事徵集活動啟動!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扶貧宣傳工作要緊扣決戰決勝主題,把握全面收官特徵,生動講好我國扶貧脫貧故事,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精神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展了精準扶貧的偉大實踐,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基本標誌,明確到2020年年底,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動員全國全黨全社會打響脫貧攻堅戰。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與茶農們親切交談。
  • 快來聽聽這個鐵路精準扶貧的故事
    快來聽聽這個鐵路精準扶貧的故事 2020-06-10 0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庫恩:精準扶貧是消除西方對中國偏見的強有力的故事
    雖然中國取得了很多成就,但重大的成就——扶貧,在國際上、甚至在國內都沒有得到重視。這是必須講的中國故事。在改革的前幾十年中,領導人對扶貧本身幾乎沒有重視。他們專注於經濟增長。經濟增長自然而然地使7億中國人擺脫了貧困,這是人類發展歷史上最大的成功案例。 從世紀之交開始,扶貧工作得到重視,到2012年末中共十八大後習近平成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國最高領導人之後重視程度開始加強。
  • 6集動人故事,「手挽手」帶你走進央企精準扶貧第一線!
    「手挽手」講述精準扶貧的央企故事近日,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傳播局支持,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聯合製作的大型扶貧公益電視節目《手挽手——精準扶貧央企在行動
  • 昔日貧困戶 今朝扶貧人 這些脫貧攻堅典型人物身上「有故事」!
    當年,她在村委換屆中被評選為村幹部,負責村裡的扶貧工作,還先後被唐河縣評為脫貧明星示範戶和鄉鎮婦聯優秀代表。  楊金枝只是南陽脫貧攻堅工作基層幹部的一個生動縮影。他們通過親身講述,分享了各自的扶貧故事、脫貧樣本,事跡感人至深。  「這些來自基層的脫貧攻堅先進典型,身上都閃耀著奮進、向上的拼搏精神,他們的故事將成為激發廣大幹部群眾的強大精神動力。」
  • 「精準扶貧」之關鍵在於「精準」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使6億多人成功脫貧,但仍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距2020年還有不到6年的時間,為確保全部如期脫貧,習總書記強調要做到「精準扶貧」,並指出「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根除貧困是最終目標,關鍵在於如何做到精準。     問題調查要「精準」。
  • 社會各界齊發力 精準扶貧路上動人故事不斷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實習生 田博 通訊員 李清慧 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統一戰線上,社會各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建立聯動互助機制,不斷完善精準扶貧模式,為貧困戶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
  • 7個動人故事,帶你走進天河精準扶貧第一線!
    健康扶助暖人心 …… 打造高質量精準扶貧樣本 天河這樣幹 7個動人故事 帶你走進天河精準扶貧第一線 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
  • 【我的扶貧故事】孫東:山海相連情系經開 「精準」支教心系學生
    【我的扶貧故事】孫東:山海相連情系經開 「精準」支教心系學生 2020-11-27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也有溫度,信也科技大涼山愛心幼兒園正式落成
    近日,信也科技與涼山州扶貧開發局、美姑縣政府共同宣布,信也科技在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基偉村捐贈的愛心幼兒園正式落成同時,信也科技向當地小朋友們捐贈了新一批的教育物資,包括幼兒園配套的家具、文具、體育用品以及玩具零食。
  • 「不見外」的「老外」潘維廉:望更好理解中國精準扶貧背後的奇蹟故事
    中新社廈門1月15日電 題:「不見外」的「老外」潘維廉:望更好理解中國精準扶貧背後的奇蹟故事作者 楊伏山 江肖瑋 林穎卿福建首位持綠卡的外國人和外籍永久居民、廈門大學知名教授潘維廉,1988年辭去美國第一證劵公司副總裁職務,舉家定居廈門,把人生中最寶貴時光獻給中國教育事業
  • 汴梁三農|河南開封:精準扶貧路上 那些動人的故事
    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統一戰線上,社會各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建立聯動互助機制,不斷完善精準扶貧模式,為貧困戶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高佔龍的父親看到兒子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激動地說:「感謝政府、感謝社會團體、感謝鄭州濟華骨科醫院,你們對我們家的幫助太大啦,兒子可以重新挺直腰杆,以後也可以為我們減輕家庭負擔,這放之前是我這輩子都不敢想的,多虧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才給了我們生活的新希望。」
  • 最美扶貧人物風採丨產業扶貧的「雙喜」故事
    產業扶貧的「雙喜」故事——記湘鄉市湘中惠農公司負責人鄭雙喜湘潭在線11月28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黃武平)時令進入冬季,以空心菜、莖(葉)用紅薯為主打特色產品的湖南省(湘鄉市)湘中惠農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 拓寬參與扶貧廣度 加大精準扶貧深度
    拓寬參與扶貧廣度 加大精準扶貧深度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7年12月27日 09:22 A-A+ 圖為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馬利  袁文先在致辭中表示,消除貧困需要改變過去落後的觀念,選擇有效的扶貧戰略,提供精準扶貧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