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集動人故事,「手挽手」帶你走進央企精準扶貧第一線!

2020-12-06 國資小新

脫貧攻堅進入攻城拔寨衝刺階段

在央企幫扶脫貧一線

動人的扶貧故事層出不窮

今天小新和你「手挽手」

講述精準扶貧的央企故事

近日,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傳播局支持,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聯合製作的大型扶貧公益電視節目《手挽手——精準扶貧央企在行動》,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熱播。

△該節目於6月15日至7月20日期間每周六晚18:05(首播)和每周日晚23:17(重播)在CCTV-7農業節目播出。

節目共6期,每期時長85分鐘,分別展示了30多家中央企業在基礎建設、產業發展、科技扶助、教育幫扶領域以及對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等開展精準扶貧的歷程、經驗與成就。節目內容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全面展現了央企扶貧背後的的人,事,情,展現央企扶貧智慧,推廣央企幫扶特色農產品和講述央企一線扶貧幹部深入基層、紮根基層、奉獻基層的感人故事。為了真實再現中央企業精準扶貧工作歷程,6個導演組分赴全國50多個受助地區,從青藏高原到怒江天險,從魯冀交界到黃海之濱,央企扶貧攻堅任重而道遠,對央企扶貧工作進行了全景式記錄。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6期節目都有哪些精彩內容?

請鎖定CCTV-7農業節目

小新帶你先睹為快↓↓↓

1

第一集「基礎建設幫扶先行」

6個導演組從青藏高原到怒江天險,從魯冀交界到黃海之濱,歷經半月完成了央企扶貧攻堅的實景拍攝。片子記錄了受到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關注的四川涼山州昭覺縣的懸崖村當年爬天梯上學孩子,他們現在是怎樣的處境?在雲南的怒江州大橋和福貢縣木尼瑪大橋是怒江天險上的「連心橋」,這「連心橋」的後面又有怎樣的故事? 在世界屋脊上建設的「電力天路」,奇特的自然環境和艱巨的施工難度,更是你想知道的!

首播:6月15日(周六)晚18:05

重播:6月16日(周日)晚23:17

2

第二集「教育扶貧」

本期節目集中體現了中航集團、保利集團、中國聯通、中建集團、中儲糧集團、南方航空在教育扶貧工作中的智慧、經驗、成就,講述了這些企業一線扶貧幹部的感人故事。本期節目繼續以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足跡為主線,對中航集團、保利集團、中國聯通參與對貧困地區教育、培訓、就業等方面的幫扶進行了實景展示;對幫扶企業的負責人進行現場專訪,對中建集團幫扶的特色鞋墊等產品、中儲糧集團梅乾等乾貨產品、中航集團扶持的「熊貓羊」等農產品進行現場推介,通過背景短片講解幫扶特色農產品發展背後的故事;對中建集團、保利集團、南方航空的一線扶貧幹部深入基層、紮根基層、奉獻基層的感人事跡進行真實再現與生動講述。

首播:6月22日(周六)晚18:05

重播:6月23日(周日)晚23:17

3

第三集「科技扶貧」

6個外景導演組分赴四川甘孜、青海共和、青海曲麻萊、貴州冊亨、廣西馬山、內蒙古林西、湖北秭歸等地,歷經半月完成了央企科技扶貧工作的實景拍攝。片子記錄了「不毛之地」變身脫貧福地的真實場景,自然風光旖旎的西部高原享受到了怎樣的科技支撐?黃河源頭的曲麻萊縣又是呈現了怎樣的精準脫貧情景?探秘農業MAP又是說的怎樣事情,節目請來了一名央企大咖解讀了他們科技扶貧的獨特方式。

首播:6月29日(周六)晚18:05

重播:6月30日(周日)晚23:17

4

第四集「產業扶貧」

6個外景導演組分赴雲南香格裡拉、河北魏縣、黑龍江延壽、陝西旬陽、西藏洛扎、西藏墨竹工卡等地,歷經半月完成了央企產業扶貧工作的實景拍攝。片子回答了在山東、廣東、江西等地,國投集團是怎樣採取基金投資性「造血式」產業扶貧新模式實現了大面積脫貧?美麗的雲南香格裡拉,在中旅集團的幫扶下又增添了哪些新的旅遊線路?在香格裡拉被人們成為「扶貧玫瑰」的女市長,又是訴說了怎樣的精準脫貧情景?

首播:7月6日(周六)晚18:05

重播:7月7日(周日)晚23:17

5

第五集「民族地區扶貧」

本期節目作為系列節目的第五集,繼續以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足跡為主線切入,對中國移動、中國石化參與民族地區扶貧工作進行了實景展示,對幫扶企業的負責人進行現場專訪;對中國有色、國家電投、中國移動幫扶的農產品進行現場推介,講解幫扶特色農產品發展背後的故事;對中國石油、中核集團、南方航空的一線扶貧幹部無私忘我、紮根基層的感人事跡進行真實再現與生動講述。

首播:7月13日(周六)晚18:05

重播:7月14日(周日)晚23:17

6

第六集「革命老區扶貧」

6個外景導演組分赴湖南桂東和汝城、河南臺前、吉林省和龍、河北臨城、陝西吳堡、河南嵩縣、湖北宣恩、貴州遵義等地,歷經半月完成了央企對革命老區開展扶貧工作的實景拍攝。在革命老區吉林和龍,中國一汽幫助建成了延邊最美金達萊,到底咋回事節目告訴你;中國石油在黃河岸邊建設的民宿村,讓革命老區河南臺前姜村發生驚人蛻變,值得你的關注;在革命老區為總書記講述「半條被子」故事的發生地,中國中鐵是怎樣讓桂東縣成為湖南第一個整體脫貧縣,扶貧幹部為你來講述。

首播:7月20日(周六)晚18:05

重播:7月21日(周日)晚23:17

———— / END/ ————

相關焦點

  • 7個動人故事,帶你走進天河精準扶貧第一線!
    健康扶助暖人心 …… 打造高質量精準扶貧樣本 天河這樣幹 7個動人故事 帶你走進天河精準扶貧第一線 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
  • 演繹「精準扶貧」動人故事
    原標題:演繹「精準扶貧」動人故事10月10日晚,大型現代花鼓戲《桃花煙雨》在湖南省花鼓戲劇院首演。湖南日報10月10日訊(記者 李國斌 通訊員 銀錚錚)經過半年的藝術創作,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以「精準扶貧」為題材的大型現代花鼓戲《桃花煙雨》,今晚在省花大舞臺首演。《桃花煙雨》由著名劇作家曹憲成編劇,導演何藝光執導,著名音樂家陳耀作曲,舞美設計由青年新銳藝術人才張滴洋擔綱,王亦文、張小虎、黃涓涓、曾志輝、劉海霞、陳建平、劉宏、夏思維等傾情演繹。
  • 精準扶貧路上,那些動人的故事
    黨的十八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大力度,加快脫貧攻堅步伐: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調研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2015年6月,他在貴州考察時,進一步就扶貧開發工作提出「六個精準」的要求,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 國家能源集團扶貧大事記
    在西藏聶榮縣持續投入2200萬元建設尼瑪鄉生態小康示範村,為92戶382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2018年5月28日,國資委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向集團公司通報:原國電和原神華2017年定點扶貧工作的考核等次均為「好」。6月27日,集團公司榮獲2017年度青海省脫貧攻堅先進單位稱號。8月8日,山西省右玉縣實現脫貧摘帽。
  • 精準扶貧故事真實感人
    本報訊 (記者陳潮華)入選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廣東站)的客家山歌劇《春鬧》,經梅州市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在原基礎上進行了精心打磨,成為一出反映當下精準扶貧感人故事的山歌劇精品。在赴廣州參演前,26日、27日在廣東漢劇院南國牡丹劇場為梅州觀眾公開演出兩日,受到觀眾熱烈好評。 這是一個精準扶貧的故事。
  • 大涼山精準扶貧的故事感人至深
    這部取材於大涼山彝區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具體實踐的電視劇,充分展示了大涼山獨具魅力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態環境,反映了脫貧攻堅主戰場、精準扶貧第一線的真實情況,也表達了深度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脫貧奔康的強烈願望。  在這次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四川省委宣傳部主辦的研討會上,記者注意到,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也出現在現場。對《索瑪花開》來說,他有著一個特別的身份,那就是主題曲的詞作者。
  • 社會各界齊發力 精準扶貧路上動人故事不斷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實習生 田博 通訊員 李清慧 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統一戰線上,社會各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建立聯動互助機制,不斷完善精準扶貧模式,為貧困戶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
  • 汴梁三農|河南開封:精準扶貧路上 那些動人的故事
    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統一戰線上,社會各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建立聯動互助機制,不斷完善精準扶貧模式,為貧困戶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也就在6月8日當天,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仇樓鎮十里舖村的貧困建檔立卡戶高佔龍在社會團體和鄭州濟華骨科醫院的醫務人員悉心照料下出院了,他患有20多年強直性脊椎炎的腰杆可以重新挺直起來,也終於可以為家庭減輕負擔,貢獻一份力量。
  • 快來聽聽這個鐵路精準扶貧的故事
    快來聽聽這個鐵路精準扶貧的故事 2020-06-10 0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什麼是「精準扶貧」?這個小村帶你看懂
    莽莽武陵山脈腹地的一個普通小山村  但在人類反貧困鬥爭歷史上卻又極不普通  2013年11月3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首次提出精準扶貧2013年11月3日下午,習近平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同村幹部和村民座談 新華社記者王曄 攝  在許多村民記憶裡  祖輩早出晚歸勞作只為幾畝薄田  然而  「地無三尺平,多是鬥笠丘」  逼仄的空間壓癟了糧袋子  也幾乎壓塌了希望  精準扶貧提出以來
  • 《秀美人生》拍出了新時代青年的扶貧精神
    影片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派駐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為人物原型,講述了黃文秀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動人故事。苗月3年前拍攝的扶貧題材電影《十八洞村》,曾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等大獎。
  • 用話劇講述精準扶貧故事
    由瀋陽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瀋陽市文化演藝中心)、瀋陽話劇團傾情創排的話劇《戰國紅》自6月30日起,在盛京大劇院連演3場,深受觀眾好評。著名軍旅詩人胡世宗認為,話劇《戰國紅》生動地反映了現實生活和遼寧地域文化,傳達出了時代精神。
  • 行走的「精準扶貧」——湖南作協組織脫貧攻堅主題文學創作
    湖南省廣大幹部群眾響應「精準扶貧」號召,向三湘大地千百年來的貧困頑疾發起攻堅拔寨的衝刺。湖南省作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鼓勵和支持廣大作家聚焦脫貧攻堅題材,投身三湘四水,走進扶貧攻堅一線,進行深度採訪調查,以文學的方式見證並記錄這一偉大事業,創作了一批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優秀作品。
  • 《中國扶貧人物故事》重磅推出,看「小人物」匯聚大能量
    中國扶貧人物故事系列短視頻 第一集《領:脫貧一線女書記》(03:22)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憧憬變為現實。在《中國扶貧人物故事》系列短視頻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平凡的「小人物」,有運用新理念新技術助力脫貧的實踐者龔熙源,有數十年難涼熱血、巾幗不讓鬚眉的奮鬥者胡巧琴,有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紮根雲南大山行醫十餘年的德國醫生夏愛克。中聯部新聞辦工作人員表示,一個個動人故事中,主人公不僅僅代表自己,他們更是漫漫脫貧路上的縮影,也是各貧困村縣美麗蝶變的生動寫照。
  • 徵集|精準扶貧,記錄歷史!一線扶貧幹部口述故事徵集活動啟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展了精準扶貧的偉大實踐,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基本標誌,明確到2020年年底,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動員全國全黨全社會打響脫貧攻堅戰。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與茶農們親切交談。
  • 江蘇油田精準扶貧受點讚
    貴單位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提供幫扶資金,派出優秀幹部精準幫扶,為三裡村脫貧致富提供了強大的經濟支撐和人才保障。」1月5日,江蘇油田黨委收到了從漣水縣五港鎮寄來的表揚信和感謝信。  這兩封信,折射出濃濃扶貧情。
  • 「汪清」「精準扶貧·善建益行」健康扶貧活動走進東光龍泉坪
    10月28號,「精準扶貧·善建益行」健康扶貧活動走進東光鎮龍泉坪村。中國建設銀行營運業務總監牟乃密、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社會扶貧處處長薛志軍、省慈善總會副秘書長馮兆剛、副州長周金星、副縣長李長龍、愛康集團董事長張黎剛出席活動。
  • 庫恩:精準扶貧是消除西方對中國偏見的強有力的故事
    6.願意承認和改正錯誤。我試著講述一個真實的中國:我不忽視中國的錯誤,也不粉飾中國以往或者當前存在的問題。真正的朋友說實話,即使有時會「忠言逆耳」。而且,真相往往不是那麼簡單,尤其是政治問題上的真相。 雖然中國取得了很多成就,但重大的成就——扶貧,在國際上、甚至在國內都沒有得到重視。這是必須講的中國故事。在改革的前幾十年中,領導人對扶貧本身幾乎沒有重視。
  • 粉象生活帶貨宣恩縣白柚,公益直播助力精準扶貧
    一直以來,粉象生活積極響應國家扶貧號召,堅持精準扶貧方略,創新幫扶方式,以消費扶貧行動為抓手,依託平臺分享屬性和直播的影響力,著力解決對口農產品滯銷的難題。11月13日,粉象生活網紅主播麥琪啦再次助力果農,在粉象直播間「萬象助農專場」為湖北宣恩貢水白柚帶貨推廣。當天直播間人氣突破30萬,線上線下氣氛熱烈。
  • 「精準扶貧」之關鍵在於「精準」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使6億多人成功脫貧,但仍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距2020年還有不到6年的時間,為確保全部如期脫貧,習總書記強調要做到「精準扶貧」,並指出「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根除貧困是最終目標,關鍵在於如何做到精準。     問題調查要「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