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快來聽聽這個鐵路精準扶貧的故事

2020-12-05 澎湃新聞

感動!快來聽聽這個鐵路精準扶貧的故事

2020-06-10 0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前不久

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

扶貧「第一書記」鄒道銀

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東港鄉嶺下村

擺起了攤子

幫助嶺下村網上推銷當地的土特產

這是繼去年10月15日

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

在南鐵體育館舉辦修水縣扶貧產品展銷會

在南昌鐵路地區二七西街

開設嶺下村扶貧產品直銷店後

助力村民推銷農產品的又一硬核舉措

江西省修水縣東港鄉嶺下村

位於修水縣西北部

全村共有農戶384戶

人口1840人

轄12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

12個自然村散落在青山腳下

絲帶般的鄉村公路將村與村串在一起

美麗的自然環境

並沒有給

昔日的嶺下村百姓帶來富裕的生活

交通不便

基礎設施落後

這裡山多地少,產業單一

是十三五國家貧困村

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2戶268人

儘管嶺下村已於2018年底

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92%貧困人口脫貧

但南鐵為了鞏固脫貧成果

堅持「四不摘」原則

繼續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扶上馬再送一程

不讓脫貧群眾再次返貧

2015年至今

南鐵共投入幫扶資金278萬元

加強黨建工作

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思想扶貧,給當地村民帶去了脫貧的信心和致富的理念。

加強基礎建設

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了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解決村裡富餘勞力

2018年,南鐵組織所屬單位在嶺下村先後舉辦兩次勞務現場招聘會。為方便村民就近就業,南鐵積極推行「黨支部+扶貧車間」 幫扶模式,主動協調企業進村創辦扶貧車間。

因地制宜制訂產業扶貧計劃

結合嶺下村實際,籌措資金,開發了110畝油茶種植項目,建設30畝獼猴桃種植基地,為村裡新建了2座50KW村級光伏發電產業項目。

設立直銷點

積極推廣「農戶+訂單+實體店+南鐵」「農戶+電商+南鐵」模式,打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消費扶貧工作平臺,幫助嶺下村化解農副產品銷售難題,有效助力老鄉脫貧致富。

對口扶貧工作開始以來

南鐵主要領導及分管班子成員

先後多次來到嶺下村

調研指導扶貧工作

除了在人力、財力上給貧困村大力支持外

也給當地村民帶去了

脫貧的信心和致富的理念

4年多的扶貧工作

大大地改善了

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提升了集體和村民收入

村民的思想觀念也得到了根本轉變

文圖:楊春如 胡國林 張學東 傅俊 林峰 羅軍

編輯:甘露

審核:胡國林

監製:陳志宏

總監製:鄭波

今天,這趟開往莫斯科的中歐班列與眾不同2020-06-08

你是我最亮的「星」丨南鐵佳緣2020-06-06

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

融媒體中心 出品

原標題:《感動!快來聽聽這個鐵路精準扶貧的故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精準扶貧故事真實感人
    本報訊 (記者陳潮華)入選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廣東站)的客家山歌劇《春鬧》,經梅州市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在原基礎上進行了精心打磨,成為一出反映當下精準扶貧感人故事的山歌劇精品。在赴廣州參演前,26日、27日在廣東漢劇院南國牡丹劇場為梅州觀眾公開演出兩日,受到觀眾熱烈好評。 這是一個精準扶貧的故事。
  • 大涼山精準扶貧的故事感人至深
    這部取材於大涼山彝區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具體實踐的電視劇,充分展示了大涼山獨具魅力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態環境,反映了脫貧攻堅主戰場、精準扶貧第一線的真實情況,也表達了深度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脫貧奔康的強烈願望。  在這次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四川省委宣傳部主辦的研討會上,記者注意到,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也出現在現場。對《索瑪花開》來說,他有著一個特別的身份,那就是主題曲的詞作者。
  • 精準扶貧路上,那些動人的故事
    黨的十八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大力度,加快脫貧攻堅步伐: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調研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2015年6月,他在貴州考察時,進一步就扶貧開發工作提出「六個精準」的要求,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 演繹「精準扶貧」動人故事
    原標題:演繹「精準扶貧」動人故事10月10日晚,大型現代花鼓戲《桃花煙雨》在湖南省花鼓戲劇院首演。湖南日報10月10日訊(記者 李國斌 通訊員 銀錚錚)經過半年的藝術創作,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以「精準扶貧」為題材的大型現代花鼓戲《桃花煙雨》,今晚在省花大舞臺首演。《桃花煙雨》由著名劇作家曹憲成編劇,導演何藝光執導,著名音樂家陳耀作曲,舞美設計由青年新銳藝術人才張滴洋擔綱,王亦文、張小虎、黃涓涓、曾志輝、劉海霞、陳建平、劉宏、夏思維等傾情演繹。
  • 什麼是「精準扶貧」?這個小村帶你看懂
    莽莽武陵山脈腹地的一個普通小山村  但在人類反貧困鬥爭歷史上卻又極不普通  2013年11月3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首次提出精準扶貧2013年11月3日下午,習近平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同村幹部和村民座談 新華社記者王曄 攝  在許多村民記憶裡  祖輩早出晚歸勞作只為幾畝薄田  然而  「地無三尺平,多是鬥笠丘」  逼仄的空間壓癟了糧袋子  也幾乎壓塌了希望  精準扶貧提出以來
  • 扶貧路上的小故事大感動
    一本本整齊的資料彙編、一疊疊密集的工作記錄、一份份詳細的貧困戶資料、一張張樸實無華的工作照片,串聯起湖南永州聯通道縣基層單元扶貧專幹張滔感人的扶貧故事這件小事深深觸動了第一天來扶貧的張滔,於是第二天他就進城買了一個新籃球帶回村裡送給孩子們,還成了他們的「籃球教練」。張滔說:「看見孩子們在籃球場上天真無邪的笑容,我覺得很開心。」一聲小張  一場暴雨,衝走了瓜地村鄉親們家中池塘的魚,衝垮了剛出苗的水稻,也衝毀了他們的家。
  • 用話劇講述精準扶貧故事
    劇情在演員們的精彩表演中緩緩展開:臨近退休的機關幹部陳放,帶著黨的精準扶貧政策,帶著抗聯老戰士爺爺的夙願,來到遼西最貧困的柳城……話劇《戰國紅》根據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同名長篇小說《戰國紅》改編,是一部以農村精準扶貧為題材的現實主義力作。該劇以精準扶貧為主線,以話劇藝術形式講述了即將退休的共產黨員陳放,主動請纓,到遼西最貧困地區扶貧扶志的感人故事。
  • 徵集|精準扶貧,記錄歷史!一線扶貧幹部口述故事徵集活動啟動!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扶貧宣傳工作要緊扣決戰決勝主題,把握全面收官特徵,生動講好我國扶貧脫貧故事,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精神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展了精準扶貧的偉大實踐,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基本標誌,明確到2020年年底,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動員全國全黨全社會打響脫貧攻堅戰。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與茶農們親切交談。
  • 7個動人故事,帶你走進天河精準扶貧第一線!
    健康扶助暖人心 …… 打造高質量精準扶貧樣本 天河這樣幹 7個動人故事 帶你走進天河精準扶貧第一線 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
  • 庫恩:精準扶貧是消除西方對中國偏見的強有力的故事
    雖然中國取得了很多成就,但重大的成就——扶貧,在國際上、甚至在國內都沒有得到重視。這是必須講的中國故事。在改革的前幾十年中,領導人對扶貧本身幾乎沒有重視。他們專注於經濟增長。經濟增長自然而然地使7億中國人擺脫了貧困,這是人類發展歷史上最大的成功案例。 從世紀之交開始,扶貧工作得到重視,到2012年末中共十八大後習近平成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國最高領導人之後重視程度開始加強。
  • 鐵路扶貧深藏真情 青崗坪茶葉格外香
    在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賀家坪鎮青崗坪村,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對口幫扶的青崗坪村茶廠喜獲豐收。村幹部興奮地說:「青崗坪村茶廠建成以來,發展狀況一年比一年好。感謝鐵路部門的大力幫扶,今年的茶葉格外香。」茶葉是青崗坪村產業扶貧的支柱所在。這個村的扶貧工作健康有序發展,茶葉生產後勁十足。聞著濃濃茶香,青崗坪村的父老鄉親舒心地笑了。
  • 6集動人故事,「手挽手」帶你走進央企精準扶貧第一線!
    「手挽手」講述精準扶貧的央企故事近日,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傳播局支持,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聯合製作的大型扶貧公益電視節目《手挽手——精準扶貧央企在行動
  • 《中國扶貧案例故事選編2020》英文版圖書在隴南首發
    中國甘肅網11月24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今天下午,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在甘肅省隴南市召開,《中國扶貧案例故事選編2020》英文版在研討會上首發
  • 【我的扶貧故事】孫東:山海相連情系經開 「精準」支教心系學生
    【我的扶貧故事】孫東:山海相連情系經開 「精準」支教心系學生 2020-11-27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來欒調研鐵路定點扶貧工作
    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來欒調研鐵路定點扶貧工作 2020-09-29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準扶貧」之關鍵在於「精準」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使6億多人成功脫貧,但仍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距2020年還有不到6年的時間,為確保全部如期脫貧,習總書記強調要做到「精準扶貧」,並指出「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根除貧困是最終目標,關鍵在於如何做到精準。     問題調查要「精準」。
  • 社會各界齊發力 精準扶貧路上動人故事不斷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實習生 田博 通訊員 李清慧 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統一戰線上,社會各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建立聯動互助機制,不斷完善精準扶貧模式,為貧困戶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單車少年」丨織金縣化起鎮大山村駐...
    回顧這五年,我們之間有說不完的話,有道不盡的「小故事」,那都是我們經歷過的點點滴滴。從背上行囊,離開家的那天起,我就踏上扶貧徵程。扶貧道路上我做足了功課,學習了好多關於精準扶貧的相關政策,希望能精準識別出貧困戶。
  • 中鐵十一局二公司金臺項目提質增效抓好「班組精準扶貧」
    隧道五工班的負責人激動地打電話將這一喜訊匯報給項目領導,這是中鐵十一局二公司金臺鐵路項目部實施「班組精準扶貧」推進精細化管理,帶來的成果。隧道五工班被幫扶前,屬於基礎管理後進班組,火工品材料消耗超設計,隧道光爆效果水平差,項目派兩名爆破技術員與開挖班組同步作息時間到現場駐勤進行「精準扶貧」。提質增效已在金臺鐵路項目部蔚然成風。
  • 《江山如此多嬌》聚焦「精準扶貧」
    劇中,滿腔熱血的年輕村支書濮泉生(羅晉飾)將與省電視臺記者沙鷗(袁姍姍飾)攜手,譜寫一段築夢綠水青山的扶貧故事。該劇突破傳統劇作方式,在主旋律劇的拍攝和探索上堅持創新,致力於打造中國首部全景式聚焦「精準扶貧」的國民勵志大劇。總製片人肖寧表示,每集片尾後兩分半鐘的「創作札記」真實記錄現實生活中的扶貧幹部典型,成為該劇的一大創作亮點。